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桥路与弯曲应力实验实验报告

  • 资源ID:57530975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桥路与弯曲应力实验实验报告

桥路与弯曲应力实验实验报告薁实验日期:2011年10月31日莇姓名:王泽源学号:2010010161同组人:谭谦、李好蚂实验目的莃1、测定矩形梁在横弯条件下指定截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荿2、初步掌握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蒇3、利用已有布片方案进行各种组桥,并比较不同组桥方式的测量结果,学习提高测量灵肃4、敏度的方法,并计算出各种组桥方式下的桥臂系数B;三、四、袁实验设备及装置简图膈1、实验装置简图zKC 7、I I *图,有以下要求:蒄(1)跨度L,支点到截面距离 a要校准;薃(2)梁高h与梁宽b需要自己量测;袇(3)侧面电阻片间距 8mm,上、下片距边缘 4mm。蚇2、实验设备袅 实验所用设备包括:游标卡尺(精度 0.02mm )、刻度尺(精度1mm )、YE2539高速静 态应变仪、补偿片、压力机五、六、羁实验内容及步骤简述羀实验内容:蚆1、测量矩形截面梁指定截面的应力分布。通过接线箱对梁上9枚电阻片逐片进行单臂测量,要求每枚电阻片不少于 2遍有效差值。所谓差值就是用末读数减去初读数,即律乜= 末一 初螃2、利用梁上下表面各两片电阻片进行组桥训练。内容包括:虿(1)半桥测量:两片工作片,选所感应的应变值符号相反,大小相等的;螆(2)对臂测量:两片工作片,选所感应的应变值符号相同。大小相等的;(3)全桥测量:四片工作片,选所感应的应变值相同,符号两两相同的。膁实验步骤:1、2、 蒈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梁梁高h,梁宽b3、4、袆调节实验梁的位置,使梁与压力机接触的受压点在梁的正中,尽量保证压力没有偏心从而产生弯矩。调节支点使支点与截面的距离a校准(约为200mm ),两个支点之间的距离L约为560mm5、6、 袄梁与支点调节好后,先使用压力机对梁施加约500N 的压力。接线,对9个电阻片进行 单臂测量测,测量步骤为:袃(1)按顺序将试件上粘贴的各个应变片(工作片)接到每个通道的 AB接线端上,BB'为短接状态;蒁( 2 )将温度补偿片接到公共端;羆(3)运行软件,自动检测联机状态;芅(4)在参数设置界面,设置各测量点连接形式为应变1-1 和设置各测量点灵敏系数 K=2.08 等参数;莀(5)在初始载荷时先在自动平衡状态按 自动平衡',显示测量的自动平衡结果; 然后转到测量状态, 按扫描采样'采样一次,显示初始值,数值小于 19999,接线正 常;芀(6)正式实验,在初载 500N 时自动平衡'和扫描采样'测量初始应变值;肆(7)在末载5500N时,直接扫描采样,测量末载应变值;蚅(8)实验时随时抄下采集的数据,平衡数据不抄。肂4、卸载荷载至500N,连线,使用上面和下面两个电阻片进行半桥测量肇5、卸载荷载至500N,连线,使用两个上面的电阻片和补偿片进行对臂测量膆6、卸载荷载至500N,连线,使用上面两个和下面两个电阻片进行全桥测量,此时相同部 位螂的电阻片应接在相对的位置七、八、薀原始实验数据螇 见后附表九、十、芆实验数据处理膃相对误差(仅计算该截面最大应力):节桥臂系数B:袀其中分别对应半桥、对臂、全桥组桥方式下的应变测量值i笃I 分别为组成半桥、对臂、全桥方式时所用应变片在单臂测量的绝对值的平均值薄 b/mm蚀 h/mm蕿 a/mm莅 l/mm羅 E/Mpa莂 Po/N莈 Pn/N蒅灵敏系数莆 24.0040.002005602.06X10550055002.08应力沿梁高的分布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应力与高度的关系基本成一线性关系, 即应力大小在梁中间处最 大,随着梁高向上下两边的增加, 应力绝对值的大小不断增加, 而中间面上下应力的方 向相反。十一、误差分析主要误差来源:1)由于实验梁摆放问题造成的误差:如实验装置图所示,实验梁的位置应保证梁与压力机接触的受压点在梁的正中,尽量保证压力没有偏心从而产生弯矩。调节支点使支点与截面的距离 a校准(约为200mm),两个支点之间的距离 L约为560mm。由于 梁的位置是使用刻度尺度量进行手动调节,可能出现压力偏心的情况,从而产生偏心矩,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2)来自对实验梁尺度测量的误差:在实验前应测量实验梁的梁高和梁宽,以计算1 y =梁横截面的惯性矩。 由矩形惯性矩公式12可看出,b的次方数为3且b的数值并不大,故b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应该用游标卡尺测量以增加梁尺寸测量的精度。十二、实验结论及小结由实验所得数据及图像可以看出,应力与梁高的关系基本成线性关系本次试验是材料力学的第二次试验, 同第一次试验一样,这次试验让我们进一步的 对材料力学课堂上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更感性的认识, 对于材料力学知识在试验及实际中 的应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实验方面,我们学会了使用高速静态应变仪。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由使用不同的电桥连接方式对实验梁进行测量,也认识到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方式去思考解决,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此外,在实验中,对于误差的认识,分析主要的误差来源并且尽量的去减小误差对于实验的结果有着极其重 要的影响。其中对于主要误差来源的认识要清楚,千万不能将次要甚至可以忽略的误差当做主要误差,而对容易产生误差的地方没有注意。总之,这次的材力实验中,我们学校到很多,期待下次的实验!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 o ji e k ogfljirogeifcc, TOpBicnob3 groimio 麻yqeHuicic 码 egoBua Hudo 员冶hbi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 qeiix.以下无正文

注意事项

本文(桥路与弯曲应力实验实验报告)为本站会员(ba****u)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