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山西省中考物理最新考情速递新题演练及答案

  • 资源ID:42400852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省中考物理最新考情速递新题演练及答案

山西2015中考最新考情速递·物理第一部分 山西省2015年中考备考第二轮复习培训会最新信息一、命题依据为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从2015年开始,山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的命题依据只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教育厅的47号文件,不再出科目说明。二、物理命题的七点指导:1.加大探究性试题的考查力度2.增加开放性试题的份量(分值不超过10)3.试题体现安全意识,生命教育(“安全用电”必考)4.树立课标意识,增加小制作等实践性试题(关注课标中“活动建议”,最后一道实验与探究题为设计类试题)5.体现课改成果,增加自主学习试题(“设计类实验”出题几率大,且只考查初中物理的核心知识)6.挖掘物理文化的教育因素,试题渗透物理学史的考查(2015年物理学史要单独成题,23分)7.加大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力度(物理方法不单独考查名词,以渗透为主)三、山西省2015年中考备考第二轮复习培训会特别强调1.增加物理学史题,并独立成题,23分;2. 2015考查内容按教育厅指示注重课标中“活动建议”,最后一道实验与探究题由去年的小制作类试题变为设计类试题.四、2015山西报告会强调的其他信息1.选择题前五道较简单,难度系数在0.8及以上,16、17、18题难度中等,19、20题较难,难度系数在0.5以下;2.实验探究题:1.光学或热学轮换考查2.密度实验3.电阻、电功率及其他类实验4.新情境下的探究题5.自主学习(今年是设计类试题)3.浮力题还是延续以前的考法,不考计算类,不考压力差法第二部分 根据山西省2015年中考备考第二轮复习培训会补充的训练试题 类型一 物理学史1.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电子 B.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C.焦 耳惯性定律 D.牛 顿右手螺旋定则2.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伽利略准确的测出大气压的值D.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3.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4.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的物理学家留下了辉煌的足迹,下列关于几个“首先”的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伽利略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C.沈括首先记述了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5. 物理学中规定的电流方向是 定向移动的方向.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6. 1820年,丹麦科学家 在课堂上做试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偏转.他进而继续研究,终于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 .7.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 的存在而且很大;它的值由著名的物理学家 第一次用实验来测定.8.物理学史上,用 实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科学家是 .类型二 设计类试题1.李华通过老师讲解平面镜成像,知道在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但是李华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他离镜子越远,他在镜中的像看起来越小,反之越大。由此她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说明明李华的结论是否正确.(1) 你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2) 实验步骤及现象:(3) 实验结论: .2.给你一个透镜,怎样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请自行选择器材,设计一种简便的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案.3.蚊香生产商为了节约原料和方便用户,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各种规格的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写出实验步骤. 第3题图4.小志放学回家后,回想实验课上进行的“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过程,意犹未尽地想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了如下器材:象棋棋盘、棋子、细线、门锁请你帮助小志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你选择的器材是 .(2)你设计的实验步骤是:5.物理实验课上,老师拿出一个“神秘电表”,小明观察到该电表有3个接线柱,其中除了最左端的接线柱标出了“ ”外其余地方没有标注任何数字或符号老师让同学们自选实验器材确定该电表到底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帮助小明进行实验 (1)你选择的器材有: 、待测电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2)你实验的过程是: 6.课堂上老师拿了塑料袋、铅笔芯、玻璃棒、铁丝四个物体,要求同学们先判断出哪两个物体属于导体,然后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两个导体电阻的大小.实验器材有:电流表、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四个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2)请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方法.参考答案类型一 物理学史1.B 2.C 3.B 4.C 5.正电荷 法拉第 6.奥斯特 磁场 7.大气压 托里拆利 8.理想斜面 伽利略类型二 设计类试题1.(1)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薄玻璃板,火柴(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慢慢的移动蜡烛并使之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再使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后面的蜡烛,仍可使其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重复步骤 3次,仍可看到后面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从而证明了李华的说法不正确,即在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3)在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2.把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地面上有暗圈的是凹透镜.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案有以下两种:方法一:让阳光垂直射到凸透镜上,调节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的光点变得最小最亮即为焦点,用刻度尺测出透镜光心到地面最亮光点的距离,即可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二: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到光具座上,调节光屏和蜡烛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蜡烛的像,此时在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再除以2,即为此凸透镜的焦距.(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1)器材:刻度尺、细棉线、手表、蚊香、火柴(2)步骤: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为s;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为t;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1)象棋棋盘、棋子(细线、门锁)(2)方案一:将棋盘放在水平桌面,在棋盘中央放置一颗棋子A, 用较小速度沿棋盘边缘掷出棋子B, 使之碰撞棋子A,记录A在棋盘上移动的格数,再用较大的速度掷出棋子B,使之碰撞棋子A,记录在棋盘上移动的格数;按照同样的方法,使掷出的棋子B的速度不同,记录A在棋盘上的移动格数并比较,如下表所示:试验次数B掷出的速度A移动的格数12345方案二:细线一端栓上门锁,使细线紧绷,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由静止释放门锁,观察被碰撞的棋子移动的距离,通过改变夹角大小改变门锁的速度,通过棋子移动的距离反映门锁动能的大小.据此可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所示(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试验次数门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移动的格数123455.(1)电源( 或万用表)(2)方案一:将待测电表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如果待测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待测电表是电流表, 如果指针不偏转,说明待测电表是电压表.方案二:将万用表调到电阻挡,并联在待测电表两端,若万用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说明待测电表是电压表,若万用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说明待测电表是电流表. 6.(1)铅笔芯和铁丝 (2)如答图所示 (3)按照设计图连接好电路; 将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点M和N上,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将铁线接入电路的点M和N上,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比较两次电流表的示数, 分析两导体电阻的大小(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省中考物理最新考情速递新题演练及答案)为本站会员(沈***)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