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6259219       资源大小:36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 新人教版.doc

第九单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1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方式B图B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方式C图A调节方式是该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图B调节方式会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多,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解析:C图A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图B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此类调节方式可能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偏离稳态。2如图表示某相对稳定的海域三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生物处于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B碳在三种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鱼鹰鹗等的捕食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三种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解析:A食物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图中全部是动物,动物不可能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3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 )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D由于樟子松防护林生物种类单一,松毛虫缺少天敌,数量增长较快,说明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4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CA项中的“信息素”、B项中的“化学物质”、D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而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物理信息。5如图所示是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而出现的一些现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毛虫鸟B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属物理信息C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会造成鸟的数量增多D全球变暖可能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C气温上升提前,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毛虫数量峰值提前,但哺育幼鸟时期并没有改变,因缺少食物,会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全球变暖使某些植物的发芽长叶时间提前,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而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6(导学号81576132)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可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解析:C光是物理信息,甲图显示,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可能a以c为食,b以a为食,因此,b可为次级消费者;丙图显示了大气中SO2含量对地衣和黑化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地衣和黑化蛾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起初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后来由于出现了灌木和乔木,草本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其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随着演替的进行,整个植被的生物量会逐渐增加。7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解析: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该能力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可以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也得到提高。8(2018黄山二检)2017年元旦雾霾天气常常笼罩大江南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的出现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D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解析:C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正确;雾霾会遮挡阳光,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物理信息,能影响种群的繁衍,B项正确;雾霾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并没有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项错误,D项正确。9(2018东北师大附中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解析: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一般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10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生态瓶编号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解析:C据表格分析可知:乙瓶无光照,藻类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不久稳定被破坏,B错误;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C正确;总结结论的方法: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瓶中动物不能过多,过多会使生产量<消耗量,造成生态系统崩溃,D错误。11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乙是其碳循环模式图,丙是其能量金字塔(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丁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含有_条食物链;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鹰和蛇的关系是_。(2)乙图中的、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_,从理论上讲,没有_(填“A”、“B”、“C”和“D”)碳循环仍可进行。(3)丙图中E1主要来自_,鼠属于该金字塔中的,如果用灭鼠药将鼠全部杀死,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_(答出一条即可)。(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_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5)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解析:(1)图中的食物链共有5条: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从以上食物链可以看出:鹰、狐和蛇处于第三营养级。鹰捕食蛇,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故鹰和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2)乙图中的A是大气中的CO2库,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所以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从乙图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消费者,碳循环仍可进行。(3)从丙图中可以看出,E1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其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能。鼠在甲图中的食物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是蛇的唯一食物来源,所以用灭鼠药将鼠全部杀死后,蛇也会消失,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另外,用灭鼠药灭鼠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污染。(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5鹰、狐和蛇捕食和竞争(2)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B(3)太阳能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受到污染等(4)负(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导学号81576133)(2018宜昌模考)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生产造成了河流湖泊中藻类泛滥,从中国引进了亚洲鲤鱼、草鱼等后,泛滥的水藻受到了控制。由于美国人不喜食亚洲鲤鱼,这些鱼类开始疯狂“占领”河道,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被美国媒体称为“最危险的外来鱼种”。(1)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被化肥严重污染的水体中水藻泛滥,其中有多种蓝藻,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2)相比较用化学药物控制水藻泛滥,投放亚洲鲤鱼优点是_。(3)为了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所体现的原理是: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4)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有众多原因,如繁殖迅速、_等。而在中国的很多河流湖泊中,鱼的数量却日渐减少,主要是因为_。亚洲鲤鱼与美国的多种本土鱼类具有竞争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_,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解析:(1)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2)投放亚洲鲤鱼属于生物防治水藻泛滥,具有无污染、效果稳定持久的优点。(3)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如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4)亚洲鲤鱼进入新环境初期,由于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繁殖迅速,引起了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美国人不喜食亚洲鲤鱼,而中国人大量捕捞亚洲鲤鱼,所以中国很多河流湖泊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却日渐减少。亚洲鲤鱼与美国的多种本土鱼类具有竞争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答案:(1)自我调节能力生产者(2)无污染,效果稳定持久(3)物质、能量(4)缺少天敌人类的大量捕捞相互抑制13(2018广东佛山二模)如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各组分间通过_和_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_调节着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_。若要保持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的输入_。(3)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_b(>、<或);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为_。(4)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可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若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根据表中的RQ值预测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该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生物种类RQ汞(Hg)铅(Pb)A某种小乔木0.750.55B某种植食动物1.260.84C某种大型真菌0.910.48D某种肉食动物1.252.05_。解析:(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2)物质是循环的,因此一个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物质上的自给自足;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因此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才能保持封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在相同强度的干扰下ya>yb,表明a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抵抗力稳定性低。偏离正常范围越大,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故x和y呈正相关。(4)根据RQ的含义可判断表中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该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答案:(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2)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量(3)<正相关(4)对四种生物生存的影响: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的RQ>1,污染物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由于A和C生物体内两种污染物的RQ<1,其生存不会受到威胁。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ia****nde)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