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 资源ID:473988       资源大小:96.5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 5 篇)(篇一)为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我市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养老服务业相对滞后的矛盾,助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根据市政协七届五十四次主席会议工作部署,5 月 12 日至 19 日,由市政协副主席邓刚率领社法委部分政协委员到*、*、杭州学习考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5 月 27 日至 31 日,由邓刚带队,市政协社法委组织部分委员及市民政局相关人员共 17 人,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视察组先后实地视察了解市社会福利院和水城县社会福利中心,老鹰山镇敬老院,红桥新区老年养护楼及养老地产在建项目,凤凰社区、水木清华、*社区、白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8 个机构和站点,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组织委员座谈讨论。调研组由 5 人组成,先后前往盘县柏果、鸡场坪、刘官敬老院,六枝特区落别、新窑敬老院,塔山社区幸福院和廻龙溪在建的老年公寓项目等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市民政局和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情况介绍,结合视察、调研情况,组织委员对全市不同类型、不同服务内容、不同服务对象的养老机构和站点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目前,全市共有 60 周岁以上老龄人口 39.1 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13.5%,我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工作,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城市以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为核心,民办养老机构为辐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辅助;农村以敬老院为支撑,幸福院为辅助的养老服务格局。养老服务正逐步朝着产业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截至*年底,全市养老机构 122 家(其中城市福利院 4 家,农村敬老院 91 家,民办养老机构 13 家,其他类别 14家)。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 60 家,农村幸福院 176 家。共有各类养老床位数 11595 张,60 岁以上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数 30.5 张。具体做法为:1、强化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专题之一。*年印发了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市府发*14 号)。实施意见对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从土地落实、资金补助、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并明确对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给予一次性补贴 3000 元。民办养老机构可享受与公办养老机构相同的土地政策,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等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对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认真研究,大胆创新,探索具有六盘水特色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径,提出了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目标,统筹推进大健康发展战略,将医养结合、农旅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作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抓手,把“候鸟式养老、护理式养老、休假式养老、旅游式养老”不断融入到新型养老服务体制建设中,着力推进和努力打造“足不出户养老、上门服务养老”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2、积极开发养老项目,夯实养老服务基础一是加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 95 家,养老床位 5607 张。二是强化农村敬老院的改造提升。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 91 所,率先在全省实现敬老院的全覆盖。三是着力抓好农村幸福院的建设。目前全市共建农村幸福院 176 所, *年省老龄办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幸福院建设现场观摩会。四是着力推进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依托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保健、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初步形成一种“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社会氛围,今年省老龄办又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居家养老服务现场观摩会。3、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社区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打造医养结合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实现老年人前院看病、后院养老的目标。(二)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视察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养老服务从床位看,农村多、城市少;从性质上看,公办多,民办少;从规格上看,中低端多、高端少;从经营模式上看,单一养老多,医护结合、农旅养结合少。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广大老年人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但涉及部门多、层面多,养老服务工作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机构。如在民政内部具有养老服务职能的有老龄委办、社会救助局、社会福利科三个部门负责,职能分散,多头管理,机制不活。对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够。如根据国家有关养老服务政策规定,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根据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在我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2、养老机构建设不够规范。一是配套设施简陋。大部分养老机构内没有无障碍通道和辅助设施,许多农村敬老院房间内无独立的卫生间,大部分农村敬老院设施陈旧,环境较差。除了政府兜底部分,很难吸引社会老人入住。二是全市规模较大的敬老院缺乏必要的人员接送、物资采购等业务用车。3、养老机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专业化管护人员缺乏。如盘县柏果镇敬老院入住率已达 70%,但管护人员只有 11 人,且现有管理、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标准、规范的护理程序。二是管理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突出。如六枝特区许多通过招考进入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被乡镇政府抽调到其他岗位。三是养老服务严重缺乏社会工作者和自愿者(全市持证社工 43人,其中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不足 20 人)。四是全市境内没有一家养老机构取得消防合格证审批手续,制约对养老服务业相关扶持政策的兑现。4、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我市目前机构养老床位仅占老年群体的 3.4%。按照省下达的任务,“十三五”末我市养老机构床位应达到 20000张,目前仅有各类床位 11595 张,床位缺口近 9000 张。二是居家养老基础薄弱。社区老年活动平台建设不足,公益性养老用房相对紧张,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5、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尽管我市加大床位补贴力度,在省补贴每张床位3000 元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再补贴 3000 元,由于养老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前来咨询的多,真正洽谈的少,追求政策支持的多,诚心投入的少,目前没有一家民办养老综合机构落地建设,全市民营养老床位仅占总床位的 13%左右,远低于全国 30%的平均数。二、外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及经验(一)组织保障有力,财政投入力度大。*、*、杭州等地的养老服务工作,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兼任,明确将发展养老服务工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和干部个人考核指标体系。本级财政对新建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 5000 元,运营补贴每床每年 1200 元。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为市县按 2:8 补助 3000 元,运营补贴为每床每年市县按 2: 8 补助 200 元。(二)运行机制统一,部门配合紧密。明确由一家单位(民政局或老龄委)牵头总负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其他成员单位在牵头单位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工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例如:发改部门优先审查立项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及时、足额兑现养老服务各类补贴,住建部门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相应面积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人资社保部门全力组织所需的人才培训等。这样的运行机制促进职能统一、政令畅通、各尽其职、成效明显。(三)着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杭州等地积极与国内养老服务专家团队合作,在全国率先提出将养老床位从普通型向护理型床位转变。目前,上述地方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的 50%以上,(我市提出在 2020 年底前实现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的 30%),护理型床位有效地为老人提供更为周到、专业、全面的照护。(四)政策创制力度极大,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养老政策文件,许多政策措施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面。如*市率先提出“9064”养老服务体系概念,率先以地方法规形式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率先建立养老服务业引导资金(首期财政注入 5000 万元),同时财政专门设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按每个老人 260 元的标准列入年度预算)。通过政府引导并支持民办运营“虚拟养老院”。建设居家养老指导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人提供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社工、专业组织等为老人提供服务主体(* 市持有社工资格证的专业人员 6000 余人,仅一个社区内就有 11 名社工固定服务),基本实现“9064”目标(90%的老人居家养老、6% 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4%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解决了老龄群体中占主导地位 90%的老人的需求。(五)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实力雄厚。为使养老服务有承接主体,由财政专门对养老专业人才进行补贴。例如:设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入职补贴(对学习相关专业后从事养老服务管理或护理职位满一年的,根据学历不同给予 2 万至 4万不等的补贴)、持证补贴(对持有养老护理执业资格证书且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根据等级每月由财政给予 200 元到 800 元不等的补贴)和社保补贴(对从事养老管理和护理的,其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的部分由财政补贴),由于补贴充足,吸引、稳定大量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三、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一是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监管养老服务建设,并将发展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个人考核指标体系。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着眼大局,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敢于担当。需要整改完善的,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到位后,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消防合格证的办理),避免因不作为或慢作为,对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造成制约。二是建立统一的部门运行管理机制,将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监管,更好的发挥各类养老机构作用。(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以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精准发力。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标准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居住小区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完善相关设施。二是大力推进智慧助老服务建设。结合我市“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云”,构建养老服务综合性信息平台。三是将福彩公益金和其他财政用于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的方向和力度向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倾斜,统筹福彩公益金的使用。四是可建立养老服务基金,首期基金可从福利彩票公益金、财政资金、社会捐赠等方面注入,并建立稳定的补充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解决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五是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结合六盘水实际,制定出台养老服务的规范化标准。(三)进一步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养老人才入职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制度,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养老护理等专业学习,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稳定养老服务队伍,鼓励长期从事养老护理人员。二是加大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宣传、引导、培育和登记管理,培养壮大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力量。(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一是着力推进公建民营模式,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由民间力量管理经营。二是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鼓励资助力度, 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的标准。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我市生态休闲度假养老,大力发展我市休闲度假养老服务业。四是民政、财政部门扩大政府补贴的覆盖面,让更多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力量都能享受到政府的补贴。(五)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总体规划。根据我市老龄人口数量增长和养老需求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布局、规模、档次、服务范围以及资金保障、用地安排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同时,在各级社会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做到公益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整合和利用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的文化、娱乐设施及场地等现有资源,有计划地发展老年活动场所,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服务。(篇二)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主要工作安排,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钱军副主任带领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同志,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参加调研。调研组一行分别赴定海、普陀、岱山等县区开展调研,学习考察了上海浦东、江苏*等城市的经验做法,实地察看了* 广华颐养院、* 百叶颐养院、岱山秀山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普陀展茅敬老院等相关养老服务场所,并就一些政策性强、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与市县两级民政部门负责同志、基层养老机构管理者、大专院校专家座谈探讨和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是全省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十一五”期间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年均超过 1%的速度增长,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三位,明显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市老年人口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比例高。截至*年底,全市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 19.86 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 20.36%,高出全省 4.69 个百分点,高出全国 5.56 个百分点。其中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 13.09 万人, 7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 8.69 万人。二是增速快。近三年来,全市老年人口年均增长近 1.4%,预计到*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 23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 23%,其中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 4 万人左右。三是高龄化。*年底,全市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 3.02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5.3%,其中 100 周岁以上 30 人,到 *年全市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超过 4 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 18%。四是独居多。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出生率逐渐走低、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等趋向,全市独居、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目前我市独居空巢老人近 9 万人,失能、失智老人 5560 人,半失能、失智老人 11358 人。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的工作原则,立足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逐步完善“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三位一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服务政策逐步完善。“十一五”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内容涉及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优待救助等各方面。各级涉老服务管理协调部门出台制定了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标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有力推进了机构养老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完善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全市 1857 名老龄、孤寡、空巢(独居)、失智失能老人得到了政府补贴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政策支持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居家养老网络初步建立。创新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依托社区创办老年人日托站、养老院、托老所、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配餐中心等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服务多样的为老服务场所,推行“20分钟服务圈”、“星光老年之家”等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社区、服务家庭化”的为老服务项目。加快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培育,目前全市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 5960 余人,全市有 30%以上老人直接受益,共建立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525 个,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13 家,配送餐中心 38 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星光老年之家 474 家,日间照料床位1387 张,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初步建立。机构养老规模初步形成。兴办公立养老机构,以市社会福利中心为重点的一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使用或已经开工建设。加快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年以来,我市共完成 14 家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改造。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规划立项、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已经投入使用的民办养老机构,在水、电、气等方面给予优惠。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 61 家,总床位 5324 张,其中公办 42 家,床位 4152 张;民办 7 家 699 张;社区托老机构 12 家,床位 473 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床位 26.8 张,“市级示范、县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养老机构发展格局初步构建。老年权益保障得到落实。市政府及各级政府部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陆续出台文件,多方面明确老年人享受的优待待遇,从制度上保证老年优待适度普惠。“十一五”以来全市两次调整长寿保健金,其中百岁以上老年人高龄长寿金从原来的 200 元/月提高到 500 元/月。全面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城乡低保家庭中的 60 周岁以上的失能、失智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70 周岁以上独居、空巢老年人中非失能和非失智的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对象、特困残疾人、特困职工、享受国家定补精减职工、重点优抚对象,以及 70 周岁以上失能、失智或半失能、半失智且经济比较困难的独居、空巢老人等城乡养老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加大养老服务经费投入,近三年来,市财政共安排 1900 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 3952 万元。二、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广大老年人的需求,与*群岛新区发展的实际还存在一定差距。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上缺乏政策有效支持,发展途径受到一定阻碍。(一)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但涉及到国土资源、财政规划、住房城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公安消防等诸多部门,涉及市、县(区)、乡镇、社区(渔农村)各层面,远非民政部门一家可抓好。目前,全市民政部门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过少,力量有限,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往往是力不从心,尤其是管理体系上重上面轻基层,乡镇、社区从事养老管理工作的人员均为兼职。社会上民营企业有参与意愿,但实际投入不足。相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运行机制上是管理缺乏手段,协调缺乏效力,监督缺乏力度,服务缺乏合力。(二)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有待解决。目前,我市机构养老床位仅占老年群体的近 3%。按照省下达的任务,“十二五”末我市养老机构床位应达到 6737张,而目前仅有 5324 张,床位缺口达近 1400 余张。按照 *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 40 张以上的要求,到* 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应达到 9200 张以上,还有 3876 张的建设任务。床位供需出现两极分化,城区、本岛、大岛、硬件设施好、管理服务优的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高,反之则低。定海、普陀、岱山城区和新城出现一床难求现象,而农村敬老院则有较多的空余床位。一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规模较小、环境较差、功能不齐,远远不能适应老年人养老需求,造成真正有需求的老人不能入住到养老机构。(三)居家养老基础地位有待确立。一是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不足。大多数城乡社区投入养老服务的资金紧缺,运行经费难以保证,公益性养老用房比较紧张,挤不出足够空间承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托老所。二是居家服务功能内容单一。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目前由政府买单的主要对象是生活困难、需要照顾的老人,而面向全社会老人的服务尚未全面打开;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三是居家养老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导致出现同住一个区域,甚至一个社区的老人享受不同的养老资源的情况。(四)社会养老服务队伍有待培育。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短缺,现有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配备有限且专业水平低。目前,我市机构服务养老从业人员 447 人,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来看,大部分护理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管理、护理知识不具备,且从业人员数量少、待遇也不高。志愿服务队伍没有系统的组织管理平台,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组织化和规范化。我市现有的养老服务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调研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如下建议:1、坚持统筹协作,完善组织体系建设。按照为全社会老年人服务的发展思路,制定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将养老工作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制定养老工作阶段性推进计划,明确养老建设规模和进度。充分发挥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健全由政府协调,民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老龄、社保、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如发改部门要做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立项工作,民政部门要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面上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养老服务资金支撑,国土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用地保障,社保部门要做好养老服务与医保、社保的对接工作等。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效能考核,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巩固发展“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2、坚持科学谋划,推进政策体系建设。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市场推进的原则,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制订完善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养老服务政策与办法,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建设。政策引导方面,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性资金重点向渔农村养老服务倾斜。放宽行业准入,加强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行业监管和退出制度建设。正确引导有条件的卫生机构合理整合资源,创办护理养老机构,走医养结合之路。政府扶持方面,通过简化程序,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专业性养老机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小额担保信贷、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实现养老机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轮驱动。3、坚持多元发展,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市情为实际,以需求为导向,努力形成政府、市场、家庭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模式,其中对96%的老人实行居家养老服务,不低于 4%的老人到养老机构接受服务(不低于 2%的老人享受政府购买的机构养老服务),科学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一要重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标准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居住小区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完善相关设施。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经费投入,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支持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医等上门服务。拓展老年服务项目,开发老年产品用品。二要加快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坚持乡镇五保供养机构的“托底”作用,重视孤岛、空巢居住老人的养老问题,通过实施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配套日间照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将其发展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三要积极开拓民办养老服务。创新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探索“上海亲和源”老年社区等“快乐享老”高档养老商业经营模式,推进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集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医疗、临终关怀于一体的综合型的养老护理院,为高龄、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全护理或陪护,进一步提高这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4、坚持固本强基,加强养老服务体系自身建设。一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制定和完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和标准,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机构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社会养老服务效果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养老服务设施、收费、服务等方面的检查监管,将养老服务机构全面纳入政府监管体系。二要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注重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储备,结合再就业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岗位培训等,为养老机构提供一定素质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大力开发*本地中职学校人才资源,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发挥义工、慈善组织的作用,按照“就近、方便、自愿、关爱”原则,动员广大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鼓励开展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空巢、病残、失能老人结对“银龄互动”活动。在各类评先创优活动中适当考虑养老服务人员,集聚全社会尊老爱老的正能量。三要推进科技助老、智慧助老服务水平。学习上海浦东“智慧养老”和江苏*“虚拟养老院”经验,深化 0 我市“数字民生”工程,采取养老服务“一键通”、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性信息平台。开展一次全市老年人基本情况普查,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融合和衔接,有效提高养老服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篇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区民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近几年,区委、区政府投入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力求从各方面建立层次分明、特点突出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缺点和不足。*年 8 月,以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题,深入到各街道、社区及相关养老机构做如下调研。一、*区老年人口基本情况我区辖 1 个乡,7 个街道办事处,13 个行政村,33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32.5 万人,其中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 35800 人,约占户籍人口的 11%,60-69 周岁的老年人 18616 人,占老年人口的 52% ,70-79 周岁的老年人12530 人,占老年人口的 35%,80-89 周岁的老年人 4178 人,占老年人口的11.7% ;90 岁以上高龄老人 222 人,占老年人总数 0.62%。全区失能老人 420 余人,空巢老人 543 人,共占老人人口比例 3%。据测算,全区老年人口以大约以每年 3.54%左右的速度递增。二、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现状(一)城市养老服务现状。1、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目前,*区城市各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主要是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全区现有 33 支志愿者服务队共计 478 余人为城市孤寡老人、弱势群体提供一系列的居家入户服务及社区支援服务,仅*年就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500 余次。开展的服务活动包括治安巡防、医疗急救、家庭防盗、法律服务、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其中,做的较好的服务活动为家政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每周都要定期到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家人又疏于照顾的老人家中开展志愿服务,除了为老人打扫家居卫生、洗衣做饭、购买日用品等常规服务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老人交各种生活杂费、理发,在重大节日表演一些简单的文化节目让老人体会到节日的气氛,不致感觉孤单。除志愿者服务外,各街道办事处也有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例如二马路街道办事处开展的“六卡”服务中的睦邻卡、党员活动卡就是为了密切联系辖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为其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而设计的,这项服务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直认可,并为孤寡老人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党的温暖和社会大家庭的关爱。2、社区养老服务现状。我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除了上面提到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外,还包括了社区日间照料室、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的建设与应用。*年,我区新打造了千米社区南山社区、福悦湾社区、社保社区,这三个社区在社区养老服务上不同程度的有了新的突破。其中南山社区日间照料室、图书室面积分别增加到 100 平方米,日间照料室新增床位 3 张,图书室新增各类为老服务图书上千册,工作人员还专门配置了老花镜、扩大镜,方便老年人阅读;福悦湾社区日间照料室面积达到 150 平方米,分三个房间一个是休闲娱乐室,配置了彩电、沙发、茶几、报纸、老年人阅读的杂志,一个是保健室,配置了保健椅、足疗仪,一个是休息室,配置了六张床,40 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配有 6 套沙发及手工制作桌,专供老年人写字、绘画使用,文体活动室 100平方米,弥补了该社区没有室内活动室的空白;社保社区除配有日间照料室、图书室及文体活动室外还另建有 30 平方米的配餐室和 40 平方米的小食堂。目前,我区共有 10 个社区建立了日间照料室,为在社区活动的老年人提供了日间休息和午间用餐的服务场所。有 8 个社区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及图书阅览室,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地。社区帮助建立的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队伍有近 20 个,除了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活动外,还组织他们参加市区各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并多次获得好评。3、养老机构建设情况。目前,我区持证营业的养老机构仅有 14 家可提供770 张床位。包括 12 家城市民办老年公寓(一个瘫痪公寓),一个是由*区政府* 年新建的 *区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位于双鸭山市*区矿建路中段东侧,由原东升小学教学楼改造,总占地面积 1.6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500 平方米。绿地面积 2000 平方米,主体 3 层,房间 75 间,每个房间 30 平方米,共有床位 105 张,设有棋牌室、阅览室、医务室、保健房、多功能厅、教育培训室等附属设施,是我区首家集医疗、康复、养老、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一个是安邦乡政府建立的安邦乡敬老院。位于生态园路,占地面积2000 平方米,拥有床位 70 个,有入住老人 34 人。(二)农村养老现状我区安邦乡共有人口 2.149 万人,60 周岁以上老人有 1852 人,约占全乡总人口的 8.6%。其中,6069 周岁老人有 1198 人,占乡老年人总数的 64.7%,7079 周岁的老人有 476 人,占乡老年人总数的 25.7%,80 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 189 人,占乡老年人总数的 10.2%。我区农村养老服务方式比较单一,除了在安邦乡敬老院集中供养一些五保户、“三无”老人外,多数老年人采取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式养老。各村屯的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情况也不理想,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照顾工作基本由村委会承担。(三)制定落实养老服务政策及投入情况。近年来,我区制定了关于建设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民办养老机构清理整顿的通知、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省市下发的养老服务有关政策也基本进行了落实,每年在养老服务工作中投入的经费达到了 10 万元以上,对老年人室外活动场所的绿化及环境卫生进行了治理;打造社区日间照料室 10 个,购置床铺 60 余套;购买、修补老年人活动器材 50 余套。三、养老服务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财政投入少,资金来源单一,养老服务经费严重不足。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通常有五个方面: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彩票公益金的资助,三是社会捐助,四是市场化运作,五是家庭投入(购买服务)。近几年来,我区养老服务经费的投入仅依靠着政府投入支撑,其他几方面的投入基本没有,这就导致了经费严重不足,养老服务工作发展缓慢。(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与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各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承诺的服务内容和项目较多,但实际上真正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主要是文体活动和一些家政服务,单一的方式与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的专门服务机构基本没有,为老人提供卫生洗涤和买菜做饭的服务属于稀缺项目,大多数老年人希望社区设立为老人服务的专门机构就近提供服务。(三)社区没有配置职业化和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大,从事老龄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理应按照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行扩充。事实上,所有社区均没有专设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老服务基本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本来工作人员就少,工作繁琐,很难抽出更多的人力和精力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城市社区,基本上都是把下岗职工(以女工为主)的“40、 50”人员组织起来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她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生活照料类的护理工作,对一些对要求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项目无法胜任。(四)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我区老年人对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需求约为 3000 个左右,目前,持证营业的养老机构仅有 5 个,拥有床位 299 个,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无证营业的养老机构伺机而起,因为这些养老机构伙食差、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大,近年来,发生多起老人和养老机构的纠纷案件,甚至因安全隐患处理不到位,出现因火灾致人死亡的案件。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一)多方面争取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虽然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增长的幅度与投入的金额仍然偏低,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以此来表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有利于带动其他方面的资金自然融入。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寻求各方支持来筹措资金,大中型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业者,甚至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筹措资金的渠道,应可能的汇集各方面力量来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向前发展。(二)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平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应采取区、街道、社区与民间服务实体三级管理、四级运作的方式由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应给予区政府一定的招人自主权,招聘专人在各级相关部门负责养老服务工作,区一级的民政局专门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挥组织协调、督办指导作用,负责对全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领导。各街道设立养老服务站,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主管单位和实施部门,街道下属的社区设具体的养老工作站、医疗服务站等,从应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和具有一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下岗职工中通过考试方式录取若干业务骨干,负责具体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心理关爱、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类型的养老服务。以上是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提升老龄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趋执的发展,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增强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力争把我区的养老服务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为* 区乃至双鸭山市的民生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篇四)第十党代表小组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社会养老、扶贫济困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各区县、街道、社区、农村及群众家庭开展调研,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民政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征集到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5 条。党小组结合调研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对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讨论和梳理,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一、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市辖 3 区 1 县 1 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 41 个乡镇街办、70个社区、543 个村,总人口 84 万,其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 13.5 万,占全市总人口的 16%,老龄化程度均高于全国(14.3%)、全省(14.61%)平均水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具有* 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一)规划目标制定科学合理。我市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十二五”末,市、区县各建设 1 所示范性养老机构,老年人床位拥有率达到 30,为 “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乡镇、街办、城市社区和 70%以上的村,老年人床位拥有率达到 40奠定基础。为确保规划和实施意见的顺利实施,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养老服务业推进工作小组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分解落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工作任务的通知,以加强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形成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合力。(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分类推进。自* 年起,我市按照“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发展目标,在居家养老方面:于* 年投入 220 万元,建成覆盖全市城乡老年人的*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开通 965668 服务热线和 www.tc965668.cn 服务网络;引入陕西省巾帼依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注册了“*市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担*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的运营和政府援助对象的服务。在社区养老方面:建成了全市第一个示范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红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邻德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结合实际,利用陕煤化实业公司、铜富公司闲置场所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5 个。截止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 15 个,覆盖率已达 21.4%;建成农村幸福院 188 个,覆盖率已达 34.6%。在机构养老方面:已建成公办养老机构 11 个(区县中心敬老院 4 个、乡镇敬老院 4 个、公办社会福利机构 2 个、光荣院 1 个)。目前,全市建成养老床位 3698 张,老年人养老床位拥有率达到 27.39,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初具雏形。(三)养老服务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的意见、农村幸福院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办法等,不断规范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落实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同时,在全省首家探索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制度,出台了农村幸福院星级评定及运营奖励办法(试行)、建立了养老护理员培训长效机制等,为养老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存在的问题(一)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虽然我市已建成的 11 个养老机构均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一些机构已面向社会老年人提供服务,但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根据民政部测算核定,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建设需 7.5 万元,而省、市文件明确社会资本举办的养老机构,补助标准为新建、改扩建每张床位分别一次性补助 3000、2000 元,与投资悬殊较大,吸引力不够。(二)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全市 8 所农村敬老院总床位数 594 张,入住五保对象 164 人,入住率仅为 28%。建成运营的 188 个幸福院虽然都已投入使用,但因受农业生产季节的影响,农闲时效果较好,农忙时,活动人数较少。运营的 2 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作用发挥较好,不论是社区运营还是社会组织运营,每个机构平均每年运行费用约 20 万左右,主要是用于服务人员、厨师工资、水电、取暖等方面费用支出。由于没有运营补贴,运行艰难。(三)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主体不明确。中、省、市有关文件均提出在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方面,对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但均未明确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主体。已建成小区难以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场地,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限期达标非常困难。三、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后的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形势紧迫,任重道远。结合我市养老服务业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把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力度,着力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发挥政府的托底作用;其他养老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政府要落实好实施意见确定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政策,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根据我市财力增长状况,逐年增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建议出台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政策,特别是社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政策,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二)拓展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模式。根据国家各部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35 号)精神及相关文件,严格落实* 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主体,加大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落实力度和已建成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限期改造的力度,确保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有保障。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鼓励企业开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全力推进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建设用地优惠、资金补助、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参与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养老服务机构网络,解决全市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需求。(三)完善养老服务机构保障政策。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做好我市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覆盖到所有养老服务机构,切实降低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运行风险;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探索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及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政策,逐步实现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运营管理,切实减轻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负担。(四)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准入、退出、监管机制,指导养老机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入住率和使用率;完善养老服务业统计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业发展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科学、准确反映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建立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养老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在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定价机制,依法确定适用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范围。(篇五)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根据县老龄委今年工作安排,县老龄办会同县民政局对全县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和老龄事业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实况汇总如下。一、全县老年工作及成效:*年 6 月底,统计全县 60 岁以上老年人 53352 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3.1%。其中,城市 “三无 ”老年人 248 人,农村五保老年人 5481 人,老年优抚对象 2500 人,城乡空巢老年人约占 10%。全县共有农村敬老院 43 所,床位 2327 张,五保集中供应率达 37%,老年人拥有床位率达千分之四十三。95.7%的老年人选择的是传统的家庭式养老,形成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福利机构养老为辅的为老服务格局。(一)老龄工作形成1、老龄工作组织健全。按老年法要求,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人员健全。分管副县长任老龄委主任,县民政局长任老龄委副主任兼县老龄办主任,建立了成员单位的协商机制,共同研究加强和发展老龄工作的具体措施。全县 24 个乡镇全部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县直 16 个成员单位办公室主任和 24 个乡镇民政办主任为老龄工作联络员。182 个村、6 个社区居委会均有 1 名副书记分管老龄工作;56 个基层老年协会均有 1 名主要村干担任会长或秘书长。形成老龄工作组织机制健全,打造了一支热爱老龄事业的工作队伍,为推动我县老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老龄事业规划。县委、县政府把老龄事业纳入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统筹谋划,将养老产业列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先后出台了岳西县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岳西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岳西县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计划通过政府卖单、招商引资、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构建立足岳西、面向周边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蓝图,正在打造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养老基地。3、涉老法规普法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教育工作,把其列入“六五”普法和年度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全社会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县先后多次出台了老龄工作政策文件,县政府、人大先后多次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视察和专项督查。将每年 10 月定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月,在岳西周刊、岳西网、岳西电视台开辟专栏或专版进行广泛宣传。两年来,共翻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4080 份,张贴宣传标语 1880 余幅,张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画图 380 幅,各级广播电台共播出稿件 128 篇,报道老龄工作先进典型 16 篇,大力宣传报道老年人奉献社会、发挥余热的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儿媳”、“ 敬老十大孝星”、“ 敬老文明号”评比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营造了“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为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民生工程考核,并研究出台了岳西县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机构养老建设步伐,自* 年实施民生工程敬老院建设以来,我县共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 27 所,新增床位 1700 张,建筑面积约 4.3 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 12.6 万平方米,共投资 4250 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 780.3 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 3469.7 万元。统一为院民配置了床、衣柜、桌子、被条、脸盆等生活用品;根据敬老院床位建制数按比例配置院民用液晶电视机、冰箱、消毒柜、洗衣机、太阳能等家用电器;为敬老院添置会议娱乐室桌椅、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话机以及餐厨用品,使敬老院建设成为“美好乡村”建设中一大靓点,极大的改善了我县集中供养的五保供养对象居住环境,提高了我县五保供养集中供养率。*年,我县将拿出 12 个基础较好的乡镇敬老院部分床位对社会开放,积极进行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模式探索,努力搭建符合我县实际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三)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围绕“老有所养 ”的工作要求,基本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为重点,以最低生活保障、慈善救助、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等 3 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县所有的老龄人口。截止*年 6 月份,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 23.3 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领取待遇人数达 4.5 万人,共发放养老金 225 万元,发放率 100%;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达 5104 人,近 2 年来,累计为 1550 位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 8800 万元。逐步建立了随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机制,有效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的基本生活;全县共有 373 家企业 13704 名职工参加了

注意事项

本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为本站会员(每****)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