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二 大气运动原理 常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状况练习.doc

  • 资源ID:6356460       资源大小:96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二 大气运动原理 常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状况练习.doc

常考点一大气的受热状况(2018湖南株洲模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12题。1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A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O2最多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C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D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2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1月答案1.D2.B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夏季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近地面气压低,对流层顶气压也最低,D正确。第2题,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其高度密切相关,对流层顶越高,气压越低。图中17月折线斜率最大的时间为4月,对流层顶气压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为4月,所以该月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关键原理(2018北京丰台区模拟)“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时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我国江南地区草长莺飞C“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南极考察D美国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2“夜来霜”的形成原因是()A增强 B增强C减弱 D减弱答案1.C2.D解析第1题,“数树深红出浅黄”反映的是秋冬季节,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我国江南地区秋风萧瑟,此时适合“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南极考察,美国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温和多雨,森林火险等级低,所以C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晴天晚上多霜,主要是由于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故气温骤降,易形成霜冻,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减弱,所以D正确。(2018济南模拟)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下为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34题。3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无法判断4图b中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答案3.A4.B解析第3题,读图a可知,10C等温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根据图b,甲和乙两地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甲位于落基山内部,相同海拔气温较高,故选A。第4题,相对于乙地,甲地距离山体地面较近,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气温高于乙,故选B。读“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完成56题。地点地理坐标海拔(米)年日照时数(小时)7月平均气温拉萨2936N,9106E3 6503 007.716 广州2306N,11315E111 906.029 5.拉萨年日照时数远大于广州,其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B工业落后,排放的大气污染少C纬度较高,白昼时间长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6拉萨夏季气温远低于广州,其最主要原因是()A冷锋影响 B距海较远C地势较高 D纬度较高答案5.D6.C读图,回答78题。7据图可以判断()A气温最低时冻土层厚度最大B37月份冻土层厚度变化不大C3月份该地地温开始回升D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8图中积雪A起保温作用,促进冻土层融化B反射太阳辐射,促进冻土层形成C冬半年积累,3月份最多D厚度有季节变化,与冻土厚度呈正相关答案7.D8.B解析第7题,由图知,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故D正确。4月份冻土厚度最大之后开始融化,故A、C错误。由图可知37月冻土层厚度在4月份达到最大后不断减小,故B错误。第8题,相对于裸地来说,积雪会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更低,促进了冻土层的形成。故B正确、A错误。图中显示积雪1月份最多,3月份积雪即将全部消融,故C错误。积雪厚度有季节变化,但积雪最大厚度出现的时间与冻土最大厚度出现的时间不一致,因此积雪厚度与冻土层厚度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故D错误。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原因是()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越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10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9.D10.A解析第9题,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故气温越高。第10题,清晨近地面气温最低,逆温层最厚,为曲线甲;上午近地面逆温先结束,为曲线乙;午后近地面气温最高,气温递减率最高,为曲线丁;夜间近地面首先出现逆温,为曲线丙。所以A选项正确。(2018兰州模拟)下图为“夏至日某地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11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N区域内该地气温正在逐渐下降BM区域内地面辐射全部转化为大气热量CP点的时刻为该地日出时刻DQ点时刻为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答案D解析图像中,N区域内该地气温正在逐渐上升,A错。M区域表示地面辐射大于太阳辐射,大气在降温,B错。P点的时刻为该地气温最低时刻,C错。Q点时刻为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D对。(2018大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大湖气象综合观测站多年平均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该湖泊可能是()A青海湖 B鄱阳湖C长白山天池 D滇池13该气象综合观测站()A12月最低气温高于15B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与昼长有关C6月份最高气温不高于14D最高气温出现时刻与昼长有关答案12.A13.B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湖泊12月气温低且最低气温在15左右,位于亚热带气候区的滇池和鄱阳湖冬季气温较高,即可排除鄱阳湖和滇池;再根据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5时左右,一地最高气温一般为午后2时即地方时14时左右,则计算出该湖泊经度约在100E附近,则青海湖符合条件,所以A正确。第13题,该气象综合观测站12月最低多年平均气温约为15,6月份最高多年平均气温约为14,则可推出12月最低气温可能低于15,6月份最高气温会高于14,即A、C错误;根据上题结论,最高气温为地方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为日出前后,昼长的长短影响日出早晚,因而最低气温出现时刻与昼长有关,但对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没有影响,所以B正确。(2018四川德阳模拟)下图为某区域8月16日15时和17日2时的气温(单位:)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415题。14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A东北部 B西南部C东南部 D西北部15图中位于甲地的地理事物可能是()A湖泊 B山峰 C城市 D煤矿答案14.D15.A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二 大气运动原理 常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状况练习.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