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财政学第八章实用教案

  • 资源ID:72871049       资源大小:214.0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学第八章实用教案

第一节什么(shn me)是税收 一、税收的基本(jbn)属性 (the nature of taxation) 二、税收的“三性” (the “three features” of taxation )第1页/共27页第一页,共28页。第一节什么(shn me)是税收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 “赋税是政府(zhngf)机器的经济基础, 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 (THobbes) 的“利益交换说” (Benefit- Exchange-Theory)第2页/共27页第二页,共28页。第一节什么(shn me)是税收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shu kun),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 “利益(ly)(ly)交换说” ” “社会契约论 ”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负有纳税的义务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约翰洛克第3页/共27页第三页,共28页。第一节什么(shn me)是税收约翰洛克(lu k)托马斯霍布斯第4页/共27页第四页,共28页。第一节什么(shn me)是税收 二、税收(shushu)的“三性” (一)税收(shushu)的强制性 (二)税收(shushu)的无偿性 (三)税收(shushu)的固定性第5页/共27页第五页,共28页。第二节 税收(shushu)术语和税收(shushu)分类 一、税收术语(shy) (the terminology ) 二、税收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第6页/共27页第六页,共28页。第二节 税收术语(shy)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二)课税(k shu)对象 (三)课税(k shu)标准 (四)税率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 (七)课税(k shu)基础第7页/共27页第七页,共28页。税率(shul)的划分 比例税率(shul)、定额税率(shul)、累进税率(shul)图81定额税率(shul)、比例税率(shul)和累进税率(shul)税基(shu j)累进比例定额0税率第8页/共27页第八页,共28页。全额(qun )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表8-1全额累进税与超额(cho )累进税比较(单位:元) 税级税级税率税率()()适用全额适用全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应税所的应税所得(元)得(元)适用超额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的应税所的应税所得(元)得(元)全额累全额累进税额进税额(元)(元)超额累超额累进税额进税额(元)(元)25000以下以下20202500025000250002500050005000500050002500150000303050000500002500025000150001500075007500500017500040407500075000250002500030000300001000010000750011000005050100000100000250002500050000500001250012500/ / /10000010000010000010000050000500003500035000第9页/共27页第九页,共28页。第二节 税收术语(shy)和税收分类 二、税收分类 (一)所得课税(k shu)、商品课税(k shu)和财产课税(k shu)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从量税与从价税 (四)价内税与价外税 (五)中央税与地方税第10页/共27页第十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 )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yunz)与效率类税收原则(yunz) (equity c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 ) 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 (tax neutrality )第11页/共27页第十一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xio l)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xio l)第12页/共27页第十二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 税收(shushu)中的公平与效率 1税收(shushu)应以公平为本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3税收(shushu)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第13页/共27页第十三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 二、公平(gng png)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gng png)类税收原则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第14页/共27页第十四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公平(gng png)类税收原则受益(shuy)原则 能力原则 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第15页/共27页第十五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 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wnt) 1税收中性的含义 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 (excess burden or dead burden )第16页/共27页第十六页,共28页。第三节税收(shushu)原则PF FE EDG GH HQOB BC CS+TS+TSDA A图82 税收(shushu)的超额负担(图中的FDE即是)第17页/共27页第十七页,共28页。 第四节 税负(shu f)的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zhunji)与归宿概述 (summary of tax shifting and tax incidence) 二、税负转嫁(zhunji)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the law of tax shifting and tax incidence) 三、我国的税负转嫁(zhunji) (tax shifting in China )第18页/共27页第十八页,共28页。第四节税负的转嫁(zhunji)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u xi)概述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u xi)的含义 (二)税负转嫁方式第19页/共27页第十九页,共28页。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zhunji)与归宿 税负转嫁(zhunji)方式 1前转方式 2后转方式 3其他转嫁(zhunji)方式 (1)混转(散转) (2)消转 (3)税收资本化第20页/共27页第二十页,共28页。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zhunji)与归宿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k shu)较易转嫁,所得课税(k shu)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k shu)较易转嫁,供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k shu)不易转嫁 3. 课税(k shu)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k shu)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 5. 从价课税(k shu)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k shu)的税负不容易转嫁第21页/共27页第二十一页,共28页。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zhunji)与归宿PP1P2OP3DSSSSSQ Q图8-4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gngj)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 图8-3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shu f)转嫁归宿S SQ QD DD DS SSSP2P2P1P1P3P3O OSSP P第22页/共27页第二十二页,共28页。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zhunji)与归宿 三、我国的税负转嫁 (一)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jngj)条件 (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第23页/共27页第二十三页,共28页。第四节 税负(shu f)的转嫁与归宿 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 (一)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 切关系 (三)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应强化税收征管 工作 (四)自然垄断行业(hngy)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hngy)的价格管理 (五)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 (六)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第24页/共27页第二十四页,共28页。本章(bn zhn)小结 【关键词】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 纳税人 课税对象 课税标准 比例(bl)税率 累进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收基础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 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 前转 后转 混转第25页/共27页第二十五页,共28页。本章(bn zhn)小结 【复习与思考】 简述( jin sh)税收的“三性”。 简述( jin sh)税收的分类。 简述( jin sh)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简述( jin sh)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简述( jin sh)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第26页/共27页第二十六页,共28页。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zhbin)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27页/共27页第二十七页,共28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第一节什么是税收。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Benefit- Exchange-Theory)。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cho )累进税比较。(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四)价内税与价外税。2税收超额(cho )负担或无谓负担。图82 税收的超额(cho )负担(图中的FDE即是)。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第26页/共27页第二十八页,共28页。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学第八章实用教案)为本站会员(牛***)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