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4w7[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手表8D

  • 资源ID:46610262       资源大小:8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w7[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手表8D

1.3 防水 防水測試 步驟 5/3 防水要求(3/5-bar)1.3.1 測試環境溫應在18和25之間同時試水機的水溫也應在相同的 溫范圍內。 表殼要求做浸水測試接著做打壓測試。 1.3.2 把表殼完全浸入水中(每批次取5件樣品) 1.3.3 將試水機內的氣壓調升到3/5bar并維持壓10分鐘1.3.4 將試水機氣壓調到0bar然后將表殼取出放溫約為40-45的 1.3.5 烘板上直到殼溫與烘板相同。注意底蓋與烘板是否有正面接觸表殼 加熱時間通常要十至二十分鐘。1.3.7 將一滴溫約為18-25的水放在鏡片上面1分鐘之后檢查殼內有 沒有水珠凝結記有水珠凝結情況發生的表殼1.3.8 有水珠凝結的情況發生是因為表殼內藏有濕氣。這種情況需要 拆開底蓋)將表殼干然后重上面的測試步下面的步驟只適合膠殼使用 將一滴直徑約為8mm-12mm的水(水溫低于10)放在鏡片中央. 保持3分鐘然后把水珠抹去并即觀察鏡片之下是否有水珠或霧氣發生。1.3.9 接受標准1.3.9.0 塑膠殼在做完步驟以后應沒有水氣凝結1.3.9.1 在做完步驟5后沒有水珠或霧氣或者在步驟6后水珠消1.3.9.2 防水合格的表殼能超過AQL可接受的范圍錶殼於30 cm 距離用肉眼檢查作目視判定(正常視力1.0 或以上),一般外觀標準和可接受程度可參考以下說明: 譬如花痕、砂孔、凹痕、損壞等缺點不可以看出。 商標、字印必須正確及可清楚看見,沒有歪斜、不對位情況。 打磨效果須要良好,砂紋粗幼要平均、光潔度要良好。 電鍍色澤或顏料色澤要平均一致,符合色樣要求。鏡片 玻璃鏡片安裝須要良好,不可以有鏡片不平 (斜高 / 斜低) 情況。 玻璃鏡上所有附加顏色及印刷不能破裂或剝落,安裝上殼之後須要維持其設計及圖案完整,任何花痕、氣孔或各類污點都不會被接受。 行針錶鏡上印刷的位置須要與錶面或錶殼上之定位吻合。 跳字錶鏡須要與顯示屏平行,不可遮蓋顯示屏任何顯示字劃部分。防水膠墊圈 (I-RING / L-RING) 不可以高出於外圈。 底蓋關閉後,防水膠墊圈 (O-RING) 不可以外露看見。 霸管位置不可以有剩餘膠水存在。 外圈與殼身配合離罅程度、底蓋與殼身配合離罅程度同樣不可以大於0.10 mm。任何附有物(譬如寶石、鑽石、螺絲)安裝須要良好,數量、位置須要正確及沒有損壞錶殼必須可承受到溫度及濕度循環測試,低溫0、高溫50、相對濕度95 % 測試後,應不會影響其防水功能、沒有顏色改變、沒有配件鬆開、爆裂或破損情況。 溫度及濕度循環測試,參考下圖示測試程式。 溫度分5 步從0升到50(每步10)。 每步溫度維持2 小時,升溫時間1 小時。,錶殼所有尺寸均須要符合技術規格要求,主要尺寸的允許寬限參考如下: 行針位 (內影高度) +0.10 / -0.0 mm 霸中位 +/- 0.05 mm 絲孔深度 +/- 0.05 mm 絲孔直徑 (藏內罩直徑) +/- 0.05 mm 殼開面位 +/- 0.05 mm,塑膠內影圈開面位 +/- 0.10 mm。 撥霸位 +0.10 / -0.0 mm 耳闊 (裝錶帶位) +0.10 / -0.0 mm,凸耳款式耳闊 (裝錶帶位) +0.0 mm / -0.10 mm內影位不可有披鋒及倒角位不可過大引致裝錶後刮花錶面和有漏光情況。 殼出內影圈款式,內影圈應做凸米位及殼內做凹米位用於固定於殼內以免會移動。 殼耳孔不可以鑽穿(穿耳孔款式除外),配生耳的殼耳孔不可以有撥位引致生耳容易走出。 殼耳孔位置、直徑及深度須要一致;如果設計技術上允許的話,殼耳孔邊離殼耳三邊之距離最少1.00 mm (參考下圖所示),殼耳孔深度不可少於1.00 mm。 無鎳電鍍必須可通過無鎳測試藥水試驗合格。 一般情況下採用A & B 藥水進行試驗。 用已調配好的藥水浸濕棉花棒。 棉花棒在測試樣本表面輕力來回摩擦30 秒。 檢查棉花棒顏色變化如呈現有粉紅色或紅色情況判定為不合格。無鎳電鍍必須可通過無鎳測試藥水試驗合格。 一般情況下採用A & B 藥水進行試驗。 用已調配好的藥水浸濕棉花棒。 棉花棒在測試樣本表面輕力來回摩擦30 秒。 檢查棉花棒顏色變化如呈現有粉紅色或紅色情況判定為不合格錶殼及其配件之配合必須可通過裝配試驗合格。 所有配件 (譬如殼身、底蓋、內罩、生耳等) 須要能夠配合及裝配上無問題。 錶殼霸管與霸的須要能夠配合及裝配上無問題。 錶殼與錶帶須要能夠配合及裝配上無問題。所有卜玻璃鏡片或滴膠霸的必須可承受到鋼珠沖擊試驗合格。 卜玻璃鏡包括圓形、方形及不規則形的單卜鏡片、雙卜鏡片、單橋鏡片、雙橋鏡片。 如有滴膠要求之霸的,才須要進行測試。 使用直徑12.70 mm 重量8.5 gm 鋼珠於高度42 cm 自然跌落在玻璃鏡片上或霸的之滴膠位置上三次。試驗後,卜玻璃鏡片、霸的滴膠位置若有爆裂情況判定為不合格。電鍍或噴油外層必須可通過附著力試驗合格。 所有電鍍或噴油外層的錶殼及其配件,必須採用思高牌3M810 膠紙 (Scotch 3M810)進行附著力試驗。 試驗後,若電鍍或噴油外層有剝落或碎屑附著在膠紙上判定為不合格 I-RING 如沒有特別註明要求,必須採用Telfon 物料。 I-RING 物料必須可承受到低溫0、高溫50、相對濕度95 % 測試,測試後不會影響其防水功能。Crystal 玻璃鏡 所有防水錶殼,在特定的壓力下,鏡片不能向下凹陷或接觸錶針及顯示屏。 玻璃鏡必須可承受到最少5.0 kgf 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所有卜玻璃鏡必須可承受到鋼珠沖擊試驗(參考鋼珠沖擊試驗)。 除了設計特別要求之外,否則玻璃鏡裝上殼後,須要比殼圈面高0.10 0.20 mm。 玻璃鏡如用膠水固定於殼上,要用UV 紫外光膠水及設計許可情況下必須做電鍍圍邊 玻璃鏡片厚度: 3 ATM 最少1.00 mm 5 ATM 最少1.50 mm 10 ATM 最少2.00 mm 20 ATM 最少2.50 mmPlastic Lens 塑膠鏡 所有防水錶殼,在特定的壓力下,鏡片不能變形或接觸錶針及顯示屏。 塑膠鏡必須可承受到最少3.0 kgf 吸咀拔脫力試驗不會鬆出。 3 ATM 或以上防水錶殼的塑膠鏡,必須可承受到最少5.0 kgf 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用人手力度轉動塑膠鏡試驗,塑膠鏡應不會被轉動。Case Back 底蓋 啤底型底蓋 圓形底蓋必須採用波子底結構及要有藏O-RING 坑位。 底蓋安裝後必須可承受到最少3.0 kgf 頂力或吸咀拔脫力試驗不會鬆出。 圓形底蓋安裝後用人手力度轉動底蓋試驗,底蓋應不會被轉動。 底蓋須要設有有效的刀口位,此刀口位必須可由開底刀打開,仍可保持防止水氣進入錶殼及不會在開底過程容易弄破O-RING。 底蓋避霸位之深度及寬度要足夠,啤底後不會壓著霸芯。 底蓋避霸位必須與底蓋外字排列配合,避霸位對準霸芯位啤底後應不會有底蓋外字歪斜或倒置情況。 鎖底型底蓋 芽底與殼配合旋入最少要有360(一路芽絲);鎖底或開底轉動時必須順暢、沒有披鋒或污物溢出;確保開閉7 次後仍保持鎖底暢順。 匙眼深度最少0.80 mm,便於鎖底或開底。收螺絲底型底蓋 如沒有特別註明要求,必須採用不銹鋼螺絲。 所有用於安裝底蓋的螺絲,螺絲芽配合旋入最少要有720(兩路芽絲);收緊螺絲或鬆開螺絲轉動時必須順暢、沒有披鋒或污物溢出底蓋底片厚度: 3 ATM 最少0.60 mm 5 ATM 最少1.00 mm 10 ATM 最少1.20 mm 20 ATM 最少1.50 mm 底蓋邊緣須要打磨,不可有利邊或披鋒;底蓋閉合時不可產生金屬屑走進錶殼內。 底蓋內之藏蜂鳴片凹槽位置必須正確及平整,不可以有凹凸不平、披鋒、斜面情況。 O-RING 如沒有特別註明要求,必須採用Rubber / Silicon 物料。 啤底O-RING 粗度最少要有0.40 mm,但是以能夠通過防水測試為原則。 鎖底O-RING 粗度最少要有0.70 mm,但是以能夠通過防水測試為原則。 Tube 霸管 霸管必須可承受到最少2.5 kgf 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螺絲霸管必須可承受到最少5.0 kgf 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Crown 霸的 所有霸的必須設有有效防水膠圈及可套於霸管,達致防水功效。 固定膠圈用的介子須牢固地套緊在霸的內。 霸的與霸芯安裝螺絲芽配合旋入最少要有720(兩路芽絲);霸的收緊或鬆開霸芯轉動時必須順暢、霸的管應沒有披鋒或污物溢出。 滴膠霸的必須可承受到鋼珠沖擊試驗(參考鋼珠沖擊試驗)。 螺絲霸的 螺絲霸的與霸管之間須要加上膠圈,於拉出霸的仍可達致防水功效。 螺絲霸管與霸的膠圈接觸之平面,必須平坦及順滑,不會在扭緊霸的時損壞霸的之膠圈。 螺絲霸的與螺絲霸管之螺絲芽必須配合旋入最少要有720(兩路芽絲);螺絲霸的收緊或鬆開轉動時必須順暢無困難、沒有披鋒或污物溢出。 螺絲霸的之行程彈力應維持在0.80 1.50 kgf。 Pusher 按掣 金屬殼款按掣,須要用緊迫及膠水牢固於殼上。 按掣必須可承受到最少2.5 kgf 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按動按掣接觸時須要順暢、手感良好及回彈正常 (接觸力度須維持在0.40 1.0 kgf)。 如按掣上附有膠帽,則必須穩固在按掣上。 跌落測試後不會鬆脫、膠帽沒有裂痕或反白情況。 按掣或膠帽不能被指甲力度撬起。 建議使用:超聲波、注模或膠水方法把按掣與膠帽穩固(不能只利用緊迫方法)。 螺絲按掣 螺絲按掣必須設有有效防水膠圈,收緊或鬆開螺絲按掣仍可達致防水功效。 螺絲按掣必須可承受到最少5.0 kgf 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螺絲按掣收緊或鬆開轉動時必須順暢無困難、沒有披鋒或污物溢出。 按動按掣接觸時須要順暢、手感良好及回彈正常 (接觸力度須維持在0.40 1.0kgf)。Movement Holder 內罩 塑膠內罩必須採用賽鋼料製成 (特別要求除外),一般情況下應採用彈弓罩結構。合格的內罩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處於3,9 時位正中、處於6,12 時位正中、處於霸芯位正中。 內罩上應預留空間或缺口,避開霸芯被內罩壓著。 內罩頂部應可支撐機芯及錶面,而內罩腳必須頂著底蓋,內罩總厚度應合適,避免閉合時,有過大壓力直接施加在機芯及錶面上。Screw 螺絲 如沒有特別註明要求,必須採用不銹鋼螺絲。 螺絲芽配合旋入最少要有720(兩路芽絲);螺絲收緊或鬆開轉動時必須順暢、應沒有披鋒或污物溢出。 已安裝好在殼身或外圈上的螺絲,不可以有滑牙、鋒利、刮手情況。 螺絲必須可承受到最少0.3 kgf-cm 扭力試驗並不會被鬆開。建議加上適量合適的膠水把螺絲牢固,用以防止螺絲易於鬆開。 Spring Bar 生耳 錶殼連接錶帶的生耳物料必須採用全密封不銹鋼生耳。 生耳頭必須堅固,每邊生耳頭之行程彈力必須最少0.50 kgf (單邊試驗彈力)。 生耳頭受壓後應不會縮入或塞進在生耳管內,必須自由移動及可回彈到原位Knurled Pin 牙花枝 錶殼裝配錶帶用的牙花枝物料必須採用不銹鋼物料製成。 牙花枝身(pin body)直徑不可少於1.00 mm。 牙花枝長度不可少於殼外耳闊1.00 mm (例如殼外耳闊22.00 mm,牙花枝長度不可少於21.00 mm)。 已安裝牙花枝連接頭珠與錶殼,牙花枝應平均藏在兩側殼耳內,不可以有外露凸出情況。 牙花枝安裝入殼後,必須可承受到最少4.0 kgf 正反方向頂力試驗不會鬆出。 Front Cover 面蓋 打開面蓋彈開時須順暢自然。 面蓋開啟後的角度須要維持在90 120之間。 面蓋關閉時須順暢;關閉後須要緊扣好,用人手力度拍擊錶殼試驗並不會彈開面蓋。Free Drop Test 自由跌落測試 品檢人員會按照MIL-STD-105E 特別檢驗水準S3 級AQL 1.0 作為自由跌落測試抽樣檢驗。 錶殼或套裝錶殼安裝底蓋後或成錶狀態必須可承受到100 cm 高度自由跌落在硬木板表面上測試硬木板之厚度最少25 mm8D工作方法的8个步骤8D是解决问题的8条基本准则或称8个工作步骤,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9个步骤: D0:征兆紧急反应措施 D1:小组成立 D2:问题说明 D3: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 D4: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 D5:选择和验证永久纠正措施 D6:实施永久纠正措施 D7:预防再发生 D8:小组祝贺D0:征兆紧急反应措施 目的:主要是为了看此类问题是否需要用8D来解决,如果问题太小,或是不适合用8D来解决的问题,例如价格,经费等等,这一步是针对问题发生时候的紧急反应。 关键要点: 判断问题的类型、大小、范畴等等。与D3不同,D0是针对问题发生的反应,而D3是针对产品或服务问题本身的暂时应对措施。 D1:小组成立 目的:成立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具备工艺/产品的知识,有配给的时间并授予了权限,同时应具有所要求的能解决问题和实施纠正措施的技术素质。小组必须有一个指导和小组长。 关键要点: 成员资格,具备工艺、产品的知识;目标 ;分工 ;程序 ;小组建设 D2:问题说明 目的:用量化的术语详细说明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外部顾客抱怨,如什么、地点、时间、程度、频率等。 “什么东西出了什么问题” 方法:质量风险评定,FMEA分析 关键要点:收集和组织所有有关数据以说明问题;问题说明是所描述问题的特别有用的数据的总结;审核现有数据,识别问题、确定范围;细分问题,将复杂问题细分为单个问题;问题定义,找到和顾客所确认问题一致的说明,“什么东西出了什么问题”,而原因又未知风险等级。 D3: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 目的:保证在永久纠正措施实施前,将问题与内外部顾客隔离。(原为唯一可选步骤,但发展至今都需采用) 方法:FMEA、DOE、PPM 关键要点: 评价紧急响应措施;找出和选择最佳“临时抑制措施”;决策 ;实施,并作好记录;验证(DOE、PPM分析、控制图等) D4: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 目的:用统计工具列出可以用来解释问题起因的所有潜在原因,将问题说明中提到的造成偏差的一系列事件或环境或原因相互隔离测试并确定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方法:FMEA、PPM、DOE、控制图、5why法 关键要点: 评估可能原因列表中的每一个原因;原因可否使问题排除;验证;控制计划 D5:选择并验证永久纠正措施 目的:在生产前测试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以确定所选的校正措施能够解决客户问题,同时对其它过程不会有不良影响。 方法:FMEA 关键要点: 重新审视小组成员资格;决策,选择最佳措施;重新评估临时措施,如必要重新选择;验证;管理层承诺执行永久纠正措施;控制计划 D6:实施永久纠正措施 目的:制定一个实施永久措施的计划,确定过程控制方法并纳入文件,以确保根本原因的消除。在生产中应用该措施时应监督其长期效果。 方法:防错、统计控制 关键要点: 重新审视小组成员;执行永久纠正措施,废除临时措施;利用故障的可测量性确认故障已经排除;控制计划、工艺文件修改 D7:预防再发生 目的:修改现有的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工作惯例、设计与规程以防止这一问题与所有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关键要点:选择预防措施;验证有效性;决策 ;组织、人员、设备、环境、材料、文件重新确定 D8:小组祝贺 目的:承认小组的集体努力,对小组工作进行总结并祝贺。 关键要点: 有选择的保留重要文档;流览小组工作,将心得形成文件;了解小组对解决问题的集体力量,及对解决问题作出的贡献;必要的物质、精神奖励。 对8D工作方法的评价1.优点 发现真正肇因的有效方法,并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真正肇因,执行永久性矫正措施。 能够帮助探索允许问题逃逸的控制系统。 逃逸点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控制系统在问题再次出现时的监测能力。 预防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帮助系统将问题控制在初级阶段。 2.缺点 8D培训费时,且本身具有难度。 除了对8D问题解决流程进行培训外,还需要数据挖掘的培训,以及对所需用到的分析工具(如帕累托图、鱼骨图和流程图,等等)进行培训。

注意事项

本文(4w7[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手表8D)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