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

  • 资源ID:5788876       资源大小:2.28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

远 程 与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 学习中心 内 蒙 古 学 习 中 心 学 号 090F27143004 姓 名 杨 万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曹 雪 林 2016 年 9 月 25 日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 杨万 学号 090F27143004 专业 机械设计自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 指导教师意见 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 包括选题意义 文献资料的掌握 所 用资料 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 写作规范和逻辑性 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 还须明确 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选题符合本专业方向 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篇论文撰写格式 图标注及内容等符合地大本科论文撰写要求 内容叙述条理清 晰 层次分明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语言表达较为流畅 重点突出 公式 文献 图的引入恰当 准确 计算部分严谨 规范 正确 文章整体完成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 表标注欠缺 台架设计的使用效果说明或分析文中未涉及 对文章 叙述的完整性略有影响 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指导教师 姓名 曹雪林 所在单位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指导时间 2016 7 10 10 3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杨万 学号 090F27143004 专业 机械设计自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 评阅意见 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 包括选题意义 文献资料的掌握 所用资料 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 写作规范和逻辑性 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 还须明确指出论文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要求 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具有一定的 实用价值 论文对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进行了设计 首先分析了平面四连杆机 构 分析了受力情况 确定了动梁截面尺寸 然后进行了机架的设计与计算 对焊 接设计和传动部分进行了探讨 最后对进行了总结 论文结构完整 层次比较清晰 论述详实 语言表达较为流畅 重点突出 格式基本符合规范 论文基本符合本科 毕业设计的要求 修改意见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评阅成绩合格 并可不用修 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 请按批注进行修改 毕业设计 论文 评阅成绩 百分制 81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 不同意答辩 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 李昌平 所在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评阅时间 2016 10 17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 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 资料均已明确注出 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 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 过的材料 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没有侵权行为 并 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 签字 杨万 日期 2016 年 9 月 25 日 Comment A1 错别字 Comment A2 摘要应当是对论文重 点工作的提取 建议修改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 摘 要 上料台架是冶金行业中的重要辅助设备 本次设计是包钢带钢厂热轧带钢间上 料区的上料台架 它的作用是将原料按工艺要求从一端送到另一端的其它设备上来 满足工艺的要求台架是冶金机械行业中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 他的作用只要是将 原料成品钢材按工艺要求从一端移送到另一端的其它设备上 以满足生产工序的要 求 台架主要有俩部分组成 即动台梁和静台梁 一般动台梁是步进式形式 其运 动过程为从俩台梁在同一平面是开始 随着动梁的运动将钢料从静台梁托起 向前 步进一个行程后料再一次放在静台梁上 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这样料被一步步向前 推动实现了从静台梁的始端移至末端的其它设备上的功用 挑料台架为步进式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具有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效率高等优 点 所以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的设计重点是进行机构轨迹的分析 从而还对其进行受理分析 并着重进行 了底座的设计以及焊接工艺的探讨 最后作为整体的设计简述了传动部分本文对挑 料台架的机构形式和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 对台架各构件的相对位置和杆长的选择 对轨迹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从而为生产实践中优化设备 解决设备的现存问题提供 了思路 关键词 台架 机构 设计 传动 计算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 目 录 一 绪 论 6 一 设计的背景 7 二 机构的简述 8 二 平面四连杆机构分析 11 一 平面四连杆各杆长的确定 11 二 机构的自由度及运动轨迹 13 三 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15 三 受力分析及动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16 一 分析载荷形式 16 二 受力分析 18 三 动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24 四 机架的设计与计算 28 一 机架概论 28 二 机架的设计 29 五 焊接 39 一 设计焊接结构时的考虑因素 39 二 焊接符号及应用 39 三 焊接材料 41 六 传动部分 42 一 简介 42 二 电机的分类及选择 42 三 YZR 型电机说明及选用电机各符号说明 42 四 减速器说明及选择 43 五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46 六 初选联轴器和轴承 51 结 论 54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6 一 绪 论 台架是冶金机械行业中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 他的作用只要是将原料成品钢 材按工艺要求从一端移送到另一端的其它设备上 以满足生产工序的要求 台架主 要有俩部分组成 即动台梁和静台梁 一般动台梁是步进式形式 其运动过程为从 俩台梁在同一平面是开始 随着动梁的运动将钢料从静台梁托起 向前步进一个行 程后料再一次放在静台梁上 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这样料被一步步向前推动实现了 从静台梁的始端移至末端的其它设备上的功用 挑料台架是包钢带钢厂热轧带钢车间上料区的主要设备之一 它与一般的台架 的区别是 挑料台架在一般的静梁上进行改造 使得台架具有了挑选料中的废料及 处理废料的功能 他的一般台架作用的发挥是当上料发生故障时 可代替上料台架 的工作 将坯料移动到辊道上 他的挑料作用是将停在挑料台架前辊道上的单双根 废料按待处理和绝废两种情况分别收集 当台架正方向工作时 待处理钢坯返回台 面上 当台架反方向工作时 将废绝坯送入辊道另一侧的收集槽内 挑料台架为步进式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具有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效率高等优 点 所以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omment A3 加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7 1 动梁装配 2 定梁装配 3 传动装置 图 1 1机构布置 一 设计的背景 这次设计是技术改造项目 是对原包钢钢铁公司带钢厂挑料台架进行改造 进 过对原有设备的使用 发现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 工艺方面原有的机构动梁采用阶梯式的形式 加工复杂 热处理性能不好 不能适应磁盘吊上料的要求 2 机构设计没有考虑零件跟换维修的方便和简单的要求 出现了故障维修时 人需要仰卧着进行维修 氧化的钢渣堆积而难于处理 3 最重要的是原有机器在凸轮与连杆之间结构如图 1 2 所示 图 1 2 凸轮与连杆的链接图 这种导向轮支撑结构用四个导向轮包围在偏心轮周围 形成四条接触线 从机 械原理可知 这种接触为高副由于上料台架的台面上需要承受大的负荷 并且上料 1 导向轮 2 偏心轮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8 过程中的冲击都在直接作用在支撑面上 虽然线接触不能满足这种恶劣的工况 实 际中也出现了像导向轮轴承击碎 导向轮的小轴断裂或卡死和结构复杂 检修 拆 装繁琐等问题 车间内不得不在添置一台机器做备用 这次设计主要针对这一问题 进行设计改造 这三个问题依次的改造方案是 a 将阶梯形式改为直梁 工字梁 这样在现有使用磁盘吊的情况下 可以方便 地将钢坯排列整齐 也没有了阶梯式时 钢坯从上下台阶落下时的冲击 加工也简 单化 b 给土建提出基础要求 可以再适当的地方设置涤垦 使人便于维护及氧化质 的清除 c 可采用滑动轴承式 见设计图 既满足所以的要求 也解决了上面所有的问 题同时台架的寿命也增加了 二 机构的简述 机构是一种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 机器则是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 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可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 机器是有各种机构 组合而成的 而机构又有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 蜗杆传动机构是齿轮机构的一种 凸轮机构 和连杆机构等 这次我们采用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组成了上料台架的步 进上料 连杆机构具有以下的一些传动特点 1 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一般均为低副 低副俩元素为面接触 故在传递同样 载荷的条件下 俩元素间的压强较小 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 低副俩元素间便于润 滑 故俩元素间不易产生大的磨损 这些条件都能较好地满足重型机械的要求 此 外 低副两元素的几何形状也比较简单 便于加工制造 2 在连杆机构中 当原动件以同样的运动规律运动时 如果改变各构件的相 对长度关系 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 3 在连杆机构中 连杆上各不同点的轨迹是各种不同形状的曲线 特称为连 杆曲线 而且随着各构件相对长度关系的改变 这些连杆曲线的形状也将改变 从而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形状的曲线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曲线来满足不同轨迹的要求 此外 连杆机构还可以方便地用来达到增力 扩大行程和实现较远距离的传动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9 的目的 连杆机构也有一些缺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由于在连杆机构中运动必须经过中间构件经行传递 因而连杆机构一般具 有较长的运动链 即较多的构件和较多的运动副 所有各构件的尺寸误差和运动 副中的间隙将使连杆机构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 同时也会使机械效率降低 2 在连杆机构的运动过程中 连杆及滑块的质心都在做变速运动 他们所产 生的惯性力难于用一般的平衡方法加以消除 因而会增加机构的动载荷 所以连杆 机构一般不宜用于高速传动 3 此外 虽然如上所述 利用连杆机构可以满足各种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的 要求 但要设计一种能够准确实现这种要求的连杆机构却是十分繁难的 且在多数 情况下一般只能近视的的得以满足 正因为如此 所以如何根据最优化的要求来设 计四杆机构 使其能够最佳的满足设计要求 一直是连杆机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实际的机器中 平面四杆机构被广泛的使用 这里给以简单的介绍 平面四 杆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 通过改变构件的 形式和运动尺寸还可以演化出一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 我们着重来看偏心轮机构 的演化 如图 1 3 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 当曲柄 AB 的尺寸较小时 由于结构的需要 常将曲柄改做为如右图所示的一个几何中心不与回转中心相重合的圆盘 此圆盘就 称为偏心轮 回转中心与几何中心间的距离称为偏心距 它等于曲柄长 这种机 构则称为偏心轮机构 显然 此偏心轮机构与左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特性 完全相同 此偏心轮机构可认为是将左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转动副 B 的半径 扩大 使之超过曲柄的长度而演化成的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0 图 1 3 曲柄滑块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1 二 平面四连杆机构分析 上料台架的设计要求是将原料或成品按工艺要求从一端移送到另一端的其他设 备 有两点具体要求 1 移动为步进式的 将原料从一端抬起 向前一定的距离后 移到另一端 再到下一个行程时重复以上的过程 轨迹称 口 形 2 要求步距恒定不变 一 平面四连杆各杆长的确定 由以上分析可初步设计四连杆机构如图 2 1 所示 图 2 1 四连杆机构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2 1 首先确定平面四连杆机构有曲柄的前提是其周转副的存在 1 周转副存在的条件是 最短杆长度 最长杆的长度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组 成该周转副的两杆必有一个杆为最短杆 2 当四连杆的长度满足杆长条件时有最短杆参与构成的转动副都是周转福而 其余的转动副则是摆转副 2 L1 的确定 由设计的有关参数 钢坯规格 扁坯 120 250mm 方坯 154 154mm 130 130mm 可知 选定 L1 的长度为 65mm 较合适 这样可使各种规格的钢坯在经过一个或 者两个形成后被移送整个一块完整的原料 使操作便于手工操作 图 2 2 摇杆参数选择对比图 L3 的确定 由于连杆的长度很大 所以摇杆的摆动而引起高度方向的变化不 明显 这会给加工制造 安装及坯料侧弯很小的弥补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摆杆的 高度 L3 应选最小 但由于结构的限度 取 L3min 260mm 3 L2 和 L4 的确定有结构确定 考虑到动梁和偏心轮之间需要螺栓联接 许留一定的距离 取距离为 665mm 螺栓联接的要作用是便于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同时比起直接的动梁联接 使梁的寿 命延长 综上所述 挑料台架的具体尺寸见下图 2 3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3 图 2 3 曲柄摇杆机构的各参数图 图 2 4 挑料台架的具体尺寸图 二 机构的自由度及运动轨迹 由于在平面机构中 各构件只做平面运动 所以每个自由构件具有三个自由度 每个平面低 转动副和移动副 各提供俩个约束 每个平面高副只能提供一个约束 1 自由度计算 由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 F 3n 2 P P lh 计算 F 3 3 2 4 0 9 8 1 其中 F 平面连杆机构的自由度数 n 机构中活动构件数 Pl 机构中低副数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4 P 机构中高副数 h 图 2 5 曲柄摇杆机构图 如图 2 5 所示是曲柄摇杆机构设曲柄 AB 为原动件在其转动过程中有两次与连 杆共线 这时摇杆 CD 分别处于的这俩个极限位置称为极位 机构在俩个极限位置 之间的夹角 称为极为夹角 如图 2 5 所示当曲柄以等角度 W 顺时针转过 180 时摇杆将由位11 置 C D 摆到 C D 时其摆角 设所需时间为 t C 点的平均速度为 当曲12 1 柄继续转过 180 时摇杆又从位置 C D 回到 C D 摆角仍让等于 设21 所需时间为 t C 点的平均速度为 由于曲柄为等角速度转动 而 t t 121221 2 摆角 的确定 因为 L 65mm L 260mm L 5065mm 123 L L L L 得到 L 5260mm 所以 L 5260mm4234 4 计算 角在 AC D 中 AC L L A D L CD L123 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到 ADC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5 cos ADC 58 7659 2 2ADC 在三角形 AC D 中 A C L 5065mm C D L 260mm 112 13 AD L 5260mm 4 cos AC D 44 461 221DA ADC ADC 14 2 因为 L 取最大值所以 角工作时偏小所以去 14 因此 当杆 1 给定旋转4 时 机构运动轨迹具有唯一性 机构的运动轨迹如下 图 2 6 机构运动轨迹图 从轨迹图可知 所设计的机构满足提出的两个基本要求 运动中有部分轨迹不 能满足要求即出现了失效区 其长度为 568 23mm 取整后定位 600mm 故动梁的 长度变为 6600mm 三 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由布料速度 0 06m s 可知 曲柄端的线速度为 31s10v 6 80m st 由于四杆机构的速度比较大 其加速度引起的惯性矩也不很大 故其运动学分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6 析可忽略 三 受力分析及动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一 分析载荷形式 根据挑料台架的实际工作载荷情况 它的载荷分布形式有三种情况 1 作为挑料台架使用时 一次挑双跟料 如下图 3 1 所示 图 3 1 挑料台 所以 P 2 1 5 3t 用磁盘吊一次上料后 移动到梁的最左端并放在定梁上时动梁的受力情况如图 3 2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7 图 3 2 定梁的受力图 由摩擦力公式 计算摩擦力Nf f 摩擦力 Kg 滑动摩擦系数 N 正压力 Kg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 1 中表 1 6 中查的 0 15 由于受均布载荷的作用 所以选最重要的料布在定梁上 截面尺寸为 120X250 中最小尺寸为 b 120mm 可知布料根数 n 1650 b 1650 120 13 75 根14 N 1 5 2t tfN1053 做为上料台架使用时动梁台面上为均布的 25t 载荷如图 3 3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8 图 3 3 梁台的受载荷图 考虑到动梁自重的影响若没跟动梁自重为 1 5t 5166 7kg m 计算均布载荷 q25014q 均 布 载 荷 3 6 由以上动梁承受的载荷情况看 做为上料台架使用时 动梁受力情况最为不利 故只分析第三种情况下的受力与强度计算 从静梁上看受力情况要比动梁情况好故 省略静梁的强度校核计算 二 受力分析 为简化计算假设一下条件 由于台架的的布料速度比较小 故忽略动载荷的影响 只做几种受力情况的静 力分析 由于连杆很长由摇杆引起的动梁倾斜角度很小 故假设动梁为水平的 这样假 设引起的误差很小 1 曲柄摇杆机构在图 3 4 所示位置时的受力情况 25014q 均 布 载 荷 3 6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9 图 3 4 曲柄摇杆机构受力情况图 AB 杆受力 xX 0 向 AB 0 Y 向 Y 对 A 点取矩 0 AM0 65Bm 取 BCD 杆即二杆受力分析如图 3 5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0 图 3 5 二杆受力分析图 X 向 X 0 sin140BDN Y 向 Ycos6Bq 对 D 点取矩 0DM 63 65 0BBqXY 取 DE 杆受力分析 因为 DE 杆 为二力杆如下图 3 6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1 图 3 6 二力杆图 DEN 求解以上各方程可得 621 3950 786 432 ABDEXkgYNkgMm 2 当曲柄摆到图示位置时 其受力分析如图 3 7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2 图 3 7 曲柄受力分析图 当曲柄摆到最高位置时 梁运动到最高的位置 摇杆离垂直位置的误差很微小 可以看成是垂直的 这样可以说当曲柄摆到最高位置时 俩连杆同时垂直 一下的 受力就是在这一段假设下进行分析的 AB 杆受力如图 3 8 所示 图 3 8 AB 杆受力图 xX 0 向 0ABX Y 向 ABY 对 A 点取矩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3 0AM 65 ABX BC 杆受力如图 3 9 所示 图 3 9 BC 杆受力图 X 向 BDX 0 Y 向 B6qY 对点 D 取矩 0DM63 65 BqX DE 杆的受力分析如图 3 10 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4 图 3 10 DE 杆的受力分析图 X 向 0EDX Y 向 EY 对点 E 取矩 0EM 0 26DX 求解以上方程 可得 203 7 896 5 ABEBDEYkgYkg 由以上俩个特殊位置分析得出结论 这俩个位置曲柄和摇杆受力情况相差不大 几在动梁的有效行程内受力趋于稳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5 定只是扭矩 M 发生变化 而扭矩最大位置为 1 位置时 这时max432 6Mkg 机构需要最大的驱动力矩 而在位置 2 情况时 整个机构受力最大 扭矩不起 作用 三 动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1 初选 工 型钢做为动梁的横截面尺寸如图 3 11 所示 图 3 11 动梁的横截面尺寸图 计算整个截面对 轴的惯性矩进而求出 工 型钢梁的抗弯截面系数 W cy 首先确定 的值 即确定型心 cy150460245104201zS mA 因为图形左右对称所以 cZ 0 计算惯性矩 即计算型心惯性矩 3 3 32 2 2Z15044154015I 406402 6 m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6 抗弯截面系数 W 43ZmaxI6 310 2510my8 图 3 12 中性轴 y 处的切应力图 工字型截面梁 其切应力为 若要计算腹板上中性轴 y 处的切应力则 为图 3 12 所示中画的 szZ0FS Ib zS 阴影线部分的面积对中心轴的静矩 0000z220022s 00Z0hhh11S8byy2bb y4FhhI8 可见腹板高度切应力也是按抛物线规律分布的以 y 0 和 y 分别代入公式 0h2 求出腹板的最大最小切应力分别是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7 22s 0maxZ02s0ax0Fhb I88 因为腹板宽度 远小于翼缘的宽度 b 与 实际相差不大所以认为在腹0bmax in 板上的切应力大致相等 梁强度的校核 按 2 的情况进行剪力图及弯矩图的绘制如图 3 13 所示 图 3 13 剪力图及弯矩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8 由弯矩图可知 13160 3kgmaxM 按弯曲强度校核 工 型梁选材料为 钢 3A 查机 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表 3 3 3 普通碳素结构钢 s20MPa 取安全系数 S 2 所以 10Pa2maxa3W160 987 MPa2 120 故梁是安全的 max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9 四 机架的设计与计算 一 机架概论 在机器中 或在仪器中 支撑或容纳零部件的零件称为机架 故机架是底座 机体 床身 壳体 箱体以及基础平台等零件的统称 1 机架的分类 按机构分 梁柱式机架 框架式机架 平板式机架 箱壳式机架 按 制造方法和机架材料分 铸造机架 焊接机架 非金属机架 框架式机架又分为 闭框式机架 和开框式机架 非金属机架又分为 花岗岩机架 混凝土机架 塑料机架 其中平板式机架主要用于水压机的基础平台 机器的底座 金属切削机床的工 作台等 2 机架的设计准则 机架的设计主要应该保证刚度 强度及稳定性 a 刚度 评定大多数机架工作能力的主要准则是刚度 例如在机床中床身的刚 度决定着机床生产率及产品精度 在齿轮减速器中箱壳的刚度决定了齿轮啮合的情 况和它的工作稳定性 薄板轧机的机架刚度直接影响钢板的精度等 b 强度 强度是评定重载机架工作性能的基本准则 机架的强度应该根据机器 在运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最大载荷或安全装置所能传递的最大的载荷来校核其静强度 此外还要校核其疲劳强度 机架的强度和刚度都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俩方面来考虑 动刚度是衡量机架抗振 能力的指标 而提高机架的抗震性能应该从提高机架构件的静刚度 控制固有频率 加大阻尼等方面着手 提高静刚度和控制固有频率的途径是 合理设计机架构件的 截面尺寸 合理布肋 注意机架的整体刚度和局部刚度的匹配等 c 稳定性 机架受压结构及受压弯结构都存在失稳问题 有些构件制成薄壁腹 式也存在局部失稳问题稳定性是保证机架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必须加以校核 此外对于机床仪器等精密机械还应该考虑热变形 机架的结构应合理使热变形 尽量小 3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机架的重量应要求轻 成本低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0 抗振性好 由于内应力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应力最小 结构设计合理 公益性良好 便于铸造焊接和机械加工 结构力求便于安装于调整方便修理和更换零部件 有导轨的机架要求导轨面受力合理耐磨性好 根据机架的不同用途对各项又有所偏重 二 机架的设计 这次设计的是机架底座 属于平板式机架所涉及的是传动部分中电机及减速器 底座以及静梁的底座 由计算可知这些底座主要承受机器自重 因为机器运行速度很低其振动及冲击 不大 1 类型的选择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 4 卷 机械工业出版社 表 34 1 42 铸铁机架与焊接机 架的特点比较 看重焊接机架结构的高强度 高刚度 重量轻 生产周期短及施工 简便 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大中型机架等特点这些底座全部采用焊接机架 2 结构形式的选择 根据表 34 1 44 焊接机的结构形式及具体的实际选用板焊接结构 3 机架截面的形状 由于零件的抗弯扭强度和刚度除了与其截面面积有关外 还取决于截面形状 因此合理的确定机架的截面形状与机架的性能密切相关 故查表 34 1 11 常见的 截面的抗弯抗扭惯性矩比值 选用工字型截面 4 布肋 肋分为肋板和肋条两种 肋条只有有限的高度不连接整个截面 肋 板有以下作用 可以提高机架的强度 刚度 和减轻机架的重量 在薄壁截面内设肋可以减小截面畸变在大面积的薄壁上布肋可以缩小局部变形 和防止薄壁振动 对于铸造机架可是铸件壁厚均匀防止金属堆积而产生缩孔裂纹等缺陷 做为补 缩通道 扩大冒口的补缩范围改善铸型充满性 防止大平面铸件上夹砂等缺陷 散热 如电机外壳上的散热肋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1 查表 34 1 55 焊接操作空间最小尺寸有 H 被焊接件的宽度H12b 500 300 300 肋板高度1b 500 1000 400 400 肋的间距2 1000 500 500 热处理由于机架的形状简单 故采用去应力退火的方法 1 设计动梁底座如图 4 1 所示 图 4 1 动梁底座图 2 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a 上支撑板得尺寸确定 由动梁支撑座得设计的到座得长宽高依次分别为 430mm 270mm 40mm 座 上的四个孔形成一个四边形分布 长宽依次为 330mm 170mm 考虑到安装的方便 工艺美观以及竟可能接触全面上支撑板得长宽比支撑座没边多出 10mm 即长宽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2 450mm 290mm 而厚度选用一般的 10mm 厚钢板 由总体布置可知四根动梁的布置并不均匀 两边的两根距离为 900mm 可中 间两根的距离为 1400mm 所以将靠近的两根做成一个底座这比起每根梁做一个底 座工艺简单更加抗击冲击 b 与基础联接的钢板的选择 这种在机架底部焊接一层钢板的做法目的是减少加工量根据距离的远近我先选 了四块钢板做为配合在班上开孔与地脚螺栓联接 由工字梁是有焊接而成的故焊接手册得到在被焊接件 厚度 H 500mm 肋板 高度与间距必须大于或等于 300mm 300mm 取工字梁厚为 30mm 如果依据手册 得到的底座高度不太合适故参考以往各种设计中的选用高度和肋板间距以及上下板 得合理间距取值如图在宽方向上由于宽度为 500mm 宜用两根钢板支撑间距为 200mm c 载荷分析 作用在设备上的载荷一般分为三类 基本载荷 附加载荷 和特殊载荷 基本载荷是始终和经常作用在机架结构上的载荷 包括自重 Pa 及设备运行时 产生的动载荷 Pd 自重力包括机架的自重力及其上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附加装置的 重力 例如上料台架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最低点时 将产生动载荷作用应该考虑一 大于 1 的动载荷系数 2 1 0 d 附加载荷 指的是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机架受到的非经常性作用的载荷 例如 作用在机架 上的最大工作风载荷 雪载荷 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及制造工艺所产生的内应力 等特殊载荷 设备处在非工作状态时机架可能受到的最大载荷或在工作状态下机架 偶然受到的不利载荷 例如 机架受到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 试验载荷 地震载 荷 综上所述 在这次设计中机器被安装在厂房内并且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要求不 太大而底座又主要受压力故只考虑基本载荷即 Pa 和 Pd 加强肋 查 机械设计手 册 第三版 第 3 卷成大先主编 表 18 3 3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3 0wh152 7 6t 选材料为 钢 查表有3AsN m 23580 70wsht 故可以不配置加强肋 对局部压应力的地方配适当的加强肋 1 模型化计算 由于动梁的这一部分位于失效区 不受料的重力 只考虑自身的影响 其引起 的动载荷因速度不大 重量较轻而忽略 建立数学模型 力作用在如图 4 2 所示 的截面 图 4 2 动梁的力作用图 3A 0 29 02152 面 积 16m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4 2sF 896 578 1N714MPaA 0S S 由 前 面 可 知查 表 得 取此 机 构 完 全 满 足 要 求 图 4 3 静梁底座 3 静梁底座 a 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静梁由工字梁组成 为了使作用面积加大 而减小压强 在静梁的下底板焊接 一个锥形结构 在再底板上钻四个 39 的孔 分布在矩形 380 140 的四个角上 底板的尺寸为 480 230 则底座上支撑板焊接一个长宽分别为 420 250 的矩形厚 度参考动梁底座取 10mm 由总体布置可知 静梁共有无根 并且均匀布置 间距为 900mm 故用一个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5 底座来承受所有的静梁力 这样集中焊接简化了加工 底座底板的数目由总长 3960mm 均匀合理取值 共选用了六块钢板 焊接完 成后在其上钻孔与地脚螺栓联接 由上面动梁底座的设计可知肋板主要用于局部压应力的地方 故选用五块肋板 支撑在上支撑板得中心处 两边共有十块肋板 工字梁由焊接而成 其设计同上面的设计载荷分析 作用在梁上有料和梁的自 重 料落在静梁上的冲击 同上 机器可以不考虑附加载荷及特殊载荷 b 落下料的冲击 因为动梁上各点的高度距离静梁是时刻不同的 故各处产生的冲击各不相同 若选用最高处的点作为研究对象 就会将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我选择了曲柄的长度 作为研究对象 假设所以的布料都在高度为 65mm 的地方下落 落在静梁这就平 衡了选择高度与选择料的多少的问题 简化计算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21mv gh所 以 9 8065 13 s 假设冲击时间 t 0 01s 则瞬间作用力 Ft mv 所以 F m vt 25 310 2 83 1 N6 c 模型化计算 从力的方面主要考虑冲击力的作用 建立数学模型 同动梁相仿 面积 A 250 20 130 20 1 260 1 52 1 20 冲击力由无根静梁来承受则对一根静梁 F F 5 2 83 10 5 66 10 N 65 Comment A4 图的大小需要调整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6 F A 5 66 10 1 52 10 52 3 72 10 Pa7 37 2MPa 110MPa 所以 静梁粗虑校核通过 d电机 减速机支撑座详图如图 4 4 所示 图 4 4 减速机支撑座详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7 电机的底座尺寸 由设计选用 YER200L 6 型电机 查表 23 1 88 得 A 318mm 1 05 B 305mm 1 05 C 133mm 3 0 AB 405mm CA 400mm BB 400mm E 140mm 0 50 E 105mm1 L 975mm LC 1118mm HA 25mm AC 405mm H 200mm 螺栓直径 M16 重量 274kg 减速机的尺寸确定 由设计选用 ZSY 型减速器 其安装尺寸查表 16 1 33 有 ZSY280 A 1025mm B 500mm C 50mm m 855mm m 285mm m 430mm123 a 620mm e 120mm h 315mm L 307mm l 82mm L 440mm112 l 200mm 地脚螺栓孔 d 28mm2 3 n 8 重量 750kg 由以上参数可知 电机与减速器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相差 115mm 这二者的距离较近 所以做 成一个整体比较合适更重要的是整体较容易这二者的配合 由于采用的是挠性联轴 器对联接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则可以固定底座的孔的距离来保证安装配合这样底座 就形成了阶梯式的 主焊板得确定 从上面的数据知道电机与减速器的总重量虑大于 1 吨 在从前面的动梁和静梁 底座的设计经验可知 决定主板的由两根钢板沿着电机和减速器的中心线垂直放置 其他各处合适的选用钢板做肋板要力的分布较合适即可 钢板本来就依据上面取 20mm 厚但由于减速器上的孔与电机底座的底板的某一处不合适 如果不变原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8 则简单的方法是将板厚减小另一种方法是不变厚度 但这二者交叉部分的肋板较难 布置 很难有整体的和好的布置 所以选择减板厚为 15mm 另外根据表 21 1 46 扳手的合理空间选用仍有两处螺栓无法安装 解决的办 法是倒置安装 因为电机和减速器不是经常拆卸的部件 这样不会带来问题 具体 的设计见图中 与基础的配合 整个底座由一块钢板组成 为了减小加工面并结合肋板的加工位置和方便安装 等原则由四块榨钢板条来支撑整个的重量 受力分析与校核强度 同上面两种底座一样这个底座同样主要受压简单的计算强度如下 先计算电机的底座是否合格 电机支撑在十字肋上 其截面如图 4 5 所示 图 4 5 电机支撑在十字肋上截面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9 所以面积 A 0 42 0 015 0 418 0 015 0 015 1 2 10 2 力 F 274 9 8 2685 2N 所以 0 22MPa 强度满足要求 FA2685 10 减速器底座的截面如图 4 6 所示 图 4 6 减速器底座的截面图 所以面积 A 1 124 0 015 0 2525 0 015 6 3 96 10 2 力 F 750 9 8 7350N F A 7350 3 96 10 2 0 19MPa 满足强度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0 五 焊接 这次设计中多次涉及焊接内容 所以这里专门提出来 浅显地学习这方面的基 本常识 一 设计焊接结构时的考虑因素 1 焊接性 焊接性是指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方法 工艺参数及结构形式 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钢的可焊性是相对的碳钢的含碳量 0 25 合金钢的含碳量 0 18 碳当量 0 45 的各种钢材焊接性良好 2 结构刚度和减振能力 采用焊接结构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刚度和振 动 必要时在设计中应该采取增大刚度提高减震能力的措施如合理的布置加强肋 3 应力集中 因为焊接结构截面变化大 过渡区较急陡 圆角小 故应该 考虑应力集中的问题防止造成裂纹而破坏 除这些之外 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接头性能的不均匀和焊接缺陷等均应该考虑 二 焊接符号及应用 它是有基本符号和指引线组成 必要时加上辅助符号 补充符号 焊缝尺寸符 号 焊缝尺寸的标注原则 如图 5 1 所示 图 5 1 焊缝尺寸的标注原则 1 焊缝横截面上的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左侧 2 焊接长度方向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右侧 3 坡口角度 坡口面角度根据间隙等尺寸标在基本符号的上测或者是下侧 Comment A5 图名的字体不对 图 没有居中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1 4 相同焊缝数量符号标在尾部 5 如果焊缝在街头的箭头侧则将基本符号标在基准线的实线侧 反过来 如 果焊缝在接头的非箭头侧 则将基本符号标在基准线的实线侧 标注对称焊缝及双 面焊缝时可不加虚线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说明焊接的标注及应用 在动梁 一 的大图中有这样的焊接要求 图 5 2动梁大图的焊接 由手册查表 20 2 2 焊缝和接头形式及特性可知焊接应采用搭接 选用 J 行 焊缝 查表 20 2 7a 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30 选用带钝边双 J 型坡口 有 10 20 b 0 3 p 2 4 R 6 8 取 15 2mm H 23mm b 0 h 0 其标注见图其余各处的焊接采用角焊缝 由于肋板主要用于增强底座和梁的 刚度 故可以查表 20 2 5取 33 强度焊缝 有焊角尺寸 K 7 94 取中等成本的 Comment A6 图没有图名 图的大 小要调整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2 45 角焊 由于焊接要求不严格 故实际的取值范围见图纸中的说明 三 焊接材料 查 实用五金手册 第六版 祝燮权主编 选用 J422即国际标准为 E4303焊 条 其应用于焊接较为重要的低碳钢和同强度等级低的合金钢结构 其适用电源为 交流和直流都可以从后面的数字 2 可知它的药皮中含有 30 以上的氧化钛 20 一下含钙 镁的碳酸盐 焊接工艺性能良好 电弧稳定 熔深一般 熔渣流动性好 脱渣方便 飞溅少 适用于个位置的焊接 对焊条 J422的说明 与焊条 E4303同类的有 E5003也可以混用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3 六 传动部分 一 简介 前面所说的内容主要是一部分的机构零件或者是部件 而要实现动梁的运动及 轨迹的真正实现 则需要让机构运动起来 这就是要间接的传动部分 传动部分由 电机 减速器轴和凸轮组成 机构运动所需的功率和转矩由电机产生 通过减速器 到轴 再由轴传到凸轮 偏心轮 从而整个机器运行起来 二 电机的分类及选择 查表 23 1 17 可知道电机的分类 按各种情况有很多类 如按照转子绕组形 式分类笼型和绕线型按照电机尺寸中心高 H 分为大型 630mm 中型 355 630mm 小型 80 315mm 按照防护形式分为 开启式 防护式 封闭式 等 选择电机应该综合考虑以下问题 1 根据机械的负载性质和生产工艺对电机的启动 制动 反转 调速等要求 选择电机 2 根据负载转矩 速度变化范围和启动平凡程度等要求考虑电动机的温度限 制过载能力和启动转矩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并确定冷却通风方式 所选电动机功 率应该留有余量负荷率一般取 0 8 0 9 过大的备用功率会使电机效率降低 3 根据企业电网的电压标准 和对功率因数的要求 确定电动机的电压等级 和类型 4 根据使用场所的使用环境条件 如温度 湿度 灰尘 雨水 瓦斯以及腐 蚀和易燃易爆气体等考虑必要的保护方式 选择电机的结构形式 5 根据生产机械的最高转速 和电力传动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的要求 以及机械减速机构的复杂程度选择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除此之外 选择电动机还必须负荷节能要求 考虑运行的可靠性设备的供货情 况 备品备件的通用性 安装检修的难易程度 以及产品价格 建设费用 运行和 维修费用和生产过程中前后期电动机功率变化关系等各种因素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4 三 YZR 型电机说明及选用电机各符号说明 YZR 型冶金及起重用的三相异步电机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和较高的机械强度适 用于短时或者断续周期运行 平凡启动和制动 有过载及有显著振动 冲击的设备 其绝缘等级为 F 级 适用于环境温度不超过 40 的场合 冶金用的绝缘等级为 H 级适用于环境温度不超过 60 的场合 防护等级冶金为 IP54 这次选用的是 YZR200L 6 等符号意义说明 如图 6 1 所示 图 6 1 YZR200L 6 等符号意义说明图 四 减速器说明及选择 1 减速器的分类和选择方法 1 减速器的分类 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 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 增加转矩 它的种 类繁多 型号各异 不同种类有不同的用途 以下是常用的减速机分类 摆线针轮减速机 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机 软齿面减速机 三环减速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5 起重机减速机 蜗杆减速机 2 减速器的选择 减速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部件 它一般是选用 另外也可以自行设计 其承载 能力受机械强度和热平衡许用功率两方面的限制 选用时首先按照减速器机械强度 许用公称功率选用 然后校核热平衡许用功率 2 传动轴的扭矩的确定 由第二章的分析可知 偏心轮的偏心距为 65mm 首先对动梁作受力分析以确定扭矩 由于动梁自重远小于物料的重量 故计 算时略去动梁的自重 曲柄 即杆件 位于水平位置时有最大扭矩 所以以此位置的动梁作为分析1l 对象 并将其简化为水平位置 受力如下 图 6 2 动梁在水平位置时的受力图 其中 为均布载荷 q 325109 84 6qNm 0cM 1 1620438 487 70 F 178444 88 321509 F 6N 传动轴上的最大扭矩 3 31 784 6510 98 172NmT 3 传动轴的功率确定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6 计算传动轴所需功率 13582 3 9894TnPKw 估算传动系统的效率 2 式中 联轴器的传动效率 取 0 991 1 轴承的效率 0 9822 则 20 9 80 9413 所以减速器实际输出功率为 3 984 601PKw 查 机械设计手册通用手册 表 32 24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为 250 YZR1M 25FC960nrmp 符号意义说明 Y Z R 250 M 1 表示同一机座和转速下的功率 机座长度代号 S 短 M 中 L 长 中心高 H mm 转子为绕型 冶金起重用 异步电动机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第四册 表 16 2 6 选择减速器的型号为 实际传动比2435 ZSYI 34 28i 符号意义说明 ZSY 224 33 5 I 第一种装配形式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7 公称传动比为 35 5 低速级中心距 a 224 三级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器 减速器是非常常用的部件 它一般是选用 另外也可以自行设计 其承载能力 受到机械强度和热平衡许用功率两方面的限制选用时首先按照减速器机械强度许用 公称功率选用 然后校核热平衡许用功率 这次设计选用的是 ZSY280 35 5 I 减速器 各符号意义如图 6 2 所示 图 6 3 各符号意义图 五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由车间空间的要求 传动轴的长度超过了三米 如果是一根轴 则安装和扭转 误差 引起的不同步误差较大 故用两根轴通过刚性联轴器来代替 1 轴径估算 由上节计算知 轴上功率 42PKw 8 minr3min0pdA 式中 轴径 m 轴的最小直径 in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8 0A0 395 2n 许用扭转切应力 MPa 其中 和 的值得选择见下表 0 表 6 1 轴的材料 2350QA 275389CrNiT 45035CrSiMn 81or aMP 15 25 20 35 25 45 35 550A 149 126 135 112 126 103 112 97 选择轴的材料为 45 号钢 取 的值为 30 由于轴上的弯矩和扭矩都比较大 aMP 故选取 的值为 125 又因轴上有四个键槽 故 0 3min4217 518dm 圆整后取 2 轴的结构设计 因为传动装置中的两根传动轴在总体中的布置和受力基本相似 所以只说明轴 一的结构 以下是轴一的结构设计 轴二的结构同轴一 图 6 3 轴一结构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9 3 精确校核轴的强度 轴一轴二受力相同 故只对轴一进行校核 图 3 2 中 处的力 由四个偏心轮共同承受 属于超静定问题 简化之 假设A1F 四个偏心轮的受力相同 则 每个偏心轮初受力 146 2FN 画扭矩图 图 3 2 中传动轴受最大扭矩 故画出此时刻的扭矩图 图 6 4 轴一扭矩图 弯矩计算 动梁处于最高位置时 轴受到的弯矩最大 此时的轴一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0 A D 图 6 5 动梁受力图 图中 A D 处得 和 分别为轴承座的支反力 为来自动梁的压力 即每个偏AFDF 心轮所受的力 由前述可知 1 4527 8FN 由力的平衡可以得到 AD A 处的弯矩 0AM 309530950DFF D 处的弯矩 D B 处的弯矩 286 1BANm C 处的弯矩 5035CDF 由此可以得到轴一的弯矩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1 图 6 6 轴一弯矩图 弯扭合成 选择轴的材料为 45 号钢 调质处理 查 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 表 15 1 有 160aMP 由弯矩图和扭矩图可知 轴一的 B 处同时存在最大弯矩和最打扭矩 所以该处为 危险截面 故对 B 处进行校验 下图所示为轴一截面尺寸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2 图 6 7 轴一危险截面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第二册 表 5 3 18 取键槽尺寸为 452bh 15 0t 所以 轴一 B 处的抗弯截面系数 W 23 2btd 式中 轴的直径 dm 键槽的宽度 b 键槽深 t 代入相关数据得 23 345177 46517 2Wm 进行弯扭校核 2 22 113584 15987 3 486076Bca aaMTMP 左 所以 危险截面的强度符合要求 校核完毕 六 初选联轴器和轴承 1 初选联轴器 对挑料台架的整体分析可知 在工作是要求两根传动轴同步运转 所以选用刚 性联轴器 轴一左端联轴器的选择 计算转矩 1569 72caATKNm 式中 计算转矩 c 工况系数 查 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 表 14 1 取 2 3A AK 公称转矩 TN 则 2 31598 72319 4ca m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第二册 表 6 2 8 选用 GY12 型联轴器 轴孔长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3 20Lm 12S 轴一右端与轴二之间联轴器的选择 caATK569 7N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第二册 表 6 2 8 选用 GY11 型联轴器 轴孔长 20Lm 12S 2 初选轴承 根据对设备的运动分析可知 轴承在使用时转速不高 不要求特别高的精度 不要求自动调心 受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 以径向载荷为主 所以选用轴承类型为 圆锥滚子轴承中的双内圈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综上所诉 初选轴承型号为 352132 内径 宽度160d 180B 3 轴承的校核 初选轴承型号为 352132 设备使用情况为间断使用 查 机械设计 第八 版 濮良贵 表 13 3 取轴承的预期计算寿命为 10hL 查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第二册 表 7 2 92 该型号轴承的参数为 基本 额定载荷 872rCKN 120or 36e1 9Y2 801 Y 质量 mg 计算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P ptrafXFY 式中 载荷系数 查 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 表 13 6 取 1 5 pf 温度系数 查 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 表 13 4 取 1 tf tf 纯径向载荷 44611 22 rFrFN 纯轴向载荷 远小于 可估算得 a r 0 36arFe 径向动载荷系数 查 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 X0 36areF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4 表 13 5 取 1 X 轴向动载荷系数 查 机械设计 第八版 濮良贵 Y0 36arFe 表 13 5 取 0 由以上数据可算得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1 461 20691

注意事项

本文(棒材车间上料区上料台架设计)为本站会员(都**)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