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药制剂中新技术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状况

  • 资源ID:45944523       资源大小:24.9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制剂中新技术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状况

中药制剂中新技术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状况安徽省中医学院07中药资源 林明 07315029摘 要: 中药制剂中新技术的应用可使药物向着高效、 长效和剂量小、 毒性低、 副作用少的方向发展, 固体分散体、 包合技术、 微囊化技术、 毫微囊型胶囊、 脂质体、 乳剂、 靶向制剂等新技术、 新剂型的研究及应用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就此作一详实的综述。关键词:中药剂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史沿革;研究;发展现状;应用;建议中药剂型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无论在选择剂型方面 ,还是在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要 ,传统中药剂型亟需进一步改进。中药剂型改革是在传统中医药剂型的有效单方、 复方、 秘方和验方的基础上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药剂学的技术、 方法和手段 ,制成适合于多种给药途径的有效中药新剂型 ,如颗粒剂、 胶囊剂、 注射剂等。从广义上说 ,中药剂型的改革涉及到新剂型的创制 ,提取工艺的优化 ,新辅料、 新制备的应用 ,质量标准研究等各方面。1 中药剂型的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系统性医学典籍,其中记载了除药酒以外的汤(饮)、丸、散、丹、涂剂等剂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方制药规范,也是我国中药制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该书收载了 13 种剂型 775 个方剂。 本草纲目收载了近 40 种剂型,其中除现代剂型中的片剂、 注射剂等新剂型外,几乎都有记载,展现了我国医药学中丰富的药物剂型。 2 中药剂型的发展 1949 年以来,我国中药剂型有了飞速发展,除对传统剂型进行工艺改进外,也产生了第2代剂型,如片剂、 冲剂、 注射剂、气雾剂等。其发展变化可简单从历年出版的药典记载窥见一斑(见表1、表2)。3 现代剂型发展特点 3.1 剂型的种类不断增加 从表1看到,1963年 “制剂通则” 中收载的9种剂型到2005年版收载的 26 种剂型,增加了 17 种。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到片剂、冲剂、注射剂等第 2 代剂型的出现,以及栓剂、气雾剂、滴眼剂的运用,中药剂型的种类正顺应着时代的变化。 3.2 各个剂型的品种不断增加 从表 2 中可以发现,各剂型的品种都在不断地增加,其中有传统剂型,如丸剂、散剂;也有现代剂型品种,如片剂、糖浆剂、颗粒剂、胶囊剂等。这表明我国中药剂型的发展在保持着中药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新剂型。 3.3 传统剂型中的科技含量在不断增加 丸剂是中药传统剂型,具有缓效和长效的功效。中药滴丸是在传统丸剂基础上,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而成的新剂型,如果载体材料为水溶性的,则可大大改善药物的溶出和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如果采用难溶性载体材料制成固体分散体,则具有缓释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工作者以控制栓剂中药物释放为目的,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新型栓剂,如双层栓剂、泡腾栓剂、微囊栓剂、中空栓剂、海绵栓剂等。有文献报道,柴葛解肌中空栓剂优于普通栓,不仅起效速度快而且血药浓度高1。表1 历年药典(一部)“制剂通则”收载中药剂型比较版本 剂 型1953 年 1963 年 1977 年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5 年 未收载收载丸、散、膏、丹、药酒、药露、药锭、胶剂及药茶收载剂型15 种,增加了煎膏剂、冲剂、片剂、注射剂、酊剂、浸膏剂、胶囊剂、软膏剂、眼膏剂 收载剂型14 种收载剂型18 种,增加了糖浆剂、合剂、滴丸剂、橡胶膏剂收载剂型21 种,增加了露剂、茶剂、栓剂收载剂型26 种,增加了巴布膏剂、搽剂、滴鼻剂、气雾剂收载剂型26 种,增加了凝胶剂、洗剂、涂膜剂等表2 19852005年版 药典 (一部)收载不同剂型的品种数量比较(个) 剂型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丸剂129149206212226散剂4548505150片剂923475995合剂46468锭剂23222煎膏剂388108膏药44444橡胶膏剂11667酒剂34555糖浆剂22101013软膏12233颗粒剂(冲剂)25172952酊剂14365炙剂11111胶囊剂-241339滴丸剂-1122浸膏流浸膏-101081口服液-111825注射剂-124栓剂-227搽剂-134胶剂-330茶剂-22眼用药剂-11气雾剂-1其他-2-合计2072753984585654 中药剂型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应用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将传统剂型(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等)发展成缓释控释制剂(缓释胶囊、缓释骨架片、渗透泵片、缓控释微丸、控释散剂、透皮控释剂)和靶向制剂(脂质体、微球制剂、纳米粒制剂、单抗或受体靶向药物)等,是新药研发尤其是国内新药的主要途径和来源。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共同点在于能够通过辅料阻滞或减缓药物的释放速率,达到缓控释的目的。我国目前主要的中药缓控释剂型有胃内滞留型漂浮缓控释制剂、缓控释微球、凝胶剂型、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等。 中药靶向制剂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主要有中药微球制剂、复合性乳剂以及脂质体等。已研制出的中药微球制剂有华蟾酥精微球、莪术油明胶微球、斑蝥素微球等。复合性乳剂有紫杉醇乳剂等。对脂质体的研究主要是脂质体双层膜组成、制备工艺、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其靶向分布、对靶向细胞作用等方面。 5现代常见剂型的的应用5.1缓释及控释技术缓释制剂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提供比较平稳的血药浓度,达到减少副作用,维持药效的目的。如雷公藤缓释片所含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普通片相当,每日剂量致,但生物利用度提高,毒副作用减轻。控释制剂在预定的时间内药物自动按某速度从剂型中释放于作用器官或特定的靶部位,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释药均匀平稳。控释体系释药速度与时间无关,避免了传统常规制剂给药频率所出现的“峰谷”现象,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5.1.1定速释放技术要使某一种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就需要定速释放技术。国内外均有研制头孢类抗生素缓释制剂的专利或报道。还有在软胶囊内填充油脂性基质实现药物的缓释,为创造新的中药缓释剂提供了可能。5.1.2定位释放技术在口腔或胃肠道适当部位长时间停留,并释放一定量药物,以达到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殊部位对药物的吸收。如果将锡类散或草珊瑚含片改为口胶制剂,将会赢得很大的欢迎。治疗结肠突的中药制剂常因直肠给药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很大的不便,如采取定位释放技术,将增加药物在全肠道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也会减少很多不便。5.1.3定时释放技术即根据生物时间节律特点释放需要量的药物例如针对心绞痛常在凌晨发作的特点,研究在晚间服药而在凌晨释放的救心丸制剂。这种技术和结肠定位释药技术结合,对于发展一天1次给药的缓释及控释制剂很有价值。5.2靶向释药系统近年来应用脂质体、微粒、毫微粒、乳剂等药物载体,制备中药靶向制剂也取得一定进展。如静脉注射喜树碱混悬液,利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制成多相脂质体混悬型静脉注射液,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证明是一种抗癌药物的极有发展前途的剂型。药物微囊化后,既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缓释或控释药物,防止药物在体内失活,也可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而且由于所用材料便于进一步表面修饰,故可提高包封率、改变分布状态,使靶向性由被动靶向转变为主动靶向。张志荣等用吸附-包裹法制备了羟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酸酯毫微粒,具有明显的肝靶向和缓释作用。杨时成等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与喜树碱溶液比较,静脉注射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在小鼠脑、心、肝、脾、血浆、肾和肺中的分布显著增加。应用乳化技术制成乳剂作为药物载体,也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提高靶部位浓度,并具有淋巴亲和性,尤其是复乳中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成为良好的靶向给药系统。何明焕等将月见草油以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制成O/W型乳剂,分散相平均粒径12m,极易为机体吸收,且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总有效率都较其软胶囊有显著提高。临床上应用鸦胆子油乳来治疗胃肠癌,发现能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5.2.1静脉乳剂用各种类型的植物油乳剂作为载体,可使抗癌药在肝、脾及淋巴中高浓度聚集。如鸭胆子油的抗癌作用配上适合的载体,很可能有一定的靶向作用和长效作用。5.2.2微球技术微球属于一种微粒药物载体,其结构与所用基质和制法有关。微球注射剂具有被动靶向和延长药效的功能。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肿瘤治疗,也有结核治疗的报道。微球一方面可通过栓塞使通过肿瘤部位的血管闭塞,切断其营养;一方面微球所含有的抗癌药可在栓塞部位逐渐释放,使该药在肿瘤组织中维持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目前有人正在试图将莪术提取制剂榄香烯制成微球制剂,这对很多癌症患者来说是个福音5。5.2.3单克隆抗体技术肿瘤的导向药物亦称肿瘤“生物导弹”,目前第四军医大学等单位已经研制成功。这种“生物导弹”由对肿瘤有杀伤力的“弹头”和有导向能力的载体组成,抗肿瘤药物的载体以由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为最佳。现用作弹头的物质有放射性物质、抗肿瘤药和毒素。单体与药物或毒素连接成的物质称免疫结合物,结合物对靶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在体内呈特异性分布,在靶部位的浓度高而毒性比相应的未结合的药物低。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中药的免疫结合物,用于治疗白血病6。除此之外,还有透皮吸收系统,即药物经皮吸收(释放)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的新剂型。5.3滴丸剂滴丸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滴丸剂是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丸剂所没有的多种特点。如天津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已为人们所熟悉,该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成分的研究与质量控制,目前已达到分子水平,减少了冰片用量,并由口服改为舌下含服,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因为滴丸是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以极微小的晶粒存在,因而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的特点。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服经舌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循环,3分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临床资料表明,在冠心病的长期治疗中,复方丹参滴丸可更有效地减少缺血发生次数,尤其是缩短心电图ST段下移的持续时间.且无头痛、头胀等副作用,为一种治疗冠心病ST段改变的有效药物。5.4膜剂膜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很快的剂型,临床很受欢迎,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故在临床应用上有取代部分片剂、软膏剂和栓剂等的趋势。黎国梓等研制了复方养阴生肌双层膜.底层(缓释层)以PVA(聚乙烯醇类)为成膜材料,因其融化慢,作用时间长,具长效作用;面层(速释层)以白及胶为成膜材料,因其在体液中熔化快,具速效作用,将二者制成双层膜,分别加入止痛消炎药物,经两年多的临床应用,治疗口腔溃疡362例,有效率100%,疗效较好,深受欢迎。贵州六枝大华制药厂生产的中药博性康速溶膜可有效杀灭常见性病及引起妇科疾病的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能有效防治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由于膜剂本身体积小,重量轻,随身携带极为方便。5.5软胶囊软胶囊剂型具有杂质少,有效成分多,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等优势。鉴于传统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存在的缺点,近年来软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研制开发正方兴未艾。软胶囊是种较新的剂型,它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多的中药。如以大蒜、王浆等中药为原料组成的复方大蒜软胶囊.临床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能使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缩短凝血时间,提示能防止血栓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及抗衰老作用,同时掩盖了大蒜的不良气味。软胶囊剂型的特点是:纯中药制剂,不含糖,便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服用;最大限度提取和保留了挥发性有效成分;内容物为高科技萃取精华,杂质含量低,不含生药粉,更易符合卫生学指标;进入胃肠迅速崩解被人体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显效,生物利用度高;由压制法或滴制法制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一次成型,且全封闭剂型,稳定性好,避免药物分解失效;掩盖了药物中挥发性成分的不良气味,口感好,便于服用;服用量少,携带方便。目前我国已上市的中药软胶囊制剂品种有十多个,其中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的利鼻软胶囊,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有限的四季三黄软软胶囊,北京中药二厂的香砂养胃软胶囊和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麻仁软胶囊、感冒软胶囊、龙胆泻肝软胶囊、清开灵软胶囊及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品种,并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5.6气雾剂气雾剂具有剂量小、分布均匀、奏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吸入时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外用则避免对创面的刺激,并可用定量阀门控制剂量,有速效的定位作用。中药气雾剂临床可用于心绞痛、哮喘等急症的治疗,有效改变了中药制剂只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传统观点。如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发作迅速有效,总有效率达94.12%(复方丹参片剂组仅8%),平均起效时间为3.461土1.352分;救心气雾剂经临床201例观察,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2%,大多数病例3分内起效,5分内止痛,获得满意的效果。中药复方烧伤喷雾剂具有消炎止痛、收敛、制痂保痂作用,临床治疗不同程度烧伤患者240例,治愈率为95%,平均愈合天数为16天。5.7中药巴布剂中药巴布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巴布剂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日本开发成功,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中药巴布剂的研究,1999年雷允上集团的“复方紫荆消伤膏”获国内第一个巴布剂新药证书。上世纪90年代初中药巴布剂开始规模生产,至今已有多个产品在全国上市,已成为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腱鞘炎、腰椎突出、神经痛、骨质增生、腹腔疾病、癌症等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并具备优良的柔韧性和黏着性的新型贴剂。在临床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的报道中,作为外用中药贴剂的巴布剂较受患者的欢迎。尽管化学药物在治疗骨科疾病以及癌症引起的疼痛方面依然占主导地位,实践证明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和中药巴布剂的中西医结合方法,能较好地缓解疾病的症状、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巴布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经炼合、涂布、剪切等工艺制成的外用制剂,临床应用于头痛、挫伤、肌肉疼痛、关节酸痛和风湿痛等疾病。和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巴布剂中的高分子基质材料能更好地吸收和承载包括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并予以“凝胶化”成型。由于药物基质含有高达40%70%的水分,这样的结构犹如一个“药库”,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因此,巴布剂具有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目前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软组织挫伤、跌打损伤、肌肉痛、关节痛、骨折、变形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等外伤和骨科疾病方面,如重庆陪都制药厂的颈肩腰腿一贴灵。5.8微囊制剂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种新的剂型。芳香类中药所含的挥发油沸点低,易挥发,又不溶于水,制成微囊后既可防止其散发,又利于携带,便于服用。我国研制的中药挥发油类微囊已有10余种,如可提高稳定性的芥油微囊,掩盖不良臭味的蒜素徽囊等。微囊的优点在于:可延长或控制药物的释放,制成长效制剂;囊膜有隔离药物与外界的接触的作用,可防止药物氧化、水解和挥发;可掩盖不良气味;减少与复方制剂的配伍禁忌。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牡荆油,由汤剂、胶丸到滴丸,剂型几经改进,现制成牡荆油微囊片后,不仅解决了胶丸、滴丸等气味不适和药物稳定性的问题,又可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制备特殊性能微囊(磁性微囊、PH敏感微囊)还可起到靶向释药作用,这对中成药来说是个全新剂型。5.9脂质体制剂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制剂的研究一直备受广大药剂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脂质体制备工艺的逐步完善,加之脂质体具有无毒性和免疫原性、适合于生物体内降解、能够保护被包封的药物、能缓释、控释药物、具有靶向性、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因此利用脂质体包裹药物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抗癌药物采用脂质体为载体作体内研究的报道很多,依托泊苷脂质体、人参皂苷、人红细胞膜脂三尖杉酯碱脂质体等。邓英杰等使用大豆磷脂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口服和注射给药的免疫增强效果均明显强于普通制剂。闫家麒等研制了紫杉醇脂质体冻干型制剂,使其抗肿瘤活性更高而毒性降低。赵建斌等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补骨脂素脂质体,在体外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较补骨脂素提高30倍,而半数有效剂量仅为补骨脂素的1/45。另外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包结成脂质体后可显著降低其血浆廓清率,促进进入网状内皮系统,使药物的毒性降低2.5倍,提高对P388和L1210白血病的疗效。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而将其制成脂质体后发现,其吸收增加4倍多。对青蒿脂质体的研究发现,其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青蒿酯。而对汉防己甲素在脂质体包裹前后的细胞毒性观察发现,脂质体包裹可减轻其细胞毒性。盐酸川芎嗪可用于肺动脉高压症的防治,但应用时药效持续时间短并伴有心脏毒副作用,制成脂质体可提高和延长川芎嗪疗效,缓和毒性,同时可以避免川芎嗪的耐药性。蝎毒的多肽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癫痫活性,但口服不易吸收,且易被胃肠酶破坏,将其制成脂质体后,实验表明对氨基脲所致癫痫有一定疗效。抗早孕药物天花粉蛋白采用改良乳化法制成脂质体后能减轻天花粉的毒性和过敏反应,有望开发成为抗早孕药物新剂型。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脂质体的前景将更加广阔。5.10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近几年常用的种新型中药剂型,使用方便、卫生,药房可根据医生处方配发颗粒,直接冲兑饮用,因此深受患者欢迎。目前国内已率先推出了380余味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还有一些常用药对,如麻黄与桂枝,人参与黄芪、荆芥与防风,大青叶与板蓝根,分别生产混合包装,从而降低成本。随着天然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活性成分的进步阐明,加上新型辅料、机械设备、包装材料的改善以及分析技术的进步,疗效确切、稳定性好的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还将会层出不穷。综上所述,为了加速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中药一定会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造福于人类。6 对中药剂型研究发展的几点建议 中药剂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后,不断推陈出新。如复方丹参滴丸的研制成功、藿香正气软胶囊的推广使用等,说明了中药新剂型的发展正逐步与世界接轨。 但在中药现代化呼声越来越高的同时,中药剂型也不断接受考验。如中药注射剂型的发展,从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 据统计,曾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液多达1 400种,但大多停留于医院制剂阶段。1977年版药典曾收载23种中药注射剂,但1985年版删除了中药注射剂,1995年版只收载 1 个品种,至 2005 年版增至 4 个。究其实质,质量标准的不完善、 疗效不稳定是中药注射剂兴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中药剂型发展和改革。 6.1 遵循传统中医中药理论 中药复方作用具有整体性,不是单味药的简单罗列,而是有它独特的组方原则和配伍法度;并且复方中的成分复杂,也不能简单地以提取物的加合来替代。 6.2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中药制剂的现状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剂型并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许多化学和生物药物的现代制剂技术被引入中药制剂领域,如脂质体、微囊及微球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水溶性骨架型透皮技术等,使中药制剂有了长足的发展,中药制剂品种日益被人们所接受。 6.3 加强剂型的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中药制剂在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方面较为匮乏。随着剂型现代化程度的增加,对原料药的纯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的不可控现象和不良反应逐渐显现出来。 所以,中药剂型改革不能一味追求新剂型,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加强质量控制,注重内在质量提升,才能使中药剂型得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令义.中药创新研究与高薪技术应用 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2 陆彬.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 董方言.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4 Chen Q , W u L J , Ruan L J1 Chem ic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L op hatherum g racile Brongn ( ) J 1 J S heny ang P harm U niv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2, 19 (4) : 257-591 5 平其能.中药新剂型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J .中国天然药物, 2004, 2 (1) : 2. 6 张冬青,程怡.脂质体的研究概况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2, 13 (2) : 125.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7. 8 刘文生.新技术与医院中药制剂J.天津药学2002.14(1):37-38 9 黄丽坚,杨剑.中药速效制剂的开发研究思路及前景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471-472- 7 -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制剂中新技术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状况)为本站会员(xins****200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