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方案.doc

  • 资源ID:6628341       资源大小:7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方案.doc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汇总)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瘀结证: 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经期腹痛加重;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二)气滞血瘀证 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次症: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三)寒湿瘀滞证 主症: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次症: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暗或夹血块;大便溏泄。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四)肾虚血瘀证 主症: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次症: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头晕耳鸣;经量多或少;经血黯淡或夹块;夜尿频多。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五)气虚血瘀证 主症: 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次症: 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黯或夹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辩证为本病。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痛及腰骶疼痛1.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性质、部位以及面色、神志的变化。2.疼痛明显者嘱患者避免久站、久走,禁止重体力活,采取半卧位卧床休息。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按摩或热敷缓解疼痛。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4.直肠给药、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等遵医嘱用药:5.穴位按摩或灸法,常用穴位选取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6.康复操干预: 12次/日,经期暂停。(二)带下量多、色、味异常1.观察患者带下量、色、味的变化。2.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定时更换床单被褥。3.保持会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并更换内裤。4中药外洗:以中药方煎水300400ml或中成药按比例配成300400ml,温度3941度以冲洗外阴,每天12次。(三)情志抑郁或烦躁1观察患者的情志变化,“气滞血瘀证”患者尤需注意,如有情绪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建议患者在家属陪伴下每天慢走2030分钟,以舒缓情绪。3.保持病室环境空气流通、舒适、安静,以利于患者保持情绪稳定。4.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介绍同种疾病的治疗康复情况,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协助消除患者的不安、恐惧情绪。6根据患者的辩证,给予相应的音乐体感治疗。7耳穴贴压情志调理:可选择心、肝、神门、交感、脾等穴位以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四) 月经异常(如周期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痛经)1.注意观察月经的量、色、质,月经周期及伴随症状,如经量过多,持续时间较长,伴头晕目眩、神倦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2.注意经期卫生,勤换护垫、内裤,衣裤宽松透气,不用不洁卫生用品。3.劳逸适度、节制房事、防止损伤冲任。4.配合气功、太极拳等体育锻炼、以助气血运行、维持妇女的正常生理功能。5.指导患者通过自查基础体温等简单方式监测自我月经周期,配合治疗。6.痛经者遵医嘱予耳穴贴压,取穴:神门、交感、内分泌、内生殖器(子宫)。7. 腹部冷痛者、经血淡黯或夹块者遵医嘱予辨证中药外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药物(1)根据医生诊疗要求,辨证施护指导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服用方法,湿热瘀结证患者,中药汤剂可每日2剂,宜饭后偏凉服下;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患者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服药期间不宜进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2)中成药适用于慢性稳定期患者,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粘膜的刺激,服药期间根据治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禁忌,做好饮食调整。2. 注射给药(1)根据医嘱给予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注,详见附录1。(二)特色疗法1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2中药外敷:经期停用。详见附录2。3、穴位贴敷: 详见附录2。4.药熨:详见附录2。5.中药离子导入: 详见附录2。6.中药熏蒸: 详见附录2。7.炙法: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针灸、雷火灸等疗法。可应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详见附录2。7物理治疗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中频离子导入等。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 1. 病室宜安静,衣被适中,指导患者腹痛加剧时应半卧位休息,促进炎症的吸收。2.指导注意个人卫生,注重经期、孕期、产褥期保健,卫生用品要清洁,不滥用不洁代用品。3指导门诊巩固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经期及月经干净3天内禁房事、盆浴、游泳。4.避免不洁性交,性伴侣有性病者需一同治疗。5.白带衣原体、支原体阳性者,夫妇同治,衣原体、支原体转阴前禁房事,两周后复查白带。6.做好计划生育措施,尽量避免行人流、上环等手术。7.劳逸结合,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8消除致病因素,注重养生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二)饮食指导1饮食宜以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鸡蛋及各种新鲜蔬菜。忌辛辣、煎炸、燥热、刺激之品,忌食虾、蟹等海腥食物。2辨证饮食:(1)湿热瘀结证:宜食清淡易消化、清热利湿之品,如瘦肉、鸡蛋,土茯苓、茵陈等煲瘦肉。忌油腻、甜粘助湿之品如:汤圆、糯米、肥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湿毒之品如:辣椒、芒果、菠萝、荔枝、榴莲、烟、酒。(2)气滞血瘀证:宜食田七佛手炖瘦肉,佛手玫瑰花汤。忌辛辣酸涩食物,如:乌梅、柠檬。(3)脾虚湿瘀互结证:宜食健脾化湿止带之品如:茨实莲子羹,莲子银杏淮山汤,党参炒扁豆薏仁煲瘦肉。(4)寒湿凝滞证:宜食散寒利湿之品,可予黄芪党参煲瘦肉,白术茯苓煲瘦肉,忌生冷寒凉食物。(5)肾虚血瘀型:宜多食补肾化瘀之品,如核桃田七煲鸡。(三)情志调理1.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思想顾虑较重、多与患者沟通,消除烦躁、焦虑、紧张等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坚持治疗。2.初发患者,告知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治疗彻底,减少复发的几率。3.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取得家人的理解和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五、护理难点 (一)顽固性盆腔疼痛。解决思路:1. 针对盆腔炎所致的持续性盆腔疼痛,坚持中医的综合治疗。2.坚持每天康复(盆腔)操锻炼。3.疏导情志,定期组织讲座加强患者及家属知识宣教,开放公共网络区域,自愿参与,提供成功治愈案例,促进患者互相交流,增强治愈信心。4、普及科普知识,宣传养生保健,介绍中医传统治疗的优势,达到坚持治疗的目的,提高依从性。(二)反复发作的防治。解决思路:1.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患者的生活规律、经期卫生、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平和心态、戒烟酒等方面干预逐步改善生活方式。2.改善体质: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防治,提出以中医“治未病”为指导思想,重视防治并重,防重于治的原则,阻断反复发作的病因。3.坚持治疗:结合中医传统治疗形成以食疗、足疗、耳穴等为一体的综合预防方案。六、护理效果评价附 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盆腔炎性病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证候诊断: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腹痛及腰骶疼痛 1. 评估疼痛 2. 体位 3. 深呼吸/肌肉放松 4情志护理 5. 药物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中药熨烫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5.中药熏蒸治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6炙 法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请注明,下同)好 较好一般 差 带下症状1.评估症状 2.饮食 3.外阴清洁 4健康教育 5药物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外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情志抑郁或烦躁 1.倾听 2.讲成功案例 3.帮助解决问题 4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2.灸 法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3.音乐体感治疗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4其他: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好 较好 一般 差 月经异常1.评估症状 2.饮食 3.外阴清洁 4健康教育 5药物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2.中药熨烫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3.其他: 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_天好 较好 一般 差 其他:(请注明)1.2.3.好 较好一般 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贴敷中药热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治疗中药外洗灸 法耳穴贴压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评分标准:根据病情程度分级标准:综合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轻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018分。中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927分。重度:症状、体征积分和28分。在措施实施后: 好 :评分减少5分以上。 较好:评分减少2分以上。 一般:评分减少1分或不改变。 差 :评分加重慢性盆腔炎中医特色护理一、中药灌肠:毛冬青保留灌肠液1.操作流程评估患者,准备用物:配制灌肠液复方毛冬青灌肠液50毫升加入温开水50ml中,温度3941,核对,解释, 取得患者配合,问二便,屏风遮挡,根据病情取体位,臀部用枕头垫高,铺中单将装好药液的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润滑肛管,连接肛管并排气嘱患者放松,深呼吸,将肛管插入10-15cm,固定肛管打开调节器,使灌肠液缓慢注入肠腔观察患者反应完毕,夹闭并拔出肛管,擦净肛门,嘱患者卧床休息,保留1小时后排便整理用物及床单位,并记录2.中药灌肠注意事项(1)灌肠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必要时关好门窗。(2)插管动作要轻柔,药液宜缓慢灌入,每次灌肠药量不超过200ml。(3)灌注过程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询问便意,如果便意强烈应立即停止灌注并嘱患者深呼吸,必要时置便盆于床上排便。(4)脱证、脑疝患者及不配合者慎用。(5)灌肠前嘱患者排空二便。二、中药热熨:吴茱萸加粗盐热熨1.操作流程将药物放置于锅中炒热至6570或用微波炉加温装入小布袋中扎好将药熨袋放在热熨部位顺时针旋转推熨,力量均匀开始用力要轻,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速度减慢药物温度过低时可换药袋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擦净局部皮肤,协助安置体位2.注意事项(1)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体位舒适。(2)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过50。操作前先让患者试温,以能耐受为宜。(3)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温热度,有无烫伤。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烫伤或起小水泡,及时处理。(4)药物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中药1周内可反复加热。(5)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水泡者禁用;各种湿热证或麻醉未清醒者禁用;孕妇、腹痛性质不明禁用,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及局部无知觉处忌用。三、中药贴敷:四黄水蜜外敷1.操作流程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关因素,解释,取得配合准备用物(四黄散、透明玻璃纸、一次性治疗巾、胶布、绷带、剪刀、棉花)暴露敷药部位,检查、清洁皮肤 摊好的药物试温合适后敷于患处,根据部位选用胶布、绷带、多头带固定交待注意事项,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2.四黄水蜜外敷注意事项(1)药量摊制约1cm厚,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药物须随摊随用,搁置时间过长则干结变硬,有擦伤皮肤之虞。(2)敷药前让患者试温,以能耐受为宜,防止烫伤。(3)注意敷药后的情况,如有瘙痒、红疹、水泡等皮肤反应,应停止敷药。(4)每贴药敷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46小时,红、肿、痛症状明显者每日三次效果更明显。(5)包扎完应询问患者松紧度是否适宜,有无不适。(6)孕产妇忌用或禁用本法。皮肤破损处禁用。四、艾灸1.操作流程评估患者,准备用物 核对姓名、部位,解释,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确定俞穴部位及施灸方法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cm处熏灸,另放一手指在穴位旁,以掌握皮肤温度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有轻微灼热感灸毕:使灸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记录2.艾灸注意事项(1)施灸过程中注意保暖,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对温热不敏感者尤应注意局部皮肤情况。(2)施灸中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内,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3)熄灭后的艾条,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4)艾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出现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5)施灸时间:每处515分钟。(6)凡实、热证、阴虚阳亢、邪热内炽,如咳嗽吐血、高血压、发热等均不宜施灸;头、颜面部、血管表浅部位、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对于体质虚弱、空腹、极度疲劳和对艾灸恐惧者应慎施灸。(7)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头部胸背,后腹部,四肢。五、穴位贴敷: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1.操作流程各药物磨粉备用评估患者症状,相关因素暴露贴药部位,检查、清洁皮肤取中药粉及生姜汁或蜂蜜拌成泥状将调配好的药放于天灸贴上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2.注意事项:(1)对生姜汁或蜂蜜过敏者可用温水调配。(2)搅拌均匀,勿过稀或过稠。(3)掌握时间,2小时为宜,每天1至2次。(4)敷药处穴位皮肤有皮损者慎用。孕产妇忌用或禁用本法。(5)注意敷药后的情况,如有瘙痒、红疹、水泡等皮肤反应,应停止敷药。六、中药熏蒸沐足1.操作流程评估患者,准备用物将煎好的中药(1000ml)加热至70作用将煎好的中药滤渣后倒入电子浴足按摩盆中,指导患者把脚搁置在脚盆边熏蒸待水温降至3842时给患者试温指导患者把双脚伸进电子浴足按摩盆中,不断按摩双足底的涌泉穴,直至感到穴位酸胀为止,每次1530分钟询问患者感受,如不适时停止操作,交待注意事项、治疗时间治疗完毕,切断电源用毛巾帮患者擦干足部倒掉污液,清洗浴器整理患者记录2.中药熏蒸沐足注意事项(1)凡足部有烧伤、烫伤、脓疱疮或皮肤病,糖尿病足者不宜沐足,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饭后不宜沐足,以免影响消化。(2)水温不宜太高,以免烫伤。一般以3842为宜,糖尿病患者的温度要适当降低。(3)沐足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及有无不良反应,对一些神疲乏力、头晕、老年人、儿童及行动不便者,应在旁守护,做好安全措施。对高血压患者浴足后及时测量血压,防止血压变化过快引起不适或发生危险。(4)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5)若使用的是专门设计的恒温沐足盆,最好启动沐足盆的按摩功能,按摩足底的涌泉穴,降压效果更佳。(6)伴有精神障碍对治疗不合作患者禁用,并发严重心力衰竭、高血钾症者禁用。(7)凡狂犬病、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本法。(8)沐足液以浸过双足踝部为宜。

注意事项

本文(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护理方案.doc)为本站会员(xin****82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