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2.doc

  • 资源ID:6182004       资源大小:34.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2.doc

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点文言知识能力点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教育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重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 “文质双绝”。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1、初步感知课文2、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断句:3、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相关存在的疑难问题(字词)。4、选三个学生读,随时正音,纠正错误,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即学生谈本段讲了什么。5、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话。(等于翻译课文)明确:6、读全文,提醒学生思考:提问:(1)兰亭集序与通常的序文有什么不同? (2)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第二课时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一、自由朗读第一部分。提问: 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 师生共同研习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稽山阴”即浙江绍兴,兰亭在绍兴兰渚山,据说勾践曾经在那里种过兰花。 乐事:“修禊事也”。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但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 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归纳一下,可乐者几个?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可乐也山环水绕,境界清幽 二可乐也饮酒赋诗,畅叙幽情 三可乐也此矣”。天朗气清,日暖风和 四可乐也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五可乐也良辰,美景,赏心,佳事,四美齐臻信可乐也二、朗读第二部分: 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痛”。那么是痛心、痛惜还是悲痛?先不忙回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施展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明确: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三、齐读第三部分:前面两部分分别讲到了“乐”和“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转变呢? 请一位学生朗诵,师生一起感受作者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理清这部分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抒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今”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第三课时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学生讨论:弄清本文抒情为什么先乐后悲?本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周围的环境、宴会的活动内容、当天天气等,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主要写宴集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2、专家的看法:这种先乐后悲的写法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两方面的原因。就其历史原因来说,这种描述聚会后转悲的作品并非始自兰亭集序。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途中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东汉古诗十九首之四云:“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写宴游之欢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可见历史上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奇了。就其现实原因说,这种写法符合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景本来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四课时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例1 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解析:C项应为判断句。答案:C例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凭借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解析:C项中对“一”的理解错误。“一”为动词,应为“把看作一样”。答案:C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奢华和与会人的快乐。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答案:B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7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例4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A项中的“其”是副词,可解释为“可要”。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可解释为“他们”或“他们的”。答案:A例5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解析:例句与A、C、D三项中的“之”都作助词“的”讲,B项中的“之”用作代词。答案:B例6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悟言一室之内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A、B、C三项中均没有通假现象。D项中的“悟”通“晤”,面对面。答案:D例7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答案、D附:板书设计: 乐时、地、人、物、事 痛生命短暂、人生易老 悲亘古不变的规律 教后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备课最关键之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一定会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走,稍不注意,甚至会出现与教师意愿相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如果缺乏课堂的掌控和应变能力,将很难应对。所以,必须尽可能从多方面为学生设想,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状况,力争保证教学过程的万无一失。对于文言知识这一板块的教学,采取了让学生在利用丛书结合注释自我口述课文的基础上,各组展示成果,同时提出译不通的地方,交予全班讨论解决,这一方案得到较好的落实。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决,学生无法做到的,老师首先引导,共同探讨解决,但绝不把结论直接告诉他们。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走,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而流畅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教案2.doc)为本站会员(tia****nde)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