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 资源ID:365695       资源大小:8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 DL/T 52793 技 术 条 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3-12-22 批准 1994-05-01 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及包装贮运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静态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直流逆变电源。 2 引用标准 DL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6162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电气干扰试验 GB726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额定输出功率 rated power output 输入电压在允许偏差的范围内,逆变电源的长期允许输出功率。各输出端输出功率之和应不大于额定输出功率。 3.2 基准电压 basic rated voltage output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输入额定电压和输出额定负荷时,稳压输出端的实测电压。 3.3 基准误差 basic error 基准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差值与基准电压比值的百分数。 4 产品型式、额定参数及外形尺寸 4.1 型式 a.本产品的构成原理为静态型。 b.安装方式为插件嵌入式。 4.2 额定参数 4.2.1 输入直流额定电压 48、110、220V。 4.2.2 输出直流额定电压 输出直流额定电压在下列数值中选择或组合:5、±12、±15、18、24V(包括附加输出端)。 4.2.3 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5、10、15、20、30、45、(60)、100W 。 10s 输出功率:相应额定输出功率的 1.5 倍。 4.3 外形及安装尺寸 应与相应配套装置的要求相符,由企业标准确定。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540; b.相对湿度:5%95%; c.大气压力:86106kPa。 5.2 仲裁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20±2; b.相对湿度:60%70%; c.大气压力:86106kPa。 5.3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106kPa。 5.4 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贮存、运输及安装允许的极限环境温度为2570,在未施加直流工作电压的条件下,不出现不可逆变化,温度恢复后,性能应符合本技术要求。 5.5 周围环境 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冲击振动源,有防御雨、雪、风、砂、尘及防静电措施。 5.6 输入直流电压 a.额定电压:48、110、220V ; b.允许电压波动范围:20%10% ; c.纹波系数:小于 5%。 5.7 输出直流电压波动范围 5.7.1 基准误差。稳压输出端的基准电压与额定电压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5%。 5.7.2 在额定负载(参照第 6.2.1 条)和 110%额定输入电压下,稳压端输出电压,对基准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1%。 5.7.3 在额定负载(参照第 6.2.1 条)和 80%额定输入电压下,稳压端输出电压,对基准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1.5%。 5.7.4 在轻负载(参照第 6.2.2 条)和 110%额定输入电压下,稳压端输出电压对基准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1.5%。 5.7.5 在轻负载(参照第 6.2.2 条)和 80%额定输入电压下,稳压端输出电压,对基准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1%。 5.7.6 运行环境温度在5及40时,第 5.7.2第 5.7.5 条任一项的稳压端输出电压对基准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3%。运行环境温度在10及50时,稳压端输出电压对基准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4%。 5.7.7 任何工作状况下,附加输出端输出电压对该端额定电压的变化应在10%20% 范围内。 5.8 直流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 5.8.1 在额定输入电压和输出功率下,串联稳压输出端交流分量(纹波系数) 应不大于该输出端额定电压值的 0.3%;开关稳压输出端交流分量 (纹波系数 )应不大于该输出端额定电压值的 0.5%。 5.8.2 在额定输入电压和输出功率下,串联稳压输出端交流分量峰峰值(U p-p)应不大于该输出端额定电压值的 1%;开关稳压输出端交流分量峰 峰值( Up-p)应不大于该输出端额定电压值的 2%。 5.8.3 附加输出端交流分量(纹波系数 )应不大于该输出端额定电压值的 3%。 5.9 电源的保护 5.9.1 短路保护。 当稳压输出端发生短路故障,短路保护应使电源在 10ms 内停止工作。 5.9.2 电压保护。 当稳压输出端电压偏离额定值±20%时,电压保护必须使电源在 10ms 内停止工作。 5.9.3 附加输出回路的保护。 附加输出回路必须设置短路保护,其它保护应根据安全要求设置。 5.9.4 控制回路保护。因控制回路故障导致电源工作不正常时,该保护应在 10ms 内使电源停止工作。 5.9.5 任一输出回路保护的动作都应及时发出中央报警信号。 5.10 电源的启动 5.10.1 从空载到额定负载,输入电压在额定电压的 80% 110%范围内,接通输入电源,逆变电源必须可靠启动。 5.10.2 输出电压的稳定建立时间应不大于 35ms。 5.11 输入电压和负载冲击 5.11.1 在额定负载下(参照第 6.2.1 条)输入电压在 80%和 110%额定电压值之间交替切换,稳压端输出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10%,电压恢复时间应不大于 2ms。 5.11.2 在额定输入电压和规定负载下(参照第 6.2.1 条) ,断、合附加输出端负载,稳压端输出电压的波动应不大于±10%,电压恢复时间应不大于 2ms。 5.12 绝缘性能 5.12.1 绝缘电阻。 电源的输入回路、信号输出回路、电压输出回路对外壳之间,分别用开路电压为 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 10M。 5.12.2 介质强度。 a.电源输入回路对信号回路、电压输出回路、外壳,信号回路对输出回路和外壳,应能承受工频幅值为 2000V,历时 1min 的介质强度试验。 b.电压输出回路对外壳应能承受工频幅值为 2000V,历时 lmin 的介质强度试验。 c.试验过程中,应无绝缘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5.13 高频电气干扰 逆变电源装置的直流电源输入回路应能承受 GB6162 规定的高频干扰试验,试验电源频率为 1MHz 和 100kHz。电压幅值:共模 2500V;差模 1000V 的衰减振荡波。在被试装置施加额定输入电压,输入端同时叠加干扰试验波时,装置内应无元器件损坏,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 5.14 温升 当周围介质温度为 40,电源带额定负载时,应能长期工作且无绝缘或其他元器件损坏现象发生。 5.15 机械振动、冲击、碰撞、耐湿热 机械振动、冲击、碰撞、耐湿热等应与配套装置的规定相符合。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第 5.3 条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的大气条件应相对稳定。6.2 输出功率分配 6.2.1 额定输出功率 a.集成电路保护电源:12、12、24V 端分别接入相应额定输出功率50%、15%、35%的模拟负载。 b.晶体管分立元件保护电源:18、24V 端分别接入相应额定功率 50%的模拟负载,1.5V 端空载。 c.微机保护电源:5、12、12、24V 端分别接入相应额定功率50%、10%、5%、35%的模拟负载。当12V 端设计输出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的 10%时,应按设计指标接入负载,12V 负载按比例减小。 6.2.2 轻输出负载 a.集成电路保护电源:12V 端接入相应额定输出功率 15%的模拟负载,12、24V端空载。 b.晶体管分立元件保护电源:18V 端接入相应额定输出功率 15%的模拟负载,1.5、24V 端空载。 c.微机保护电源:5V 端接入相应额定输出功率 15%的模拟负载,±12、24V 端空载。 6.2.3 冲击负载 a.集成电路保护电源:12、12V 端分别接入相应额定功率 50%、15%的模拟负载。24V 端断合 相应于额定输出功率 85%的模拟负载。 b.晶体管分立元件保护电源:18V 端接入相应额定输出功率 50%的模拟负载。24V端断合相应于额定输出功率 85%的模拟负载。 c.微机保护电源:5V 端接入相应额定输出功率 50%的模拟负载,24V 端断合相应于额定输出功率 85%的模拟负载。 6.2.4 当稳压输出端和附加输出端允许输出功率不能满足第 6.2.1第 6.2.3 条功率分配方式时,应按设计指标和实际应用方式确定模拟负载。 6.3 电气试验接线图 6.3.1 集成电路保护电源试验接线图 集成电路保护电源试验接线图见图 1。 6.3.2 晶体管分立元件保护电源试验接线图 试验接线同第 6.3.1 条中的图 1,其中 R3 为18V 输出端模拟负载,1.5V 输出端空载。6.3.3 微机保护电源试验接线图微机保护电源试验接线图见图 2。 图 1 图 2 6.3.4 试验接线图中的符号及用途 S1输入电源断、合开关; S2电压切换开关; S3冲击负荷断合开关; R1输入电压调节滑线电阻; R2、R 3、R 4、R 5模拟负载电阻。 6.4 试验仪器 记忆示波器: 1 台; 高精度数字万用表: 1 台; 高频毫伏表: 1 台。 6.5 技术性能试验6.5.1 输入电压波动范围的测试 按第 5.7 条规定的顺序和试验条件,分别测量输出电压的波动范围,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6.5.2 直流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测量按第 5.8 条规定的试验条件,测量输出直流电压的交流分量,测量结果应符合规定。 6.5.3 电源保护性能试验 按第 5.9 条规定的逐项进行电源各种保护功能和报警信号的检查。 6.5.4 电源启动性能 按第 5.10 条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电源启动性能检验。 6.5.5 输入电压和负载冲击试验 按第 5.11 条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输入电压和负载冲击试验,试验过程中,输出电压波动及电压恢复时间应符合本标准。 6.6 绝缘性能试验 按 DL478 第 4.6 条的规定进行绝缘电阻和介质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 5.12 条的规定。6.7 电气干扰试验根据第 5.13 条的规定,按 GB6162 的试验方法,进行高频电气干扰试验,试验后进行复测。 6.8 温升试验 按第 5.14 条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要求,进行温升试验,试验后进行复查。 6.9 振动、冲击、碰撞、潮湿试验 振动、冲击、碰撞、潮湿性能应符合配套装置的规定,与配套装置一起进行相应试验。6.10 温度贮存试验 温度贮存试验应按 GB7261 第 22 章的规定进行,严酷等级采用第 22.2.1 条方法 1。 低温温度:-25; 高温温度:+70; 循环次数:1 次; 每一温度下试验持续时间:3h; 从低温转为高温的转换时间:23min。 试验后,装置的电气性能应满足第 5.4 条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应符合配套装置的检验规则并与配套装置一起进行试验。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应与配套装置统一考虑并符合相应规定。 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静态继电保护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万年。

注意事项

本文(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为本站会员(H****r)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