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周教案.doc

  • 资源ID:6127552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周教案.doc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周教案课 题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教学时间6.17第 1 课时月总课时10学期总课时73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会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2、对新旧知识点的复习和加深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有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重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复习导入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3填空。(复习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1)因为S长=_,而正方形是( )和( )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2)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 ),高相当于( ),所以S平=_;(3)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S三=_(4)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S梯=_(5)圆可以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 ),所以S圆=_。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102页第9题。学生先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再说一说分别怎么画。要注意哪些地方。2、教科书第102页第10题。组织学生探索。在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直径是6。面积是28.26。画4个符合要求的圆,每个圆的直径是3,面积也是28.26。画9个符合要求的圆,每个圆的直径是1,面积也是28.26。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出各个圆的面积。并组织他们发现:圆的面积之和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比是不变的。3、(1)教科书第102页第11题。根据条件进行列举,要提醒学生: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含义是相对的,宽的米数大于长的米数的也要进行考虑。(2)用18根1米的小棍围成一个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画表用列举法)(3)用1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多少?课 题立体图形的形态特征教学时间6.18第 1 课时月总课时11学期总课时74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长、正方体和圆柱、圆锥各立体图形的特性。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谈话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特征)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出示立体图形,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它们有什么特征呢?1复习长、正方体的特征。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1)学生四人一组一起回忆。(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填写 。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棱长总和=(长+宽+高)412条棱长度都相等。棱长总和=棱长12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分别叫做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叫做棱长。教师小结: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定点数相等,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可以用集合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板书集合图)2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出示圆柱和圆锥的教具:(1)学生讨论圆柱体和圆锥体有什么特征?(2)分别从底面、侧面和高几方面进行总结。圆 柱圆 锥有上下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有一个顶点,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是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一个侧面,是一个曲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高只有一条。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上面、正面和侧面图。1学生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学生尝试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3师生共同交流。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可提醒学生根据这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图形,先摆出或画出这个长方体,再根据摆出的形体判断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四、综合练习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出另外三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2做“练习与实践”第2、3题。第2题着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折一折。第3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转一转,从而根据长方体的长和宽推想相应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由三角形的底和高推想相应的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3. 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教师还可以请学生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4.完成第104页的思考题。五、全课总结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本节课复习内容,评价自己的复习情况。课 题图形与变换教学时间6.19第 1 课时月总课时12学期总课时75教学目标1.教材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1.谈话导入。师:过年的时候,一些地方有个风俗,就是把窗花贴在窗上,非常漂亮。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非常美丽的窗花,请你在欣赏的时候,仔细观察,它们分别是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提问:(1)蝴蝶是按怎样的顺序变化而来的?(2)花环两次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3)最后一幅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回答,师依次板书:平移,旋转,顺时针,逆时针。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平移,旋转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再来利用身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1.出示例1。提问:这两种平面图形,我们以前学过吗?(没有)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呢?(生发挥想象力回答,但要说明的是平面图形。)2.引导交流。提问:你能从图上准确地数出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不能)面积会相等吗?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讨论,并可以在刚发下的作业纸上涂涂画画,验证你的结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3.指导验证。师:你们组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你在观察这两幅图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说想的过程,并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纸。(生可能回答上半圆平移下来就是下半圆,他们的面积吻合;“花瓶”突出来的半圆就是瓶口凹下去的半圆,只要分别把他们旋转180度就可以了)教师及时评价并用课件演示刚才学生说的过程。提问:这两幅图经过旋转和平移后都变成了什么图形?(生:长方形。)提问:变成长方形后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生:相等,长和宽一样,所以面积一样。)教师再次演示变化过程,提问:在两幅图变化的过程中,什么不变?(面积)都把它变成了谁的面积?(生:长方形。)小结:因为我们无法一下子看出这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但分别把它们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后,我们就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的策略转化。(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三、应用策略,归纳方法1.谈话:刚才,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来比较大小。在有关平面图形的计算中经常会用到“转化”的策略。请同学们试着来解决以下问题。(1)练习十四第2题的左边两幅图。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相机演示课件。(2)“练一练”右边的图形和练习十四第3题的第一幅图。提问:你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快速地求出图形的周长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相机演示课件。小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怎样的策略?(转化)我们要把复杂的图形转化未为简单的图形,具体地说又是用到了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呢?(平移和旋转)四、回顾知识,体验转化1.谈话: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很多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哪位同学来说说看。指名回答,生可能会说:1.推导三角形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2.推导梯形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3.推导圆面积时,把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4.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5.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等。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推导的过程,并相应演示推导过程。小结:看来,“转化”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策略,在刚才的交流和演示的过程中,你觉得这种策略有什么优点?(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板书: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化不规则为规则-)2谈话:在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有时我们也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思考问题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些。请同学们看这一题:出示练习十四第1题。(1)学生读题理解单场淘汰制的比赛规则并看懂图的意思。(2)提问:什么是单场淘汰制?你能结合示意图来说说淘汰赛的过程吗?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计算后进行解释。)(3)提问: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提示:不管第几轮,每场比赛都要淘汰几支球队?到决出冠军为止,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队?那么一共要比赛多少场?这样看来求比赛了多少场就转化成了什么问题?)(4)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3.出示练习十四第2题的第3幅图。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并演示。4.出示练习十四第3题的第2幅图。要求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周长是多少,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思路:转化成2个圆的周长),集体校对。小结: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转化”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在什么时候采用“转化”的策略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生回答。七、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关内容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平移 转化成体积相等的长方形旋转(顺时针,逆时针) 不规则规则S三角形S平行四边形 复杂简单S梯形S平行四边形 未知已知S圆 S长方形 不熟悉熟悉课 题图形与位置教学时间6.20第 1 课时月总课时13学期总课时76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二、整理与反思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3请大家利用我们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东、南、西、北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4刚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吗?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图略)标出点D(6,1)、E(10,1)、F(9,4)、G(7,4),并顺次连接D、E、F、G、D。围成的是什么图形?5练习:(五下P.16练一练)6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用数对的方法标出所在的列和行,还可以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怎样表示?7.教师投影一幅野生动物园的示意图,学生用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图略)8刚才我们复习了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这里的距离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计算,这时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识?(比例尺)三、练习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还要提醒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校对讨论。提醒学生注意:量图上距离时要中心点到中心点,计算实际距离时数字比例尺可以转换成线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重合。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四、全课总结今天的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相应的作业。板书设计:图形与位置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教学反思: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列,再确定行。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先确定角度,再画出相应的一条射线,截取一定的厘米数并写出相应物体的名称,标出角度。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都完成的不错。余庆县上里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 题统计与可能性教学时间6.21第 1 课时月总课时14学期总课时77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3、出示填空题。(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二、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一)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3、独立完成统计表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二)指导完成第3题1、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注意实线和虚线之分)3、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4、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5、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三)指导完成第4题1、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2、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然后集体校对课前思考:考虑到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所以将潘老师设计的两课时合并成一课时上。在复习统计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类统计图的特点,有关中位数、众数的理解可以结合具体的练习题来分析。教材提供的第113页的第2题的条形统计图与一般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有所不同,需要加以指导,要让学生都能看懂这幅统计图。第3题中涉及的计算较多,需要指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现分别计算出两个年级的学生总人数,然后再计算。讨论第6题时要让学生看到由于男生体重的10个数据中出现了2个极端数据,所以平均数的位置明显偏离这组数据的中心,这种情况下用中位数代表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比较合适。教学反思:复习统计的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讨论。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明确各种数据收集、记录和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不仅要让学生回忆学过了哪些统计图,更要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说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练习中,先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统计表,并说说从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用统计图表示出统计表中的数据,体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统计图的必要性。通过复习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求法,让学生体会到: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但由于数据自身特点不同,这几种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时所具有的代表性也就有所区别。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周教案.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