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

  • 资源ID:6073942       资源大小:54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

xx-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一、选择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A. 甲乙段 B. 乙丙段C. 丙丁段 D. 丁甲段2. 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向南移动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南北球,向南移动3. 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 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 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 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答案】1. D 2. C 3.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以及特定时间不同地区的地理现象,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题详解】读图可知,左侧位置为夏至日、右侧位置为冬至日、上方位置为春分日、下方位置为秋分日,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丁-甲段,因为丁甲段是在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D。【2题详解】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南半球,向北移动,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C。【3题详解】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则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冬季,我国长江口盐度最高季节是冬季,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公转的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1月到7月,公转速度减慢,7月到1月,公转速度加快。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问题。4.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C.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5. 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6.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 海平面 B. 莫霍面 C. 岩石圈底部 D. 软流层中部【答案】4. A 5. A 6. 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我国地壳厚度的分布,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4题详解】由图中分析可知,等地壳厚度线东小西大,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渐厚,故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5题详解】阅读图示分析数值特点可知,图中M和N分别为低值区、高值区;M的厚度范围为(40,42),地势低于周围地区,结合经纬线(110E以西,30N穿过)和所学地理知识可知M为我国的四川盆地,N地区厚度范围为(38,40),地势高于周围地区,结合经纬线和所学地理知识可知,N为我国大别山区,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6题详解】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莫霍界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洋壳厚度薄,陆壳厚度厚;海拔越高,地壳厚度大,岩石圈包括了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属于上地幔,故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 下图中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A. B. C. D. 8. 在右图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9. 在图右图中,a、b、c、d的风向分别是( )A. 西南风、东北风、偏北风、偏南风 B. 东北风、西北风、偏南风、偏北风C. 西北风、东北风、偏北风、偏南风 D. 西北风、东北风、偏南风、偏北风【答案】7. B 8. B 9. 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力环流的原理,气压高低的判断以及近地面风向的判断,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7题详解】孔明灯底部点火以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结合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8题详解】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b地会上升得最高;结合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9题详解】在右图中过a、b、c、d四点作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压方向,在此基础上向右偏转30到45度,可以看出a、b、c、d盛行风向分别是西北风、东北风、偏北风、偏南风 ,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以导致热的地方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同海拔相比气压升高或降低),冷的地方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同一水平面气压有高低区别,所以空气水平方向上从高压向低压流动,从而形成了环流圈。也就是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图为左下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 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 该岛甲、乙两地( )A. 甲处1月牧草枯黄 B. 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C. 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 气温年较差(较)小11. 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东南季风有关 B. 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C. 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D. 甲深居内陆,乙沿海12. 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 ,气压较高B. 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C. 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D. 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答案】10. D 11. C 12.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侧气候差异以及成因分析,洋流对温度的影响,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0题详解】图中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气温7月最低),甲处1月降水较多,应该是湿季,牧草葱绿,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是草原气候特征,乙地712月降水量先减后增,两地都是热带气候,所以气温年较差较小。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1题详解】乙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是山地的迎风坡,所以降水较多,与东南信风有关,乙地海拔与甲地相近,不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两地都位于沿海。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2题详解】图中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所以东岸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南凸。岛屿中部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向低纬凸。所以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3. 该天气系统是( )A. 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气旋 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处为暖锋 B. M处雨后气温上升 C. N处为冷锋 D. 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答案】13. B 14.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气旋和锋面系统,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3题详解】图中冷、暖气团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该天气系统是北半球气旋,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4题详解】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M处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为冷锋,N处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为暖锋,暖锋前、冷锋后有降水天气,M处雨后由冷空气控制气温下降,N处为暖锋容易出现连续性降水,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下面左图所示;下图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 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16. 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 日出前后 B. 中午前后 C. 日落前后 D. 午夜前后【答案】15. C 16.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水循环的环节和原理,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5题详解】水汽输送是通过大气运动,显然无法体现,C正确。水汽蒸发与薄膜凝结,然后流到中间,降落收集器中,体现了蒸发、径流、降水环节,ABD错误。【16题详解】温度最高时最易获取淡水,看图可知为中午前后,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读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7. 流经、附近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是( )A. 暖流、寒流 B. 寒流、暖流 C. 暖流、暖流 D. 寒流、寒流18.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顺洋流航行的海轮可以节省燃料 B. 洋流流向自西向东C.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D. 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答案】17. D 18.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洋流的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7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的方向是自北向南依路线行驶,在图中的路线中在澳大利亚的西侧,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在南极圈附近,是南半球形成的是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漂流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了海水的降温,因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8题详解】洋流为西风漂流,顺洋流航行的海轮可以节省燃料,西风漂流流向自西向东,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结合选项,D符合题意。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口极度缺水。据此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 位于赤道附近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A. 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B. 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C. 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D. 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20. 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 B. C. D. 21.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 控制城市规模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优先发展工业【答案】19. D 20. B 21. 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新加坡和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分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9题详解】位于赤道附近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新加坡陆地面积小,缺少河湖蓄水,D正确。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A错误。与水污染严重无关,B错误。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C错误。【20题详解】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位于季风气候区,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对。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不是稀少,错。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对。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不是自然原因,错。B正确,A、C、D错误。【21题详解】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正确。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控制城市规模、优先发展工业不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是主要节水措施,A、B、D错误。【点睛】新加坡陆地面积小,虽然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水资源缺乏。 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地表径流量小,水资源缺乏。节水措施,主要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读某地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列问题。22. 下列岩层中,最晚形成的是( )A. B. C. D. 23. 在地表形成的岩石具有的特征是()A. 含有生物化石 B. 具有较多的气孔C. 由方解石组成 D. 由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集合而成【答案】22. A 23.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岩层形成的新老顺序以及岩浆岩的特点,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2题详解】图中大部分的岩层是水平分布的,是沉积岩,所以在下面的岩石,年龄较老。而图中的岩浆覆盖了沉积岩,所以是后形成的岩浆,因此图中最晚形成的是岩浆岩,故A正确;岩浆岩也覆盖了沉积岩,所以不是最晚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岩浆岩也覆盖了沉积岩,所以不是最晚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岩浆岩也覆盖了沉积岩,所以不是最晚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23题详解】处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在地表形成的玄武岩,常具有的特征是有较多的气孔,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4. 上图中对应的板块是(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25.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流水堆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26. 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板块碰撞 B. 冰川作用 C. 流水作用 D. 风力作用【答案】24. B 25. D 26.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板块的分布,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24题详解】上图中对应的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结合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5题详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6题详解】从内力作用看,珠穆朗玛峰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从外力作用看,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外形是由冰川作用的侵蚀形成的,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下图为瓯江下游示意图,图中甲岛是江心屿,海拔约4米;乙岛是七都岛,海拔约3米;丙岛是灵昆岛,海拔约3米;丁岛是大门岛,最高海拔约340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7. 甲、乙、丙、丁四岛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8. 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来丙岛最有可能与之相连的为( )。A. 龙湾 B. 乙岛 C. 乐清 D. 丁岛【答案】27. D 28. C【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岛屿成因分析以及地转偏向力对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影响,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甲岛是江心屿,海拔约4米;乙岛是七都岛,海拔约3米;丙岛是灵昆岛,海拔约3米,甲乙丙岛海拔低,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丁岛是大门岛,最高海拔约340米,所以不可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8题详解】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南岸侵蚀,北岸淤积,将来丙岛最有可能与乐清相连。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读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9. 由图可知( )A. 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B.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 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30.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 河流入海口 B. 山间河谷出口 C. 大江大河中下游 D. 盆地中心【答案】29. C 30. 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冲积扇的形成位置和特点,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29题详解】沉积物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扇形地中下部排水条件良好,且土壤深厚肥沃,适合农耕;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发展农耕容易出现次生盐碱化,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30题详解】冲(洪)积扇往往形成于山间河谷出口,结合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堆积物颗粒大小一般从扇顶到扇沿越来越小。二、综合题31.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图中共有_条断层,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_。(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处。(填字母)(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处,因为_【答案】 (1). B (2). 2 (3).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作用,不易被侵蚀经堆积作用成为山岭 (4). 消亡 (5). 海沟 (6). D (7). 亚欧 (8). 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9). 甲 (10). 甲处更安全(或者受地下水的影响小)【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质构造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成因分析,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详解】(1)图示B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图示A、G两处为断层。B处为向斜山,成因主要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向斜槽部受到挤压作用,不易被侵蚀经堆积作用成为山岭 (2)图示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板块向上抬升,判断为板块的碰撞,即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3)背斜储油,向斜储水。(4)E为太平洋东侧的亚欧板块。地震的成因主要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分析。(5)隧道应建于背斜结构,拱形弯曲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不易积水。32.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风向可判断此时为_(1月或7月),亚欧大陆上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 ,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_ 。(2)A地的气候类型是_ ,这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 。(3)B地全年受_ 控制,形成了全年_(多雨或少雨)的气候。(4)此时C地盛行_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5)图示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我国长江干流处于_(丰水或枯水)期,河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是_ 。【答案】 (1). 1月 (2).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 副极地低气压带 (4). 温带海洋性气候 (5).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6). 赤道低气压带 (7). 多雨 (8). 西北 (9).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 低温干燥(低温少雨) (11). 逆 (12). 枯水 (13). 湖泊水补给河水【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环流,世界1月和7月的气压中心,全球气候分布和特征,洋流分布以及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详解】(1)据图可知,东亚地区风向为西北风,可判断为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被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2)据图可知,A位于欧洲西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3)据图可知,B地区在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4)据上题分析可知,C地位于亚洲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点是低温干燥。(5)据上题分析可知,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在东北季风影响下呈逆时针流动,我国长江干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3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图(左图)及巴西利亚气候图(右图)。材料二: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表。xx年xx年xx年xx年xx巴西粮食产量(万吨)1166013800140001630019300耕地面积(万公顷)61006500800078009400中国粮食产量(万吨)4980052870546405895060710耕地面积(万公顷)1217812172135391351613859材料三: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游,流域内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是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以发电为主的水利工程,水库基本在高水位下满负荷运行。(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2)描述巴西利亚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伊泰普水电站发电量大的原因。【答案】(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2) 干湿季分明(冬夏季节差异大); 受东南信风及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冬暖夏凉,年温差小 ;纬度低;地处高原 (3)流经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处高原和平原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防洪任务轻,常年保持高水位满负荷运行,水能利用率高【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分析,巴西利亚气候特点以及成因,伊泰普水电站发电量大的原因,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分析答题。【详解】(1)粮食增产需考虑增加单产或扩大耕地增产。而巴西这两方面都潜力巨大,表格显示,巴西后备耕地数量大;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2) 巴西利亚气候特点从图中可以读出,干湿季分明(冬夏季节差异大)。由于纬度低,地处高原,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受东南信风及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3)伊泰普水电站发电量大源于流经地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处高原和平原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防洪任务轻,常年保持高水位满负荷运行,水能利用率高。

注意事项

本文(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jun****875)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