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 概念专项突破 专题15 修昔底德陷阱.doc

  • 资源ID:6316649       资源大小:9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历史 概念专项突破 专题15 修昔底德陷阱.doc

专题15 修昔底德陷阱内涵阐释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案例古雅典与斯巴达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德国与世界大战人们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日本与侵略战争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2015年,习近平访美时在欢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指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停滞不前的沼泽,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既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指出了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若针锋相对则难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解读:从历史事实看,近代以后,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以“丛林法则”“零和博弈”为主基调,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虽然世界上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无论西方世界领导权从英国转移至美国,还是冷战结束、新秩序构建,都没有以暴力方式出现。中国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盟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努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成为“修昔底德陷阱”。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材料二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可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为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享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3)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答案】(1)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2)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3)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2)心态:根据“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为竞争对手而非伙伴”“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得出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和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等方面分析总结。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根据百度百科整理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该观点符合史实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该观点不符合史实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激烈对抗,但始终没有爆发战争。(2)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再从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的史实说明肯定的观点;从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的角度说明否定的观点。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 概念专项突破 专题15 修昔底德陷阱.doc)为本站会员(tia****nde)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