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oc

  • 资源ID:5424964       资源大小:13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oc

.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管理标准 Q/ZD-MS0604.05设备使用维护规范版 本 号: V4.0 密 级: MM 编 制: 曹维军 审 核: 陈世林 标 准 化: 袁忠才 审 定: 陈耀军 批 准: 胡显源 共享:重庆宗申发动机公司全体员工2008-07- 01 发布 2008-07-02 实施本文件网上发布为受控文件,打印文件为非受控文件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发 布1 范围 为延缓设备性能下降,提高使用效率,避免突发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使用维护的控制。 2 术语和定义无3 规范性引用文件设备管理规范机械(动力)师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2,ISBN7-111-05316-8,1997年5月第1版4 职责4.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设备的操作规程;关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的检查及备案;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评比并考核;设备完好率、可动率的统计分析;设备事故处理工作。 4.2 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培训设备操作人员;监督设备的正确使用,搞好设备日常维护和检查;执行设备点检,部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设备完好率、可动率的统计工作。 5 程序规范5.1 设备的使用5.1.1 必须坚持培训上岗,定人定机的规定。5.1.1.1 新工人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对其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的技术理论,实际操作技术进行专门培训,经过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5.1.1.2 理论培训由公司教育部门、设备、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配合进行,实际操作技术由设备动力部和使用部门配合进行,特殊工种如压力锅炉、电焊、气焊、叉车、汽车等由有关专业部门培训。5.1.1.3 培训实际操作技术的学徒或实习生,应在师傅在场指导下进行,师傅应对培训者,设备及学徒或实习生的安全负责。5.1.2 定人定机制度 5.1.2.1 设备的使用必须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定人定机是最根本的责任制,应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责任落实到人。 5.1.2.2 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一般由使用部门自定,但必须登记注册,重点设备自定后应报设备动力部批准。精、尖、稀等关键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名单经设备部门审查后报分管领导批准。5.1.2.3 每一操作人员,原则上固定在原定机台上,尽量做到相对稳定,如确需换用其它设备,仍按本规定中5.1.2.2条办理,跨工种使用设备,须经部门负责人允许和安排,重点设备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同意,领导批准。 5.1.2.4 分班使用设备,应落实保管人和维护保养人员,对该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负责。多人操作的设备,应实行机工制,选定或指定一名机长负责指挥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 5.1.2.5 各类数控设备,设备参数需由设备管理部门备份(机加部的设备可由机加部自行备份),设备参数需修订时只能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订;加工参数可由设备使用人员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自行进行编辑和修订。5.1.3 使用设备的各项要求和纪律 5.1.3.1 使用设备的“三好”要求a) 管好:操作者应认真负责管好自己操作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设备。 b) 用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细则和工艺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禁止不文明操作。 c) 维护好:操作人员应对自己操作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做到上班加油,下班清洁及其他日常维护。5.1.3.2 使用设备的“四会”要求 a) 会使用:操作者应懂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传动原理,学会设备的加工工艺 和工装、刀具的正确使用。 b) 会维护:学会和执行设备的维护,润滑规定,上班加油,下班清扫,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与完好。 c) 会检查:了解自己所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零件部位,熟悉日常点检,完好检查的项目、标准和方法,并能按规定要求进行点检。 d) 会排除故障:熟悉所用设备的特点,懂得拆装的注意事项,能鉴别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现象,会作一般的调查与简单故障排除,并协同维修人员搞好维护保养。5.1.3.3 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 a) 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 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 c) 遵守交接班规则。 d) 管好工件,附件,不得遗失。 e)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5.1.4 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是设备操作者通过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达到保证设备连续正常运行,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日常工作。也是设备提高生产率,创造良好的经济寿命指标的保证,其工作标准是按照设备“整齐、清洁、润滑、环境、安全”等要求进行。适用于本公司两班制以上生产运行的关重工序设备的岗位。5.1.4.1 接班者必须提前到岗接班。 5.1.4.2 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场地、设备、工具的清洁工作。5.1.4.3 接班者必须对交班者的运行记录进行查阅,同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5.1.4.4 接班者在接班时,要做到设备运行状态清,故障情况清,工具附件清。5.1.4.5 在交班前发生的设备事故,原则上应先修理好事故后再进行交班,接班者应主动了解事故情况,积极协助交班者处理事故。 5.1.4.6 交班者在交班前将当班的“设备运行记录”未完成工作详细记录,并向接班者仔细交待清楚。5.1.4.7 交接班完成后,双方应在“设备运行记录”或“设备使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5.1.4.8 上一班对设备未达到规定的日常保养要求,工具附件不齐,接班人提出意见,如不改正,可以拒绝接班,并报有关人员解决,认真执行“上不清,下不接”的原则。 5.1.4.9 凡在交接班进行完毕后(以双方签字为准)设备出现的任何问题,包括设备损坏、设备清洁、工具附件丢失等情况,一律由接班人员自行负责。5.1.4.10 不可能当面交接班时,交班人也应做好日常维护,将各操纵机构置于安全位置,填好记录,交班组长签字。5.1.4.11 交接班记录是设备运行中的技术状态记录和信息来源,应填写工整保持清洁和完整,不准撕毁、涂改和丢失,违犯者视其情况对其责任人将按“设备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予以考核。 5.1.4.12 使用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交接班制度,经常抽查执行情况,记录本记录后收集分析情况完好保管并及时发给新的记录本。5.1.4.13 交接班运行记录每月底向本部门主管汇总上报。5.2 设备的维护保养控制程序 5.2.1 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 a)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零部件及安全防护措施齐全,线路、管道完整、畅通。 b)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黄斑,各滑动面,导轨、齿条、丝杆无油污,无锈蚀,无碰伤,各部分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c)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d) 安全: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细心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不出事故。5.2.2 日常维护 5.2.2.1 设备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对各部进行检查,对日常润滑点,加油润滑,有规定空车运转的应运转一定时间,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开车作业。 5.2.2.2 重点设备,应按规定做好检查与记录,如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排出,不能排除的应通知车间维修人员或报告车间负责人解决。5.2.2.3 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运行中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不能处理的应报告领导解决。 5.2.2.4 下班前应抽适当时间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清理好工具,整理好现场,规定要作记录的要作好各项记录,达到日常保养要求。 5.2.2.5 重点设备或某些单台规定的设备(如发电机组、叉车、汽车等),其日常保养应按单台规定进行。 5.2.3 定期保养 本公司机加部切削类设备定期保养按照一级保养具体规定执行;其余类生产成套设备按照“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定期保养。5.2.3.1 机加切削类设备定期一级保养主要是维修工辅导配合下由操作者进行维护作业,按部门计划执行。根据本公司切削类设备的分类及生产情况,一级保养周期为一至三个月一次。在维护过程中发现的故障隐患一般由操作者自行调整,不能自行调整的则以维修工为主,操作者配合,并按规定作好记录报送设备管理部门。 5.2.3.2 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a) 拆卸指定的部件,箱盖及防护罩等,彻底清洗,试擦设备内外。 b) 检查调整各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损零件。 c) 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油毡,油线,油标,更换冷却液和清洗冷却箱。 d) 清洗导轨与滑动面,清除毛刺及划伤。 f) 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给电机轴承增加或更换润滑油脂(由维修电工负责)。 g) 设备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后,必须达到:内外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油标明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h)有专门规定的机台,其定期保养内容按规定进行。5.2.3.3 二级保养由机加部门根据切削加工类设备的具体分类自行编制保养计划。5.2.3.4 生产类成套设备的定期保养,按照设备维护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分解的月度“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定期保养。主要是根据年度计划结合设备使用及技术状况,生产车间具体要求等。于月前由设备管理部门编制下达到相应的设备保全组织实施。5.2.4 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评比制度 。5.2.4.1 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评比,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整齐、清洁、润滑、环境、安全”等要求,制定具体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 5.2.4.2 设备的周查、月评活动,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各设备使用部门按规定周期进行。5.2.4.3 公司对使用部门的检查每季不定月份组织进行抽查由设备主管领导,设备管理部门,各车间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检查内容除按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外,还应检查: a)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台帐,各种报表,各种记录,操作规程和操作证,定人定机等情况及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基本常识。 b)设备预防与维修情况,包括设备点检,定期检查,计划维修的完成情况。 c)检查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情况。 d)检查故障率及事故情况。5.2.5 各部门设备管理员职责5.2.5.1 负责本车间生产设备的检查,督促操作工人合理作业,参加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评比,并对其优劣作出评价。 5.2.5.2 及时处理操作工人不能处理的突发故障和故障隐患。5.2.5.3 指导设备操作人员搞好日常润滑工作,检查油箱、油位,进行加油,并开展设备的查漏工作。 5.2.5.4 积极配合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开展的设备检查、考核等工作。5.3 设备事故管理 5.3.1 事故的概念 凡因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及附件损坏、精度、性能降低,内伤变形等即为设备事故。5.3.2 事故的性质 5.3.2.1 责任事故:凡属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润滑不良,检查不力,加工工艺不合理,维护修理不当,致使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者,即为责任事故。 5.3.2.2 质量事故:凡因设备原设计、制造、组织、安装等原因,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即为质量事故。 5.3.2.3 自然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者,即为自然事故。 5.3.3 事故的类别 5.3.3.1 特大事故:修复费用在550万元或造成生产中断两天以上,车间中断供电在一周以上者为特大事故。 5.3.3.2 重大事故:修复费用在1-5万元或造成生产中断30分钟以上者为重大事故。 5.3.3.3 一般事故:修复费用在50010000元或造成生产中断1030分钟者为一般事故。 5.3.3.4 修复费用在100元以下者不算事故,为故障修复处理。 5.3.4 事故损失费用的计算 a) 停产时间:以设备事故出现停工时起,到修复后投入使用之时止。 b) 修理时间:从动工修理时起,到交付使用时止。c) 修理费用(元)=修理材料费+备件费+工具材料费+工时费 d) 停产损失费(元)=停机小时*每小时生产成本费用 e) 事故损失费(元)=停产损失费+修理费5.3.5 事故的分析防范 5.3.5.1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除不及时抢救会增大损失外,必须保留现场,立即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在得到报告后要立即派人到现场检查,作出临时处理(停机、组织分析、修复等)重大事故应报告分管设备领导和总经理,特大事故24小时内要报主管部门。 5.3.5.2 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分析,一般事故由使用部门召集本部门有关人员参加,并通知设备管理部门参加,重大事故由设备管理部门召集,并邀请有关部门和设备分管领导参加。 5.3.5.3 对设备事故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严肃处理。 5.3.5.4 分析事故要认真仔细,严格查看现场,详细记录情况或照相录实,详细了解周围情况,访问有关人员,根据调查和录实情况以及实测等材料,仔细分析判断,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防止主观臆断马虎走过场的工作作风。 5.3.5.5 发生事故应在三天至一周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作好一切原始记录,一般事故由使用部门作结论,交设备管理部门检查,管设备领导审批,特大事故重大事故由设备管理部门作结论交分由公司作结论报主管部门审批。 5.3.6 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5.3.6.1 对事故责任者应根据情节轻重,态度好坏,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检讨,扣发奖金,赔偿,记过,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5.3.6.2 损失费用在100元以内的事故,应作认识总结经验或检讨,一般责任事故,责任人应赔偿损失费50%-100%,重大事故除赔偿损失外,情节严重者还应给予行政处分,恶劣故意造成设备事故者还应视其情节追究刑事责任。 5.3.7 事故的统计 5.3.7.1 事故处理后,按事故的性质,类别,停机台时,损失费用等资料应按规定统计填表分级上报,各部门至少留一份存档备查,以作总结经验加强防范工作的借鉴。 5.3.7.2 全公司设备事故率不得高于3%。5.4 润滑管理制度 5.4.1 设备润滑是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润滑不良会导致设备故障,严重时会破坏设备的精度,搞好设备润滑工作,减少设备故障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5.4.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各使用部门设备日常润滑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5.4.3 建立并完善各项润滑工作规章制度。 5.4.3.1 按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及“三过滤”(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的要求,操作工负责润滑点及开关滴油杯、旋拧脂杯的加油(脂),监视油窗来油及油位等;油箱添油,清洗换油,机动,手动润滑泵加油,输送链、装配带等设备定期加不同(脂)由专(兼)职润滑工负责;维修人员负责检查中拆卸部位的清洗换油(脂)。 5.4.3.2 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清洗换油(参照生产设备换油周期表:)5.4.3.3 清洗换油的工艺流程a) 关闭电源。b) 油箱放油。c) 打开油箱盖板。d) 用包皮布清擦油箱四壁、边角及底面。有结胶的油箱用洗涤剂(苏打水)浸泡、擦拭RR。油变质的油箱用沉淀后的旧油冲洗管路。正常油箱要擦拭干净。新设备的油箱要先用加热到70800C的机油冲洗 。e) 用清洁煤油洗干净后,将煤油放净。f) 主轴箱、油标、油窗用口罩纱布清擦干净,齿轮箱、液压箱等用包皮布清擦干净 。g) 检查并初步调试各种润滑装置,如油毛毡、油毛线、油杯、油槽、过渡装置、油箱、油标、油窗等。h) 用煤油清洗各润滑装置,并擦净。i) 装上并拧紧放油塞,装好侧盖板,注意密封好。j) 按规定牌号加油至油标或油尺线(加润滑脂的轴承要将黑油脂全部挤出)。k) 盖上油箱盖。l) 合闸试车,有问题排除。m) 检查验收,清理现场,废油及用过的擦拭布退库。n) 填写换油卡片 。o) 定期更换切削冷却液,清理储油箱,不使用变质腐败及会使工件发生锈蚀的工艺用油液。5.5 定期检查及精度复检程序5.5.1 定检是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由专业维修人员通过测量仪器和人的感观,对属于预防检查范围的设备,按事先规定的检查项目,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定检是属于状态监测形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搞好预防性修理,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为做到事前维修,所必须采取的按预先规定检查点,进行检查。 5.5.2 定检对象 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具体情况选定重点设备和预防维修对象设备。 5.5.3 实施程序 设备管理部门制订并向各保全组织下达定检计划,由各区域设备保全人员依据检查标准进行实施,精密设备的精度检查由计量室检查员与设备使用部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早期磨损进行排除并作好记录,日常整修不能排除的,必须作好记录及时上报,并随时作好运行情况跟踪,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处理。5.5.4 定检内容: a) 精密设备,重点设备按机床出厂精度检查。对需要提高或降低检查标准的设备,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按修订后的精度检查标准执行。 b) 性能方面按定检规定的检查项目所要求的各检查点、内容、方法及标准执行。 c) 产品加工精度优劣情况,以产品工序加工检查精度记录为主要依据。 5.5.5 定检周期 a) 精密设备(如加工中心等)每两年1次 b) 大型设备(如圆台铣、流水线等)每两年1次 c) 重点设备(如铣床、专机、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每年1次 d) 预防维修设备(如台钻等)每年1次 5.5.6 异常现象处理:定检一般同时包括调整工作,采取边检、边调、边修的方法,当时不能调整和修理的安排在日常整修计划修复,凡超过日常整修工作量,可报部门施行专项维修或列入当月技改项目。5.6 巡回点检制度5.6.1 巡回点检是以操作者为主,部门管理人员或及修理工进行监督指导对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开车前、操作运行、停车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相关环节部位的日常检查工作。点检记录,是操作者和修理工进行一、二级保养和管理者安排生产制订修理计划的依据。点检制是促进设备操作者、管理者和修理工对设备良好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达到保证设备使用过程的正确性、修理调试的及时性,从而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适用于公司所属的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及重要设备和精密设备。5.6.2 点检内容:a) 设备使用的动能电、气、汽、水源是否在规定的标值和品质状态。 b) 设备使用的冷却液、清洗液等的量和品质情况。c) 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各齿轮箱、液压站的油位、各滑动面、传动部件的润滑状态及供油系统畅通情况。d) 设备使用的工、夹、量具仪表的正确位置和正确标识。 e) 辅助设备和设施运转情况。f) 设备在空运转和负荷运转过程中变化的正确性。如各仪表值,主要传动轴承和传动系统的温度、噪声、振动等。g) 工作运行进给系统的平衡性,均匀性。 h) 各相关、联锁、自动、自控装置的协调正确情况。i) 限位开关、信号、安全防护装置的灵敏可靠情况。 j) 承受摩擦工作的零部件及其它易损件的磨擦情况,承受附着物的结垢情况。k) 电器装置绝缘良好、安全可靠、设备无“四漏”。 l) 检查是否正确开、停机及应急处理。 m) 停机后的清洁、保养情况。 5.6.3 执行程序5.6.3.1 由于各部门设备点检对象的不同,各部门根据点检内容在点检表上列出本部门各点检设备具体的巡回检查点。5.6.3.2 发生变化的检查点以最终情况为准,发挥部门设备管理员、修理工或班组长的巡回检查作用。5.6.3.3 点检表存放在设备使用部门,作为设备维护保检查和考核的内容之一。6 记录6.1 设备使用交接班记录6.2 空压机交接班记录表7 附录 无精选word范本!

注意事项

本文(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oc)为本站会员(钟***)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