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 资源ID:57256283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5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楚国人那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说(不超过200字)。_。2. 课内阅读。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选自第八单元25课古人谈读书1按课文内容填空。2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敏(   )  知(   )  厌(   )  诲(   )A满足 B聪敏 C同“智”,智慧   D教诲3请你说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_4选择句子的句式,填写序号。A反问句 B比喻句 C疑问句(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_)(3)问渠那得清如许?   (_)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震动了林木,声响止住了行云。)1解释划线的词。 未穷青之技_自谓尽之_秦青弗止_薛谭乃谢求反_2翻译句子。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4. 课文精品回放。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请写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志_ 若_2请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你对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答:_5. 文言文阅读。山鸡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怅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1请解释加点的词语。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_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_召而厚赐之_ 过买凤之值十倍矣_2请翻译下面句子。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_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种人?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自从。 坠掉落。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编者是_。2解释下列词语。涉_   是_遽_   求_3翻译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7.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与日逐走_        河渭不足_北饮大泽_        弃其杖_2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未至,道渴而死_弃其杖,化为邓林_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_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_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_8. 小古文阅读。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为:给。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伏:低头。故:从前。耳:耳朵听。鸣:指牛“哞哞”的叫声,作名词。掉:摇摆。奋:竖起。蹀躞(dié xiè):小步走。1解释:为牛:_    食如故:_ 掉尾:_    奋耳:_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_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有意思啊!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1本段文字出自课文_,作者_,被称为“_艺术家”。2请在文中的“”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3读了短文,我明白了下列词语的意思。门道:_。置之不理:_。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0. 文言文阅读。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少孺子:年轻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黄雀延颈(_)   乃罢其兵(_)2翻译句子。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_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1. 文言文阅读。掩耳盗铃吕不韦 撰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亡:_  钟:_则:_  负:_锤(chuí):_  况(huàng)然:_遽(jù):_ 悖(bèi):_2写出句子的意思:范氏之亡也,_恶人闻之,可也;:_悖也!_12. 文言文赏析。登泰山记(节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余所不至(_) 及既上(_)(_)   日照城郭(_)2译文中的画线句。(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译文:_(2)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_3用自己的话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景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13. 文言文阅读。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选自淮南子(注释)羿(yì):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蟾蜍(cháng chú):也叫蛤蟆(há ma)。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癩刺。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谪(zhé):被处罚。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羿请不死之药  常斫之  学仙有过 过故人庄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相同,不相同D.不相同,相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_(2)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_14. 阅读理解。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本文作者是宋代的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拊掌大笑。_ (2)尾搐入两股间。_ (3)谬矣。_   (4)处士笑而然之。_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4翻译句子。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5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_6 / 6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