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八 Word版含解析

  • 资源ID:40245601       资源大小:241.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八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非选择题标准练(八)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4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气温一般低于地温,是我国主要的冻土分布区,冻土土层可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两部分。其中,活动层靠近地表,随着外界气温变化或冻或融;多年冻土层则常年处于冰冻状态。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使冻土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会危及铁路路基,为此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低架旱桥、热棒技术、抛石路基等措施。其中抛石路基即用碎块石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性,隔阻热空气下移,同时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甲图是青藏铁路分布图,乙图是抛石路基结构示意图,丙图为片石护坡景观图。(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于地温的原因。(8分)(2)冻土活动层冬夏季的反复冻融,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请简述其过程。(6分)(3)根据抛石路基的设计原理,判断其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4)专家建议,部分东西走向的路段的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且南侧厚度要大于北侧,试分析其可能原因。(4分)【解析】第(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由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温高;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第(2)题,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冬季冻后膨胀,路基和铁轨被顶起,夏季,冻土融化,路基和铁轨降下去,如此导致弯曲变形,安全系数降低。第(3)题,由材料“抛石路基即用碎块石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性,隔阻热空气下移,同时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可知,冬季冻土冻结,抛石路基吸入冷量多,散热效果明显,对冻土影响小。第(4)题,东西向的路段,南坡为阳坡,获得的热量条件好,北坡为阴坡,热量条件差,增加片石遮阴护坡,降低影响,南坡厚,遮阴效果更好,使得南北两坡路基热量一致。答案:(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较多(2分);白天被削弱的太阳辐射较少,到达地面的较多,地面吸收后增温(3分);但空气稀薄云量较少,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加之高原地区多大风天气,大部分热量散失掉,气温较低(3分)。(2)冬季的时候,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会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顶起(2分);到了夏季,冻土消融,体积收缩,路基和钢轨随之降下去(2分);反复出现就会造成路基严重变形,铁轨出现严重弯曲、高低不平,影响列车行车安全(2分)。(3)冬季(2分)。冬季气温较低,冻土易冻结,抛石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性(2分),起到类似于通风管储冷的作用,加快路基的散热,减小因路基升温对冻土冻结产生的影响(2分)。(4)南侧为阳坡,增温较北侧快(2分),增加片石护坡厚度可减缓外部温度的变化对冻土的影响,从而达到与北侧相近的温度(2分),保持路基两侧降温的一致性。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7 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该港为巴西南部重要港口,有铁路、公路通往周围各大城市。注入帕图斯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水系之一,流域内和湖区西岸为发达的农牧区,盛产大豆、玉米、烟草、牲畜、羊毛等。大豆是喜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有很强的吸肥能力,与烟草、牧草等作物进行轮作,与玉米进行套种。材料二图1为帕图斯湖周围区域地图;图2为大豆与玉米套种景观图。(1)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分析狭长状的帕图斯湖的形成过程。(8分)(2)简述该地区成为巴西重要大豆产区的自然原因。(8分)(3)分析阿雷格里港成为巴西重要的农牧产品输出港的区位因素。(6分)【解析】第(1)题,陆上河流提供泥沙,潮水涌向陆地时,泥沙排列与海岸线平行,南北向分布,洋流自北向南流,泥沙自北向南逐渐减少,因而沙坝北宽南窄,日积月累,沙坝逐渐升高,高出水面,将海水隔开,形成湖泊。第(2)题,农业区位条件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由材料“大豆是喜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图示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与玉米进行套种缩短了日照时间,满足大豆的生长条件,“有很强的吸肥能力”,与其他作物一起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第(3)题,农牧产品输出港首先靠近农牧产品产地,其次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各地,再次与海洋联系便利。答案:(1)陆上河流给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2分),当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2分),并受由北向南流动的洋流(巴西暖流)影响,形成高出海面的长形离岸沙坝(2分),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2分)。(2)该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温较高(2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2分);与玉米套种,由于玉米较高,大豆获得的直接日照的时间较短(2分);与其他作物轮作,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2分),自然条件适合大豆生长。(3)阿雷格里港周边地区是发达的农牧业区,农牧产品丰富,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农产品多采用廉价的水路运输;阿雷格里港是水、陆交通枢纽,是农牧产品集散地;帕图斯湖有水道与大西洋相连,便于海运,利于农产品输出。(每点2分,写满3点得6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专递】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八 Word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