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资源ID:48794362       资源大小:35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14,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3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震(振)和智能控制;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5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 6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7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 8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9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 10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11道路工程; 12交通工程。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参见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土木学院必修8学分(硕士阶段)二级学科基础课参见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土木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阶段)硕士专修课程参见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土木学院4学分(硕士阶段)博士专修课程240.804岩土工程研讨专题322秋土木学院4学分240.806现代结构工程及桥隧工程研讨专题(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07交通系统优化与模拟322秋土木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由导师指定,可修硕士课程土木学院必修2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参见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培养方案本科非土木类的硕士生必修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土木学院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19学分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 (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 (5)预期成果; (6)主要参考文献。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土木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14,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本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3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2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3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振和控制; 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5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 6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7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 8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9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10岩土工程安全与评价;11地下结构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322春外国语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240.501结构动力学322秋土木学院必修8学分240.502有限元分析322秋土木学院240.505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322秋土木学院240.518复合地基理论及应用(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528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水平)322秋土木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240.504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322春土木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240.506高层结构分析与概念设计(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514高等岩土力学(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524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高水平)241.5春土木学院240.530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国际化)241.5春土木学院240.531现代桥梁施工技术(高水平)241.5秋土木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011.502数值分析(跨一级学科课)483春数学系6学分240.503结构稳定理论322秋土木学院240.507大跨度结构理论322春土木学院240.509高等结构试验(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511高等混凝土技术(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512结构随机振动与地震工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13工程结构减振与控制理论(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515岩土塑性力学322秋土木学院240.549岩土粘弹性力学与工程应用241.5春土木学院240.517岩土工程测试161春土木学院240.520深基坑工程技术402.5春土木学院240.521隧道工程(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523边坡工程(国际化)241.5春土木学院240.525桥梁结构数值分析方法322春土木学院240.536岩土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国际化)241.5春土木学院240.537岩土动力学及动态测试技术322秋土木学院240.526桥梁结构抗震与抗风(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527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322春土木学院学位课程硕士专业选修课程240.529钢与组合结构桥梁241.5春土木学院240.532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241.5秋土木学院240.538大跨度桥梁(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非学位课补修课程由导师指定2门课程土木学院本科非土木类硕士生必修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12学分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5次1650.503学位论文10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并重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2硕士生在正式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并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3硕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开外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4硕士生在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准。5根据学习成绩和课题研究表现评定学业奖学金。6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交通运输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23,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3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理论;2路基路面工程;3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技术;4物流理论与交通运输管理;5交通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6交通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校级公共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程240.550现代道路几何设计(高水平)322秋土木学院必修8学分240.553数字道路483春土木学院240.719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与实务322秋土木学院240.720现代交通规划与设计(高水平)483秋土木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程240.551路基理论与方法322春土木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240.552路面工程理论(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554道路工程经济分析322秋土木学院240.721交通枢纽规划与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722现代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322春土木学院240.723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方法(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011.502数值分析(跨一级学科课)483春数学系6学分240.555道路数值仿真技术(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556沥青及沥青混合料322秋土木学院240.702交通流理论(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704计算机辅助交通建模322秋土木学院240.707城市交通网络分析(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705交通工程理论与实践(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711现代物流相关技术483春土木学院240.712交通需求管理322春土木学院204.724交通安全与环保322秋土木学院非学位课补修课程240.B22城市道路设计土木学院本科非交通运输类的硕士必修240.B32交通工程土木学院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12学分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5次1650.503学位论文10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并重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2硕士生在正式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并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3硕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开外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4硕士生在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准。5根据学习成绩和课题研究表现评定学业奖学金。6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7100,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本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3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城市建设管理2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3可持续城市与可持续建筑4土地资源及房地产管理5工程项目融资6房地产公司治理7建设企业管理8设施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240.602建设系统工程(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必修8学分240.625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1现代工程管理专题322秋土木学院240.863可持续城市与建筑(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4现代工程安全管理(高水平)322秋土木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240.601项目融资(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240.608现代物业资产管理(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626房地产公司治理(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011.501数理统计(跨一级学科课程)483秋数学系6学分240.605现代城市管理学322秋土木学院240.612工程项目策划与评价322秋土木学院240.613现代建设企业管理(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614现代工程成本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615现代工程质量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618建筑物的诊断鉴定与加固修复322春土木学院240.619绿色技术与项目环境评价322春土木学院240.624虚拟施工(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530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国际化)241.5春土木学院240.532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241.5秋土木学院非学位课补修课程240.B41管理学原理土木学院本科非管科类的硕士生必修240.B42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学院240.B43房地产开发土木学院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12学分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5次1650.503学位论文10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并重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2硕士生在正式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并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3硕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开外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4硕士生在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准。5根据学习成绩和课题研究表现评定学业奖学金。6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71Z1,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本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3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二、主要研究方向1工程管理信息化2基于BIM的工程管理3土木工程风险与安全管理4土木工程可持续建造技术5工程项目策划与评价6工程造价7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8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9既有土木工程可靠性鉴定与检测加固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 3 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程4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外国语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专业选修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322春外国语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一级学科基础课240.602建设系统工程(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必修8学分240.625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1现代工程管理专题322秋土木学院240.863可持高水平续城市与建筑(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4现代工程安全管理(高水平)322秋土木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240.612工程项目策划与评价322秋土木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240.613现代建设企业管理(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624虚拟施工(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011.501数理统计(跨一级学科课程)483秋数学系6学分240.601项目融资(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605现代城市管理学322秋土木学院240.608现代物业资产管理(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614现代工程成本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615现代工程质量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618建筑物的诊断鉴定与加固修复322春土木学院240.619绿色技术与项目环境评价322春土木学院240.626房地产公司治理(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530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国际化)241.5春土木学院240.532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241.5秋土木学院非学位课补修课程240.B41管理学原理土木学院本科非xx类的硕士生必修240.B42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学院240.B43房地产开发土木学院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12学分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5次1650.503学位论文10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并重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2硕士生在正式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并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3硕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开外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4硕士生在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准。5根据学习成绩和课题研究表现评定学业奖学金。6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工程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1Z1,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工程管理信息化2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3土地资源及房地产管理4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5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6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7土木工程质量管理8土木工程风险与安全管理9建设企业与房地产企业管理10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合同管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修课学分3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工程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必修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一级学科基础课240.602建设系统工程(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必修8学分(硕士阶段)240.625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1现代工程管理专题322秋土木学院240.863可持续城市与建筑(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4现代工程安全管理(高水平)322秋土木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240.601项目融资(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限定选修4学分(硕士阶段)240.608现代物业资产管理(国际化)322春土木学院240.613现代建设企业管理(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240.624虚拟施工(全英语课程)322秋土木学院240.626房地产公司治理(国际化)322秋土木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011.501数理统计(跨一级学科课)483秋数学系4学分(硕士阶段)240.605现代城市管理学322秋土木学院240.612工程项目策划与评价322秋土木学院240.615现代工程质量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618建筑物的诊断鉴定与加固修复322春土木学院240.619绿色技术与项目环境评价322春土木学院240.530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国际化)241.5春土木学院240.532桥梁结构诊断与加固241.5秋土木学院博士专修课程240.861现代工程管理专题322秋土木学院4学分240.862精准建造与管理(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3可持续城市与建筑(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240.864现代工程安全管理(高水平)322秋土木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240.802土木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及仿真技术322秋土木学院博士必修2学分240.806现代结构工程及桥隧工程研讨专题(高水平)322春土木学院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春、秋非学位课补修课程240.B41管理学原理土木学院本科非工管类的硕士生必修240.B42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学院240.B43房地产开发土木学院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1土木学院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1650.804发表论文(博)1650.805学位论文(博)15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20 / 2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注意事项

本文(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本站会员(磨石)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