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版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4585718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

2019版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浩瀚(hn) 金钏(chi) 乳媪(yn) 槲寄生(h)B笑靥(yn) 蜜渍(z) 蹙眉(c) 逶迤(wi)C险衅(xn) 锦囊(nn) 札记(zh) 龟裂(jn)D嘶哑(s) 谂知(nin) 铁臼(ji) 白泠泠(ln)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 失色一样。本人昨天下午在32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电脑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400元,决不 。客人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来,又马上 在祖先牌位前。A暗然 失言 贡奉 B黯然 食言 供奉C暗然 食言 供奉 D黯然 失言 贡奉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CNBA现役球员易建联和朱芳雨过去曾是广东宏远队的老队友,此次这对老搭档又要在武汉亚洲杯上举案齐眉,为国家队再立新功。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xx年底才能结束。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5下列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化干戈为玉帛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示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A能以足音辨人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D娘以指扣门扉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示例: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乳二世C东犬西吠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9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示例:室西连于中闺A妪,先大母婢也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B先妣抚之甚厚(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D吾妻归宁(旧指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C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倪焕之(长篇小说)、稻草人(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等。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D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司马光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退而次之曰 次:编次,撰述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出嫁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勉励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没:失去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3分)( )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AB C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说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常常引用古人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后来他们同一年考中进士,又同登贤良方正科。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3分)(2)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3分)(3)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三、 古诗词鉴赏(10分)1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痴儿:作者自称。佳人:指知音。青眼:表示有好感。(1) 说说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描写的景物 特点上有何不同?(4分)(2) 颈联“朱弦绝”“青眼横”分别运用了哪两人的典故?(2分)(3) 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四、名句默写:(8分)17、(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3)、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5)、日啖荔枝三百颗, 。(苏轼惠州一绝)(6)、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7)、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8)、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人生树下王开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还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伴着年轮涟漪和虬枝皴肤,它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老,俯看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荫凉。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幼时,父亲带我回山东的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也,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这样的树,犹若亲属。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作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仿音“两箱丝绸”)。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事物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的最大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细辨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18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19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6分)20请赏析第7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21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6分)六、作文(70分) 22、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南朝名医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记载,巴豆最能泻。李时珍问他的父亲,是否如此。他父亲回答说,你试一试不就清楚了吗?李时珍试了试,结果表明,使用巴豆剂量大固然可以导致严重腹泻,如果用得适量反倒能治好慢性腹泻。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东台创新高级中学xx第一学期 xx级语文9月份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解析】A钏chun 媪o B靥y 渍z D谂shn2、【答案】B【解析】“黯然失色”不能写作“暗然失色”,“黯然”常用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供奉”,敬奉。“贡奉”,向朝廷或上级贡献物品。3、【答案】B【解析】茕茕独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蜗角虚名:微不足道的名声。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4.A【解析】(B.句式杂糅,“持续到xx年底才能结束” C.成分残缺。当为“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 D.搭配不当。“发病率增多”搭配不当)5【答案】B6【答案】B 【解析】A.介词,凭,根据;B和例句都作介词,因为。C和D,介词,用。7【答案】B 名词作动词。其余活用为状语。8【答案】B 【解析】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古今同义。9【答案】B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10【答案】C 【解析】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11 D 元曲四大家没有王实甫二、文言文阅读:12. D(没:同“殁”,死)13. A(写其持家之才写其读书识义写其善良助人) 14. B(应为向自己的父母求得一些财物)15(1)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何为”、“独乎”各1分)(2)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死直道”、“戚”各1分)(3) 我想要接受任命赴京就职,但是祖母刘氏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不被允许。(奔驰,赴京就职。告诉,报告申诉。不许,不被允许。各1分.语句通顺1分)三、 古诗词鉴赏(10分)16、 (1)杜诗写的是动景,黄诗写的是静景;杜诗景色沉郁悲凉,黄诗景色明快澄澈。(2) 俞伯牙和阮籍(3) 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因世无知己(缺少 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和苦闷;对辞官归隐、远离世俗、 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盼望。(每点1分)四、 名句默写:17(1)、门衰祚薄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日薄西山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不妨长作岭南人 (6)、晓来谁染霜林醉(7)、禾黍秋风听马嘶 (8)、只是当时已惘然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8内容上:指出桑树、梓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点明种树的价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结构上:照应文题,引出下文对树与故乡、树与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叙写。(2分)19 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 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材。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答出三点即可)20 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情感,(1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分)运用比喻、排比手法,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分)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富有表现力。(1分)21 没有了树,犹如我们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 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疏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 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六、作文(70分) 22(1)从横向的角度可以将材料分解为“南朝名医陶弘景”和“李时珍”两个方面,就此可以得出“要有怀疑的精神”“实践出真知”的立意;(2)从纵向的角度分析,李时珍前后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运用辩证思维中矛盾的观点和量变与质变中“度”的观点,可以“要全面地看问题”“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来立意。参考译文:治平三年的夏天,府君苏洵在京城逝世,我前往吊唁。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边哭边说:“我们将护送先父的灵柩回四川安葬。四川人合葬的风俗是同一座坟冢而不同的墓穴。从前,我母亲安葬时,没有为她写墓志铭,请您替我们为她写一篇墓志铭吧。”于是我说:“夫人的贤德,不是别人所能知晓的,希望你们能告诉我有关她的大概事迹。”苏轼、苏辙两兄弟便把记录母亲事迹的事实材料恭敬地拜送给我。我恭敬地接受,回到家中,撰述如下:夫人姓程,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时嫁到苏家。程家家境富裕而苏家极其贫穷。夫人嫁过来以后,秉持妇道,孝顺、恭谨、勤劳、节俭。同族人从各方面观察她,没发现她有丝毫不快、傲慢等可以指责的样子,因此大家都认为她很贤惠。有人对夫人说:“你父母并不缺少钱财,凭借你父母对你的疼爱,假若你去向他们请求资助,应该没有不答应的。为什么甘心吃这样的粗食呢,难道不能够说一句话吗?”夫人说:“是的。如果我向父母请求资助,父母确实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但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养活妻儿的,那又将怎么办呢?”最终也没有向父母开口请求。当时苏洵的祖母尚在世,年老而性情严厉,家人经过堂下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即便这样发出脚步声,他们也害怕被责怪。唯独夫人能顺从迎合她的心意,祖母见到她就高兴。苏洵到二十七岁还不知道学习,有一天,感情激昂地对夫人说:“我看自己现在还是可以发愤求学的。然而全家要依赖我生活,如果我求学,将会断绝生活来源,怎么办呢?”夫人说:“我很早就想说这件事了,只是不想让你认为是因为我才学习的!你如果有志向,就让我来承受生活的劳累吧。”于是拿出所有服饰器玩,卖掉它们来经营家业,谋求生计,没有几年就成了富裕之家。苏洵因此能够专心致志完成学业,最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夫人喜欢读书,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不久,二子同年考中进士,又同时考进贤良方正科。苏辙答辩语言尤其恳切率直,使人惊异,这都是夫人平时对他勉励的结果啊。先前,夫人看自家的财物已经有盈余,就感叹说:“这难道就是所说的福气吗?这种情况不停止的话,将会使我的子孙被钱财蒙蔽啊。”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使他们有产业。对于有急难的同乡人,也时常周济他们。等到夫人逝世的时候,家中没有可供一年使用的财物储备。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在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苏轼进入朝廷,夫人被追封为武阳县君。唉,作为女子,如果她的温柔和顺从能够使家族和睦,她聪明才智能够治理家事,这就已经是贤能了;更何况像夫人这样,还能启发开导教育帮助成就了自己的丈夫、孩子,使他们都能凭借文学才能被天下人所知、尊重,如果不是见识思虑高超过人,能像这样吗?古人说国君和士大夫们的兴盛衰败没有不来源于妻子的,今天从夫人来看,更可见古人的话是可信的。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