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病原真菌ppt演示课件

  • 资源ID:516875       资源大小:611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病原真菌ppt演示课件

病原真菌,1,.,第一节 感染性病原真菌,2,.,一、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 本属成员为典型的双相型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样细胞,室温培养时形成菌丝体状。 重要致病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 荚膜组织胞浆菌假皮疽变种 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氏变种,3,.,(一)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 该菌寄生在网状内皮细胞胞浆内,引起犬、猫和人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组织胞浆菌病。使感染组织形成肉芽肿。,4,.,1、生物学特性(1)形态病灶中及37 培养呈酵母样形态 ,球形,直径13m ,有荚膜。25培养形成丝状菌落,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棕黄色。菌丝分枝分隔,产生椭圆形的小分生孢子和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分生孢子。,5,.,(2)培养 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46周才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至棕黄色绒毛状菌落。 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时,可形成湿润有光泽、表面皱褶的酵母样菌落。,6,.,2、微生物学检查镜检 见特征性的棘状厚壁大孢子,可作出诊断。 病变组织末梢血及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 在单核细胞或多形核细胞中如有小的、呈 洋葱切面样卵圆形孢子,亦可作出诊断。动物接种 病料接种小鼠可引起死亡,并可检出本菌。补反一般在发病后23周呈阳性反应。,7,.,3、防制 目前尚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静脉注射含0.1两性霉素B的葡萄糖液有一定效果。,8,.,(二)荚膜组织胞浆菌假皮疽变种旧名: 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 假皮疽隐球菌 假皮疽组织胞浆菌 是马属动物流行性淋巴管炎的病原体。 本病的特征为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皮肤溃疡。,9,.,1、生物学特性 (1)形态 病料压片镜检,菌体呈卵圆形或瓜子形,具有双层膜,大小23×35m,菌体胞浆可见24个圆形、闪亮、呈回旋运动的小颗粒。 培养物涂片菌体呈丝状,分支分隔、粗细不匀,菌丝末端形成瓶状假分生孢子。,10,.,(2)生长要求与培养特性 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2530,最适pH59。初次分离较困难且生长缓慢,接种后10天开始生长,2040天形成菌落。 常用葡萄糖甘油琼脂、肝汤琼脂及沙堡弱氏培养基等培养。,11,.,沙堡弱氏培养基 10天后开始生长,30天左右生长最旺盛,菌落为蚕豆大小,淡黄色或褐色,边缘不整、表面呈皱褶状,初期湿润,以后变干燥,像“爆米花”样。液体培养基 生长需613天,30天左右才能长好,形成淡黄色、多皱褶的菌膜,随时间延长,液体表面呈撒粉状,培养基仍保持透明。,12,.,2、致病性 自然感染,主要引起马属动物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骡最易感,驴次之。 家兔、豚鼠人工感染引起局部脓肿。,13,.,3、微生物学检查 镜检 取脓汁或分泌物,适当稀释,镜检或取痂皮加10氢氧化钾处理透明后,制片镜检,见有双层膜的酵母样细胞,结合病情,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分离培养。,14,., 变态反应 用该菌的培养物颈部皮内注射,4872h后测定皮肤增厚及肿胀性质,如注射局部发生硬固的热痛肿胀;皮肤增厚超过5mm即为阳性。此法特异性强、检出率高达80以上。 此外,进行沉淀反应、补反检查马血清中的抗体,也是有效的诊断方法。,15,.,第二节 中毒性病原真菌,16,.,凡能产生毒素、导致人和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的真菌,称为中毒性病原真菌。 包括: 青霉菌属、镰刀菌属、葡萄穗霉菌 属、麦角菌属和曲霉菌属的一部分 霉菌。,17,.,毒素的种类 根据其主要中毒作用可分为 肝脏毒 肾脏毒 神经毒 造血组织毒 许多真菌毒素往往作用两种以上的器官或系统,表现出致畸形、致癌作用。还包括抑制细胞的分裂或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核酸复制、降低免疫应答作用等。,18,.,一、镰刀菌属(Fusarium) 镰刀菌又称镰孢霉。本属有近50种菌,是危害各种作物的病原菌,有些也是人、动物、昆虫的病原菌,是医学和兽医学广为重视的产毒素性病原真菌。 本属大多数菌种都产生毒素,其中重要的有:禾谷镰刀菌、梨孢镰刀菌、拟支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19,.,(一)生物学特性 多数在琼脂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发达,有的气生菌丝不发达或完全无气生菌丝,由营养菌丝组成子座,分生孢子梗座直接在子座上生出。,20,.,分生孢子分为: 大分生孢子 镰刀形、锥形、钩形、柱形等,多细胞、多隔。 小分生孢子 呈卵形、纺锤形等,一般为单细胞。,21,.,大分生孢子,22,.,(二)毒素 镰刀菌毒素大致分为3大类: 玉米赤霉烯酮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毒素 丁烯酸内酯,23,.,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又名F2毒素,由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等产生。 可引起仔猪子宫、外阴肿大,母猪阴门及乳腺肿大,子宫外翻,流产,胎儿畸形等,所以称雌性发情毒素。,24,.,2、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是一组毒素的统称,重要的有: 单端孢霉烯(T2毒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双醋酸基藨草镰刀菌醇(DAS ) 伏马毒素,2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多种镰刀菌均可产生,可致猪等动物呕吐、拒食,消化道黏膜发炎、溃疡和出血以及神经症状。发生拒食与呕吐综合征。,26,.,T2毒素和DAS 毒素 是上皮坏死因子,致皮肤口腔及上消化道上皮坏死及溃疡。T2毒素还可造成动物消化道出血,肝、肾退行性变化。 此外,T2毒素还有致癌、致畸变及免疫抑制作用。,27,.,伏马毒素(Fumonisins) 有4种,A1、A2、 B1和B2,主要由串珠镰刀菌等产生。 可致马脑白质软化症、出血及水肿。,28,.,3、丁烯酸内酯(butenolade) 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木贼镰刀菌、拟支孢镰刀菌和梨孢镰刀菌产生此类毒素。 主要引起水牛的“蹄腿腐烂病”,喂饲带此毒素的霉败稻草后,蹄和皮肤处破裂,有时蹄匣脱落或尾尖、耳尖干性坏死。,29,.,(三)毒素检测 腹腔接种小鼠,引致精神萎顿、腹泻、胃肠出血,口部有坏死灶,最终死亡。,30,.,二、曲霉菌属(Aspergillus) 曲霉菌可感染动物,也可在饲料、粮食中繁殖产生毒素,动物食入引致中毒。 常见曲霉 烟曲霉、黄曲霉、寄生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白曲霉以及黑曲霉等。 烟曲霉以感染致病为主,同时也产生毒素。黄曲霉、寄生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等均以所产毒素而致病。,31,.,形态特征:菌丝分枝分隔、无色,接触培养基的菌丝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长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梗不分枝,顶端膨大呈球形称顶囊,顶囊上长着有12层小梗,小梗呈放射状平行排列,顶端长出串状的分生孢子,并分为黄、绿、黑、灰等颜色。,32,.,(一)烟曲霉菌(Afumigatus) 烟曲霉常存在于禽舍的地面、垫草、用具、空气及发霉的谷物和饲料中。能引起家禽的曲霉性肺炎及呼吸器官组织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该菌主要侵害幼禽,死亡率达50%以上。也可感染哺乳动物和人。,33,.,1、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菌丝无色透明或烟熏色,分生孢子梗较短,顶囊直径2030m,小梗单层,长68m,末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3.5m,呈灰、绿或蓝绿色。,34,.,菌落 在葡萄糖马铃薯培养基、沙堡弱氏培养基上经2537培养,生长较快,菌落最初呈白色绒毛状,迅速变为绿色、暗绿色以及黑色,外观呈绒毛状,有的菌株呈黄、绿和红棕色。,35,.,毒素 本菌在感染组织的过程中,还产生一种蛋白质毒素,可导致家兔、犬、豚鼠、小鼠和鸡中毒,发生痉挛、麻痹,直至死亡。,36,.,2、微生物学检查 可从肺部病灶采集病料,进行切片或压片,镜检。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分隔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孢子等结构。必要时进行分离培养。,37,.,3、防制 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通风干燥,不让垫草发霉。环境及用具保持清洁,发病时可试用制霉菌素。,38,.,(二)黄曲霉(Aflavus) 该菌主要生长在花生、玉米、谷物、花生饼、棉子饼、豆制品及鱼粉、肉制品中,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引起畜、禽饲料中毒和人的食物中毒。,39,.,1、生物学特性 菌丝 分支分隔,分生孢子梗壁厚、无色,长度小于1mm,直径1020m;顶囊大、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小梗为一层或二层,直径300400m;分生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 菌落 初为灰白色、扁平,以后出现放射状皱纹,菌落颜色转为黄至暗绿色,菌落背面无色至淡红色。,40,.,黄曲霉的菌落与分生孢子头,41,.,黄曲霉的分生孢子头,42,.,2、黄曲霉毒素 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基本结构都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包括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前者为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 黄曲霉毒素按化学结构分为:B1、B2、G1、G2、B2a、 G2a、M1、M2、P1、GM2、毒醇等多种。其中B1、B2、G1、G2毒力最强。,43,.,黄曲霉毒素对多种动物呈现强烈毒性作用,但不同动物的敏感性不同 鸭、兔、猫、猪、犬较敏感,LD50为0.10.65mgkg。猴、豚鼠、小鼠、羊敏感性较低。,44,.,黄曲霉毒素为强烈的肝脏型毒素,吸收后主要作用肝脏、损害肝脏。中毒特征症状为食欲尚失,眼结膜黄染,尿呈桔黄色。该毒素可使动物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及慢性中毒,并有致癌性,也能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及吞噬作用和补体的产生。,45,.,3、诊断 主要是从死亡动物的肝脏或可疑饲料中检出黄曲霉毒素。,46,.,

注意事项

本文(病原真菌ppt演示课件)为本站会员(优***)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