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

  • 资源ID:55385564       资源大小: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

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以苏州盛泽湖湿地公园为例文章作者:邹锦;颜文涛;张旭奎来源:城市水景观字体:大中小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添加时间:2006-3-9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消耗会员点数:03:23:161湿地与湿地公园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防洪护岸、 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 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还孕育了丰富 的生物种类,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植物和浮游生物,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可作为科普和科 研基地。除了生态与经济价值外,湿地还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苍苍茫茫的芦苇丛、郁郁葱葱的各类水生植物,创造岀一种闲散、野逸的自然景观(图1);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给人带来自然而宁静的美的感受当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呆久了的人们身处湿地中,面对着那广袤无垠、生机盎然的湿地景观时,会从感官、 心理、精神上都感受到轻松与愉悦。因此,近湿地作为休闲旅游、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逐渐受到人们的 重视。越来越多的湿地景观正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湿地公园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公园是以湿地为对象的一种园林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设计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生态景观。湿地公园融自然景观与园林绿色空间为一体,为社会民众提供亲 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具有生态、观赏、游憩、教育和传播文化等多种功能。2生态化的景观设计是一个运动着而非静止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了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系统动态及物种适 应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维持以及自我设计能力的人工 湿地生态系统,就必须要尊重湿地的生态过程。因此对湿地的景观设计必须是以生态为前提的。而景观设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生态主义的设计不能被理解为完全顺应自然过程不加任何干涉,而是 将人看做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使人为的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具体来说,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如反映生物的区 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 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 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的自身 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等等。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以苏州盛泽湖湿地公园(图2)为例,谈一谈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3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3.1项目概况3.1.1 区位盛泽湖位于苏州相城区东北,渭塘、太平、湘城三镇交界处,占地范围 9.06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3.85 平方公里,用地与相城区及苏州市区紧密相连,东北角接苏嘉杭高速公路入口,区位条件优越。盛泽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用地位于盛泽湖水域东南部, 盛泽湖 1# 片区内,规划用地范围 79.70 公顷, 包括公园、绿化带、湿地等全部公共绿化用地。3.1.2 目标定位相城区城市建设的发展,盛泽湖片区的建设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此,市、区政府和规划管理 部门提出了 “盛泽湖片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在更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结合用地自身区位,以 湿地保护为主, 适量的进行高质量、 低强度的建设, 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 提升土地使用价值 ”的方针。湖 1# 片区在盛泽湖总体规划中以休闲度假和家居为基本功能,兼具有未来南片区服务中心的部分功 能,规划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大量的自然生态绿地被保留,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导致的污废水排放和水产养殖业的发达,湿地公园规划用地内的原有湿地已严重 退化,因此本公园的湿地生态景观以自然湿地的恢复与重建为主,兼顾用地性质及项目的其它设定目标, 将本公园定位为以自然生态湿地的恢复与重建为主,展示湿地形态,提倡综合湿地管理为主题的集科普、 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湿地生态公园。3.1.3 基地分析从现状来看,规划用地范围景观建设条件良好,除部分农村住宅外,其余均为农田或鱼塘,属易种植 土质。用地四周景色开阔,特别是北面即将恢复的盛泽湖水面,是该片区最大的特色。另外,地块内有不 少多年的树木和生长良好的本地物种,为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生态景观 设计的手段之一。但是,也必须看到存在的一些不利的因素:用地内虽现存部分水质较好的水道、湖面,但有大量的水 产池塘散乱分布,河道也不甚通畅。水面恢复区目前由于砖场和取土的原因,地形比较复杂。3.1.4 景观规划目标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本次景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环湖南路以北之湿地保护与重建,切实做到湿地的生态恢复;(2) 在环湖南路以南形成休闲生活公园和防护体系;(3) 湿地的类型面貌和水体保护是重点研究问题;1 5一节聶JI血 茹屯*X节为(4) 本片区要成为盛泽湖和苏州城市绿化体系的一部分。3.2生态化的景观设计思想经过对项目的上述分析考察,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有针对性地提岀了以下的生态景观设计思想: 3.2.1顺应地形、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动土量,以降低施工所需能耗、切实贯彻生态化设计的原则顺应基址 自然条件、减少施工能源消耗是生态化设计中相当重要的原则。本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在不 改变基地大格局的情况下尽量增加了异质空间,以满足生物多样化的生境需求。水面处理除了现有池塘根 据所处位置尽量保留外,对现有河道水池底部进行了有限的工程技术处理以保证游人的安全。用地内的少 量构筑物如砖厂的一些设施等被保留下来,改造成一个展示有关湿地的文字、图片、历史的小型博物馆, 砖厂的烟囱经改造后还可成为一个地域性的标志小品构件。另外由于片区内无大的地形起伏,所以根据设 计需要通过加大水面面积所得到的土方量塑造景观地貌。在岸线处理原则上,由于本用地内的湿地形式主要为与水面接近的地表面湿地和水线以下至水深2m处的水面湿地,且土壤以水成土和水分饱和为特征,所以湿地保护区内的岸线以恢复性建设自然湿地岸线 为主,不存在非土壤基质的河滩、岩岸等性质的湖岸线。公园内的部分水面及滨水走廊等则可根据不同的 景观要求,灵活应用硬质驳岸、抛石护岸、植物、自然式草坡护岸等形式组合(图3)。另外,还可通过沿岸木栈道、伸入水面的挑台、下沉式台阶提升市民的亲水性。322整合场地、界定空间。明确分区以满足公园的各项功能,同时为多样化的湿地动植物提供适宜的 生境公园内根据现状地形、高程特点、现状用地的使用情况沿湖岸边设计了不同的三大湿地展示区,分别 展示湿地的形态、湿地植物与湿地动物,以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为保护重建后的湿地生态系统,用防护林把公园围合起来,形成一个沿湖开阔而又相对孤立的空间,以展示湿地的特有形态、多样性的植物群、繁杂的动物生态链。湿地是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后 的湿地则更为脆弱,所以需要一定的隔离与防护措施。防护林既可界定岀公园的空间、保证用地的完整性,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噪声、污染等外界因素,且在城市道路两侧形成绿色廊道,丰富了城市道路的景观。圈4樹林与逞堆植苟I的空国的组合 I- ifi. 4 Hurst and wetland p I ant图5木栈逋噸地势灵活爭插野各展區湿地植物的选择主要以本地现存湿地植物系统为蓝本进行建设,人工种植的其它花卉、树木等植被与 公园四周的防护林相连,并且与湿地的植物之间保持8米以上的隔离带。通过树林与湿地植物的组合形成沿湖四季分明的湿地空间展示(图4)。湿地的动物体系可由湿地植物系统建立而自然形成,也可由人工加快进程,所选用动物种类以本地物种为主。323人车分流、减少污染公园主入口设在东边的湘太路,设停车场和自行车租赁处。入口广场一侧是方便市民到来的公交站。 全园禁止机动车通行,只能采用无污染的自行车或者徒步方式。公交车站与停车场的设置充分保证了公园的可达性,方便了游人。禁止机动车入园可以减少对湿地的 污染,同时自行车和步行都是时下所倡导的健康旅游方式。公园的交通路线分为主园路、即步行与自行车 混行道和专供观赏的1.5m宽的游人专用木栈道(图5)。主要道路从主入口自东向西延伸,串连起园内的不 同功能区。公园的木栈道路线自然曲折,顺地势灵活穿插到各展区,使徒步的游人能深入到最近距离了解 湿地的各种知识。324立足乡土、就近取材植物尽量选用本土品种,避免外来物种;园内的人工构筑物均使用原木、石材等乡土材料,施工简单 且减少运输能耗。其它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它植物 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维持本 地种植物,就是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乡土建材可以就近取得,不需长途运输,不仅减少能源消耗且更容易与当地的景物相协调。乡土材料 还有施工方便简单的好处,基本不需要大型机械的参与,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施工耗能,更为符合生态设计 原则。3.3分区设计要点详解根据地形和服务、游赏、科普等功能的需要,把公园分为不同的功能区。除了用地最西端是相对独立 的城市体育公园外,湿地公园分为五个区,各有特色和不同的侧重点。城市体育公园是为市民们提供的休 闲康体的场地,与湿地距离较远,且有宽大水面隔离,不会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园区东北角是湿地场景展示区。场地内原有几个大的水产养殖塘及砖厂的取土坑所形成的洼地,在设 计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地形、减少动土量。池塘通过疏浚与连通和简单的地形塑造,形成东南高西北低 的缓坡式水、陆过渡带,适宜水际及水生植物的生长,展示不同习性的湿地植物的生态演替过程。洼地保 留并适当进行拓展与形态整理,引入湖水成为清水沼泽,适宜荷花、睡莲等植物的生长,同时由于标高较 低的取土坑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动物生态生存环境,可在此建立一个湿地动物群落的展示区。北部濒湖 水岸地较低,湖水季节性淹没这一区域,成为滩涂式湿地,芦苇、香蒲可在此繁茂生长,同时又给大量的 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园区东南部是生态湿地塘床系统,把原有池塘的形态、大小进行调整后,配合净水工艺流程所需要的 池底设计要求,把此区域设计为两个生态塘、两个生态床、一个生物监测用养鱼池,污水在通过整个塘床 系统后变成了清洁的景观水,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是环保知识普及和科学研究的好样本(图6)。'皿矶* 洌一:g _-运藝?一MM囲6生态涅地蟻床霍统固示用地最北端原本是个离岛,与场地间隔有一条不宽的水道,岛上也是满布池塘。设计中保留这一离岛 的形式,并加宽隔离的水道,连通各个池塘,使岛内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泻湖,成为鸟类的栖息地。隔离 水道的南水岸种植高大湿地乔木作为屏蔽,仅留出几个视线通廊。游人不能上岛,只能远距离观鸟。设计 中充分考虑了鸟类的适宜生境,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它们自然的生息繁衍, 成为本地鸟类及越冬候鸟的天堂园区中部连接湿地公园西大门的是游客服务中心,解决游客们的餐饮、娱乐等需要。游客服务中心以 南是湿地植物展示区,通过严格管理与控制,分类分等级梯度性种植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湿地所特有的 植物、花卉,使人们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湿地植物的了解与认识,达到了科普教育的目的。4 结语要符合普遍的景观美学原则以外,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更必须注重生态这个大前提。这不仅是湿地公 园、也是其它湿地景观设计的难点所在。泽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以生态为前提,从大的规划角度入手,在设计中解决场地内的 现状问题,营造场所、组织交通、完善公园的各项功能;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分区明确、形态设计优美自 然,有效减少了工程量;选择适当的湿地动植物物种,以及对湿地进行的隔离、保护,有助于重建后湿地 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完善。这些设计中的重点所在,都是符合生态原则的。本文中所举的盛泽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的案例虽然有着其个别性,但是它运用多样化的生态景观设 计方法,探索了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一些特殊要求,对其它湿地景观设计具有一定推广使用的意义。当然, 在决定景观的最终形式时,除了对生态因素的考虑,另一些因素 例如社会、美学和功能需求仍然是相当重要的,缺乏美感或者无视社会和大众需求的唯生态的景观设计在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景观设 计师应该在生态原则的指导下,追求景观品质在多方面的共同提升,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 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邹锦 1 颜文涛 2 张旭奎 3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 院 3.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考文献1 地生态工程 安树青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1 月第一版2 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唐军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第 1 版3 地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米建华高红云 范定臣河南林业科技2004年第6期,P17-P184 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 林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浅谈湿地公园的设计: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 生态与美的统一2005-8-8 12:06:12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它为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休闲提供了多种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可持续发展 永续利用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及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导致对湿地的破 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自然特性不断丧失,生态价值不断下降,其自 然湿地的存在受到严重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 人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湿地的保护上来, 提出了 “生 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 ”六大保护原则。众所周知, 仅仅靠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其他传统的自然保育措施是远远不足以阻止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退 化,惟有在发挥湿地的环境功能过程中,对湿地的存在与自然演替施加积极主动的正面影响, 才能遏制自然湿地的破坏与威胁。同时,除了对污、废水进行处理外,尚根据其原自然湿地恢 复或重建的原理营造湿地,这样能有效地阻断能源污染向现有自然湿地的扩散,是湿地保护的 有力措施。对原有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具有相当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它一方面起到对污水、废水进 行有效可靠的净化,另一方面可使原有湿地复活与可持续发展,净化空气,改良气候环境。一 定规模的自然湿地可成为鸟类和其他湿地生物的栖息地。湿地的开发建造和运行要与景观设计、 生态农业等相结合,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在国外,如英国伦敦的湿地中心,它由一 系列大小不一的池塘和错落有致的植被组成生态组群,间设有若干步行小径贯穿全区,使湿地 间既开放,又独立,以确保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界限,成为未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如 1988 年重建的美国圣保罗市的安姆斯湖上湿地公园, 将不远的 PHALEN 湖区与密西西比河联接起来, 恢复野生动物的生物走廊,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片无需远足就可领略大自然的胜地,是城市中营 造人工湿地的一个成功例子。在国内,如四川成都府南河边的活水公园,已成为我国人工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榜样;浙 江绍兴市 55 平方公里的景观湖泊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区;苏北的盛泽湖,当前已进入 17.4 平方 公里湿地生态景区建设期等,可见我国城市湿地生态景观建设,正朝着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 这一方向发展。美学与生态兼顾湿地在选择上可选择原存湿地或就近具有湿地的区域进行湿地开发营造,这些地域可能存 在着湿地基质,水文环境和生物种源。设计师应利用原有湿地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湿地 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原有的水体、植被、地形、地貌等,都是构成湿地生态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原有湿地环境进行充分调研之后,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 统的完整性,才会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创造经济效益。在形态设计上,应按原自然系统的形状和生物系统的分布格局进行设计。自然湿地有凹岸、 曲流、河心岛、浅滩、沙洲与深潭的交替,这种地形地貌和植被为各种生物繁衍创造了适宜的 生境,可减低水流速度、蓄水涵水、削弱洪水的破坏力。设计时,应尽量保护自然弯曲形态, 并随地形和功能而事实上,力求做到湿地区域收放有致,以符合美学法则中的统一和谐、自然 均衡原则。纵断面的形态设计,对湿地的生态多样性至关重要,应根据需要设计一定量的异质 空间,湿地内有常年不竭的水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塘床系统,其底部要多孔质化, 造出水体流动多样性,以利生物的多样性。总之,应做到设计形式与内部结构间的和谐,也要 与环境功能间的和谐,实现生态与美学统一,达到整体和谐。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它适应性强, 成活率高。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 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根据水 由深到浅,依次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既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满足审 美的需要。沿岸边缘带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如柳树、水杉、水松、木芙蓉、迎春 等进行种植设计,以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 创造出丰富的水岸之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构图效果,同时又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动人的倒影 美。在水岸空间设计上,岸线若采用混凝土砌筑方法,它会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基因及天然湿 地对自然环境所起的过滤、渗透等作用。针对不同的岸边环境,应采取不同的水岸空间处理方 式,用自然化的手段去对湿地的岸边环境进行生态造化,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区域,并在 适宜的地方种植湿地植物。真正造化出湿地原本的自然野趣。在环境艺术小品及构筑物中,应取材于原汁原味,线条要自然、流畅,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不宜于那种规则、死板的钢筋、混凝土及基桩营建构筑物。环境艺术小品及构筑物应能加强或 完善空间细节,提升空间品质,体现出人性化的特性。对湿地系统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十分尊重原湿地的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始终 把生态优先作为设计前提。设计师的责任是在于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 之间有良好的结合,最终让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中国建设报 2005-08-08 戚影)

注意事项

本文(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