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doc

  • 资源ID:5454047       资源大小:2.22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如xx年安徽卷第3233题,天津卷第6题,xx年广东卷第2题等。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如xx年全国课标卷第36题,xx年福建卷第37(4)题等。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常结合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如降水、温度、蒸发、植被、土壤)等之间的关系。2.常结合某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考查变化的原因及其反应的地理环境特征。3.常结合河流水文特征尤其是含沙量的变化考查对河流中下游地理环境的影响。4.常结合地形剖面图,考查地形、植被、地表组成等对地下水的影响。5.常结合区域地形图考查沙洲、风力等自然环境特征。6.常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考查对周围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等。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三、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化学能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拓展延伸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所以,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影响土壤厚度的因素有哪些?提示:植被覆盖率高,一般土层比较深厚。植被覆盖率和气温、蒸发、降水等因素有关。热带雨林带厚度一般大于草原带,荒漠带土壤厚度一般较薄。温馨提示:如有时间请以xx年安徽卷3233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1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1)(3)题。(1)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为变质作用,则表示沉积岩的是()Aa DbCc Dd(2)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A B C D(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A BC D解析:(1)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知a、b、c、d分别表示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岩浆。(2)结合生物循环过程,知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3)结合题意知为地表径流,对地表有明显的塑造作用。答案:(1)B(2)D(3)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频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须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如下: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1河流径流量减少对河流下游有何影响?提示: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潮;土壤盐碱化;水质变差,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等等。温馨提示:若有时间请以xx年福建卷第37(4)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2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中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提示: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加。3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提示: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读图,完成(1)(3)题。(1)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2)下列关于E自然带的生物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叶面硕大,鲜嫩翠绿B叶面坚硬且树皮厚C物种丰富,层次复杂D叶面宽大,四季常绿(3)下列叙述中,属于F环节的是()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干燥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解析:(1)图中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与统一演变,属于整体性规律。(2)A为水湿环境中生物的特征,B为地中海气候区植物特征,C为热带雨林的特征,D符合亚热带常绿植被特征。(3)图中F环节主要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A为气候自身的特征;B为植被对土壤的影响;D为地形对水文的影响。答案:(1)A(2)D(3)C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xx安徽省黄山市七校联考)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1)由题干及图可知,该地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这一过程,是因为植被这一要素发生了变化,导致土壤等其他要素发生变化,故A正确。而图示中并没有其他区域,故B、D错误,也没有产生新的功能,故C错误。(2)植被破坏会使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水分下渗减弱,进而使该地区蒸发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1)A(2)C以物质循环图为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图表特征物质循环示意图形式简单,但是可以表现的内容丰富,可以表示地壳物质循环(图1)、水循环(图2)、洋流分布(图3),也可以表示热力环流(图3)、生物循环。物质循环模式图既显示了地理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判读这类图示,关键是把握循环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即各箭头代表的作用和含义。图1信息获取1从图1中获取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相关信息三大岩石与岩浆的关系。三大岩石与岩浆特征的地质作用。2从图2中获取水循环的信息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3从图3中获取的信息图3为一模式图,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它可以反映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大洋环流等等,分析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读方法判断物质循环类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首先确定物质循环图的类型。如该图是水循环还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生物循环图等等。2其次针对具体物质循环图作具体分析。关键是弄懂各环节之间的关系。3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图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其实质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此影响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就是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题例证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说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获取解读信息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该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相关问题。第(1)题,解题关键是从图中提供的信息中获取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第(2)题,解题关键是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四种做法的合理性。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B(2)D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 D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事象可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等,因此它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第2题,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C2.C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34题。3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地理位置 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 D下垫面状况4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哪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 B植被C地形 D河流解析:第3题,各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第4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答案:3.A4.B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56题。5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A地表温度年变化越来越小B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降低6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A土壤肥力提高 B洪涝灾害加剧C三角洲面积减小 D渔业产量逐年上升解析:第5题,积雪面积减小,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会使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积雪面积减小也反映了气候变暖,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会相应上升。第6题,大坝修建之后,在水库调节作用下,洪涝灾害得到控制,同时,尼罗河入海携带的泥沙减少,因泥沙大量沉积而面积不断增加的河口三角洲不仅停止了扩大,而且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出现了明显后退,面积减小。答案:5.B6.C7(xx合肥模拟)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国最可能是()A印度尼西亚 B英国C日本 D新西兰(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3)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解析:由各要素关系图可知该国为日本,分析其影响因素,应主要把握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以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答案:(1)C(2)该国气候主要为季风气候且海洋性特征明显,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受流水侵蚀和冲积作用明显;该国地形坡度大,水力资源丰富。(3)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取材方便,又多火山、地震,木质结构利于防震。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与图中甲、乙对应的是()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2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跨流域调水退耕还林治沙治水节约用水A DC D解析:第1题,甲是大水漫灌和蒸发旺盛的结果,它表示受这两者影响而出现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乙所示的是工农业和人口的需水量大,再加上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变率大等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第2题,解决乙所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从其他地区引水过来,另一方面应节约用水。答案:1.D2.D读图,回答34题。3最适合上图的图名为()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4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生长期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A BC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的核心气候特征为干旱,气候干旱主要和深居内陆有关;而气候干旱导致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土质平顶;降水少,则地表水资源贫乏,所以通过坎儿井引水;气候干旱条件下,风力作用明显,多风成地貌,并且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适宜葡萄种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图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答案:3.A4.B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56题。5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 BC D6此图可以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A BC D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了碳循环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密切相关。第6题,由图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答案:5.B6.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上升 B植被遭到破坏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8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从图中演化可知该地环境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植被遭到破坏,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7.B8.B9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每年变化不大,但存活率却变化显著。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解析:选B。读图可知,藏羚羊的存活率和数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xx武汉调研测试)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xx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11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库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增大灌溉面积增加A BC D解析:第10题,图中所反映的降雨量及河水流量为某一日的降水量及河水流量,即便两图比较xx年比1990年降水量增加,也不能反映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故A错误。同理也不能说明河流流量是否增加,故B错误。从图中两个年份河流含沙量曲线相比较,xx年的含沙量明显下降,故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990年降水后河流流量立即增大,而xx年降水后,流量的增大出现在降水后6小时,可见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增强了,由此可以得到该地植被覆盖率上升,故选C。第11题,由上题分析,植被覆盖率升高,故可能发生。耕地面积增加会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和上题分析相矛盾,故不可能发生;灌溉面积增加会使河流流量下降,故不可能发生;由图中可以看出xx年与1990年相比,河流的流量变化幅度和含沙量变化幅度都在降低,可能是水库对河流流量和泥沙的调节作用的体现,故可能发生。本题选B。答案: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通过5年的亲身调查、卫星定位,我国科学家目前得出结论:江苏是湖泊大省,湖泊拥有率在全国省份中位居第一、拥有湖泊总面积排全国第三;1980年以来的30多年,包括射阳湖、广洋湖、官塘、下淹湖等,江苏一共消失了11个湖泊。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述江苏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0分)(2)试分析江苏省湖泊面积缩小对湖区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8分)(3)江苏省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了哪些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10分)解析:第(1)题,江苏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应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其对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的影响。第(2)(3)题,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冬暖夏热、雨热同期,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红壤;河网密布,径流丰富且季节变化大;陆生和水生物种丰富。(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等。(3)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一个要素变化势必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3(28分)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指出各要素的表现。(10分)(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8分)(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0分)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的大陆性强,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与植被的破坏有关。第(3)题,第(1)题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第(2)题反映了某一要素变化对整体的影响。答案:(1)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地貌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少。(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解析:选C。石灰岩广布地区容易发生岩石溶蚀;该区域溶洞、地下暗河发育,地表水缺乏,导致土地生产力退化;人类的不合理性活动可能还会加剧这一现象。(xx高考安徽卷)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23题。2曲线、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3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气温、降水、蒸发在不同的气候植被带内的数量状况。第2题,曲线从降水量来看最高不超过2 000mm,不可能代表降水;从气温来看最高不超过20,不可能代表气温,应该代表蒸发量。温带森林带降水大于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因此曲线代表降水量,曲线代表气温。第3题,甲地气温不如丁地气温高,热量不如丁地丰富,A项错误。乙地风化壳厚度大于丙地是因为乙地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项错误。刚果盆地位于热带森林带,格陵兰岛主要是冰原带、苔原带,C项正确。伊朗高原大部分属于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恒河平原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带和热带森林带,所以风化壳厚度伊朗高原总体上小于恒河平原,D项错误。答案:2.B3.C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45题。4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5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稳定性 D脆弱性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沉积物成层堆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直至消失。故选D项。第5题,湖泊消亡导致当地的小气候、植被、动物等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4.D5.A(xx高考福建卷)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67题。6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7该河最有可能是()A塔里木河 B松花江C淮河 D珠江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日蒸发量不同,其中建设用地最少,水体最多,由此可知,影响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土层厚度对日蒸发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的蒸发量很大,并且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最大,因此该河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部,而松花江、淮河、珠江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蒸发量相对较小,故A项正确。答案:6.C7.A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回答89题。8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9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肥沃,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解析:第8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直接导致该地气温低、空气稀薄,空气稀薄即空气中水分、杂质的含量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白天该地的太阳辐射较强。可推出对应的内容为空气稀薄,为气温低,为太阳辐射强。第9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答案:8.B9.C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xx年以来持续增大,xx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1011题。10xx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可能有()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沿岸工农业用水大量减少大面积退耕还湖A BC D11青海湖湖面增大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局部地区气候更趋干旱B荒漠化面积扩大C湖泊流域面积增加D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第10题,冰川融水是青海湖重要的补给水源,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补给水量增加;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会导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增加;青海湖为咸水湖,湖水不能用来灌溉,也不存在围湖造田。第11题,青海湖湖面增大,其生态功能增强,会导致局部地区气候趋于湿润,荒漠化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10.A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8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6分)解析:(1)森林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图a中山坡上森林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稳定的水源。(2)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抢夺水源、阳光等,造成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退化。(3)顾名思义,速生桉生长快,成材快,为造纸业提供原材料,并且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造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4)题干中提到,这种速生桉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西南地区为季风气候,旱季水分不足。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13(28分)(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8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10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为河北北部及其附近地区。(1)从图中看出,M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沉积物提供了沙源。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流水量不稳定,枯水季节沉积物露出水面变成干燥的沙源。(2)该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位于河谷交汇地区,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选择一种观点,关键是论据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其中一种观点,并提供论据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