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doc

  • 资源ID:6112201       资源大小:7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doc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赍发(j) 朔风(shu) 出岫(xi) 熟稔(nin)B睇眄(d) 潦水(lo) 纤歌(xin) 盛筵(yn)C坳堂(o) 蓬蒿(go) 孑孑(ji) 捧袂(ju)D叨陪(do) 抱厦(xi) 坍缩(tn) 蜂窠(cho)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湍飞 窈窕 夙遭闵凶 腾蛟起凤B殒首 猖狂 投笔从容 涸辙之鲋C莽苍 舂粮 层峦耸翠 门衰祚薄D自矜 冀轸 扶摇直上 云消雨霁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十余座洋楼,每座均灯光明亮,绿窗红帘,五光十色,锣敲笙响,响遏行云。B他已经日薄西山,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到暮年了才发觉自己曾经崇拜的偶像不过是华而不实的小人。C战狼2的导演吴京把最重要最难做到的角色给了自己,其他男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D黑作坊进口肉事件闹得可谓沸沸扬扬,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原料安全的关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B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会立即就能够感觉到,这种恬然自适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才会有的。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成功,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归去来兮辞中“松菊犹存”中的“松菊”是隐士精神的象征。松与菊不畏霜寒,因此比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B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种选拔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C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朔”是古人用来纪月的称谓,其中“晦”指的是农历每月的月末,而 “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D滕王阁序中“勃,三尺微命”中的“勃”是作者自称自己。他的字是“子安”。古人的名一般是出生一个月由父亲命名,而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取的。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通假现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乃瞻衡宇 通“横” B夙遭闵凶 通“悯”C而征一国 通“能” D而御六气之辩 通“辨”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悦亲戚之情话 B庶刘侥幸,保卒余年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情在骏奔 乐琴书以消忧 雄州雾列 襟三江而带五湖窜梁鸿于海曲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德合一君腾跃而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A / B/C/ D/9下列句子句式特征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3分)A慈父见背 遂见用于小邑B莫之夭阙者 彼且恶乎待哉C今臣亡国贱俘 宾主尽东南之美D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略有删改)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D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一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下文具体阐述指明论述方向。B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互补,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C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任务,可谓卒章显志。D文章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则可能得到克服。B.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的儒家思想。C.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当代意义。D.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三、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况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节选自泷冈阡表)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俾至于成人 俾:使B.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狱:案件C.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恨:仇恨D.其心厚于仁者邪 厚:注重,重视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B.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C.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D.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1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段文字生动地叙写了作者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抚育的情况,以及其父为官清廉、宅心仁厚、表里如一的品德。B.这段文字运用直接描写的笔法,正面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如从太夫人语中传述一二中,其父之遗训可闻,其母之贤达自现。C.文中两次说道“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她充满自信的理由是丈夫宅心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人。D.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绘人物,使其父的清廉仁厚与其母的仁爱贤达交相辉映,互相映衬,将父子之情、母子之爱水乳交融地融为一体,渗透于字里行间。卷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1)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5分)译文: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5分)译文: 17、翻译陈情表中的句子(6分)(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译文: (2)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译文: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5分)放 鸭莫 言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大伯,您是哪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湖西王庄。”“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18、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3分)A放鸭姑娘向李老壮打听他早年偷队里鸭子的往事,是因为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B李老壮对姑娘提到自己的伤疤非常恼火,从此很反感她。但当他知道这个有礼貌的姑娘认识自己的儿子后,又对姑娘产生了好感。C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虽然很喜欢,并把它们赶进自己的鸭群,但并没想着要占为己有。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简单的对话和肖像描写,含蓄地讲述了一个和鸭子有关的爱情故事,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内在意蕴。19、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6分) 20、养鸭专业户李老壮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月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21、请简要赏析“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4分) 六、按要求填空(12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滕王阁序凭借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写出水边雁声的两句是 , 。(2)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4)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家途中轻舟快飞来表达自己弃官归家的畅快心情的两句是_,_。23根据提示填写出对应的成语(3分) (1) :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过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滕王阁序中化用该典故)(2)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滕王阁序中化用该典故)(3) :把草结成绳子,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陈情表中化用该典故)七、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前不久,一则几经反转的新闻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一位79岁的老人跌坐在一辆玩具汽车前,被网民、媒体定义为“碰瓷新高度”,招来骂声一片。然而,真相却与传言截然相反,大妈的确被玩具车撞倒受伤,也被孩子家长及时送到医院,非但没有敲诈勒索,而且婉拒了对方更多的赔偿。真相曝光后,网友和媒体纷纷致歉,一位记者坦言,他乍看网传视频时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在碰瓷,完全忘掉了新闻人应该先问真假再断是非,事后很是惭愧。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请 勿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长泰一中xx/xx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文科语文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说明:单项选择按顺序写在答题卷上三、文言文阅读(19分)16、翻译(10分)(1) (5分)(2) (5分)17、翻译(6分)(1) (3分)(2) (3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19、 (5分)20、 (6分)五、古代诗文阅读(4分)2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4分) 六、按要求填空(11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1) (2) (3) (4) 23、根据提示填写出对应的成语。(每空1分,共3分)(1) (2) (3)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请 勿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长泰一中xx/xx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文科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27分)1、B(A、稔(rn);C、蒿(ho)袂(mi);D、叨(to)窠(k)22 2、(A、“湍飞”应为“遄飞”;B、“从容”应为“从戎”D、“云消雨霁”应为“云销雨霁”)3、C(“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4、C(A、“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产生歧义,是指三体,还是指星际穿越;B、“只属于才会有的”句式杂糅;D、“理解魅力”搭配不当)5、B(“这种选拔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错,清时已不是选拔方式了,而是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6、C(“而”,不是通假)7、B(“侥幸”,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与现代汉语义相同)8、B(都是名词作状语;都是意动用法;都是使动用法;都是名词作动词)9、A(A、前句是一般句式,后句是被动句;B、是宾语前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0、D(A项,曲解文意,“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错,原文说的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B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C项,张冠李戴,“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11、B(颠倒顺序,“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表述有误,原文论述时,是先讲儒家,再讲道家,最后讲佛家,其书序并非“儒、佛、道”12、B(说法绝对,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三、文言文阅读13、C(恨:遗憾)14、C(参考原文: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15、B(太夫人语为侧面描写)16、(1)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关键词“涕泣”“而”各1分;“养之薄”定语后置1分,语句通顺2分。) (2)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所有的人,但重在有仁爱之心。(关键词“要”“博”“物”各1分;语句通顺2分。) 【参考译文】我不幸,出生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所以他去世后,家中没有一片瓦遮蔽,没有一块地种植,作为我们生活的依靠。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也略知一二,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自从我成为你家媳妇,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他在家里,从不装腔作势,他行事厚道,是发自内心的!唉!他是很重视仁的啊!因此,我就是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后代的原因。你一定要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所有的人,但重在有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17、(6分)(1)凡是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关键词“故老”“犹”“蒙”“矜育”,语句通顺1分)(2)我的辛酸悲苦,不单是蜀地的人士和梁州、益州的长官们明白知道的,天地神明都能明察。(关键词“辛苦”、“独”、“牧伯”、“鉴”,语句通顺1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18、A(“因为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无中生有)19、答案: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李老壮当年偷鸭的原因及偷鸭的经过和结果;(2分)作用:一是为了反映当年的生活情况,用以衬托现在的幸福生活或用以衬托现在政策好了;二是为了塑造李老壮老实憨直的性格,让读者明白李老壮并非品德败坏,偷鸭是时代所迫;三是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答对一项作用2分,答对两项得4分。)20、答案:勤劳能干。他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爱面子。放鸭姑娘戳到他的伤疤,他就对人家反感,冷落人家。朴实善良,乐于助人。遇到别人丢失的鸭子,毫不犹豫替别人收着,又毫不犹豫还给别人。(每点2分,答对3点得5分。)五、古代诗歌阅读21、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1分)夜宿的白鹭拳着身子,成群地聚在沙滩上,静静熟睡,而船尾却传来鱼“拨剌”的声响。(2分)传神地写出了江山月夜宁静又富有诗意的情景。(1分)(共4分)六、按要求填空(12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3根据提示填写出对应的成语(3分) (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高山流水(3)结草衔环七、作文(60分)24、作文审题分析:角度一:1、从老人及孩子的家长角度看。这本是一则“暖闻”,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人性依然本善,社会依然正能量。老人是善良的,双方都是无恶意的。显然是我们陷入了常识误区、思维惯性。应该反思的是常识也有不靠谱,惯性或许太荒唐。在于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流失。用善意呵护善良,以责任重建信任,扶起倒下的信任,用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让社会清朗让人间温暖。从老人角度:多一份理解与宽容,社会清风自来从家长角度:有责任不推诿,主动承担,既是作孩子表率,也是匡正道德之帆2、从网友(公众)角度看。也许这里的网友并非都如上述的恶意推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轻率随意的跟风妄评,成为“传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伤害了老人的善良,破坏了社会的信任。这显然又是这个网络时代的社会病。谨言慎行,利人利己。真相未必“真”,传言不可“传”。背对着阳光,眼前总是阴影,心里多一点光亮,眼前少一点黑暗。从网友角度:伸张正义需冷静理智3、从媒体(记者)角度看。 这一事件中媒体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材料中的“想当然”更是匪夷所思,新闻报道岂能想当然?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说,也应该给结论一个求证的过程。所以,值得肯定的是材料中的媒体方面对事件保持了持续关注,由此使得真相为人所知,受伤老人才不至于心寒,公众感受到的是人性温暖对社会的信心,这才是作为社会良知的媒体的应尽之责。从媒体(记者)角度: 1、媒体人作为舆论潮流的引导者,务必理性求真,不忘职责; 2、反省是不断前进的起点。角度二:从舆论影响力度可立意:1、舆论威力巨大,理性求真是媒体人的职责。2、莫让正义感冲昏理智,审慎发声是每个公民怕责任3、舆论群体要敢于认错,这既是对个体的尊重,也是对良知正义的捍卫角度三:从道德信任危机角度可立意:1、善良与正义仍是社会的主流,歪风邪气无法动摇人们心中的正能量2、恶性道德事件流弊无穷,根本解决方法是以善行代之角度四:纵观事件可立意:1、清明的社会风气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有相应的惩恶扬善措施,媒体与民众应以清醒冷静的态度共同监督2、惯性思维往往与真相背道而驰,我们都要随时保持独立理性的态度,审慎看待社会百态,才能走向更文明的阶段。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doc)为本站会员(sh****n)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