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I).doc

  • 资源ID:4235423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I).doc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I)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注意!1、5、7班做1-40题;9、10、11、13、15、16、17班做130题)1、在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分子,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自然就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惩罚腐败分子,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下列与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学派是( )A. 儒、墨、道、法 B. 道、法、儒、墨C. 道、墨、儒、法 D. 道、法、墨、儒2、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终其一生其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采用。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B. 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C. 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3、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这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 礼治 B. “仁 C. 仁政 D. 兼爱4、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5、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是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大一统”的主张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天人感应”学说 D.“三纲五常”学说6、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的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7、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是( )A. 韩非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8、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 体现了三教合一趋势 B. 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C. 反映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9、朱熹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这材料表明( )A. 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 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 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10、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这说明程朱理学( )A. 重在经世致用 B. 蔑视君主权威C. 追求普遍真理 D. 实质虚伪教条11、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主张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 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12、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C. 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 是对理学的彻底否定13、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的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抑商政策的松动14、“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A. B. C. D. 1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民生计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A经世致用思想 B致良知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161521年,马丁路德说:“除非用圣经的文字和明白的理性证明我是错的,否则我决不放弃自己的观点,我的良心是被上帝的道束缚的。”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反对宗教信仰B强调上帝是唯一的权威C肯定人性的重要 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17马丁路德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廷统治C实现了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的和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18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19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C主张共和倡导自由D崇尚理性否定权威20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卢梭意在强调A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B公共意志高于法律C个人利益高于公共利益D法治是民主的基础21下表为18世纪中叶1770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1000xx册版)。这表明法国思想家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伏尔泰老实人43版哲学通信35版卢梭新爱洛依斯70版卢梭全集18版狄德罗百科全书24000套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2.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B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23苏格拉底批评他们(指智者)收费的根据与众不同,他主张,由于收受金钱,他们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他们只能同可以付给他们费用的人接触,而他(指苏格拉底)自由地享有由他任意挑选的人组成的团体。苏格拉底A反对开放式的教育模式B提倡自由精神C反对将学术直接商业化D肯定民主政治24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A倡导唯物主义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否定神的存在D反对天主教会权威25.下列表格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思想家出生地思想贡献普罗泰格拉古希腊阿布德拉城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古希腊雅典城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芝诺古希腊埃利亚城邦人生而平等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B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C政治体制左右人的思想观念D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26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27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B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和专制君权,寻求思想解放D成为新时代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巨人28(xx辽宁大连检测)“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2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30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31、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 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A B C D32、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汉赋、唐诗、楚辞 B. 楚辞、唐诗、宋词C. 唐诗、宋词、元曲 D. 宋词、唐诗、楚辞33、(xx湖北武汉调研)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34、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最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A.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B.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C.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D.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35、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赢环志略两书之名,尚有名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36、(xx海南中学模考)梁启超、唐才常等要求学生“熟读噩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等书,在与学生共同研习时“发挥民主民权之说而引申其绪,以启发思想。”这一做法旨在A革除传统儒家教育的弊端 B弘扬明末清初的民权思想C增强国人的政治民主认知 D培养学生的民主革命精神37、(xx邢台二中高二期末)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38、(xx宝鸡模考)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的信中说:“我看俄国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 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可见,他A反对俄国采用“恐怖的方法” B赞同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C认为俄国革命的方法不妥当 D否定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39、(xx衡水中学模考)“四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高呼打倒孔家店,墓碑效西方,提倡个人自由,却不肯诚心接受基督。竭力把中国变成一多角形尖锐放射的西方社会。却留下一大缺洞,没有照顾到社会下层之大整体。共产主义即从此缺洞乘虚而入。”由此可知该文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A儒家思想的备受冲击 B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缺失C十月革命的积极影响 D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弊端40、(218临川一中期中)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土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由此可见,他A认为变法会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 B正确认识到维新变法的群众基础C没有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复杂性 D对中国的国情有正确深刻的认识二、非选择题(注意:1、5、7班做41-43题:9、10、11、12、15、16、17班做41-42题)4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言论言论者核心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学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3分)(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儒家学说取得成功,还因为它合乎时机。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作了合理说明。结果,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据材料分析“儒家学说取得非凡成功” 的原因(6分)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3分)42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发现经历了长期、缓慢的历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儒者荀子说:“人定胜天。”掷铁饼者为古罗马时期著名雕刻家米隆的雕塑作品 材料二中世纪基督教宣扬人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下来就有罪。人是愚昧的,要在教会的引领下,杜绝一切私欲,尽全力崇仰上帝,以求“赎罪”。同时期的中国,皇帝号称“天子”,代表上天来统治人间,人是皇帝的奴仆、子民。 材料三 圣母脸上露出微笑,充满了人间的欢乐。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大致同时,中国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被迫造反,最后仍臣服于朝廷,宁死不再反叛。(1)据材料一回答这个时代东西方对人有什么共同认识。(2)据材料二回答此时期东西方普遍认为人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此时期东西方艺术作品对人的描写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谈谈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吗?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该派别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思想?结合材料二与此派别的主张,分析材料一派别认识的不足在哪里?并分析此派别认识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中两位先生是指什么?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曾子学校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5 BCCDC 610 DCBCA 1115 CCCAA 1620 BDCDA2125 DABBD 2630 BBDDC 3135 BDDBD 3640 CDBDC41. (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的时代特点。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4) 它经过历代的发展改造,受到统治者和富人的支持;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合乎时机。(5)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42.答案:(1)认识到人的强大力量,人类充满自信。(3分)(2)人是奴仆;人要顺从,服从统治。(3分)(3)不同:西方:发现人的价值,歌颂人的力量,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中国:忠君。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西方文艺复兴兴起,追求人的解放;东方君主专制强化,人受到封建思想的压抑和束缚(8分)43、(1)“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实践: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足:维新派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建立对在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上才能发挥作用,而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因此,维新派认为应该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原因:洋务运动扩大了西学的转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3)民主和科学。影响: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为五四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和繁荣。(4)趋势:态度上:由被动到主动;内容上: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阶级上:由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对象的性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始终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根本任务。

注意事项

本文(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I).doc)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