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1968)

  • 资源ID:70488749       资源大小:26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8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1968)

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1、茶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是我省传统产业,全省16 个州市129 个县市区中,有15 个州市110 多个县市区产茶。主要集中在文山、红河、临沧、思茅、版纳、保山、德宏、大理等州市。茶叶产业已成为一些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解决温饱的不可替代产业。 “十五 ”以来,各地都十分重视良种推广,普洱茶和名优绿茶发展迅速,特别是 2005 年以来,通过加速市场营销,普洱茶的市场需求加大,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农业产值迅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加工附加值大幅增加。2005 年,全省茶园面积297 万亩,比2004 年增加 10 万亩,增长 3.5%; 全省茶园投产面积251 万亩 ,比 2004 年增加 15 万亩,增长 6.4%; 茶叶总产量11.2 万吨,比2004 年增长17.9%, 其中普洱茶产量5.2 万吨 ; 茶叶总产值75 亿元,比2004 年增加 33 亿元,增长78.6% ,其中普洱茶39 亿元 ; 茶叶农业产值26 亿元,增长36.8%, 其中普洱茶9 亿元 ; 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的人均收入达93 元。2、原料资源非常丰富,种质优势十分明显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山茶属茶组植物中的47 个种和3 个变种中,云南就有35 个种和3 变种,其中云南独有的有26 个种和2 个变种。云南省有地方茶树品种199 个,其中有性系良种153 个,无性系良种49 个,有 5 个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云抗10 号、云抗14 号), 14 个省级良种(云抗43 号、长叶白毫、云抗27 号、云抗37 号、云选九号、73 8 号、 73 11 号、 76 38 号、佛香1 号、佛香2 号、佛香 3 号、云瑰、云梅、矮丰)。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有云抗10 号、云抗14 号、长叶白毫、雪芽100 、矮丰、清水3 号、凤庆3 号、凤庆9 号等品种。云南是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好地方。全省茶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南部高原山区,.多数分布于1000 2100 米的高海拔地带。这些区域远离污染源,植被状况和生态环境好,既有利于茶树生长,又不易发生病虫害,而且,有大量的益虫益鸟,茶叶病虫害难以大面积蔓延。云南的绝大部分茶园不用农药。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茶叶进行抽样检测,我省茶叶农药残量为全国最低,符合欧盟新标准。我省茶叶优良的品质和极低的农药残留量是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优势。近几年来,通过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有力的带动了各地茶叶产业向无公害化方向发展。云南大叶茶的有效成份含量高,其经济价值高。在云南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是普洱茶种,习惯上称之为云南大叶种,属群体种。云南大叶茶经济价值高,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叶的主要成分高于浙江、 福建等省的中小叶种 30 50% ,而且各种儿茶素等有效成分的组成比例协调适口。因此,云南大叶茶是生产普洱茶、红茶、速溶茶、茶多酚及加工茶软饮料的好原料。3、加工工艺日臻成熟, 名优品牌逐步形成云南茶叶生产加工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工艺的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大力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茶叶加工经验,探索出了云南独有的大叶种茶加工技术。在品牌方面,普洱茶是我省古老的传统品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都有名气;滇红茶、云南沱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也属于全国知名品牌;近年来,普洱茶、云南沱茶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滇红集团生产的特级工夫茶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从1958 年起一直被外交部定为外事礼茶;下关沱茶先后3 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3 次荣膺世界食品 “金冠奖 ”,“松鹤牌 ”、“下关沱茶 ” 获“国家原产地标记产品注册 ”;思茅龙生集团生产的 “宫廷普洱 ”,在第六届普洱茶叶节举办的 “ 普洱茶王 ”评比中荣获 “普洱茶王 ”桂.冠。4、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云南茶叶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云南茶苑集团、云南滇红集团、下关沱茶集团、云南龙生集团、云南普洱茶集团、耿马蒸酶茶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规模经营雏形。云南茶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全国20 多个省区市纷纷到云南采购茶叶,每年约有70% 以上的茶叶销往省外。云南普洱茶以其独有的风格和品质享誉港、澳、台、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逐渐打入西欧及美国市场,出口量在逐年增长;云南的红茶品质普遍高于其他产茶省,红茶出口最好年景约占全国的1/4 ;沱茶一直畅销美国、加拿大及西欧市场;云南大叶种炒青绿茶深受当地消费者钟爱,已打开中亚市场,进入波兰、德国、俄罗斯市场;引进CTC 设备生产的红、绿碎茶,已批量出口西欧市场。2005 年云南茶叶出口金额1739 万元 ,在烟草、食用菌、蔬菜之后,居云南农产品出口第四位。5、茶文化积淀深厚,茶文化发掘势头较好云南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的古老茶区。云南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和古茶园资源非常丰富,据初步调查, 目前云南古茶园的面积有50 万亩以上,是世界古茶林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大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等澜沧江中下游州市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有的成片分布,有的单株散生。云南的古茶园、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根源,自从人们开始利用茶叶的时候就产生了云南茶文化。古茶树资源对于开发古茶树文化,推动云南茶叶的发展蕴藏着巨大地潜力。“茶马古道 ”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唐代以来我国南方川、滇、藏三省汉、藏、白、彝、傣、纳西等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通道,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专家认为,“ 茶马古道 ”的商路网络比 “丝绸之路 ”更为繁密,是目前欧亚大陆古代历史上最为庞大复杂的商业道路。据调查云南茶叶市场消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一是生产力水平低,茶叶定价起点低;二是缺乏品牌意识和绿色营销策略;三是茶叶消费水平总体不高,消费形式单一;四是绿色消费意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云南茶叶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克服上述存在的市场消费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制定并优化茶叶市场准入标准,不断调整市场消费,推进茶叶市场交易的规范化与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对策云南茶叶市场消费调整方向及对策:(一)大力宣传、推广、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优化生产力要素当前国际市场上具有生态标志的茶叶备受青睐,各大茶叶进口国对茶叶出口的卫生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国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要求也相应提升,生态茶、有机茶是人们所追求的品质。云南省具有发展有茶、无公害茶的环境优势,不论从外部市场环境,还是从自身的内部条件来说,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是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的。(二)增强品牌意识,推行品牌战略通过标准化生产使整个茶叶生产向优质、安全方向发展,从产地环境保护、投入品使用指导和监管、加工安全监管和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认证等方面帮助和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从而提升“云茶 ”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三)经营差异化战略,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不同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区别其他企业的差异化产品服务,相应地这样对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有帮助。(四)建立相关的支持性产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茶叶产业竞争优势企业、茶农、行业协会、科研单位、政府等构成的茶叶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协同效益和强化机制可以极大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三、措施(一)加大资金投入,打造茶叶品牌积极与省、州茶叶管理部门接轨,争取有关茶叶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护持投入,夯实产业基础,做强做大文山州茶叶产业。并对申报 “无公害茶 ”、“绿色食品茶 ” 和“有机茶 ”产地、产品认证进行专项补助;同时,对文山茶叶品牌的打造以及生产加工的科研项目给予经费支持,为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打牢基础。(二)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切实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必须加强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结合新技术的应有和科技成果转化,认真抓好茶园管理工作,积极改造低产茶园。培养一批高科技示范农户,以带动提高茶农的整体素质,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向市场经济转变,能遵循市场规律,承担市场风险。(三)加强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使茶叶主产区实现水、电、路、电话四通,切实解决交通晴通雨阻和通信盲区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1968))为本站会员(EY****y)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