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资源ID:82395978       资源大小:21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7、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8、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B C D10、向100 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 Na+、CO32- B.Na+、HCO3- C.HCO3-、CO32- D.Na+、OH-11、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B23 g NO2和N2O4混合气含有0.5NA个氮原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C检验NH4+存在时,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12、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1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H2SO4浓度为2.5 mol·L127. (19分)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点燃酒精灯A、B的先后顺序为:先_后_。(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洗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 _。(4)酒精灯B的作用为_。(5)乙同学提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气管出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简述理由(从A、B使用的一致性的角度考虑)_(6)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较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做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_(填“必要”或“不必要”),理由是_28. (21分)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稀释到100mL。(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 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 mL(标准状况)。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9. (1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2)加热玻璃管2-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 (4)为实现氨的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