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原概论试卷5.doc

  • 资源ID:7986705       资源大小:12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原概论试卷5.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历史观是 A.唯物主义 B.宿命论 C.唯意志论 D.循环论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4、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15.“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1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7、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20、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1、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22、“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2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7、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A、购买、生产和销售 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29、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30、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3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32、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33、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34、资本的周转速度( )。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35、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物质存在形态不同C、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3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38、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A、劳动生产率 B、剩余价值率 C、年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39、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A、改进技术 B、价格竞争 C、资本转移 D、降低成本40、资本主义银行利润应( )平均利润。A、高于 B、低于 C、相当于 D、无关于平均利润。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2、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3、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A.唯心主义认识论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5、 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6、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与供求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影响而波动B、价格只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价值不起决定作用C、每一次交换都要求严格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D、只有当供求关系平衡时,价格才等于商品的价值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的价值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10、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原因。4、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历史观是 A.唯物主义 B.宿命论 C.唯意志论 D.循环论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4、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15.“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1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7、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20、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1、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22、“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2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25、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7、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A、购买、生产和销售 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29、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30、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3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32、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33、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34、资本的周转速度( )。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35、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物质存在形态不同C、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3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38、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A、劳动生产率 B、剩余价值率 C、年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39、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A、改进技术 B、价格竞争 C、资本转移 D、降低成本40、资本主义银行利润应( )平均利润。A、高于 B、低于 C、相当于 D、无关于平均利润。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A.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2、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3、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A.唯心主义认识论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5、 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 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6、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与供求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影响而波动B、价格只由供求关系来决定,价值不起决定作用C、每一次交换都要求严格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D、只有当供求关系平衡时,价格才等于商品的价值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的价值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10、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原因。4、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原概论试卷5.doc)为本站会员(wux****ua)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