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资源ID:72745476       资源大小:956.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1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10·江苏·T1112·4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命题立意】本题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为背景,主要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规律。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判断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解答该题需要明确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锋面雨、雨带移动规律及其带来的天气状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解答】1选C ,2选A。第1题,因为7月和8月雨带移到我国东北、华北,上海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由此判断C正确; A项与上海 7月受副高控制相矛盾; B项与10月上海主要受冷锋影响相矛盾;上海地处亚热带,9月、10月不至于寒冷干燥,D项错误。 第2题,因为设计合理的线路主要是对多个场馆及路线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判断A正确;B项遥感主要是根据地表不同物体反射电磁波不同,获得地表信息,不具备比较分析功能; C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导航、定位;D项数字地球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对地球表面信息进行数字化。【类题拓展】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主要是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冷暖空气的强弱、进退决定雨带位置,解决此类问题关键要掌握雨带移动规律及其带来的天气状况。(2010·浙江文综·T910·8分)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5。读图5、6,完成3、4题。3图6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 Cc Dd4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命题立意】本题以地理信息数字为背景,主要考查对地理信息的判读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从河流分布与坡度分布入手分析,明确河流流向,结合土石分布确定泥石流出现的区域。【规范解答】3选A,4选D。第3题,图5中根据河流分布可得出河流所处的位置在甲、丙、戊、庚、辛处,根据坡度分布可知图中西南方地势高,东北方地势低,从而得出河流干流由西南向东北流,故A正确。第4题,结合泥石流形成条件,有河道的是甲、丙、戊、庚、辛处,具备陡坡条件的有甲、丁、戊、庚、辛、壬,有充足松散土石分布的是乙、丁、戊、辛,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只有戊、辛两地,所以D正确。【类题拓展】3S技术的应用:(1)遥感技术(RS):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范围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分辨率越低。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环境灾害监测等方面。遥感可以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GIS的应用:GIS能满足人们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帮助人们进行各种辅助决策。目前,GIS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3)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特点。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导航、导弹制导、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等。GPS包括三个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全球24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的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用它们提供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算出地面点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GPS广泛应用于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5.(2010·浙江文综·T36·30分)图10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6分)(2)图中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10分)(3)据报道,近年来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6分)(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8分)【命题立意】本题以南美洲北部地区为背景,主要考查航天发射基地建设、湿地成因、森林破坏的危害、城市区位等知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区位因素,解答该题需要掌握区位分析的基本方法,对自然地理区位与人文地理区位要明确掌握。 【规范解答】(1)航天发射基地建设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象条件(要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一定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地形条件(要求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人文因素主要有便利的交通以及国防安全的需要等。地纬度低,可利用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物资运输;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但所处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多强对流天气,天气多变。(2)湿地形成主要因素包括气候(降水条件)、地形、水系特征等方面。地位于奥里诺科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量充沛;河网密布;位于沿海,多滩涂。(3)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是人类破坏热带雨林的结果。热带雨林破坏后会使林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对温室气体吸收量减少,使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4)城市自然区位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东侧位于沿海,地形平坦,水运便利。西侧位于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2)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类题拓展】 命题背景分析关注热点一直是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方向,2010年拉美地区先后发生了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使拉美地区成为一个热点地区。亚马孙平原的雨林破坏是影响全球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区位、航天发射基地建设等区位问题是地理知识中的重要内容。6.(2010·浙江文综·T37·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图11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表6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分)(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6分)(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6分)(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10分)【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统计图的分析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从图中数据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解答该题需要明确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差异。 【规范解答】(1)从图中直接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主要由发展、社会和智力支持系统决定。(2)从图中分析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看出2003年是一个分界点, 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从农业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农业投入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环境支持系统变化缓慢,总体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原因是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4)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存在差异。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第一产业)占较大的比重;从工业结构上看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参考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 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类题拓展】 命题背景分析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具体表现怎样,通过读图形式展现,对统计图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东中西部差异从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分析,回归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 高考地理真题类编:考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本站会员(痛***)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