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ppt

  • 资源ID:5216232       资源大小:2.21MB        全文页数:1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4.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ppt

教育学 课件 基础教育部孔德英 第1单元 教育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第2单元 学生观 主体性的学生观第3单元 教师观 专业化的教师观第4单元 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第5单元 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第6单元 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第7单元 研究观 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二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 论语 孟子 荀子 大学 中庸 学记 西方 柏拉图的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 政治学 等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二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二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632年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1592 1670 的 大教学论 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它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二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三 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等 尤以实验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最为重要 四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教育学也逐渐与社会学 心理学 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 在理论上走向深化 五 现阶段教育学的发展取向1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 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 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三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通过揭示教育规律 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 指导教育实践 一 什么是教育规律1 规律 客观事物内部或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 必然联系2 规律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必然性 不是偶然联系 普遍性 同类现象抽象出来的 同一东西 重复有效性 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有效的必然联系作用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三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二 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去指导教育实践首先 认识教育规律需要以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 需要通过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反复认识过程 其次 要根据已经揭示出或认识到的教育规律去分析实际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 并提到理论的高度去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 要从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中 进一步去探索尚未认识的教育规律特别是更深层次的规律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四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魅力学科性质 人文科学教育学的魅力 求真魅力 崇善魅力和审美魅力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五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 课堂观察 二 行动研究 三 校本研究 四 经验总结 五 叙事研究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六 研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 研习教育学 有助于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2 研习教育学 有助于师范生提升教育智慧 二 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一 要坚持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的方针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三 要用 系统 的方法和观点学习和分析教育问题 四 注意扩展学习 绪论 教育学 充满人性魅力的学科 思考题 学习教育学有用吗 结合自己和现今教育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一单元教育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第一章教育的认识第二章教育的意义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第1单元第一章教育的认识 第一节教育的理解 本质 一 教育的含义 一 词源探析中国 甲骨文西方 education e 前缀 ducair 词根 二 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中国古贤 许慎的 说文解字 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 荀子 修身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学记 教也者 长善救其失 中庸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西方教育家论教育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 中外教育的共同点 培养人 第1单元第一章教育的认识 第一节教育的理解 本质 一 教育的含义 三 从权威工具书关于教育的解释看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种活动对人们的知识 技能 思想 品德和体质的影响与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 这种影响都是积极的 都是增进 增强 获得等 四 对教育概念的界定的理解广 狭 更狭说 广狭两义说 首要直接说 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说 在我国教育界 普遍存在的是教育概念的 广狭两义说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教育通常指的是学校教育 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 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 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真正理解教育的含义确实是一个难题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以人为直接对象2 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3 教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有明确的目的 并以此作为直接和首要目标二 教育的构成要素 见书 第1单元第一章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一 古代教育及其基本特征二 现代教育及其基本特征 一 现代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日趋结合 二 现代教育民主化 三 现代教育追求鲜明的人性化 四 现代教育的终身化 五 现代教育的国际化 第1单元第一章教育的认识 第三节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家长 第1单元第二章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的社会意义一 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 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 理论 方针 路线 二 能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三 实现政治人才的分层与选拔 延续 发展甚至变革政治关系 二 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 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 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二 教育是加速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 三 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四 能促进教育经费的增长 三 教育的文化意义1 传递 保存文化 2 选择与整理文化 3 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 融合 4 改造 更新 创造文化 第1单元第二章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教育的个人意义 一 成人功能 教育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1 使个体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 2 促进人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二 成才功能 教育能促进个体的个性化1 教育应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 教育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三 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1 个体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缺一不可 2 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互为前提 相互促进 第1单元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认识一 教育目的的含义与作用 一 教育目的的含义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或总目标 一 与教育目的的相关概念 三 教育目的的作用1 导向功能 2 选择 协调 功能 3 激励功能 4 评价功能 教育方针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第1单元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认识二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 个人本位论 二 社会本位论 三 文化本位论 四 生活本位论 五 伦理本位论 六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第1单元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认识三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1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2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2 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培养人的 社会角色 定位 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培养人的质量标准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和 四有人才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第1单元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见书 一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 八点 二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四点 第1单元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思考题 在你成长中肯定有某个老师的言行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影响 把整个事件过程写出来 谈谈你的感受 第2单元学生观 主体性的学生观 第一章人性观第二章学生观第三章学习观 第2单元学生观 主体性的学生观 第一章人性观第一节人性假设及其教育主张一 性善论及其教育主张二 性恶论及其教育主张三 性有善有恶论及其教育主张四 性无善无恶论及其教育主张五 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主张 第2单元第一章人性观 第二节人的基本属性与教育 一 人性的自然属性与教育教育主张 尊重儿童的最基本需要的教育 必然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二 人性的社会属性与教育教育主张 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 三 人性的精神属性与教育教育主张 追求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 第2单元第一章人性观 第三节新课程与 人性化教育 首先 人性化教育 强调对教育及教育对象本质的认识 其次 人性化教育意味着对于生命的尊重 其三 人性化教育是为了 育人 而不是造物 其四 人性化教育强调特色培养的教育 其五 人性化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 和谐发展 其六 人性化教育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其七 人性化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生价值和人生信仰的教育 第2单元学生观 主体性的学生观 第二章学生观第一节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一 儿童的发展观 一 遗传决定论遗传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 二 环境决定论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环境决定的 人是环境的消极适应着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一节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一 儿童的发展观 三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1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 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可能性可塑性小差异性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一节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一 儿童的发展观 三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2 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1 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总的条件和背景 制约发展方向和水平 2 微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直接影响 3 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对人影响性质和作用太小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有积极 消极之分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一节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一 儿童的发展观 三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3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1 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特点 2 主观能动性与个体自身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是密切相关 3 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4 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依赖于所受教育程度和质量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一节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一 儿童的发展观 三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4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2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依据 第一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 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决定 第三 由时代发展的特点所决定 3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第一 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 学校教育的自身状况 第三 家庭环境的效应 第四 社会发展状况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一节儿童发展观和权利观一 儿童的发展观二 儿童认知发展观 教育心理学 中详细讲解三 儿童权力观 见书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二节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一 多元智力理论概述1 言语一语言智力2 音乐一节奏智力3 逻辑一数理智力4 视觉一空间智力5 身体一动觉智力6 自知一自省智力7 交往一交流智力二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见书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三节新课程的学生观一 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 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帅的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 学生是责权主体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一 学习的定义 一 什么是学习经验而获取知识 改变行为以完满人格的历程 二 学习的意义学习是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三 学生的学习特点1 组织性2 依赖性3 间接性4 基础性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二 学习方式的含义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三 新课程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一 现实背景 教与学的方式 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二 理论分析 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有密切关系1 比格斯提出3P presage process product 模型这一模式描述了课堂学习的前提 过程和产物 2 比格斯的3P模式体现的思想 第一 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过程 在这一过程巾学生表现出不同学习方式 如深层次 浅层次等 第二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谈到什么因素决定学习结果时 比格斯指出 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学习的结果 但主要的因素还是学习的过程 第三 学习具有多种层次的结果 如质化的和量化的结果 第四 影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有两个方面 即教学环境和学生本身的因素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三 新课程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二 理论分析 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有密切关系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研究结果 曾经对上海市500多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进行过一个研究 结果表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 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四 新课程转变学习方式意味着什么 其一是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 不是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其二是提升学习品质和精神 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 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五 新课程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宏观看 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下一代人的未来 民族素质的提高 综合国力的增强微观看 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换句话说 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 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一 自主学习 意义学习 1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 相对的是 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 和 他主学习 2 关于 自主学习 的研究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 自我监控 自我指导 自我强化 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一 自主学习 意义学习 2 关于 自主学习 的研究观点 西方学者提出 当学生在元认知 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 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 学习方法 学习时间 学习的行为表现 学习的物质环境 学习的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出了解释 他认为 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 学习的方法应该是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到自动化程度 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 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 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能力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一 自主学习 意义学习 2 关于 自主学习 的研究观点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 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 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 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 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自我总结 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他还将 自主学习 概括为 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 能学 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 想学 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 会学 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 坚持学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一 自主学习 意义学习 2 关于 自主学习 的研究观点 新课改专家组的观点 自主学习 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能学 要学 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会学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 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乐学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 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坚持学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 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 能够从教学内容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 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 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 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 活动机会的教学 能够真正做到 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 的教学 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二 合作学习1 含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 要素 积极的相互支持 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 意义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有助于因材施教 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六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三 探究学习 发现学习 1 含义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 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 操作 调查 搜集与处理信息 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 技能 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 特点 问题性 实践性 参与性 开放性3 目标 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建构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正确认识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关系及作用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七 新课程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原因之一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在学与学的关系上 在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上原因之二 体现时代精神 有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的品质和素质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八 新课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 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二 hands 0n的活动什么是hands on方案呢 其特点 第一 强调动手实践活动 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 第二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第三 强调对知识的学习 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 思维方法 学习态度的培养 第四 提倡合作交流 强调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应该与同伴进行交流 向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 与其他同学及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以检验其观点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五 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 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 第2单元第三章学习观 第二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七 新课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hands 0n的活动hand一on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提出问题一动手做实验一观察记录一解释讨论一得出结论一表达陈述 具体步骤 第一 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 或者操作某些学具 第二 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 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 第三 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学生们推荐活动 学生可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 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 第四 这一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个主题的活动 并应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五 孩子们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 学生通过这一活动 逐渐学会操作 同时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进理解力 第2单元第二章学生观 第四节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八 新课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 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四 小课题和长作业 第2单元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思考题 1 教育教学中如何认识学生学习的类型差异 2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3 学生有哪些基本属性4 多元智力理论对于学生观有什么新的解释 5 新课程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6 新课程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 第3单元教师观 专业化的教师观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3单元教师观 专业化的教师观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的认识一 教师职业的性质 一 教师的概念 二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二 教师职业的特点1 复杂性2 创造性3 示范性4 劳动的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迟效性5 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6 集体性和个体性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第一节教师职业的认识三 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1 教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着 学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 2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经师易找 人师难寻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三 教师角色的定位 二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行动研究 三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高考题 法国 文学类 1 若有所思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捁的解脱 2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 尼科马可伦理学 中有关 责任 的论述科学类1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2 解释休谟在 道德原则研究 中有关 正义 的论述经济社会类 1 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 解释尼采在 人性 太人性 中有关 德行 的论述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三 教师角色的定位 四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 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1 学校教育社区化 社区生活教育化2 专业型教师 学校型教师 为 社区型 教师 第二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 教师的权利 自学 二 教师的义务1 教师对知识应付的责任教师既要教学生 自己也应是学生2 教师对学生应付的责任教书育人3 教师对社会应付的责任国家民族的兴衰与教师息息相关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一 师生关系的内涵 一 什么是师生关系 二 师生关系的含义1 存在 工作 意义上的依存关系2 人格意义上的平等关系3 过程 交往 意义上的互动关系4 情感意义上的相融关系5 发展意义上的相长关系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二 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 童年期的师生关系 二 少年期的师生关系 三 青年初期的师生关系 三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 对立型师生关系 二 依赖型师生关系 三 放任型师生关系 四 民主型师生关系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四 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 尊师爱生 相互配合2 民主平等 和谐亲密3 共享共创 教学相长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四 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2 学生方面学生对教育和教师的认识3 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第3单元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 三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 了解和研究学生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 热爱 尊重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4 建立教师威信5 主动与学生沟通 善于与学生交往6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 健全人格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节教师专业知识第二节教师专业能力第三节教师专业精神第四节教师专业人格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节教师专业知识一 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二 系统的专业知识1 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 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 熟练掌握有关的技能技巧2 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 相关性质 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3 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4 掌握每一门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 界域 原理 思维工具和方法5 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以及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好人格力量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节教师专业知识三 坚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四 丰富的教育实践知识1 它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源泉2 它是教育智慧产生的前提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二节教师专业能力一 教学能力 一 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力 二 高超的教学实施能力 三 灵活的教学辅导能力 四 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力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二节教师专业能力二 班主任工作能力 一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二 集体教育能力 三 个别教育能力 四 评定学生的能力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二节教师专业能力三 教育研究能力 一 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 采集资料的能力 三 科研写作的能力四 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 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系统 它随时要与社会取得平衡 二 工作对象的特点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三节教师专业精神一 敬业精神二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 科学思想 观念 及其实现这种观念的一种勇气 它渗透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气质 性格或心理 它包括 探索精神 实证精神 原理精神 创新精神 独立精神 三 人文精神 第3单元第二章教师专业素养 第四节教师专业人格 见书 第3单元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一 教师职业发展阶段1 生存与发现期2 稳定期3 尝新与自疑期4 宁和与保守期5 游离悠闲期 第3单元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二 教学专长发展阶段1 新手教师2 熟练新手教师3 胜任型教师4 业务精干型教师5 专家型教师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 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2 师范教育阶段的影响因素3 任教后的影响因素 第3单元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见书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实践 见书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一 课程概念二 课程标准三 课程结构四 课程资源五 新课程观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一 课程概念 一 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来界定 课程是知识 科目 课程是经验 二 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来界定 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概念 课程是在学校培养目标的规范下有计划开设的学科与活动以及学校环境中对学生起着影响的因素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二 课程标准 一 课程标准的含义和结构 书164 二 课程标准的特点 书P165 166 三 课程标准的意义 书167 1 从国家层面上 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2 从学校教育层面上 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3 从教材层面上 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4 从教师教学层面上 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二 课程标准 四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1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 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2 课程标准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 再组织 4 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三 课程结构 见书170 一 课程类型 170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二 义务教育课程结构 小学 中学 整体 设置九年 一贯 的义务教育课程 三 高中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三个层次构成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四 课程资源 185 一 课程资源的含义 二 课程资源的分类 根据来源分 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 文字 实物 活动和信息化资源 根据功能特点分 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根据存在方式分 显性课程资源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资源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1 显性课程资源 所谓显性课程资源是指一个学校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 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 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资源 它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 有组织地实施的 正式课程 或 官方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 2 隐性课程资源所谓隐性课程资源 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 学生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那些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 非正式的 非官方的经验 它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却可以丰富 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特殊的教养 使学生成为有特殊教养的人 隐性课程资源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或校园文化 它涵盖的范闱很广 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 各个角落及各种行为 在校园里主要有三类隐性课程资源 一是物质性的隐性课程资源 诸如学校的建筑及其结构 教室的布置 校园环境 校园生活水平及其结构和内涵等 二是制度性的隐性课程资源 诸如人际关系准则 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组织机构 各种规章制度等 三是心理性的隐性课程资源 诸如师生特有的心态 学风 交往方式 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隐性课程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隐性课程资源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第二 隐性课程资源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第三 隐性课程资源的影响是双重的 既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第四 隐性课程资源的内容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综合体 一般来说 隐性课程资源是偏重于非学术性的教育经验 如隐含于班级和学校的组织结构 行为规范与准则 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但它并不完全排除学术性的内容 例如同学之间的知识交流 教师认知方式和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等 3 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的关系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是两种不同的课程资源 一方面 二者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种互动辩证的关系 显性课程资源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资源 因为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是以自主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两类主体 这就决定了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不可预期性 必然存在着非计划性 非预测性的教育影响 必然存在着隐性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 隐性课程资源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资源 人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和组织 使隐性课程资源转换为显性课程资源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四 课程资源 三 课程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 价值潜在性 多质性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四 课程资源 四 新课程为什么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 1 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 2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让教学 活 起来 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可以说 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四 课程资源 五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念和原则1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2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1 共享性原则 2 经济性原则 3 实效性原则 4 因地制宜原则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四 课程资源 六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1 探讨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手段和用具2 研究和确定学生的发展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要求3 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4 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5 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 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6 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五 新课程观 见书160 一 强调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二 凸显生活世界的课程意义 三 强调直接经验的课程意义 四 彰显课程的开放与生成 第4单元课程观 民主 科学 开放的课程观 思考题 1 谈谈你对书中所列几种课程定义的理解 2 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 课程结构和内容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 品格 体质的发展 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阐述课程及其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 3 如何理解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4 你认为与传统高中课程比较 高中新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设置模块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 有三位将要升入高中的学生甲 乙和丙 他们听说实行高中新课程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 感到非常高兴 学生甲想用第一年的时间把体育全部学习完 然后集中精力学习语 数 外等课程 学生乙打算在第一年把自己要学的物理全部学完 在第二年把化学学完 在第三年再学习生物 学生丙则更加高兴 他的物理成绩不太好 所以 他打算进高中后不再学习物理 而从其他科目上把学分学够 请问这三位学生的想法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吗 为什么 6 我们有教科书 为什么还要提出课程资源的问题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教学的认识二 教学的基本规律三 教学的基本原则四 新课程的教学观五 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论讲 六 课堂教学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教学的认识 一 教学的含义1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 2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3 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4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 师生交互影响的媒介5 教学是一种系统活动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教学的认识 二 教学与教育 智育和课程的关系1 教学与教育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教学的认识 二 教学与教育 智育和课程的关系2 教学与智育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教学的认识 二 教学与教育 智育和课程的关系3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三 教学的作用和任务1 教学的作用 书P205 2 教学的任务 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教学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智力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生成 教学应注重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形成 四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书206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二 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 教学相长性规律 二 教学发展性规律1 知识的智力价值的产生过程2 知识的智力价值的体现过程 三 教学教育性规律1 书能育人2 教书的人能育人3 教书的活动能育人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三 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的教师主导性体现在 1 导向性 2 民主性 3 启发性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反映在 1 能动性 2 独立性 3 创造性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二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1 强化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意识 把研究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得力支撑点2 强化结合教学选择课题的敏感 把教学作为研究的有力领域3 强化教学与研究的互反馈 善于把教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三 充分展开思维过程的原则1 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 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2 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障碍 错误和疑问3 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四 注重揭示知识整体联系的原则1 应把学科知识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突出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 应使学科知识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 以突出学科中核心基本概念 五 言传身教统一的原则1 真2 爱3 严 六 教书与育人统一的原则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第四节新课程的教学观 见书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五 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论讲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第5单元 六 课堂教学 一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1 备课 1 备课的含义 2 备课的类型 根据备课主体 可将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根据备课涉及内容的范围 可将备课分为学期备课 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根据备课形式 可将备课分为显性备课和隐性备课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 备课 3 备课的内容首先 研读课标 读 前言 把握基本方向 读 目标 确立目标意识 读 实施建议 提高操作能力其次 要钻研教材 第三 全面 深人了解学生第四 设计教学方法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 备课第五 设计并编写教案1 教案的内容 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班级 学科名称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课的类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进程等 其中教学进程是教案的基本部分 2 教案的种类 从详略程度来分 教案可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根据教案的样式 可将之分为条目式 表格式两种 教案按呈现形态也可分为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3 设计教案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或方案 1 思路设计 2 活动设计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二 上课1 好课的标准 1 目的明确 2 内容正确 3 方法恰当 4 组织严密 5 语言清晰 6 积极性高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一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二 上课2 有效课堂的要素和环节 1 情境与问题 2 阅读与思维 3 互动与引导 4 练习与反馈 三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 课外辅导 五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二 说课 一 说课的内容1 说教材 2 说学生 3 说教法 4 说学法 5 说教学程序 二 说课的要求1 抓住一个 课 字 突出一个 说 字 2 遵循 课 路 选准 说 法 3 变换 说 法 找准 说 点 4 把握 说 度 把课 说 活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三 听课与评课 一 听课的要点1 认真准备2 仔细观察3 详细记录4 整理反思 二 评课的要点1 倾听执教者反思2 平等对话 相互启发3 就课论理 有理有据 第5单元教学观 发展 交往 生成的教学观 思考题 1 怎样理解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2 谈谈你对教学相长规律的认识 3 遵循教学发展性规律应坚持哪些教学原则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一 教育评价的认识二 传统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四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一 教育评价的认识 一 教育评价的概念 二 教育评价的发展脉络1 传统考试阶段 19世纪中期前 2 教育测验阶段 19世纪中期一20世纪初 3 教育评价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后 1 教育评价 描述时代 2 教育评价理论化时期 3 教育评价专业化时期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一 教育评价的认识 三 影响教育评价的要素1 客观描述 1 资料来源不同 2 资料性质不同 3 关注重点不同 4 评价者的素质要求不同 2 价值判断 社会本位论 个体本位论 3 增值功能探索 1 激励作用 2 调节作用 3 诊断作用 4 管理作用 5 发展作用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四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1 在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 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2 在评价功能上 有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3 在评价的类型上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4 在评价方法上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二 传统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反思传统的考试和评分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用分数表示学习成绩 而分数又不能全面 准确地反映学习的质量 水平 学力 导致学生被片面评价 第二 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不为教学服务 而是为考而教 考试被绝对化了 第三 考试的基本功能 反馈作用被严重地削弱 教育评价也因之而丧失了增值功能 第四 滥用考试分数 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不必要的名次等第排序 人为地制造了不良竞争 损害了学生的尊严 贬低了人的价值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 日常教育评价 以真实性为基础 高扬人文性 二 校内学业考试 以测量性为基础 突显教育性 三 毕业或升学考试 以综合性 全面性 为基础 凸显导向性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四 教育评价 学生素质评价 类型与方法 一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二 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6单元评价观 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 分析与思考 1 当前考试评价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 2 当前我国中小学业考试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 谈谈你对分数的看法 4 请比较表现性测验与传统客观测验的异同 5 分析成长记录与传统意义上学生档案的区别 6 阐述日常性教育评价的意义与特征 7 阐述教学考试的意义与特征 第7单元研究观 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一 校本研究的含义二 校本研究的性质三 校本研究的意义四 校本研究的方式五 校本研究常用方法六 校本研究的成果表达 第7单元研究观 以校为本的研究观 一 校本研究的含义1 教研对象的校本性和针对性 为了学校 2 研究主体的多样性3 校本研究方法的多样性4 研究过程的反思性与开放性5 校本研究价值的现实性与实效性二 校本研究的性质 331 校本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三 校本研究的意义 313 四 校本研究的基本形式 315 五 校本研究常用方法 327 六 校本研究的成果表达 330 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勉 诫子书 诸葛亮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淫慢 放纵怠惰励精 振奋精神险躁 轻薄浮躁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ppt)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