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

  • 资源ID:6319595       资源大小:27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

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2017全国卷,342017北京卷,402017江苏卷,162017全国卷,8英国的代议制主要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与内阁制度、政党政治等内容;美国民主政治突出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后面临的问题,1787年宪法的核心内容与历史影响;法、德两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与原因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分值:28分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见学生用书P15)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经济因素:_资本主义_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2)过程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内战胜利后英国成为共和国。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结束:1688年,“_光荣革命_”结束了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2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作用: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使国王逐渐处于“_统而不治_”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2)发展: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_责任内阁制_逐渐形成。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3)完善:进行议会改革,使政治权力重心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_工业资本主义_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3意义: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解决,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018“超级全能生”联考)英国革命作为民族国家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其最大成果是创造了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这一制度创新(D)A否定了其传统的政治结构B完全剥夺了贵族的政治特权C使全体国民都享有选举权D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解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仍保留了国王,故A项错误;在君主立宪制下,仍由贵族把持政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因此不是全体国民,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导致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D项正确。(见学生用书P1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确立的影响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推动了文化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例题】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C)A革命性 B和平性C渐进性 D妥协性解析材料中英国民主进程是削弱而非彻底废除国王的权力,没有体现出革命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确立进程中削弱国王权力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和平性,故B项错误;“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见英国民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时间,体现出渐进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进程是否有各派利益的妥协,故D项错误。1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解析内阁不享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故A项错误;根据“内阁本属行政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可知内阁有效结合了行政权和立法权,故B项正确;英国权力中心是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内阁成员也是议会议员,内阁享有立法创议权,这并不表明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故D项错误。2英国的新贵族自然是获得爵位的人,虽然他们对于国王滥封爵位有所不满,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获得这一显荣的尊号,自然对国王也怀有感激之情,不愿意废弃国王使自己的尊号受损,使这一美好的制度消失。这主要从侧面说明(B)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B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性C资产阶级革命的渐进性D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曲折性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基础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题干表明了新贵族为了保持自身的爵位而有意保留了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从侧面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性,故B项正确。考点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见学生用书P16)1背景美国独立战争(1)17751783年,美国通过北美独立战争获得独立。(2)独立战争后建立的美国是一个_邦联制_国家,中央权力有限,松散的邦联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3)华盛顿等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_共和制_国家。2基础1787年宪法(1)内容联邦制:规定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民主共和制权力权力职责特点立法权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行政权总统是_国家元首_、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对_宪法_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司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评价进步性: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的权力,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享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3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_共和制_政体开始确立起来。4完善两党制(1)过程: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_共和党_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实质:本质上都是_资产阶级政党_,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美国国会于1791年又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入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等等。1791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D)A厘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B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C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D保障了基本权利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解析据材料可知,1791年的美国十条宪法修正案绝大多数涉及的是确保美国人民的基本自由权利,没有强调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故A项错误;1791年宪法修正案使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但不是突出特点,故B项错误;1791年宪法修正案是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保护而不是限制,故C项错误;自卫、财产、审判程序、刑罚等方面同样得到法律的明确保障,其中更有多处消除人民对公共权力的恐惧感,故D项正确。(见学生用书P16)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1从政体形式看,英国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2从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看,英国国王是世袭制、终身制;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实行任期制。3从国家元首地位看,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4从政府产生方式看,英国议会选举,首相组阁,首相是政府首脑,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任命,总统是政府首脑和国家权力中心。5从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看,英国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美国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内阁不对国会负责。【例题】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议会以退出联邦相威胁,通过了反对执行联邦政府的关税保护法的法令,联邦一面施加军事压力,一面又表示逐步降低关税,该州最终撤销了这一法令。这说明(C)A工业革命降低了美国的关税税率B联邦政府主要维护北方经济利益C联邦权力的扩大受到州权的抵制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解析根据题干中联邦政府需要实施军事压力来迫使南卡罗来纳州撤销反对执行关税保护法,可体现出联邦政府的权力受到州权的抵制,故C项正确。1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B)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C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D联邦权力与州权划分解析 美国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院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的焦点集中于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故选B项。2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D)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B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D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这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有利于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这种变化完善了美国民主政治的结构,而非“改变”,排除A项;这种变化与三权分立无关,排除B项;美国依然实行两党政治,排除C项。考点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见学生用书P17)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背景法国是欧洲典型的_君主专制_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2)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内容:议会掌握_立法权_,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掌握行政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_众议院_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_参议院_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意义:从_法律_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条件: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_王朝战争_,完成统一。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君主立宪政体产生方式权力职责皇帝世袭制是_国家元首_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宰相由_皇帝_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_联邦议会_和皇帝的批准联邦制国家:_帝国政府_掌握了军事、外交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3)评价积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意志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消极性:保留了普鲁士的_专制传统_,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1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A)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B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D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解析英国“光荣革命”与材料“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相符,法国大革命与材料“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相符,故A项正确。21871年宪法作为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学者认为,作为一部“约定性的宪法”,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1871年宪法(A)A赋予人民选举权 B规定成立联邦制国家C限制了皇帝权力 D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解析根据材料中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的议会由选举产生,人民有一定的选举权,故A项正确;联邦制国家与宪法的民主性无关,故B项错误;德国的皇帝权力较大,议会并未限制皇帝的权力,故C项错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内阁对皇帝负责,故D项错误。(见学生用书P17)一1875年法国共和制政体的特点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院共同创制法律。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3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例题1】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于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而明智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C)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戴高乐认为,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而明智的,因此需要通过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这既体现民主,又体现理性精神,故选C项。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2成因(1)历史原因:德意志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2)现实原因: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意志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例题2】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帝国内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威廉只得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在国内事务上作为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而且俾斯麦这位德意志帝国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确认了“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内(D)A皇帝与宰相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B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处于完全平等地位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D政治架构考虑到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宰相不能制约皇帝,且题干中并没有提到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普鲁士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各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普鲁士的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原则,故C项错误;统一之前的德意志是一个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地区,各邦自行其是,所以材料中对于地方邦国的权力规定考虑到了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故D项正确。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C)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一票共和”,材料信息反映了总统对议会众议院不信任时想解散众议院需经过参议院的同意,但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说明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反映了共和制是各派力量妥协的产物,故选C项。2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律建设。德意志帝国议会于1877年颁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年通过民法典,1897年通过商法典。这些法律(C)A说明帝国议会有完整的立法权B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C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D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解析18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同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上突飞猛进。材料中一系列法律的颁行,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故B项排除;当时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不完善的代议制,立宪是虚,君主是实,故D项错误。(见学生用书P18)【典例1】(2017江苏卷)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A18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B英国议会中下院有决定性作用D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解析】“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表明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故C项正确。【规范答题】C【典例2】(2017全国卷)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错误致错原因A材料显示了总统对内阁成员行使免职权,总统的行政权并未因此扩大B材料没有涉及总统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分配D材料没有涉及皮克林的党派属性【解析】材料表明,总统亚当斯免除了皮克林内阁成员的职务,这符合总统行使行政权的宪法规定,故C项正确。【规范答题】C1有学者指出:“在专制时期,国王是权力的重心;专制制度消灭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19世纪开始,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到20世纪,只有下院才是真正的权力机构,其他两个部分已沦为陪衬了。”英国权力重心转移说明英国(B)A民主权利获得保障 B民主色彩日益浓厚C国家政局很不稳定 D内阁占据重要地位解析材料虽然强调了民主权利,但未体现其获得了保障,故A项错误;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了下议院,而材料强调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到上院再到下院,可知民主色彩日益浓厚,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未体现政局的不稳定,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议会,未提及内阁,故D项错误。2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认为,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一人行事,在决断、灵活、保密、及时等方面,无不较之多人行事优越得多;而人数越多,这种好处就越少”。由此可见汉密尔顿(D)A强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B认为民主政治会降低效率C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主张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解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行政部门由一人掌握,没有体现民主政治会降低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内容,故C项错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行政权归总统,从“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可知,汉密尔顿主张加强总统的权力,故D项正确。(见学生用书P19)1(2016全国卷)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B)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析题干信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王权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项;内阁制度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项;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项。2(2016浙江卷)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解析材料“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说明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这一传统使得英国由“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这说明英国的制度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的殖民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C项仅仅是从政治方面论述英国,与题意不符,排除;英国的启蒙思想兴起较早,但影响远不及法国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3(2016北京卷)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B)A邦联制 B两党制C议会制 D共和制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推断美国当时形成了在政治上相互对立制约的两大集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两党制,B项正确。邦联制是美国独立后确立的,随着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实行联邦制,A项错误;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而非议会制,C项错误;共和制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4(2016江苏卷)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C)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解析“最终方案”中对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组成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故C项正确。5(2016全国卷)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解析针对“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的情况戴高乐总统采取措施,其结果是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故选A项;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就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并非在戴高乐总统修改宪法之后才有的,故B项错误;“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两党制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