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民间尚红色彩观概说(共3页)

  • 资源ID:51243228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民间尚红色彩观概说(共3页)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代尚红色彩观概说牛 耕(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摘要】 :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审美观之源,对原始色彩的认识来自于原始色彩崇拜。中华民族本有信古崇祖的传统,根植于原始崇拜,而深受中国儒、释、道文化思想哲学影响的中国民间色彩观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生生观的色彩观,阴阳观的色彩观、五行八卦观的色彩观三大体系。红色是中化民族群体的神祗崇拜色彩,由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身旁洒矿物质的红粉,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生开始,尚红意识流的至今。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红意味着吉祥、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忠诚、兴旺,意味着百事顺遂、祛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等愿望,决定了中国民间尚红的色彩审美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色彩文化。【关健词】 :原始色彩色彩观尚红色彩文化本原哲学一、色彩起源原始色彩是人类的色彩之源,其最典型的现象就是色彩崇拜。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绪言中谈到: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色彩感觉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之一。原始先民对于大自然中颜色的感觉,逐渐影响到人类的色彩活动。人类对于色彩的感悟力,往往是由经验、联想而得。人类最初对红色的关注与血液有关,因为任何动物的生命都是与血液紧密相连的,另一种红色的象征源于对日和火的崇拜。对太阳和火神的图腾崇拜中国人对红色偏爱的民族心理,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对太阳神虔诚的膜拜。中国人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炎帝又称赤帝,他是中国的太阳神,太阳鸟是他的化身,故“太阳、赤鸟均受到先民崇拜,对赤帝的崇拜,即对火的崇拜。以红色为贵,即以赤帝为尊。”尚赤之习古已有之,礼记·檀弓篇有“周人尚赤”。人类早期直觉本能所反映的正是人的生命在源所呈现的生命状态,中国民间色彩观就是建筑在人的生命本源基础之上的色彩原系统,这中华民族尚红意识的根源。二、中国古代色彩观的形成一,社会等级制度、。一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色彩观念要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条件和群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2我们从社会环境方面考虑, 认为尚红现象主要与古代的等级制度和观念有关。自唐朝开始,官员的服饰就与品级相挂钩。从唐朝至明朝,官服是以颜色区分品阶:三品以上为紫袍,佩带金鱼袋;四、五品为绯红袍,佩带银鱼袋;六品以下为绿袍,无佩带鱼袋。由此可见,紫色和红色是官位较高的人穿着的,象征着更高的地位与权力。明朝规定,凡送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类似的制度,凡经皇帝批定的本章统由内阁用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红色成为皇帝批发文书的专用颜色,称为“朱批”。“朱批”具有无上的权威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古文化, 其在色彩观念上也有自身的特点。一南楚墓葬中随葬的器物, 无论服装、漆器、内棺, 大抵图案繁缉, 色彩斑斓, 以红色为主调。楚人尚红色, 以红色为贵。” l “ 楚人尚赤之风,相沿不衰。 江陵江陵的马山1 号楚墓, 相对年代是战国中期, 出土了大量衣袅, 图案繁缉, 色彩鲜丽, 而以赤为主色。各地楚墓出土的漆器,黑底朱彩, 绝少例外。淮阳的楚车马坑, 相对年代是战国晚期, 从中发现了多面战旗, 全是火红的。”故后汉书· 舆服志下: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故上衣一玄, 下裳黄。日月星辰, 山龙华虫, 作绩宗彝,藻火粉米, 椭献稀编, 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 。孔安国日: “ 以五采明施于五色, 作尊卑之服。”从传说时代的黄帝尧舜开始, 色彩即己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 被赋予政治和社会的功能, 象征地位的高低。在两周, 正色象征高贵, 间色象征卑贱。论语· 阳货: “ 子日恶紫之夺朱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恶利口之覆邦家也”, 。朱为正色, 紫为间色, 即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因此楚国的上层贵族也许正是利用了楚人的这种心理, 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权威、区别尊卑贵贱而限制甚至剥夺庶民使用红色的权利, 把红色主要使用在只有贵族才一能享用的锦绣之上。使用红色成为贵族的特权, 红色自然就成了高贵的象征。这种措施的长期实行当然会导致楚人社会内部在色彩观念上形成一种总体的认识和倾向“ 以红色为贵” 。二、传统哲学观念“阴阳相和,化生与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诞生于中国原始社会的阴阳观和生生观合一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人类生命意识的哲学升华,即阴阳相合才能繁衍人类的万物,而人类万物是永生不息的。中国人把自然属性的事物和天地,阴阳观联系起来,把某些事归为天,视为阳性的事物、把某些事物归于地,视为阴性的事物,一般普遍视为阳性的色彩,相反的色彩一般则视为阴性的色彩。红色是中华民族群体神祗崇拜的阳性色彩,由四万年前山顶洞人在死者自旁洒赤铁矿分和摆放被涂染成赤色的石珠、鱼骨等装饰品,这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通过红色为象征,祈愿灵魂不死生命永续。到了新器时代,最典型的物化形成是彩陶。彩陶是原始人类表达色彩审美最早,最直接、最普遍的媒介材料之一,而尤以红色使用最为广泛。这种尚红现象和中国传统吉祥观念是相符的。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崇尚吉祥、平安的思想观念,运用红色来表达宜子益寿、生命不息、驱邪去灾的愿望,红色成了中国人的首选。(三)自然条件三、古代尚红现象与尚红民间美术在中国逢年过节时,域镇乡村、大街小巷,挂红灯、贴红对联,红窗花、穿红衣、戴红花、放红鞭炮,处处都有红,中国人的春节就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红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利用红色充分表达着自己追求美好、吉祥的愿望,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独一无二的色彩文化现象。中国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和美术作品其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尚红美术作品当属剪纸。因此它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而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内涵,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本原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剪纸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北方地域剪纸粗犷纯朴、古拙随意;南方剪纸工细优美、华丽明快。但是,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剪纸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色彩观念上基本上都是红色调。选择红色不是一个巧合,它有着深层的本原哲学、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的体系理念背景,可以说是以红、黑、白为主色的彩陶文化艺术的变种与演变发展,在造型观念的色彩观念上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以红色为主旋律的民间美术还有就是刺绣作品,尤其是山西、河北、陕西、甘肃一带的刺绣更是尚红刺绣的代表。这集中体现在刺绣作品中大面积使用红色,尽管刺绣纹样用红、绿、兰、黄、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表现,但它体积不大,而底色大多以红色居多,这使得刺绣作品给人的印象便是红。比如陕西一带民间艺人常常选择红色布料作虎头帽,虎头鞋,肚兜等送给过满月的小孩,尤其是肚兜都选用红色布料制作。在这里红色带着消灾避难的祈祷和祝福。一切的现在都源自遥远的过去,华夏民族对红色的偏爱,应该是有意味的,这种尚红意识根源于最初使用红色的本能意识。人类早期直觉本能所反映的正是人的生命本源所呈现的状态,是中国本原哲学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尚红色彩观念就是建筑的生命本源基础上的色彩原系统和色彩文化学。参考文献:1中国民间美术靳之林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年第1版2中国人的色彩观姜澄清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3色彩美学郭廉夫,张继华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4色彩艺术学李广无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版 作者简介 牛耕(1973-),男,甘肃,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方向研究。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民间尚红色彩观概说(共3页))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