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文言文阅读10篇.doc

  • 资源ID:6032549       资源大小:8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文言文阅读10篇.doc

文言文阅读10篇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14题。(12分)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释】稔熟:熟悉。庐:房屋。阖门:关门。涤磨:又洗又磨。歧生:生出的分枝。【参考译文】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来痴呆无比,但元素一直收养着他。元素有时到别地方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宾客即使是熟悉的,他也不能说出名。问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好看的,老态龙钟拄拐杖的。”后来的想想都记不住,就干脆关门拒不接待。元素家收藏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很多古董,客人来就拿出陈列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偷偷敲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跑去拿来沙石,用水又洗又磨。矮榻缺一只脚,元素要阿留砍根树的分枝做个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里走了一整天。等他回来,见他伸出两根手指比划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下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性/痴呆无状 B.后度/悉不记 C.客至/出陈之 D.木枝/皆上生1.(2分)B 【解析】B项句子的意思是:后来想想都记不住。“后”是一个表时间的状语,所以此句的正确划分应在“后”之后。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蓄( ) (2)举( ) (3)悉( )2. (3分)(1)收养 (2)说出 (3)全,都【课内外链接】 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后度悉不记(全,都)悉如外人(全,都)(桃花源记)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 (2)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3.(4分)(1)元素有时到别地方去,让他照看门户。(2)矮榻缺一只脚,元素要阿留砍根树的分枝做个榻脚。4.结合以上三则短文内容,说说阿留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4. (3分)痴呆无比,却给周元素一家带来了不少乐趣。例如记不住熟悉来客的名字;偷磨古董;一整天砍不着根树枝。【解析】阅读短文内容,从第一段的“性痴呆无状”可知其性格特征。具体体现在第一段的具体事件,来的客人,即使很熟悉阿留也记不住名字;第二段的说古董不是铜吧,这么黑?然后用沙石磨古董。让他去砍树枝,他说树枝都朝上长不朝下,惹得周元素一家哄堂大笑。据此概括即可。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黄鲁直得洪州解头,赴省试,公与乔希圣数人待榜,相传鲁直为省元,同舍置酒。有仆自门被发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坐上数人皆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公尝为其妇翁孙莘老言,甚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绝嗜欲,不御酒肉,至黔州命下,亦不少动。公在归州日,见其容貌愈光泽。留县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官。时议者疑鲁直其德性殆夙成,非学而能之。(选自孙升孙公谈圃)【注释】黄鲁直:指黄庭坚。洪州:今南昌。解头:又称“解元”,乡试第一名。公:此指孙升(作者)。省元:省试第一名。不与:不在其中。少:通“稍”。妇翁:谷指岳父。孙莘老:黄庭坚的岳父。黔州命下:黄庭坚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有人指责实录有不实之处,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县)安置。不少动:不稍改变(绝嗜欲、不御酒肉之愿)。归州:地名。留:通“流”,流放。殆:大概。夙成:长期养成。【参考译文】黄庭坚参加洪州乡试得了第一名,赶赴省城参加省试。考完后孙升与乔希圣等数人等待公布录取名单,大家都在互相转告说黄庭坚得了第一名,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置办了酒席设宴庆贺他。有童仆从外面披着头发大叫着进入旅馆,举起了三根指头(有三个人中了),大家问他是哪三人中榜了,竟是孙升与同住在旅馆的其他两个人,黄庭坚不在其中。坐在一起喝酒没有中榜的人纷纷散去,有些还痛哭流泪,只有黄庭坚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孙升曾经对黄庭坚的岳父孙莘老说起这件事,都认为他性格十分沉稳。后来黄庭坚的妻子死了,他写了发愿文,戒除一切嗜好欲望,不沾酒肉,就是被贬谪到黔州,也没有改变。孙升在归州的时候,看见黄庭坚容颜相貌更加光彩。被流放那么多年,有见到他的,都说他与做官时没有什么两样。当时议论的人怀疑黄庭坚的道德品性大概是长期养成的,不是学学就能够达到的。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黄鲁直/得洪州解头 B. 相传/鲁直为省元 C. 坐上/数人皆散去 D. 有见者/无异仕官1.(2分)C 【解析】本句的意思是:坐在一起喝酒没有中榜的人纷纷散去。根据句意可知,句子停顿应在主语数人之前,故选C项。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置( ) (2)被( ) (3)举( )2.(3分)(1)置办 (2)通“披”,披着 (3)举起【课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同舍置酒(置办)或置酒而招之(置办)(五柳先生传)有仆自门被发大呼而入(通“披”,披着)同舍生皆披绮绣(通“披”,披着)(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鲁直饮酒自若,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3.(4分)(1)黄庭坚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2)时议者疑鲁直其德性殆夙成,非学而能之。(2) 当时议论的人怀疑黄庭坚的道德品性大概是长期养成的,不是学学就能够达到的。4.在众人落榜的情况下,“坐上数人”与黄庭坚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4(1分)至有流涕者 鲁直饮酒自若5结合选文,请你对黄鲁直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2分)5.(2分)示例:性格沉稳。省试没有考中而能够做到神情自若,“不少见于颜色”;妻死后,“绝嗜欲,不御酒肉”,经年累月;留县累年,淡泊自如。【解析】通读全文可知,考生们在十年磨一剑的科举中没有考中,其他考生都是或散或哭,失落之情溢于言表,而唯有鲁元直神情自若,直到“饮酒罢”,看榜后也“不少见于颜色”可见其性格沉稳。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能“绝嗜欲,不御酒肉”,并且一直淡泊自如。一个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答即可。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鲍子都之德义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子都下马,为摩其心。有顷,书生卒。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者逐之。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开墓,取儿尸归,见金九饼在头下,素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由是声名大振。(选自刘氏耳目记) 注释:心痛:心脏疼痛。骢(cng)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德义:大仁大义。【参考译文】魏国的鲍子都,有一天傍晚在荒野行走,遇到一位书生,突然发作心脏疼痛。鲍子都下马。为书生按摩心脏。不一会儿,书生就死了。鲍子都看到书生的口袋里,有一册兵书和十个金饼。他便卖了一个金饼,用所卖的钱将书生安葬了,并将剩下的九个金饼枕到书生的头下,兵书放到书生的肚子旁边。几年以后,鲍子都走在路上,发现有一个骑一匹黑白相杂的马的人追赶他。等到那人追上他以后,说他是强盗。那人还问鲍子都他儿子的尸体哪去了。鲍子都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于是就带领那个人来到书生的墓前。挖开坟墓,将书生的尸体取出来,看到九个金饼仍在书生的头下枕着,兵书还在书生的身旁放着。书生的全家都非常感谢鲍子都的大仁大义。从此,鲍子都的名声也响了起来。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暮/行于野 B.其余/枕之头下 C.有乘骢马者/逐之 D.举家感/子都之德义1.(2分)D 【解析】D项句子中“举家”指书生的全家,作主语,“感”是感谢的意思,作谓语,根据句子主谓之间要停顿可知此句的正确划分在“举家”之后,故选D项。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置( ) (2)逐( ) (3)感( ) 2.(3分)(1)放置 (2)追赶 (3)感谢【课内外链接】本题实词及解释与教材关联句子及解释置素书于腹旁(放置)置人所罾鱼腹中(放置)(陈涉世家)有乘骢马者逐(追赶)故逐齐师(追赶)(曹刿论战)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卷,金十饼。(2)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3.(4分)(1)鲍子都看到书生的口袋里,有一册兵书和十个金饼。 (2)鲍子都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于是就带领那个人来到书生的墓前。4.书生家人对鲍子都的态度变化是怎样的?(3分)4.(3分)起先误解了鲍子都,后来在事实面前非常感激他。【解析】书生家人对鲍子都的态度问题主要表现在文段的后半部分文字。不难发现,刚开始的时候,“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当明白了真相之后,“举家感子都之德义”。变成自己的话,由此加以概括即可。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 (节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释】里人:乡里人。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猾:绰号。坐:因,因为。请老:告老还乡。腐败:谷物受潮霉烂。【参考译文】希亮幼时丧父,爱好学习,16岁时,准备拜师求学,他的兄长故意刁难他,派他去收取三十多万的借款利息,陈希亮把借钱人都召集来,烧掉债券后离去。学业完成后,就召见兄长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学习,后来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乡里人称他们所在的里闾为“三俊”。 升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任,路经博平,绰号“截道虎”的恶霸殴打王康和他的女儿几乎致死,官吏不敢过问。陈希亮发文火速追捕,结果将恶霸流放海岛;又弹劾官吏故意放纵,数人被免职。多次上奏请求告老退休,未获允许,调任凤翔知府。仓中粮食可供十二年之用,管事的官员担心会霉腐,发生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借给百姓。有司官员担心害怕以擅自动用官粮获罪,陈希亮亲自负责此事。当年秋天大丰收,以新换旧,官民两便。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使治钱息三十余万 B里人表其闾曰“三俊”C仓粟支十二年 D有司惧为擅发1.(2分)A 【解析】A项句子的意思是:派他去收取三十多万的借款利息。“使”为谓语,之后的为宾语,故此句应在“使”字之后停顿。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悉( ) (2)数( ) (3)身( )2.(3分)(1)全,都 (2)多次,屡次 (3)亲自【课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希亮悉召取钱者(全,都)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全,都)(桃花源记)数上章请老(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多次,屡次)(陈涉世家)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2)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3.(4分)(1)陈希亮发文火速追捕,结果将恶霸流放海岛。(2)当年秋天大丰收,以新换旧,官民两便。4.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要概括。(3分)4.(3分)对哥哥的刁难不忌恨,而是悉心教导他的孩子;严惩恶吏;借粮食给灾民。【解析】概括时要先读懂全文,然后再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第一段讲哥哥对他的刁难,以及他对侄子的劝勉。第二段写了两件事:对恶吏潍州参军王康的惩戒,以及如何对待灾民的。概括时语言要简洁,通顺。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 富郑公为枢密使,坐石守道诗,自河北宣谕使还,道除知郓州,徙青州。谗者不已,人皆为公危惧。会河北大饥,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人。公皆招纳之,劝民出粟,自为区画散处境内,居庐、饮食、医药无不备。从者如归市。有劝公非所以处疑弥谤,祸且不测。公傲然弗顾曰:“吾岂以一身易六七十万人之命哉!”行之愈力。明年,河北二麦大熟,始皆襁负而归,则公所全活也。于是虽谗公者亦莫不畏服,而疑亦因是浸释。尝见与一所厚者书云:“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减)【注释】坐:犯罪。石守道:宋代散文家,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除:任命官职。全活:保全存活。浸:逐渐。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自/河北宣谕使还 B.公皆/招纳之 C.从者/如归市 D.偶能全活/得数万人1.(2分)D 【解析】D项句意是:碰巧能够救活几万人。可知此句为动宾结构,因此应在动词“活”后面停顿。故D项划分不正确。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会( ) (2)始( ) (3)尝( )2.(3分)恰逢,正赶上 (2)才 (3)曾经【课内外链接】 本题实词及解释教材相关句子及解释会河北大饥(恰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恰逢,正赶上)(口技)始皆襁负而归 (才)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才)(满井游记)尝见与一所厚者书云(曾经)尝趋百里外(曾经)(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有劝公非所以处疑弥谤,祸且不测。(2)于是虽谗公者亦莫不畏服,而疑亦因是浸释。3.(4分)(1)有人劝他,这不是遭到疑忌的人消除诽谤的做法,祸患将难以预料。(2)当时即使中伤他的人也没有不敬重佩服他的,而朝廷的疑忌也因此渐消了。4.灾民涌入河北,富郑公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4 (3分)收容难民;劝说大户出粮;亲自安置难民。(一点1分,共3分。)【解析】此题考查文意理解与概括。首先,在选文中找到对灾民涌入的描写“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人”,后面就是富郑公采取的措施:公皆招纳之,劝民出粟,自为区画散处境内,居庐饮食医药无不备。据此概括即可。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惟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山,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欬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选自游小谷盘记) 【注释】陂陀(p tu):倾斜。謦(qng)欬(ki):咳嗽。轻曰謦,重曰欬。阬(gng)谷:坑谷。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茅庵,草屋;团瓢,圆形草屋。三十六、七十二,形容其多。【参考译文】我曾经去探访过小盘谷,到了那里,当地有的人却说没有这地方;但见万竹蔽天,歧路很多,曲折广狭却相同,顺路寻求也见不到尽头。忽听得犬吠声,急忙赶去,终不见人。约摸走了可以煮熟五斗米的时间,到一寺院,叫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种桂树为职业。寺旁有一条小小草径,向南一伸,便下垂大谷。四面山上都是大桂树,山沿崖倾斜,形状像大钵仰天,空响积贮其中,咳嗽之声也不能泄散,在寂寥无声中,耳边却常常听到嗡嗡嗡的声音。深潭中的积水,一直到山脚才停止。从寺院朝北走,走到卢龙山,山中的坑谷凹凹凸凸,像井灶那样高低相接。有人说:“这是明代遗老避兵火之地,所谓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该是在这里。到了傍晚,于是登山循城而归。这时暮色下密,月光遍布其上,低头看去,只见万影荡漾,像鱼龙起伏于波浪中。同行的人都说:“这是万竹蔽天的地方呀!所谓小盘谷,大概就是了吧。”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居民/以桂为业 B.而/耳听常满 C.乃登/山循城而归 D.此/万竹蔽天处也1.(2分)D 【解析】该句的意思是:于是登山沿着城池而回。因此词句的正确划分为:乃/登山循城而归。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蔽( ) (2)业( ) (3)布( )2. (3分)(1)遮蔽,遮盖 (2)职业 (3)散布,分布【课内外链接】题目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惟大竹蔽天(遮蔽,遮盖)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遮蔽,遮盖)与朱元思书月光布其上(散布,分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散布,分布)小石潭记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2)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3. (4分)(1)听得犬吠声,于是急忙赶去,终不见人。(2)低头看去,只见万影荡漾,像鱼龙起伏于波浪中。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4.(3分)文章主要写了寻找小盘谷的经过,描写了小盘谷的优美景色。【解析】通读全文,不难发现,作者一行按照时间顺序,一起去探访小盘谷。同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将小盘谷的景色一一描绘下来,展现给了读者。据此概括即可。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12分)由东南麓穴岩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甓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触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则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选自明薛瑄游龙门记)【参考译文】从东南山根起在岩石上凿出洞眼、架起木桩,在河水上面凌空搭成一条栈道,盘旋着往山上去。靠河边有块开阔平坦的地面,够得上两三亩方圆,石头多,泥土少。居中有座禹王庙,叫做明德宫,规模十分壮丽。到大殿前参拜,默念到夏禹的丰功伟绩,肃然起敬了好半天。院子里有好多青松和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树根排开岩石泥土,突起延伸,互相连结着,稀疏的枝条和稠密的叶子接搭着遮住阳光,树皮树干苍老挺直、一股高傲劲儿,形象很坚定的样子,好像一些勇士各据一方,争持着不肯让步。庙门的西南面有一座石峰,高高地伸出到河流中间。踏着石头台阶,登上极顶。顶上有一座临思阁,因为山高风大,不能用木材建筑,用砖石砌成。靠着阁门向下看,黄河急流翻滚,(向)三面冲击振荡,令人疑心石峰是在摇晃。北看巨大的峡谷,朱红的山崖,苍翠的石壁,吐出云朵,飘过烟雾,一会散开,一会聚拢,(天色)一会阴暗,一会明亮,(真是)瞬息万变。西面是山连着山,曲曲折折延伸过去。向东看那座大山,巍峨耸立,与天相接。南望洪涛滚滚,(水中)石洲沙滩,高高的平原和弯曲的河岸,炊烟弥漫的村庄,雾气笼罩的树林,风里的帆,浪中的船,渺渺茫茫,时隐时现。华山、潼关和陕西、河南的许多山,好像隐约可见。这真是天下少有的景致啊。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濒河有宽平地 B.大河奔湍 C.南望/洪涛漫流 D.盖天下之奇观/也1.(2分)D 【解析】D项句子的意思是:这真是天下少有的景致啊。故此句的正确节奏划分应在“盖”字之后。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濒( ) (2)谒( ) (3)观( )2.(3分)(1)靠近 (2)参拜 (3)景致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开阖晦明,倏忽万变。 (2)风帆浪舸,渺茫出没。3. (4分)(1)(云雾)一会散开,一会聚拢,(天色)一会阴暗,一会明亮,(真是)瞬息万变。(2)风里的帆,浪中的船,渺渺茫茫,时隐时现。4. 作者到达极顶后描写的景致给人以怎样的感觉?(3分)4.(3分) 作者登顶后写了临思阁、奔腾的黄河、巨大的峡谷、朱红的山崖、云海以及山脚下的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作者登顶后看到哪些景致,“北顾巨峡”“西则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南望洪涛漫流”四句中从各个方位展示了山顶所见景致,对这些景致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加之末尾一句“盖天下之奇观也”可知这些景物给人的感受。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涔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选自清刘大櫆游三游洞记) 【注释】夷陵州治:夷陵州的州府。舆:车。伛俯:弯腰。钟磬:指的是钟磬等乐器。【参考译文】从夷陵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的走陆路二十里,在江的北岸,就是下牢关了。路很窄,走不了,便舍弃车上了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两崖间有水声传来。于是又下船走陆路,顺着狭窄小路上去。走到山顶,又从上面下去。下面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当路挡住,就弯腰从石头下面过去。一出去便见非常开阔平坦的一个大石洞。高六十多尺、有约十二丈宽。洞口有二根石柱,把门分为三部分,就像三开门的房子一样。中间的室像客厅,右边的室像厨房,左边的室像别馆。洞中间有一石钟乳下垂,敲它会发出像钟声一样清脆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小石突出形状规则,敲它声音像磬声。这地方还有些石头杂着土,撞它就发出“逢逢”的鼓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二三个一同前来的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的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的歌声缕缕不停止。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濒大江/之左 B.循仄径曲/以上 C.有大石/覆压当道 D.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1.(2分)A 【解析】A项句子的意思是:靠近大江的北岸。据此可知此句的正确划分为:濒/大江之左。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舍( ) (2)许( ) (3)绝 ( )2.(3分)(1)舍弃 (2)左右 (3)停止【课内外链接】本题实词及解释与教材关联句子及解释舍舆登舟(舍弃) 便舍船,从口入(舍弃)(桃花源记) 舟行里许(左右)高可二黍许(左右)(核舟记)缕缕不绝焉(停止)猿则百叫无绝(停止)(与朱元思书)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2)下视深溪,水声涔然出地底。3.(4分)(1)洞中间有一石钟乳下垂,敲它会发出像钟声一样清脆的声音。(2)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4.你觉得洞中的哪个地方最迷人?为什么?(3分)4.(3分)示例:我认为写石钟乳最迷人,例如“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主要从声音上来写,让人听罢,感觉像是天籁之音。【解析】根据题干的要求,需要找出文中迷人的景色。文中所写的四种景物可以任选,但必须说出恰当的理由。例如可以从该处的写法上以及带给人的感受来切入回答。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10分) 景清借书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释】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举为领乡荐。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参考译文】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给。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从你那里借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国子监的主管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所借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作之书。”说完就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训斥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与你开个玩笑罢了。”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时同舍生有秘书A. 时同舍生有秘书 B. 时同舍生有秘书C. 时同舍生有秘书 D. 时同舍生有秘书1.(2分)A 【解析】例句中的“时”是时间状语,“同舍生”应该是一个独立语义,不能断开,“同舍生有秘书”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正确的停顿应在“时”后。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假( ) (2)叱( ) 2.(2分) (1) 借 (2) 训斥;斥责 【课内链接】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亦未假书于汝(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祭酒叱生退(训斥;斥责)或遇其叱咄(训斥;斥责)(送东阳马生序(节选)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3(2分)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4“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用自己的话谈谈“生”对于书的掌握程度。(2分)4.(2分) 不熟悉,只珍藏却很少阅读甚至不阅读。【解析】从该生在官员的询问之下,竟然连一个字都背不出,可见平日里没有认真阅读书本,虽然拥有这本书,却对书的内容本身并不熟悉。5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耐人寻味,请你从书生和景清的角度出发,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2分)5. (2分)示例:书生很爱书,但又没有好好去读,去利用,反而将书当成显摆的“门面”,这不是真正爱书。而景清则即借即读,而且用开玩笑的方式提醒书生要认真读书,这是值得肯定的。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10分)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参考译文】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是每天后退。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探究,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不能帮助社会。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圣贤,还需要好好学习,现在的人能不努力(好好学习)吗?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A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B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C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D以求其是非之所在1.(2分)B 【解析】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及其结构,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故B项节奏划分正确。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求( ) 若( )2. (2分)探求 如果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探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岳阳楼记) 若既不出户(如果)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果)(出师表) 【课内链接】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3.(2分)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是每天后退。4. 仔细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谈到应从哪三个方面做学问?(2分)4.(2分)仔细并且刻苦钻研书中的含义和其讲述的道理;要与旁人交流;要出门学习并且体验,开阔视野。【解析】认真阅读选段,从“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可知一个人学习是不可取的,在做学问的时候要与旁人多多交流;从“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可知做学问要仔细探究、刻苦钻研;从“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可知只有将学习与体验结合起来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最后,归纳作答即可。5.这段选文谈的是为学之道,对于我们今后的读书学习有怎样的启示?(2分)5.(2分)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解析】文中的在穷僻之地应当“博学审问”,说明要勤奋学习。文中的“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说明做学问必须与人交流。作答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文言文阅读10篇.doc)为本站会员(jun****875)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