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闽师堂教案之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6、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 资源ID:40662252       资源大小:825.1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闽师堂教案之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6、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台江教务:0591-88306836 教案纸科目名称物 理审批意见:课 题专题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学生姓名任课教师温 健 平学生年级高 三授 课 日 期 年 月 日 时至 时授 课 形 式AAAB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2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3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1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振动图象、单摆等。2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由于振动的周期性和多向性,该部分试题具有多解性的特点。4振动图象及应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仍然是今后几年高考的热点。教学难点:振动的周期性和多向性讲授内容周期:机械振动简谐运动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运动规律简谐运动图象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受力特点回复力:F= - kx弹簧振子:F= - kx单摆:受迫振动共振在介质中的传播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特点类型横波 纵波描述方法波的图象波的公式: x=vt特性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波的叠加 干涉 衍射多普勒效应实例一、夯实基础知识 1、深刻理解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特征是:F=-kx,a=-kx/m.(2)简谐运动的规律: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动量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在离开平衡位置最远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动量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振动中的位移x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加速度与回复力、位移的变化一致,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3)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它是标量。(4)周期T和频率f: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它是标量,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频率,单位是赫兹(Hz)。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T=1/f.2、深刻理解单摆的概念(1)单摆的概念: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线的伸缩和质量可忽略,线长远大于球的直径,这样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的特点: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是一个理想模型; 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摆球的质量等无关;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方向的分力提供,当最大摆角<100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T=。(3)单摆的应用:计时器;测定重力加速度g,g=.3、深刻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2)、共振:共振现象: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共振的应用:转速计、共振筛。4、熟练掌握波速、波长、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1)波长: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波长通常用表示。(2)周期: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所用的时间。波的周期与传播的介质无关,取决于波源,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周期不会改变。周期用T表示。(3)频率: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完整波(即波长)的个数。周期的倒数为波的频率。波的频率就是质点的振动频率。频率用f表示。(4)波速:波在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机械波的波速取决于介质,一般与频率无关。波速用V表示。(5)波速和波长、频率、周期的关系: 经过一个周期T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所以波速为 由于周期T和频率f互为倒数(即f =1/T),所以上式可写成此式表示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5、深刻理解简谐运动的图像和波动图像的意义。(1)简谐运动的图象: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不是运动轨迹,它只是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作法: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根据实际数据取单位,定标度,描点,用平滑线连接各点便得图线。图象特点:用演示实验证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2)简谐运动图象的应用:可求出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可求振幅A:位移的正负最大值。可求周期T: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的时间间隔。可确定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可求任一时刻速度的方向。可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3)波的图象:波的图象是描述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介质中各质点在某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简谐波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图象。波的图象的重复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波的图象反映机械波的有关信息:质点的振幅、波长、介质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置、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后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4)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两者都是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曲线;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中的纵坐标均表示质点的振动位移,它们中的最大值均表示质点的振幅。区别:振动图象描述的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图象上任意两点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波的图象描述的是波在传播方向上无数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振动情况,图象上任意两点表示不同的两个质点在同一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动图象中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箭头方向表示时间向后推移;波的图象中的横坐标表示离开振源的质点的位置,箭头的方向可以表示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即波的传播方向,也可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反方向。振动图象随时间的延续将向着横坐标箭头方向延伸,原图象形状不变;波的图象随着时间的延续,原图象的形状将沿横坐标方向整个儿地平移,而不是原图象的延伸。在不同时刻波的图象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质点振动图象是不同的。 6、正确理解波的干涉、衍射现象,了解多普勒效应(1)波的叠加原理: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2)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每一列波保持自己的特性互不干扰继续前进。(3)波的干涉: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有固定的相位差。两列相干波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是振动最强的地方,波峰与波谷(或波谷与波峰)相遇处是振动最弱的地方。驻波:是一种特殊的干涉现象。驻波的特点是两波节间的各质点均做同时向下或同时向上,但振幅不同的同步调振动;波形随时间变化,但并不在传播方向上移动。(4)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5)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6)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是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能够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声波也能发生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声波的共振现象称为声波的共鸣。二、分析与解析典型问题 问题1:必须弄清简谐运动的判断方法。XOX图1要判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是简谐运动,首先要判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是机械振动,即看这个物体是不是做的往复运动;看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没有平衡位置;看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会不会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是不是足够小。 然后再找出平衡位置并以平衡位置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再让物体沿着x轴的正方向偏离平衡位置,求出物体所受回复力的大小,若回复力为F=-kx,则该物体的运动是简谐运动。例1、两根质量均可不计的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与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组成的弹簧振子,如图1所示。试证明弹簧振子做的运动是简谐运动。证明: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O时,因两弹簧发生形变而使振子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设振子沿X正方向发生位移x,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F1+F2=-k1x-k2x=-(k1+k2)x=-kx.所以,弹簧振子做的运动是简谐运动。问题2:必须弄清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特点位移x位移x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位移x势能Ep=Kx2/2动能Ek=E-Kx2/2速度 简谐运动涉及到的物理量较多,但都与简谐运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如果弄清了上述关系,就很容易判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例2、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A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C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分析与解: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易知x减小,根据上述关系很容易判断,回复力F、加速度a减小;速度V增大。即D选项正确。问题3:必须弄清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是指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时,振子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速度、动量等均是等大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动量的方向不确定)。运动时间也具有对称性,即在平衡位置对称两段位移间运动的时间相等。理解好对称性这一点对解决有关问题很有帮助。obcad图2VaVb例3、如图2所示。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经a、b两点的速度相同,若它从a到b历时0.2s,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s,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A、1Hz; B、1.25Hz; C、2Hz; D、2.5Hz.分析与解:振子经a、b两点速度相同,根据弹簧振子的运动特点,不难判断a、b两点对平衡位置(O点)一定是对称的,振子由b经o到a所用的时间也是0.2s,由于“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是0.4s”,说明振子运动到b后是第一次回到a点,且ob不是振子的最大位移。设图中的c、d为最大位移处,则振子从b经c到b历时0.2s,同理,振子从a经d到a,也历时0.2s,故该振子的周期T=0.8S,根据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的关系,不难确定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1.25Hz.故本题答B.Cabd图4a,Cabd图3例4、如图3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于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做减速运动。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C、重球下落至d处获得最大加速度。D、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分析与解:重球由c至a的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由a至b的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弹力作用,但重力大于弹力,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由b至d的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弹力作用,但重力小于弹力,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即可判定B、D正确。C选项很难确定是否正确,但利用弹簧振子的特点就可非常容易解决这一难题。重球接触弹簧以后,以b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在b点下方取一点a,使ab=a,b,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重球在a、a,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4所示。而在d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点的加速度,所以重球下落至d处获得最大加速度,C选项正确。问题4:必须弄清简谐运动的周期性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其运动周期T的大小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理解了这一点,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就不易出错。例5、有人利用安装在气球载人舱内的单摆来确定气球的高度。已知该单摆在海平面处的周期是T0。当气球停在某一高度时,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求该气球此时离海平面的高度h。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分析与解:设单摆的摆长为L,地球的质量为M,则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山上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由以上各式可求得例6、一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周期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 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若t=T,则在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 一定相等; D、若t=T/2 ,则在t时刻和(t+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分析与解: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表明两时刻振子只是在同一位置,其速度方向还可能相反,则t不一定是T的整数倍,故A选项错误。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振子可能处于平衡位置两侧的两个对称的位置上,也可能是两次处于同一位置上,这都不能保证t一定是T/2的整数倍。故选项B错误。振子每经过一个周期,必然回到原来的位置,其对应的加速度一定相等。故选项C正确。经过半个周期,弹簧的长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一个对应弹簧被压缩,另一个对应弹簧被拉伸,这两种情况下弹簧的长度不相等,可见选项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问题5:必须弄清简谐运动图象是分析简谐运动情况的基本方法简谐运动图象能够反映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因此将简谐运动图象跟具体运动过程联系起来是讨论简谐运动的一种好方法。AB图5例7、如图5中两单摆摆长相同,平衡时两摆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在两摆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以mA、mB分别表示摆球A、B的质量,则A、如果mA>m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B、如果mA<mB,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左侧;C、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右侧;tx0图6 BA1A2D、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 。分析与解:由于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的周期相同,任作出B球的振动图象如图6所示,而A球碰撞后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因此A球的振动图象就有两种情况,如图6中A1和A2。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下一次碰撞只能发生在平衡位置。即CD选项正确。从例7可以看出, 利用振动图象分析问题非常简便。希望同学们养成利用图象分析问题的习惯。问题6:会解机械振动与机械能等的综合问题例8、如图7所示为一单摆的共振曲线,则该单摆的摆长约为多少?共振时摆球的最大速度大小是多少?(g取10m/s2)oA/cmf/Hz0.250.50.75图784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共振曲线所给信息和单摆振动规律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的题目。由题意知,当单摆共振时频率f=0.5Hz,即,振幅A=8cm=0.08m.由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问题7:会根据共振的条件分析求解相关问题。例8、如图8所示。曲轴上挂一个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振动,测得其频率为2Hz.现匀速转动摇把,转速为240r/min。(1)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周期是多大?(2)转速多大时,弹簧振子的振幅最大?图8分析与解:根据图示装置可知,当曲转转动一周时,给弹簧振子施加一次作用力,所以振子做受迫振动,当振子振动稳定时其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曲轴的转动周期),即:T=T驱=60/240S=0.25S.要使振子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即发生共振,必须满足 f驱=f固=2Hz所以转速为2r/s(即120r/min)时,振子振动的振幅最大问题8: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周期和介质的关系:例9、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分析与解: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称为波速,波速的大小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振幅无关,所以A、B二选项错。由于振动质元做简谐运动,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振幅的4倍,所以C选项错误;根据经过一个周期T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所以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即D选项正确。例10、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D)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分析与解: 质点振动的方向可以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横波),也可以与波的传播方向共线(纵波),故A选项错误 相距一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选项正确这是由于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相差半个周期,所以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波每经过一个周期就要向前传播一个波长,但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并不随波向前迁移,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向前传播的是质点的振动状态所以C选项错误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做周期性的振动,相隔一个周期,各质点的振动又回到上一周期的振动状态因此,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波形相同故D选项正确 波动是振动的结果,波动问题中很多知识点与振动有关系,因此要搞清波动与振动的联系与区别,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抓住关键问题9: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方法一:若知道某一时刻t的波形曲线,将波形曲线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微小的距离(小于),它便是t+t时刻的波形曲线,知道了各个质点经过t时间到达的位置,质点的振动方向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方法二:通过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处波源的位置,在质点A靠近波源一侧附近(不超过)图象上找另一质点B,若质点B在A的上方,则A向上运动,若B在A的下方,则A向下运动。即沿波的传播方向,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追随先振动的质点来运动的。方法三:运用逆向复描波形法解答十分简捷。即,手握一支笔,逆着波的传播方向复描已知波形,凡复描时笔尖沿波形向上经过的质点,此刻均向上运动;凡复描时笔尖沿波形向下经过的质点,此刻均向下运动(波峰和波谷点除外)。例11、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9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图9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的振幅为零分析与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波的传播方向与波上某质点运动方向间的关系的推理判断,以及对波形图的想像能力。对于本题,已知质点F向下振动,由上述方法可知,此列波向左传播。质点B此时向上运动,质点D向下运动,质点C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在此列波上所有振动质点的振幅都是相等的。故只有A、B选项正确。例12、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所示。由此图可知( )图10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B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C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D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向上运动分析与解:运用上述逆向复描波形法可立即判定出B、D正确。问题10:已知波的图象,求某质点的坐标 例13、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波长为,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图11所示。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0),经过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A B., -A C., A D. 图11分析与解:如图11所示,波上P质点此刻的坐标为(,0),由于此列波向右传播,据逆向复描波形法可知,此刻质点P向下运动。再过周期,它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其坐标变为(,-A),显然选项B正确。问题11:已知波速V和波形,作出再经t时间后的波形图方法一、平移法:先算出经t时间波传播的距离x=V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x即可。因为波动图象的重复性,若已知波长,则波形平移n个时波形不变,当x=n+x时,可采取去n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图12方法二、特殊点法:在波形上找两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它相邻的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t=nT+t,由于经nT波形不变,所以也采取去整nT留零t的方法,分别作出两特殊点经t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图13例14、如图12所示,a图中有一条均匀的绳,1、2、3、4是绳上一系列等间隔的点。现有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传播。某时刻,绳上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b所示(其他点的运动情况未画出),其中点12的位移为零,向上运动,点9的位移达到最大值。试在图C中画出再经过周期时点3、4、5、6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其他点不必画(图c的横、纵坐标与图a、b完全相同)。分析与解:作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或通过作图确定波上某些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方向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根据图12 b 9、10、11、12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可画出此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3所示。由逆向复描波形法可确定各质点的运动(速度)方向(见图13)。图14波上质点3此时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再经过3T/4,它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质点6此时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再经过3T/4它将到达正的最大位移处。因此,质点3、4、5、6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如图14所示。图15例15、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15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 )A1个 B2个 C3个D4个分析与解:解答本题,必须做出在题设条件下可能的波的图形,然后才能作出判定。题中指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符合这一条件的波形图有4个,如图15所示。显然,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所需的时间t的可能值有4个。故D选项正确。问题12:已知波的图象,求波速例16、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 m,b点在a点的右方,如图16所示。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达到负极大,则这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b图16ab图17A4.67m/sB6m/sC10m/s D14m/s分析与解:本题考查振动以及波动的传播规律,只有理解波动(图象)传播的规律,准确把握波动过程中的图象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才能作出确切和完整的判断。由于波向右传播,据“a点位移达正极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可画出此时a、b间的最简波形,如图17所示。因未明确a、b距离与波长的约束关系,故a、b间的距离存在“周期性”。即(n1+ (n1=0,1,2,)因所给定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未知,故运动时间也存在“周期性”。即 (n2=0,1,2,)因此可能的波速为 当n2=0,n1=0时,V=4.67m/s;当n2=0,n1=1时,V=2m/s;(n2=0,V随n1增大还将减小。)当n2=1,n1=0时,V=23.3m/s;(n1=0,V随n2的增大而增大.)当n2=1,n1=1时,V=10m/s;据以上计算数据,不可能出现B和D选项的结果,故选项A、C正确。例17、一列横波沿直线在空间传播,某一时刻直线上相距为d的M、N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且M、N之间仅有一个波峰,若经过时间t,N质点恰好到达波峰位置,则该列波可能的波速是多少?分析与解:本题没有给定波的传播方向,仅告诉我们在某一时刻M、N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且M、N之间仅有一个波峰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处在直线MN上的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况,即波的图像有以下四种图形(如图18中A、B、C、D图,各图中均为左端为M,右端为N):ACBD图18若波的传播方向由M到N,那么: 在A图中,经过时间t,N恰好到达波峰,说明时间t内波向右前进的距离,且,所以波速 在B图中,经过时间t,波峰传到N点,则波在时间t内向右前进的距离,且,所以波速 在C图中,经过时间t,波向右前进的距离,且,所以波速 在D图中,经过时间t,波向右前进的距离,且,所以波速 若波的传播方向从N到M,那么: 在A图中,质点N此时要向下振动,经过时间t,N到达波峰,则时间,在时间t内波向左前进的距离,所以波速 在B图中,经过时间t, N到达波峰,则时间,在此时间内波向左前进的距离,所以波速 在C图中,波在时间t内向左前进的距离,且,所以波速 在D图中,质点N经过变为波峰,所以,在时间t内波向左前进的距离,所以波速 所以该列波可能的波速有五种、 其实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程序化,如果能够判断出八种情况下该时刻波形图上的波峰在传播方向上到N点的距离S,波速v就等于例如:最后一种情况中,波峰在传播方向上到N点的距离,所以波速其它情况读者可自行解决问题13:已知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和某时刻的波动图象进行分析计算图19(甲)x/cmy/cm0.2050100150200P例18、图19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19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AV=25cm/s,向左传播;BV=50cm/s,向左传播;CV=25cm/s,向右传播;DV=50cm/s,向右传播。t/sy/cm0.2012345图19(乙) 分析与解:由图19甲读出=100cm,由图19乙读出T=2S,据V=/T得V=50cm/s.将图19乙之y-t图延长到t=20s时刻,可以看出P点运动方向向上,再看图19甲,波若向右传播,则P运动方向向下,波若向左传播,则P运动方向向上,故判定波是向左传播的。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问题14:已知某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进行分析计算t/sy/cm024a图20(甲)bab例19、一列机械波沿直线ab向右传播,ab=2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20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速可能是图20乙B波长可能是C波长可能大于D波长可能大于。分析与解:t=0时刻,a质点在波谷,b质点在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根据波由a传向b(如图20甲所示),可知波长满足这样,由此可知波长不可能大于(对应的波速也不可能大于)。当n=0时,;当n=10时,由V=/T得对应的波速。故选项AB正确。问题15:已知某两时刻的波动图象进行分析计算。xyO图21例20、一列横波如图21所示,波长m,实线表示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s时刻的波形图求:(1)波速多大?(2)若,波速又为多大?(3)若,并且波速为 3600m/s,则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分析与解:(1)因为题中没有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故需要对波沿x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传播分别进行讨论又因为题中没有给出与周期T的关系,故需要考虑到波的重复性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可看出是波形传播的最小距离 m 波传播的可能距离是 ( m) 则可能的波速为 m/s),(n = 0、1、2、,)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可看出是波形传播的最小距离m 波传播的可能距离是( m) 则可能的波速为 m/s),(n = 0、1、2、,)(2)当时,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对应性可知,这时波速的通解表达式中n=1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 m/s)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 m/s)(3)当,波速为3600m/s时,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对应性可知, 所以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大于波长,而且可以计算出 (m) 由于波长等于8m,这样波向前传播了个波长由波形图不难判断出波是沿x轴向右传播的也可以由波速的通解表达式来判断: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 m/s),当n=2时, ( m/s)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 m/s),当n=1时,( m/s),当n=2时,( m/s) 所以波是沿x轴向右传播的问题16:能正确确定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位置。例21、如图22所示,在半径为R=45m的圆心O和圆周A处,有两个功率差不多的喇叭,同时发出两列完全相同的声波,且波长=10m。若人站在B处,正好听不到声音;若逆时针方向从B走到A,则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声音。试问在到达A点之前,还有几处听不到声音? 分析与解:因为波源A、O到B点的波程差为r=r1r2=R=45m=,所以B点发生干涉相消现象。图22在圆周任一点C上听不到声音的条件为:r = r1r2 =(2k+1)=5(2k+1)将r2=R=45m代入上式得:r1=5(2k+1)+ r2所以:r1=10k+50 或 r1= 10k+40而0 < r1 < 90m,所以有:0 <(10k+50) < 90m 和 0 <(10k+40) < 90m求得 :5 < k < 4即k = 4、3、2、1、0、1、2、3,所以在到达A点之前有八处听不到声音。图23甲问题17:能正确作出两列波叠加后的波形图。确定两列波相遇后的波形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根据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分别画出给定时刻的两列波的波形;再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对各个质点的位移进行合成,画出叠加以后的波形图。图23乙abcd例22、如图23甲所示,两列相同的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图23乙中可能的波形是:A图(a)和图(b); B图(b)和图(c);C图(c)和图(d); 图24图25D图(a)和图(d).分析与解:当两列相遇时,达到图24所示的状态时,叠加以后的波形应是图23乙(b).当两列相遇时,达到图25所示的状态时,叠加以后的波形应是图23乙(c).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AB图26图27例23、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26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参考答案分析与解: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很容易确定经过t=7L/V时的波形如图27所示。问题18:确定两列频率不相同的波叠加后的各质点的运动情况。不同频率的两列波相遇也可以叠加,也存在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点,但这些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变化的,因此看不到稳定的干涉图样。ABP12图28例24、如图28所示,一波源在绳的左端发生半个波1,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波源在绳的右端发生半个波2,频率为f2,振幅为A2.图中AP=PB,由图可知( )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波峰可达(A1+A2);C、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保持原来波形独立传播;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振幅可达(A1+A2)的质点只有一点。分析与解:1、2两列波在同一条绳上传播,波速相同,所以A、B的运动状态传播相同距离历时相同,两列波应同时到达P点,选项A是正确的;两列波到达P点后,在彼此穿过区间,P处质点的位移为两列波独立引起的位移之和,由于两波频率不同,波长不同,相向传播时,两波峰不会同时到达P点,故在P处两列波叠加的位移峰值不会达到(A1+A2),选项B是错误的;两波峰可同时到达的一点应是与图28中现正处于波峰的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等距的一点:如果f1>f2,则1<2,则P点右侧某处质点振幅可达到(A1+A2),而如果f1<f2,则1>2,则P点左侧某处质点振幅可达到(A1+A2),选项D是正确的;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保持原来的波形,即如选项C所述。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CD.问题19:确定两列波叠加后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振动速度,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振动速度的矢量和。例25、.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29(甲)所示,在相遇的某一时刻两列ab甲乙图291212波“消失”,如图29(乙),此时图中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Aa向上,b向下; B. a向下,b向上;C. a、b都静止; D. a、b都向上。分析与解:两列波在相遇的某一时刻两列波“消失”了,是因为两列波分别引起各质点的位移矢量和为零。但两列波分别引起各质点总的振动速度的矢量和不为零。对于a点,波1使其振动的速度为零,波2使其振动的速度也向下,故a点的振动合速度应向下。而对于b点,波1使其振动的速度方向向上,波2使其振动的速度为零,故b点的振动合速度应向上。所以B选项正确。问题20:会解波动现象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问题。例26、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鱼群的位置。在一只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的渔船上,向选定的方向发射出频率f=5.8104Hz的超声波后,经过时间t=0.64s收到从鱼群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已知这列超声波在水中的波长=2.5cm,求鱼群到渔船的距离是多少?分析与解:所发射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超声波往返的路程为渔船到鱼群的距离为:S1=S/2=464m.例27、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图30(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图30(b)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m,汽车的速度是_m/s 012345P1P2n1n2AB图30a图30b分析与解:本题由阅读图30(b)后,无法让人在大脑中直接形成测速仪发射和接受超声波以及两个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量值关系形象的物理图象。只有仔细地分析图30(b)各符号的要素,深刻地思考才会在大脑中形成测速仪在P1时刻发出的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经过t1=0.4S接收到信号,在P2时刻发出的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经过t2=0.3S接收到信号的形象的物理情景图象。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给出如下解答: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S=V(t1-t2)/2=17m,汽车通过这一位移所用的时间t=t-(t1-t2)/2=0.95S.所以汽车的速度是.三、警示易错试题ABNC图31M典型错误之一:因忽视周期性引起的多解而出错。例28、如图31所示,光滑的弧形槽的半径为R(R远大于弧长MN),A为弧形槽的最低点。小球B放在A点正上方离A点的高度为h,小球C放在M点。同时释放两球,使两球正好在A点相碰,则h应为多大?错解:对B球,可视为单摆,延用单摆周期公式可求C球到达O点的时间:对B球,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自h高度下落至O点.要求两球相碰,则应有tB=tC,即,解得:。分析纠错:上述答案并没有完全错,分析过程中有一点没有考虑,即是振动的周期性,因为C球在圆形轨道上自C点释放后可以做往复的周期性运动,除了经过TC/4时间可能与A相碰外,经过t=TC/4+NtC(N=0,1,2)的时间都可以与A相碰。正确答案是: (n=1,2,3,4)典型错误之二:因对波的叠加原理理解不深刻而出错。例29、两列简谐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等,其中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如图32中实线所示。一列波沿x负方向传播,如图32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均沿y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 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 的点。xVxVxy0x12345678图32错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振幅最大的是x=2,6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4,8的点。分析纠错:对于x=4、8的点,此时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为零,但两列波引起的振动速度的矢量和最大,故应是振动最强的点,即振幅最大的点。对于x=2和6的点,此时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矢量和为零,两列波引起的振动速度的矢量和也为零,故应是振动最弱的点,即振幅最小的点。典型错误之三:因没有理解波的图像会随时间变化而出错图33例30、 如图33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4m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C质点Q(x=9m)经过0.5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D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下 错解:由质点Q(x=9m),经过0.4s波传到它,又经过T/4(0.1s)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所以C对。分析纠错:(1)从图33上可以看出波长为4m,选A。图34(2)实际上“相继出现两个波峰”应理解为,出现第一波峰与出现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因为在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而一次全振动应表现为“相继出现两个波峰”,即T=0.4s。则V=/T=10m/s,所以B选项正确。(3)质点Q(x=9m)经过0.4s开始振动,而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即介质中的每一个质点都被它左侧的质点所带动,从波向前传播的波形图34可以看出,0.4s波传到Q时,其左侧质点在它下方,所以Q点在0.5s时处于波谷。再经过0.2ss即总共经过0.7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所以选项C错了。(4)从波的向前传播原理可以知道,M以后的每个质点都是先向下振动的。所以选项D是对的。此题正确答案为A,B,D。典型错误之四:因错误认为“双向波”是一列波而出错图35例31、如图35所示,S为上下振动的波源, 振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横波左右传播, 波速为80m/s,已知P、Q两质点距波源S的距离为SP=174m,SQ=162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Q两质点的位置是:图36AP在波峰,Q在波谷;B都在波峰; C都在波谷 ;DP在波峰,Q在波峰。图37错解:根据=VT=0.8m,SP=174m=(21+3/4),SQ=162m=(20+1/4),据此可作出波形图如图36所示,故可得到“P在波峰,Q在波峰”,而错选D。分析纠错:波源S在振动的过程之中要形成分别向左右传播的两列波,波形应如图37所示,故可得到“P在波峰,Q在波谷”,而应选A。典型错误之五:因忽视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而出错。图38例32、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s,如图38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38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有如下说法A.这列波的周期T=2t/3B这列波的周期T=t/2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12s/T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16s/T错解:由图38可知:波长=8s,而在时间t内波向前传了3/2,所以周期T=2t/3,传播速度v=12s/T,即AC正确。分析纠错:上述解答错在没有理解题意,题说“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38乙所示的波形”,并不说波只传到前13个质点。如果是只传到前13个质点,由于第13个质点此时振动方向向下,所以质点1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也应该竖直向下,这与题给条件矛盾。所以在时间t内波向前传了2,所以周期T=t/2,传播速度v=16s/T,即BD正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家长签字:

注意事项

本文(闽师堂教案之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6、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