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三八节征文七篇

  • 资源ID:524418       资源大小:4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八节征文七篇

三八节征文七篇【篇一】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电视剧父母爱情,小女儿亚宁考上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送来的时候,梅婷主演的母亲手拿着女儿的通知书,泪光闪烁。这情景总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的夏天特别热,我挥舞着录取通知书奔向还在地里拔草的母亲,她把一双沾满泥巴的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哆哆嗦嗦地接过通知书,突然蹲在地头放声大哭母亲心中压抑了多年的辛酸与希冀,在那一刻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母亲如她那个年代的大多数普通女人一样,文化水平低,资质平凡。然而,即便是平凡的生命,也有权利去追求不平凡的光芒。母亲拼尽全力于卑微的生命中放出一点微弱的灵光,就是这一点灵光,照亮了我们兄妹四人前行的路。父亲在外当兵,后来转业去了县城工作。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都由母亲一个人承担,虽然母亲一天到晚从不停歇,家里仍然是缺粮,缺柴。每年秋天,母亲都会去北大堤扫树叶,母亲常常半夜赶去,她说,去晚了,就被别人扫走了。母亲用蛇皮袋子缝两个大包单,把树叶和干树枝紧紧捆在里面,把小山一样的大包单背回家,背两趟,再回来睡觉。我经常于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听母亲和她的同伴讲鬼火,鬼打墙。我不知道迷信的母亲害怕不,我是没看见过鬼火,也不知道什么是鬼打墙,但母亲背回来的树枝和树叶堆在一起,的确能堆成一堵墙。这一堵大墙是我和小伙伴捉迷藏的宝地,也是我家生火做饭的燃料,更是我家猪和羊的干粮。正是因为母亲的勤劳和坚持,我们兄妹四人,没有一个辍学。母亲经年劳累,身体不好,总是咔咔地咳嗽。我常常半夜被母亲咳醒,发现她披着衣服,坐在床头,俯着身子往下吐。“看你娘累成啥了,小妮子家家的,还上个啥学?”奶奶看我们一个个背着书包去学校,急的直摇头。在农村,女孩子没有地位,奶奶嫌弃母亲支持我和姐姐上学,常常数落她。母亲也不辩解,一副逆来顺受,低眉垂眼的模样。好吃的东西照旧都拿给奶奶吃。母亲的父亲在南京做过国民党,并且娶了个小老婆。于是,性格怪癖的姥姥稍不顺心,便拿她唯一的闺女出气,母亲很小便洗衣做饭,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我清楚地记得,姥姥临终前的那几年,走不动了,住在我家。有一次姥姥腰疼,母亲给她贴膏药,好像贴的位置不对,姥姥一把扯下膏药,甩在母亲脸上,顺带着把母亲给她开小灶做的饭倒在地上,嘴里骂的不堪入耳。我看着地上甩着的两个香喷喷的荷包蛋,又气又馋,于是狠狠地用脚踏住一个荷包蛋,嘴里喊道:“不吃算了,不吃喂狗”。话音刚落,我便挨了母亲一记响亮的耳光。“咋给你说的?再这么给老人说话,看我不打死你。”母亲气呼呼的吼。我捂着脸,惊愕地看着母亲,我发现她也正在看着我,眼里含着泪花。那一年我七岁,这是我第一次挨打,也是最后一次。我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也没敢对老人不敬,但当时内心非常不服,便开始了和母亲的对抗。一连两天,我都拒不吃饭,夜里故意蹬开被子,后来果然冻病了,但我拒绝吃药,拒绝看病,母亲急的直掉泪:“这个二妮,这么犟,她是随了谁了?”“随了谁?随你。”奶奶说。奶奶说的不错,我的倔强和与命运抗争的勇气的确是随了母亲。奶奶家有一个很大的杏园,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也是母亲最窝心的时候。大大爷是大队支书,二大爷有四个儿子,三大娘娘家侄子是公社干部,数我姥姥家最不济,父亲又在外地当兵,奶奶自然不把母亲放在眼里。母亲平时低眉顺眼,奶奶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母亲看到几个大娘都拿着杏子去娘家走亲戚,便动了心思。有一次,我们从杏园经过,奶奶正在园子里守着,母亲说:“娘,二妮想吃杏。”奶奶从兜里掏出几个树上落下的虫蛀的杏子,要给我,我不要,母亲急了,绕过奶奶来到最好的一颗大杏树上,一阵猛摇,金黄的大杏落了一地,奶奶虽然急得直跺脚,最终却也无可奈何。我和母亲捡了一大筐又红又大的杏子,坦然离去。从此之后,奶奶居然再也不敢数落母亲了。俗话说:人不争岁月。不是不争,是无奈。时间是把刀,能够砍伐,也能够雕刻。转瞬间母亲已经八十岁了,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再也看不出年轻时的模样,母亲本来不高的身躯,因为驼背显得愈加矮小了,但她依然保留着她拾树枝,扫树叶的习惯。我们姐妹心疼母亲,不愿让她太过劳累,但母亲只是笑笑,照样做。弟弟说,随她吧,只要她高兴母亲想去县城,弟弟就送她去;想回老家,就接她走;母亲想割草,就让她割草;想拾柴,就让她拾柴有人说孝顺,首先是顺,才能说孝。既然母亲高兴,又为什么要去阻止她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回家看看,陪母亲聊聊天,吃她做的一顿饭,把很平常的饭菜,吃出津津有味的表情来。看母亲乐呵呵的样子,有时候我想,爱的确是需要智慧的,真正的孝敬,不止于物质上的孝敬,更是精神上的满足,让母亲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或许也是一种最好的孝顺吧。母亲半夜在豆大的灯光下纳鞋底的身影,母亲咔咔地咳嗽声,母亲被奶奶和姥姥训斥时那诺诺的表情,母亲的点点滴滴,和心比天高的桀骜骨气,一起撞击过我年轻的心灵。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我经常会在梦中听到母亲拿到我录取通知书时的哭声,它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咬牙坚持,不能懈怠。【篇二】夜渐渐静了,终于忙完手上的工作,简单收拾一下包包,单位灯光依稀,走廊上高跟鞋的回声异常响亮,这就是加班者的傲娇的脚步声吧。单位门口仓促的打了一辆的士,听着都市夜心情的收音,享受着这夜深不堵车的畅快。当钥匙插入门孔的时候突然下意识的放轻自己开门的动作,11 点半,估计孩子和母亲已经入睡了吧。打开门,孩子是睡了,但母亲还在坐着等我,她知道我加班所以没有打电话催我。我简单几句寒暄,便拖着疲惫的身躯入睡。我隐隐约约听到母亲走动的声音,应该是在检查门窗关好没。虽是疲惫,但这一夜睡到半夜我便醒了。回眸这些年,还没来得及抱抱孩子,他却都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母亲退休后家里的琐事一直都是她在操劳,还没好来得及帮她拔掉那新添的银丝,却发现那银发早已在母亲的头上占了上峰。老公常年出差,也是经常熬夜加班,想想我这个贤内助似乎做得不够称职了,没能好好帮助老公收拾打理,每次回来都发现他胡渣越发青黑了。越想夜越深,不由得写一封家书寄以情思。亲爱的母亲大人:从小我就不让你省心,听说在你怀着我的时候就让你吐的够呛,我出生那天也让你痛苦了七八个小时才将我送至人间。从我蹒跚学步、呀呀学舌,从你教我自己拿着勺子自己吃饭,从你教我认读第一个字,再到我后来第一天上学直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似乎对你的各种关爱都觉得理所当然,也很习惯你对我的各种无条件的付出,直至今晚内心尤为愧疚。忽然想起那天在 ktv 里听朋友唱起的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啦,这些年我的时间都去哪儿啦?我亲爱的母亲呀,都说养儿防老,但似乎我没能起到防老的作用,反而在你退休后还不让你歇歇,一如既往的帮助我操持家务。我亲爱的母亲,今后只要不加班,我一定尽量早点回家,担起家里家务的重任,尽量让您的晚年能享点儿清福,请原谅女儿的不孝吧。亲爱的儿子:儿子,你是个很懂事的好孩子,从出生后到现在上学你就没怎么让妈妈操心过,似乎咱们娘俩亲妮得最久的就是我怀胎十月的时候,那时你我是寸步不离。当你脱离了母体后,在外婆的悉心呵护下,你变得很懂事,变得不怎么黏我,似乎在我身上找不到太多的母爱,所以你很少和我亲昵了。当别人问起你谁和你最亲的时候,你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是外婆。我听到这样的话先是有些生气,然后变成心酸,最后变得十分愧疚。我不是个好妈妈,我不是个称职的妈妈,请原谅妈妈当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你的成长,妈妈也是想在你成长过程中为你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呀。亲爱的丈夫:还记得恋爱时候与你共处是多么甜蜜的事,每天没有太大的考虑,只要在一起就是幸福,只要在一起任由天荒与地老、石烂海枯,我与你都要在一起的不朽誓言是多么的感人啊。岁月太匆匆,曾经的甜蜜誓言现在都难听到些许回音,为了咱们这个家,你常年在外奔波,每次回来都很匆忙,我真不敢因为我的自私而想多占有你太多时间,走的时候其实你也是很不舍离去。我十分的理解你,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从来不让家里担忧任何一点菜米油盐,更不愿我们这一家老小受半点委屈,所以你宁可自己委屈,也要让家里老小日子过得舒坦。你内疚没有好好和我一起照顾好家里,但我心里何尝不是各种内疚呢?大老爷们工作上的事已经够你忙的了,生活上我又帮不了你打理点什么,你本来就很讲究,宿舍从不留都是干净整洁,更不会留半件脏衣服,即使凌晨回宿舍,你都会坚持把自己和宿舍收拾干净才休息。亲爱的丈夫,请原谅我不能伴你身边为你做点作为女人本分该做的事。我相信今后咱们家条件再好些,我们要一家子团团圆圆地在一起生活,共同经营好咱的这个家。【篇三】【篇四】时光不老,岁月如斯。某一个风轻云淡的午后,我轻轻掰着手指细细数:这一年,我二十六岁,生命就像人间四月天,带着阳光独有的味道;这一年,母亲四十五岁,镜子里的容颜悄悄地被时间渲染,身影在夕阳里渐渐地斑驳。母亲很是沉默,平静地对待人生,平和地对待生活,一切的一切,感觉美得刚刚好,人生从来不曾被遗忘也不曾被期许。只是偶尔心生感慨,母亲颤抖着拿出珍藏了多年的日记本,一页,两页,慢慢地记录着回忆着感慨着,歪歪扭扭的笔记写着的是过往,紧紧抓着的是对我的爱。1992 年,像春日里的田野,充满希望。女儿的到来,明媚了整个春天。我抬头看看窗外的暖阳,美得很柔和,低头看看躺在怀里熟睡的女儿,她嘴角微微上扬,我想,她的梦里一定有我。我不敢挪动一下手臂,怕惊醒了女儿也怕惊扰了这一片宁静。我知道等到四季走过一个轮回时,还会迎来下一个春天。然而因为女儿的到来,未来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显得不一样。这是母亲写的文字,是她写给我的最美的散文诗。漫漫时光里,她的文字,穿越时空,抵达与我心灵最近的地方。1999 年,像一曲有关离别的歌。我看着女儿轻快地跑进校园,又送着她远赴他乡。女儿求学的城市霓虹灯闪烁得很美丽,照明了夜空也照亮了每一个夜行人。离开的那一天,微风伴着细雨在夜幕里轻吟,我在车内,她在车外,相对无言,我不忍挥手道别,却又无可奈何。我知道这是她人生的必经之路。车子缓缓开动,女儿的脸越来越模糊,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悄悄掉了下来。眼泪,也许是我留给这座城市最好的印记吧。这是母亲写的文字,是她写给岁月最伤感的散文诗。多年以后母亲不再主动想起,也没有轻易忘记。像藏在心里的一座城,清晰而又隐匿。2015 年,像夏花一样绚烂。我在女儿单位门口接她回家。她的身影像午后跳跃的阳光,温柔了岁月。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老的像一堆泛黄的旧报纸,而女儿,会在最好的年纪里美得很惊艳。会有一个很爱她的男孩把她娶回家,给她一个新的归宿,而我会不舍的祝福她。想到这些,我不敢回头去看女儿一眼。这是母亲写的文字,是她写给明天最深情的散文诗。她带我来到这个世界,见证我的成长,让我在她的庇护下长大,又目送着我远走。她站在原地注视着祈祷着,目光所及之处,是我的远方。2018 年,像金黄的麦田,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人生在岁月里惊起了波澜又重归了平静。此刻,岁月静好得无与伦比,我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母亲也当上了外婆。她深情的望着孙女熟睡的脸庞,轻轻地哼着歌,眼里是无尽的温柔。眼前的一切,都不曾辜负时光的深情。只是她的双鬓,何处得秋霜?母亲的文字,还在记录着,偶尔翻出来晒晒,闻闻时光留下的味道,品品曾经走过的心酸。母亲说她从文字里读到了回忆,而我却从母亲那儿读出了爱与沧桑。母亲的文字,是她对过往最好的诠释,是她用一生为我写出的最美的散文诗。【篇五】作为一个嫁出去的女儿,陪父母的时间真的是屈指可数。假如这个女儿又是一位教师,和父母相距的又很遥远,那一年只有两个时间段了,暑假,寒假。也许,不是教师的你认为,这些时间足矣。可你曾想过,暑到寒又是一年?平常的日子对于教师而言是不平常的。特别是一位小学教师,也许你认为小孩子们好教育,而作为家长的朋友们是感同身受的,在家里一个孩子都整不好,这几十个孩子咋整?所以,开学季,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显得特别忙碌。从周一到周五时间都如上了发条。我的父母跟随我的哥哥们生活在南方已多年,由于距离和职业限制,我每年看望父母的时间也只有寒暑假,平时的思念只好依赖于通讯。一晃,这样的日子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从暑到寒,从春到夏,我也从年轻走到了中年,我的父母也从古稀走到了耄耋之年。一路走来,一年又一年,从北方到南方,从南方又回到北方,成了我看望父母的一道风景线,我也成了同事们眼中最羡慕的风景,这一行程既看望了父母,又欣赏了美景,关键是用亲情释放了工作压力,真是其乐融融。岁月的轮回是安静美好的,而身体的衰老是残酷无奈的。我的妈妈,年近九十,身体一直很硬朗,痛心的是近半年有了老年痴呆症状。但是当我来到老妈妈跟前时,我一开口,老妈妈便叫出了我的乳名!老妈妈还认得我!顿时,内心犹如五味瓶,惭愧自责幸福交织在一起,我和老妈妈相拥在一起好久,好久。从这一刻开始,老妈妈像一个孩子,就像我小时候依赖她一样,一刻不愿让我离开。吃饭让我哄着才可好好吃,睡觉让我盖被子,还要陪着她,和她依偎在一起,方可睡的香。看她睡熟一点我悄悄起来,可当我刚躺下老妈妈又起来,挨着房间找我,还是要我陪她睡。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你去哪儿了,我找不到你了”,无奈,我只好睡在她的身旁,直到天亮。最爱干净的从不愿麻烦儿女的老妈妈,痴呆后,变了一个人。不再讲究卫生,每次洗脸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念叨“我不想洗,我害怕,你不能离开,不能走,我难受,走了就再也见不到娘了”每听此言,心如刀割。我痛恨,是疾病让我亲爱的老妈妈失去了往日慈祥而健康的笑容;我抱怨,是自己陪伴老妈妈的时间太少,太少,没有尽到应尽的孝心;我自责,是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拯救老妈妈的健康,不能赶走折磨老妈妈的病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珍惜白天到黑夜的时间!多想让每天的时间延长我不敢计算还有多少天我就要离开老妈妈,去面对我那一群可爱的娃娃们。可是心里那个回去的日子是那样清晰,而且一点一点地向我靠近,每天都似乎在告诉我:和孩子们一起的日子是一种别样的陪伴!那是一种与孝心不同的神圣陪伴!是你神圣的职业造就的,是与你的责任相依的,是除了老妈妈以外你必须尽职的一种陪伴。老妈妈大脑清醒时,会时不时问我“你啥时候开学?开学了你就回去,我没事,有你姐姐哥哥呢”。每每听了老妈妈的这句唠叨,我既欣慰又心痛。老妈妈是一个地道的老农民,没上过一天学,可她却有长远的眼光和远大的志向。童年的记忆里,老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再苦再累都供养你们上学,你们只有好好上学才有出路!”孩子们都是争气的,在爸妈的培养下都走出了农村。老妈妈在 67 岁时才舍了农村的家,和爸爸一起来到了海口,跟随她的儿子们一起生活。由于我在内地教书,所以每到假期我便成了这儿的常客。然而,今年这个春节假期的陪伴不同往常,我知道,到了时间我还是不得不要回,但心中多了无尽的牵挂和担忧,老妈妈的依赖是让我最难以割舍的!陪伴,是幸福的相依相偎,是亲情的最真表白,是人间最美的风景。日子,无论平常,还是特别,都多些陪伴,少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吧!陪伴,就在今天!【篇六】母亲的手长的很好看,细细的,长长的,但摸上去却是粗粗的、糙糙的,那是岁月留在母亲手上的印迹。有时,岁月就像一把利剑,总是爱在光滑细腻的肌肤上任性,让人叹息却又无可奈何。我们就是在母亲那一双曾经温软的手的呵护下长大的。那时,父亲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其余的时间,家里的操劳就自然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既要上班,又要洗衣、做饭,给我们织毛衣,还要照顾年迈的外婆。但母亲很快乐,虽然生活的磨砺让母亲无暇顾及自己,虽然那一双一直在为我们编织着理想天空的温软的手,在我们一天天长大的日子里慢慢的变得不再细腻,但母亲依然很快乐。长大的岁月里,也许我们只能记得起那喷香可口的饭菜,却早已忘记了母亲那双在洗菜做饭后略显微红的湿漉漉的手;也许我们现在只能想起当年穿上漂亮毛衣的那一刻在镜子前将身子扭来转去的样子,却早已不再记得母亲为了织那一件毛衣而将手指勒出的那深深的印痕。长大的岁月里,我们慢慢懂得了什么叫做生活,而我们却真的忽视了母亲正在一天天慢慢地变老。忘不了,母亲常常会因为作业本上的一个字没有写好,而大手握小手的带着我们一遍一遍地去写;忘不了,当我们在出门的那一刻,母亲经常会用那双温软的手,将我们没有系好的衣服扣子重新系好。母亲恪守着出门必须要衣冠整齐的家规,她要求我们也必须恪守家规。所以至今为止,每每出门,我还是必先要把自己出门的衣服、鞋子提前准备好,决不允许自己有半点邋遢。母亲爱美,但母亲却极少打扮自己,她总是倾心倾力的把我们打扮得很漂亮。记得小时侯,幼儿园汇演,母亲特意托人从北京买来宽宽的带着锯齿边的淡蓝色的发带。在比赛当天,母亲亲手将蓝色的发带绑成蝴蝶结的样子戴在我的头上,让我像一只蓝色的蝴蝶在幼儿园里飞来飞去。回到家中,母亲满意的说:“这样,妈妈远远的就能够看到你的表演了!”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的,在母亲的教育、呵护下快乐的成长着。哥哥是学校的中队委员、航模小组成员。我是学校小蓓蕾合唱团的演员,继而又被教练相中参加了体校的武术、田径的训练。虽然,这些在后来的学业中都中途而废了,但是,它们对我一生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那一次小蓓蕾合唱团的演出,至今想起仍然记忆犹新。那天,我发着高烧无法继续参加演出,可是因为我的位置是第一排的正中间,如果因为我的缺席,而影响了整个队形,实在是一件影响整体效果的大事情。辅导员急得团团转。母亲也很着急,她不停地用手摸着我的额头。那时的我,只觉得母亲的手温温凉凉的,摸在头上很舒服。最终,母亲还是让我坚持去参加了那天的演出表演。其实我知道,那天我在台上的演出,母亲并没有任何兴奋,她心里一定很难过。但是,最终选择了坚持,保证了当天的演出效果,母亲的选择是对的。自此以后,在成长的路上,“坚持”就成了我遇到任何困难时都变得坚强的理由。而母亲那只给予我额头温度的手也成了我永远别样的享受。如今母亲已慢慢的变老了,手指也变得没有以前灵活了,到了冬天,手指的关节处还会出现大大的裂口,那是母亲常年干活烙下的印记。可是,母亲依然为我们操劳着,受伤的裂口只是用医用胶布裹缠着。多少次,我为她买来了护手霜,可是母亲却很少用,母亲总说:“我不停的要洗菜、洗碗,没有办法抹护手霜。”听到这些,自己心里总觉得很惭愧,这么大了,还需要母亲的操劳,实在是极大的不应该。因此,每次吃完饭,我总是抢着刷碗,而母亲却总是说:“去干你的吧,我来刷吧。我退休了,手好不好看都无所谓了。你还上班呢,在别人面前伸出手来怎么能粗粗糙糙的呢?得保护好自己的手才行啊!”听完母亲的话,顿时,我有了一种泪奔的感觉。其实母亲是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只是在那个年代,她为了我们的成长,为了我们的家,没有机会来好好爱自己罢了。如今,母亲老了,她的爱美之心依然存在,但是她对美的向往,却只能让我们来替她实现了。有人说母爱似海。我觉得,我的母亲给予我们的爱比海还要深,还要广。忘不了 母亲帮父亲一起搭起我家小独院前乘凉露台的情景。那时,母亲的手上沾满了黄色的泥巴;忘不了母亲每天在我回家的那一刻为我亲手准备好的泡茶的开水,每每这时,母亲总会习惯的将茶桶放在我的杯子旁边;忘不了母亲为我们亲手做好的可口的饭菜,尽管她往我们碗里夹菜的手已经开始有些微微的颤抖。但那双手,永远都是世界上最美的手。是那双手,从我们来到世界的那一刻,就将我们温柔的托起;是那双手,在我们蹒跚学步时,就将我们轻轻的牵引;是那双手,在我们一次次的作业上留下批改的印迹;是那双手,一直按亮门厅的灯,等着外出的儿女回归如今,我也变成了母亲,我也会像母亲当年牵着我的手那样牵着我的孩子的手,带着他一起去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但我更会将孩子的小手放在母亲已经苍老的手心里,让这只小手永远为母亲传递着敬与爱的温度!【篇七】三秦大地一声吼,八尺汉子热泪流。我不是八尺的汉子,我只是一名小小的女子,但是,每当我听到硬朗中饱含着热情与热爱的秦腔吼起来的时候,我一样满面热泪。我爱这八百里秦川,我爱这大美的西安。朋友总喜欢说,西安是一座特别的城市,对她的历史研究的越久,就越发地喜欢她。作为一名考古专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在进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院工作后,我几乎是坚定地信奉并无比坚定地实践了这个真理。我在这里,我爱这里。流光容易把人抛。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做着职责要求的事,日子每天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确很容易让人在流年中失去向上的力量。但是,在西安、在博物院、在这里,情形却完全不同。作为一名考古专业出身的员工,我深知时间对事物塑造的力量,那就是时间越久便越有价值。所以从一开始选择进入博物院,扎根在博物院里,就是本着考古的原则工作的,深入泥土而扎实地接受时间,在时间的洗礼中贡献自己的价值。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是科研规划部的重要业务工作之一。在博物院近五年的时间中,我参与编辑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陵秦俑研究动态秦始皇帝陵出土二号青铜马车等 10 余本图书。虽然每天做的工作大同小异,尽管单调却总是一丝不苟,没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都说编辑是“为别人做嫁衣”的工作,这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成全别人、通达自己的事,更要勤勤恳恳,不计得失。没有爱的工作都是苦役,为读者奉上一本零差错的精美图书,内化为灵魂里的责任。从文字差错上识别把关,包括错别字、句、人名、地名、语法、标点符号错误等;从内容差错上把关,包括政治差错、导向差错、内容失实等。在编辑和阅读过程中,尽量做到耐心细致,反复推敲,查询字典、资料,资询作者、专家等,不厌其烦,不以为苦。参与博物院编写得三秦瑰宝- 青铜器卷,参与陕西省文物局编写的 交流与互鉴陕西省文物对外交流五十年一书获得图书奖的时候,那种与有荣焉的默喜总能给我长长的鼓励,我喜欢在这里!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博物院,秘书处设在科研规划部。作为秘书处的联络人之一,在一声声的“小陈,来一下”“陈老师,我们想咨询一下”诸如此类的交流中,温暖热情、尽职尽责地做好了与 52家会员单位的日常联系。与承办单位合作完成每年年会的筹备工作,通过发送邀请函组织各会员单位参会,收集整理参会论文,每三年结集出版成论文集,会务、编务甚至是杂务,样样都精准把握,妥善完成。论文集的出版为搭建会员单位间交流的平台,展示遗址博物馆的新面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委会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日渐显著,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年会上各位馆长专家畅所欲言的时候,我在最后一排最偏一个位置上心满意足地微笑呢。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研究生读的是考古,但上大学的时候,我可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呢。业精于勤荒于嬉,平生所学不可丢。既然倾心于考古,不妨用英语做考古。我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翻译了博物院出版的秦始皇帝陵语音版真彩秦俑等 9 本图书。其中真彩秦俑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推介活动第一名。在这里,没有一样本领是多余的,在这里,总是能把人全身心调动。事都是小事,但是做好每件事却并不容易。每日上班,我都要求自己做事要用心、说话要走心,即使工作中不能经常创新也不能低水平的重复。我曾在翻译不出一个专业词汇时而感觉彷徨无助过;曾在面对一篇不知所云的稿子如何修改时而感到愤怒过;曾因某些细节被参会代表误解时而感到委屈过。但是现在回想过去,突然有些云淡风轻了。对一个在银川长大的孩子来说,西安已经成为第二故乡,博物院已经成为自己的家园,在博物院里工作的岁月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成长。但凡经历,必有收获。我有过泄劲但始终保持追求,有过软弱但始终保持昂扬,有过偶尔的颓废和慌张但最终还是默默坚持着正能量。在博物院的工作是我生命里的第一份职业。熔金落日、似水年华,因为热爱,职业已经变成我的事业。当一个人的青春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这样的青春就不会远去,而这份事业也必将在岁月的历练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正如烈火青春里面的一段话“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挽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我珍惜在院里工作的每一天,珍惜院里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我希望今后自己的能力有所增长、学问有所精益、为人更加醇厚、做事更加精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今后,我会努力为博物院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在这里,在一起,很美好。

注意事项

本文(三八节征文七篇)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