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6259983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试卷(第4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不变 B增大C减小 D先增后减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吸水,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失水。在B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转移至A浓度溶液中细胞会吸水,使萝卜条质量增大,故选B。2(2015海南,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一定的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由此可知: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考虑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3如图表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的开放原理。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a和b,a放在清水中,b放在0.3 g/mL KNO3溶液中,K、NO离子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a和b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的表皮气孔情况是()Aa开启、b关闭Ba关闭、b开启Ca关闭、b先开启后关闭Da开启、b先关闭后开启答案D解析a放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吸水,则气孔开放。b放在0.3 g/mL 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首先失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NO和K,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放,D项正确。4(2018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装的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则漏斗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A正确;乙曲线高度始终不变,说明乙材料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可以通过,B错误;蔗糖分子是不能通过半透膜的,而采用丙材料膜,漏斗内液面先升高后降低,说明蔗糖分子进行了跨膜运输,材料丙充当半透膜不佳,C错误;采用丁材料膜,水分反而从浓度高的漏斗中渗出,一般不存在,D错误。5(2018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为某洋葱外表皮细胞依次放在a、b、c三种外界溶液浓度中的状态,据图判断三种外界溶液浓度关系为()Aa>b>c Bb>a>cCc>a>b Dc>b>a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c溶液中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说明c溶液浓度最大;细胞放在a溶液中时失水较少,说明a溶液浓度比细胞液稍大;细胞放在b溶液中时保持原状,说明b溶液浓度与细胞液差不多。综上所述,三种外界溶液的浓度关系为cab,故选C。6下列有关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可作为判断动物细胞为活细胞的依据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质C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D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主要是观察细胞中液泡体积的变化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A项错误;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质”为原生质层,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B项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宜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将其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C项错误。7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Bc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脂肪酸尾部和疏水的磷酸头部C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图中的b、d有关D构成生物膜的b、d大多是可以运动的答案B解析c为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8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跨膜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速度比载体介导的快1 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D被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答案B解析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A项错误;甲、乙两种方式都是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C项错误;主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D项错误。9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以双层磷脂为支架B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糖被镶在膜表层C蛋白质都覆盖在膜内层D蛋白质镶在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答案C解析蛋白质覆盖在膜的外层或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项错误。10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但透过的成分不同B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使膜很难保持有序的结构,不利于物质交换C生物膜的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不同生物膜中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对物质的通透性不同,A项正确;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交换,B项错误;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C项正确;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整体,D项正确。1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决定B神经细胞膜上有识别功能的是Cb可表示肌细胞吸收氧气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与无关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分析题图可知,为细胞膜的外侧,为细胞膜的内侧,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氧气是从细胞膜外侧进入到细胞膜内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都有关。12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A流动性特点 B信息交流功能C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D选择透过性功能答案D解析血液透析膜是从功能上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滤去代谢废物并保留营养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这模拟的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13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的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运输。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a泵出细胞和K泵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C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NaK泵运输K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Na泵出细胞和K泵入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均逆浓度梯度运输,故为主动运输;该过程说明细胞能够选择吸收K而排出Na,即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NaK泵运输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14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细胞内移动的过程中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B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该过程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D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进入细胞时,并非跨膜运输,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其原理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生理基础;膜分子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物质的方式。15(2017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在用紫色洋葱A及B的外表皮细胞分别制成的5个装片上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相同时间后原生质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紫色洋葱A比B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B两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乙和丁C将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装片置于清水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实验后丙溶液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戊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答案C解析处于乙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失水,但无法据此判断紫色洋葱B外表皮细胞是否已经过度失水死亡,因此无法判断再将其置于清水后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错误。16(2018安徽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6 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死亡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6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就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故A正确;从一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可以吸收K、NO,故B错误;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会吸水,其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因失水过多将死亡,故C正确;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的过程是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故D正确。17(2018广西桂林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B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载体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A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消耗能量,通常情况下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B正确;胞吞作用需要能量,但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D正确。1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C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答案C解析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19.如图所示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B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C曲线b运输速率达到饱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代表的运输速率产生影响答案B解析由图判断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由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曲线b运输速率达到饱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物质跨膜运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20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A项错误;蛋白质类激素在高尔基体中经进一步加工后由囊泡运输至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B项正确;能够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项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D项错误。21将洋葱外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细胞吸收M需要能量供应答案C解析据柱形图分析,物质M溶液的浓度不影响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说明细胞对M的吸收方式不是自由扩散;通入空气后也不影响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不需要能量;综上所述,能够影响细胞吸收M的因素是载体蛋白。22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 BCO2C胰岛素 DK答案D解析图乙表示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从低浓度的细胞外运输到高浓度的细胞内,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浓度差。选项中的4种物质,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胰岛素是蛋白质,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Na浓度;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K浓度,需要通过主动运输从低浓度的细胞外运输到高浓度的细胞内,所以通过图乙过程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K。23(2018广西桂林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D该种负离子载体和Cl的相同答案D解析玉米根细胞吸收Cl、K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而载体蛋白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加入某负离子后,玉米根细胞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说明加入的“该种负离子”没有妨碍能量的生成,而是与Cl竞争相同的载体蛋白,即该种负离子载体和Cl的相同。24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 mmolL1NaCl溶液中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答案D解析图甲中,250 mmolL1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小于1,说明红细胞失水皱缩了,会影响红细胞的代谢,A项错误;图乙中植物细胞失水量先变大后变小,之后表现为吸水,故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保护,细胞体积几乎不变,B项错误;图乙中,a点植物细胞失水量最多,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强,C项错误;人红细胞长时间处于300 mmolL1NaCl溶液中会使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但图乙细胞在处理时间内细胞先失水后吸水,说明细胞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一直具有生物活性,D正确。25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离子泵通过消耗ATP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主动运输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主动运输速率受ATP供应和具有活性的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速率下降,ATP供应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C正确;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具有活性的载体蛋白的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2018四川省德阳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图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该实验有无对照实验?_。(2)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_。(3)在D步骤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形,请回答:此细胞发生了_现象,是细胞_的结果。图中的结构名称是_,共同构成了_。将此细胞置于清水中,的体积会_,是由于细胞吸水的结果。在滴加蔗糖溶液的过程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液泡缩小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C液泡颜色变浅D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4)该学生在F步骤观察时,若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1)有(2)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3)质壁分离失水液泡原生质层变大C(4)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解析(1)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二次与第一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2)C步骤操作的具体方法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3)图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是细胞失水的结果。图中的结构名称是液泡。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将此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会因吸水而导致的体积变大。在滴加蔗糖溶液的过程中,细胞会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液泡缩小、颜色变深,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逐渐分离,而且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A、B、D均正确,C错误。(4)在F步骤观察时,若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27(10分)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曲线甲代表_,曲线乙中Q点对应的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是_。(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填字母)表示。(3)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填字母)表示。(4)若图1代表某生物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该过程被称为_,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的结构特点。答案(1)自由扩散能量供应(2)吸收a(3)c(4)胞吐流动性解析(1)图2中的曲线甲表明物质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溶液浓度成正比,没有饱和现象,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分析曲线乙可知,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之后,仍能吸收该物质,可见细胞能够逆浓度梯度吸收该物质,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能量供应。(2)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推知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a表示。(3)借助通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应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能量,若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水的流动可用图1中c表示。(4)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8(10分)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有重大的意义。下图1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分子跨膜运输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上是指图1中的_(填序号),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图中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2)图1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_;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具有生物膜结构,但它们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是由于_不同所致。(3)图2中b代表的是_,a可能是_。(4)图2中物质运输的方式是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2)糖蛋白蛋白质(或膜蛋白)(3)能量(ATP)载体蛋白(4)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解析(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子,对应图1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2)图1中的代表的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是由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的。(3)(4)图2中所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b)和载体蛋白(a)。29(10分)撕取万年青的叶表皮,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KNO3溶液浓度/molL1ABCDEF0.110.120.1250.130.140.50质壁分离程度初始分离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状态自动复原自动复原诱发复原不能复原(1)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_。(2)用KNO3溶液诱发细胞质壁分离的基本条件是_。(3)C和D的处理均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你对这种现象作出的合理解释是_。(4)用高浓度KNO3溶液诱发的质壁分离,不能再诱发其复原,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1)0.120.125 mo1L1(2)KNO3溶液浓度大于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3)K和NO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4)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知,万年青叶表皮细胞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2 mo1L1的KNO3溶液中未出现质壁分离,而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25 molL1的KNO3溶液中开始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介于两者之间。(2)要使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要大于细胞液浓度。(3)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中的溶质被吸收进入液泡内,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的结果。(4)当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时,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30(10分)(2017临沂质检)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决定的。(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 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_;_。(4)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_,但与普通的酶不同的是它不对所转运的分子进行催化。答案(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2)主动运输加快(3)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率载体具有特异性(4)ATP解析(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2)氯离子通过细胞膜需要膜上蛋白质协助并消耗ATP,所以为主动运输。随着膜外氯离子浓度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原因是单位体积内膜外水分子数小于膜内。(3)由题干可知,载体蛋白能极大提高运输速率;运输钾离子的载体和运输钠离子的载体不同即载体具有特异性。(4)结合“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可推知,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ATP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