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9课时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学案.docx

  • 资源ID:3937789       资源大小:21.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9课时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学案.docx

第19课时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思维导图】一、专题主线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主线一 经济模式的形成: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经济,政府当守夜人,尽量不干预经济。主线二经济模式的调整: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主线三 经济模式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迎来“新经济时代”。二、真题再现1(2015全国卷T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这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内容,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应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社会生产领域,非社会保障范畴。答案:B2(2013全国卷T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能正确地解读信息、调动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表明胡佛政府也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D项是胡佛政府所采取的措施。A、B、C都不是胡佛总统所采取的措施。答案:D三、考纲解读【考纲分析】1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突出考查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特点与影响。2罗斯福新政联系自由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混合经济等,突出考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史。注意联系热点,关注民生,从罗斯福新政中挖掘现实意义,考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立法等措施解决失业、贫困、流浪等社会问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考查福利制度的利弊得失、混合经济、第三产业等。【核心考点】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活动严重;分期付款与银行贷款的隐患)。2特点:(1)范围特别广;(2)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3经济危机对世界发展的启示:(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国际合作尤其重要。考点二罗斯福新政1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调整工业;实施救济与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立法。2特点:(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活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式,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课堂演练】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29年经济危机以后各国实行贸易壁垒,这样没有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反而遏制了世界市场的发展;B凯恩斯倡导的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主要是对内政策,而不是对外贸易;C各个国家纷纷实行关税壁垒,说明各国在对外贸易政策上没有协调,缺乏沟通,各行其是,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国际经济缺乏规则;D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危机的出现答案:C2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解析:材料中,“挽救了生命,损失了帽子”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新政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特定的时间内,是以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为代价的。答案:C四、典例精析【经典例题】1.(2015海南卷T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要求学生结合,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和美国政府的措施来分析材料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平衡,主要是对国内的影响B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也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C执行货币贬值,能够刺激出口,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D废除不公平的竞争惯例,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 故选C2.(2016海南卷T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上表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三国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也就是三国第三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农业比重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衰退,故B项错误;三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而不是严重失衡,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变式提升】1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解析:本题考查大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A项正确。B、C、D三项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答案:A2(2015海南卷T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A. 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 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C.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 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解析: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和经济一体化,材料无从体现,故AD两项错误20世纪初美国已经崛起,故B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利用自身的种种优势,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中心之一这后,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同时不断更新技术设备,经济快速发展,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老牌的英法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注重更新技术设备,而且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与美国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答案:C3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C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 D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解析: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是里根政府改革的特点,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涨”,里根采用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同时减少国家的经济干预,来促进经济复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政策,不涉及新技术的出现,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五、课堂检测1. 18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A. 经济民族主义 B. 自由放任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重商主义C解析:题目中的信息体现提倡消费的观点,与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一致,故选C。A、D两项均主张通过政府干预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国内产业,B项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题干未涉及,故排除。2. 1933年5月7日,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 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B. 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 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D. 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罗斯福不论采取什么政策,最终目的都是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问题,推动美国的经济复苏,C项正确。A项币制改革属于金融方面,与工业关系不大;B项罗斯福新政需要提高物价的水平,排除;D项通货紧缩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与罗斯福新政需要提高物价的水平不符。3.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C.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产业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A解析: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局面下,各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故A正确。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属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故B排除。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排除。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属于新经济,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1)根据材料一,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一些人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6分)解析:(1)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在材料中是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鼓励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等均是可以直接找到的。(2) 抨击罗斯福的依据主要从罗斯福干预经济、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人农民的利益等方面进行回答,在回答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主要强调罗斯福新政最终目的是维护资本家的利益、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为罗斯福新政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次自身的调整罢了。答案:(1)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2)举例: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实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实质: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周部调整,有力地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9课时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