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 资源ID:46787593       资源大小:33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副刊Fukan 建筑文化传统建筑I4现代表迖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于1917年生于中国广东, 家庭富裕,而目具有很好的教育和文 化背景。贝的童年时代是在上海和苏 州度过的。苏州最有名的园林之一 狮 子林-曾是贝家的私家园林,其中留下 了贝聿铭童年时玩闹、嬉戏的身影。“狎子林”以及苏州的其他园林的设 计手法,对贝聿铭建筑设计产生了潜移 默化的影响。贝聿铭在上海教会学校 的经历使他直接接触到西方文化,也 目睹了上海外滩20-30年代大量宏伟的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兴建,这引起了贝聿 铭学习建筑的兴趣。17岁那年,贝聿铭 离开上海到美国学习建筑。在美国学 习特别是在哈佛大学的建筑研究生院 师从布鲁尔和包熹斯的创始人格罗庇 乌斯为其成为现代建筑大师奠定了基 础。正是由于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结 合的背景,以及希冀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和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结使得 这位在西方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成 就的建筑大师,始终不忘进行中国现代 建筑的民族化的探索即中国传统建筑 的现代表达。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期间,贝聿铭 曾和格罗庇乌斯曾经尝试探索如何在中 国现代建筑中体现中国特征,录后他们 认为,在中国历代建筑中都极为醍目 地存在的质朴的墙体和小庭院是两个 永恒的特征。1943年,作为毕业设计作 品,贝聿铭设计了上海艺术博物馆。这妙梯顶期个引起广泛讨论的设计,基本上确立了 他日后进行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实践 的几个原则。1982年,贝聿铭设计了香山饭店, 完成了他第一次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 的实践。通过这个设计,他确立了对墙文/畅乔娴体的特有处理手法:朴素的白墙、灰色 分割线和菱形窗。借景入室的手法、方 和列等大呈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使得这 座现代化的建筑具有中国特色。但需要 指出的是香山饭店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 轴线布局,内部材料的应用也以木、竹 等自然材料为主,相对于苏州博物馆新 馆而言,这时的建筑实践处于中国传统 建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有2500年历 史的苏州历史古城街区中心,与建于淸 代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干府相 通且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的明代名园拙政园只有一墙之 隔。被中国传统建筑包围的文脉以及贝 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的追求决 定了新馆中而新,苏而新的风格。新馆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 群坐北朝南,由三大块组成:中央部分 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 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 公区。从总体风格卜来看,以墙体和小 庭院围合而成的建筑群与建筑布局的 非对称性彩显了新馆传统和现代结合 的风貌。新馆建筑群现代几何形坡顶是错 落有致的江南传统屋顶建筑特色进行 现代几何抽象的产物。中国传统建筑 的灰色屋瓦则由现代建筑材料花岗岩 和玻璃取代,同建筑群体几何形状和762007.21© 1994-20IO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筑文化 FUKA显得透明而轻巧。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景致;屏风,在我国历史悠久,相传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室内安這屏风的习 惯,从史箱直至小说戏曲、图画,处处可见屏风的存在。 作为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自然少不了假山和屏风的存在。但苏州博物馆同时又是一座现代建筑,不可避免要 传达信息时代和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的时代气息,表现在假山景致和屏风的合二为一以及山水屏风的几何化处理。从新馆的大堂向西,是一个挑起的悬挂的楼梯,楼 梯的西边堆上的流水溪布隐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假山 景致,瀑布的水流入楼梯卜面的莲花池。对称的大楼 梯和抽象的山水带有都市高楼商务中庭的痕迹。这昭示了它们传统性和现代性结合的特征。副刊新馆的成功设计不但证明了传统性和现代性有机结合的可能性,而且为如何实现这种结合提供了很多 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对我国的建筑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作耆单位:捅卅大起伏变化的天珏线一起烘托出建筑的现代韵味。墙上的漏窗运用了 传统的造型但采用了现代的材质,这是与整个建筑群传统而又现代 的整体气质相一致的。中央大厅北面的主庭院是新馆最吸引人的地方。主庭院东、南、 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 之一左右。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与中国文人、士大夫崇 尚隐逸和热爱自然的情怀有密切关系。新馆的庭院与传统建筑的后 花园相比呈现出似曾相识又绝然不同的感觉。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 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鹉卵石的池塘、片石假 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和竹林等组成。池塘由长短不规则直线围 合,形成一个复杂的平面形体,并用石材构造起来,水池周围地面 大面积细装也主要用平整的石材。池塘在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全 新的现代风貌。片石假山位于池城北面且与拙政园只有一壇之陽, 正是这一面白墙成为"片石假山"抽象山水画的背景。这是贝先生 受到扬州"片石山房"中相传是石涛用石材叠出的“人间孤本”的启 发之后得到的灵感。-片石假山以北宋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用片 石、沙砾等材料构造出一幅现代抽象山水画。其中国传统建筑中假 山的原型以及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意境表明了它的传统特性,同 时其现代的材质及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又彩显出其现代特色。这 也许正是贝先生不选择中国造假山的传统材料太湖石而采用花岗岩 和沙砾等现代材料的原因之一。凉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庭院中自然少不了它 的位苣。以钢架为材料的几何形构造使人觉得仿佛是科幻电影中的 景物,这增加了庭院乃至整个新馆的现代的感觉。运用方圆等中国传统符号和现代化的玻璃材质形成的大门,室 内走廊通道顶卜用来采光的钢架玻璃天棚以及厅内顶部来源于传 统建筑中藻井形式的几何形叠加变化的天窗都彰显了新馆传统和 现代水乳交融的特性,尤其是对于光线的出色运用使得整座建筑CONS 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 U©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注意事项

本文(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