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薪酬管理课件:薪酬设计.ppt

  • 资源ID:3582465       资源大小:494.50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4.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薪酬管理课件:薪酬设计.ppt

第7章薪酬设计,免费下载!,第七章薪酬设计,2,【本章结构图】,第七章薪酬设计,3,【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中您将学到:薪酬设计的原则、策略和类型宽带薪酬的设计基于职位的薪酬设计基于胜任力的薪酬设计基于绩效的薪酬设计,第七章薪酬设计,4,7.1薪酬设计概述,企业薪酬设计导向反映了企业的分配哲学,即主要依据什么原则确定员工的薪酬。组织的薪酬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薪酬的纵向结构,即确定组织内各个不同职位、不同能力员工薪酬的等级和标准。二是横向结构,即确定构成外资薪酬的各种薪酬形式如基本薪酬、薪酬激励、福利津贴的比例等。7.1.1薪酬设计的原则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但可以充分体现岗位和员工的价值,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督促作用,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企业设计薪酬设计时要考虑组织外部和内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七章薪酬设计,5,1.战略导向原则组织内部的薪酬结构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战略导向原则强调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的薪酬结构要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分析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不重要,并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给予这些因素一定的权重,确定它们的价值分配即薪酬标准。依据薪酬设计的战略导向原则,企业可为核心人力资源设计较高的薪酬水平,也可单独把这类员工纳入一个专门的薪酬体系,实行与其他系列不同的薪酬政策。薪酬设计还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对薪酬策略要求不同。在创立期,企业的薪酬政策关注的是易操作性和激励性,表现出非常个人化的随机性报酬,在薪酬评价方面以主观为主,总裁拥有较大的决策权;在高速成长期,制定薪酬政策必须考虑到薪酬的激励作用,这个时期的薪酬工资、奖金、长期报酬比较高,福利水平也会要求比较高。而在平稳发展期或者衰退期,制定薪酬策略与以往又有所不同。,第七章薪酬设计,6,制定薪酬策略,应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根据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市场地位和企业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薪酬策略,达到有力地支持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的。薪酬策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资料来源:王长城,薪酬构架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第七章薪酬设计,7,2.经济性原则薪酬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强调企业设计薪酬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支付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从短期来看,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非人工(人力资源)费用和成本后,能够支付起企业所有员工的薪酬;从长期来看,企业在支付所有员工的薪酬及补偿所用非人工费用和成本后有盈余,能支撑企业追加和扩大投资,获得可持续发展。人工成本还与企业的成本构成及所处的行业性质有关。在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较高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经济性原则对企业薪酬标准的制约力量较强,以控制企业产品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而在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例较低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中,适当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对企业总体经营压力的影响并不大,而且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常比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依赖于核心人力资源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七章薪酬设计,8,3.文化牵引原则文化因素主要指企业工作所倡导的文化氛围。企业的工作文化一般有四种:功能型、流程型、时效型和网络型。功能型工作文化强调严密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系、清晰的责任制度、专业化分工等。设计薪酬原则:一般以职务工资制为主。流程型工作文化的特点是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确定价值链;基于团队和相互学习的工作关系,共同承担责任;围绕流程和供应链来设计部门等。很多企业的工作文化都开始向流程型转变。设计薪酬原则:主要以客户、市场导向为主,一般以职能工资制为主。时效型工作文化集中资源,抓住机会,迅速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强调高增长和新市场进入;项目驱动;权利取决于对资源的控制;跨部门团队,包括高水平专家等。,第七章薪酬设计,9,设计薪酬原则:主要考虑时效和速度因素,同时考虑工作质量因素,一般以绩效工资制为主。网络型工作文化没有严密的层级关系,承认个人的特殊贡献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合伙人方式分配权力,强调对公司总体目标的贡献;以“合同”方式形成工作网络。典型的公司有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某些咨询公司等。设计薪酬原则:强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4.市场竞争原则亚当斯密很早以前就强调以市场力量来影响薪酬结构。早期的理论侧重于从劳动力供给方面考虑薪酬结构。19世纪后期,面对日益提高的薪酬,新的理论开始研究劳动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有名的理论之一。影响薪酬结构的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薪酬水平、市场人才供给与需求情况、竞争对手的薪酬政策与薪酬水平、企业所在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态势等等。在充分调查和考虑以上因素后,企业制定出薪酬设计的市场薪酬线。,第七章薪酬设计,10,5.激励性原则薪酬设计必须适应组织的人力资源政策并为之服务,如实行以职位晋升为激励手段的政策,要求薪酬等级有足够的差距。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薪酬的支付获得最大的激励效果。激励性原则一方面要求企业绩效薪酬设计时在结构上尽可能满足员工的实际需要。不同的员工,需求不同;相同的激励措施起到的激励效果也不尽相同;同一员工,不同的时间或环境,需求也会不同。另一方面企业在内部各类、各级别的薪酬水准上要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能力、按绩效分配的原则。6.公平性原则内部一致性原则是斯密公平理论在薪酬设计中的运用。在薪酬设计中,薪酬序列和晋升梯阶既要符合组织结构纵向关系的特点,又要考虑横向关系的平衡;较低职位的薪酬主要取决于外部劳动力市场同类职位的市场价格,较高职位的薪酬则更多受组织的文化、习惯、分配政策、决策者偏好、对组织贡献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第七章薪酬设计,11,7.1.2薪酬设计的策略薪酬策略由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决定,是薪酬体系设计后续环节的前提,对后续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确定薪酬策略的工作主要包括分析和论证薪酬体系设计的必要性、激励的重点和设计目标。薪酬策略以一定薪酬结构为基础,薪酬结构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指企业总体薪酬所包含的固定部分薪酬(主要指基本工资)和浮动部分薪酬(主要指奖金和绩效薪酬)所占的比例。比例大小不同,所体现的薪酬设计的策略也不同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弹性薪酬模式这是一种激励性很强的薪酬模型,绩效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薪酬等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即薪酬中固定部分比例比较低,浮动部分比例比较高。这种薪酬模型,员工获得薪酬的数量完全依赖于工作绩效。员工绩效高,薪酬就高;绩效低,薪酬就低甚至为零。,第七章薪酬设计,12,此种薪酬结构的设计偏向于低刚性和高差异性的组合,固定人工成本支出低,收入波动大,员工对组织缺乏安全感和寄托感,易产生短期行为的倾向。2.高稳定薪酬模式这是一种稳定性很强的薪酬模型,基本薪酬是薪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绩效薪酬等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所占比例非常低(甚至为零)。即薪酬中固定部分比例比较高,而浮动部分比较少。这种薪酬模型,员工的收入非常稳定,几乎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全额的薪酬。此种薪酬结构的设计偏向于高刚性和较高差异性的组合,员工的安全感和对组织的忠诚度较强,员工队伍较稳定,但薪酬的激励功能较低,组织承担的固定人工成本较高,已不太符合薪酬管理发展的时代潮流。3.调和型薪酬模式这是一种既有激励性又有稳定性的薪酬模型,绩效薪酬和基本薪酬各占一定的比例。当两者比例不断调和变化时,这种薪酬模型可以演变为以激励为主的模型,也可以演变为以稳定为主的薪酬模型。,第七章薪酬设计,13,此种薪酬结构的设计偏向于适度弹性和适度差异性,薪酬分配中注重员工的业绩、个人资历和组织经营状况的有机统一。合理确定薪酬结构形式中基本薪酬、激励工资、保险福利和津贴的组合比例,把长期的激励形式与短期的激励形式结合起来,既有较强的激励功能,又有稳定性;使员工既有安全感,又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关注自己的工作业绩和组织的长远发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薪酬模式。三种薪酬模式的比较表,资料来源:王长城等,薪酬构架原理与技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第七章薪酬设计,14,7.1.3薪酬设计的类型薪酬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员工薪酬的各构成项目及其比例。合理的组合薪酬结构既有固定薪酬部分,如基本工资、职位工资、技能或能力工资、工龄工资等,又有浮动薪酬部分,如效益工资、业绩工资、奖金等。如下图所示。,薪酬体系中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企业所传达的薪酬导向也不同。传统的薪酬设计类型主要有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以员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组合薪酬结构等。,第七章薪酬设计,15,1.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结构(如下图所示)的特点:员工薪酬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职务(或岗位)的重要程度、任职要求的高低以及劳动环境对员工的影响。薪酬随着职务(或岗位)的变化而变化,职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都属于这种薪酬结构。,优点: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缺点:无法反映在同一职务(或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因技术、能力和责任心不同而引起的贡献差别。该结构比较适用于各工作之间的责、权、利明确的企业。,第七章薪酬设计,16,2.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结构(如下图所示)的特点:员工薪酬确定的依据是员工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与潜力。职能工资、能力资格工资及我国过去工人实行的技术等级工资都属于这种薪酬结构。,优点:有利于激励员工提高技术和能力。缺点:忽略了工作绩效及能力的实际发挥程度等因素,薪酬成本也比较高,且适用范围窄,只适用于技术复杂程度高、劳动熟练程度差别大的企业,或者正处在艰难期、急需提高核心能力的企业。,第七章薪酬设计,17,优点:激励效果好。缺点:员工只重视眼前效益,不重视长期发展,没有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动力;只重视自己绩效,不重视与人合作、交流。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比较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企业:任务饱满,有超额工作的必要;绩效能够自我控制,员工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绩效等。,3.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如下图所示)的特点:员工薪酬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其近期劳动绩效,员工的薪酬随劳动绩效量的不同而变化,处于同一职务(或岗位)或技能等级的员工不一定拿到相同数额的劳动薪酬。计件工资、销售提成工资、效益工资都属于这种薪酬结构。,第七章薪酬设计,18,优点:全面考虑员工对企业的投入。在企业薪酬管理中,单纯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结构或者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结构的情况并不多,总是把几种体系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因此,组合薪酬结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4.组合薪酬结构组合薪酬结构(如下图所示)的特点:将薪酬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分别依据绩效、技术和培训水平、职务(或岗位)、年龄和工龄等因素确定薪酬额。组合薪酬结构使员工在各个方面的劳动付出都有与之对应的薪酬,只要员工在某因素上比别人出色,就能反映在薪酬上。岗位技能工资、薪点工资制、岗位效益工资都属于这种薪酬结构。,第七章薪酬设计,19,7.2基于职位的薪酬设计,基于职位的薪酬模式在国内外企业中被广泛应用、比较成熟和稳定的一种传统的薪酬模式,其付酬依据是员工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即岗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7.2.1基于职位薪酬体系概述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就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支付承担工作的任职者一定薪酬的制度,是传统企业所实行的员工基本薪酬制度。职位薪酬体系实际上有这样的假设:担任某一种职位工作的员工恰好具有与工作的难易水平相当的能力,它不鼓励员工拥有跨职位的其他技能。1.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的优点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模式的显著优点之一是它能较好地体现内部公平性。具体来说,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七章薪酬设计,20,(1)实现了同工同酬,在一定程度上是按劳分配的具体体现;(2)有利于按照职位系列进行薪酬管理,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成本比较低;(3)晋升和基本薪酬增加之间的连带性加大了员工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动力;(4)比较直观,确定岗位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逻辑性强,简便易行,而且在薪酬水平调整、岗位设置发生变化等情况发生时,很容易对已有的薪酬体系进行修改。2.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的缺点这种薪酬模式的缺点是将员工的工作局限于岗位描述中,强调员工照章办事、做好份内工作,而不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尝试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内容和新的工作岗位。(1)由于薪酬与职位直接挂钩,容易形成管理独木桥,职员晋升的机会比较小,成长的规划比较窄,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七章薪酬设计,21,(2)由于职位相对稳定,与之联系在一起的员工薪酬也就相对稳定,不利于企业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做出迅速的反应,也不利于及时激励员工。(3)员工对于这种薪酬模式的质疑在岗位价值的评估方面。因为岗位价值直接决定了该岗位上员工可以获得的薪酬水平。而岗位评估的要素选择和权重分配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并不能完全做到客观、公正、合理。3.实施职位导向的薪酬体系的使用范围企业在实施职位薪酬体系时,首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考察本企业的环境是否适合采用职位薪酬体系:(1)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为其职务价值。员工对工作职责的承担和工作内容的完成,决定了员工对组织价值创造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可以依据员工所承担的职位和职责大小、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工作难度、完成工作职责所需要具备的任职条件的高低等因素来进行职位价值评价,并以职位价值评价的结果确定员工工资。,第七章薪酬设计,22,(2)职位的内容已经明确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职位薪酬体系要求纳入本系统的职位必须明确、具体。因此,企业必须保证各项工作有明确的专业知识要求、责任,这些职位所面临的工作难点也是具体的、可描述的。换言之,必须具备工作分析和评价的基本条件。(3)职位的内容基本稳定,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只有当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非常固定,从而明确界定其职位内涵时,企业才能确保工作的序列关系有明显的界限,不至于因为职位内容的频繁变动而使职位薪酬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4)是否具有按个人能力安排职位或工作岗位的机制。由于职位薪酬体系是根据职位本身的价值来向员工支付报酬的,因此,如果员工本人的能力与所担任职位的能力要求不匹配,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企业必须能够保证按照员工个人的能力来安排合适的职位,既不能存在能力不足者担当高级职位的现象,也不能出现能力较高者担当低级职位的情况。当个人能力发生变动时,他们的职位也能随之生变动。,第七章薪酬设计,23,(5)组织采用金字塔形的组织模式传统组织中的人员结构表现出金字塔模式,随组织层级的上升,人员数量越少,但个人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越大。另外,不论简单或复杂的工作,职位的级数应一样多,确保企业能为员工提供晋升的空间,让员工有进一步提高技能和能力的动机。7.2.2职位薪酬设计内容基于职位的薪酬设计的逻辑基础是,公司根据岗位的相对价值给员工支付报酬,亦即进行职位工资的设计。要求首先对岗位进行合理评估,为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要进行外部的薪酬调查,使公司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足够竞争能力。1.职位工资的设计基础职位工资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第七章薪酬设计,24,职位工资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职位工资制有职位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多种形式,共同特点是职位工资的比重一般占到整个工资收入的60%以上。实行职位工资,要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若要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就要计量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因此,劳动的量化是工资方案设计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按劳分配长期未能真正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比较准确衡量劳动量的标准。不同的劳动者,在相同劳动时间内的劳动有量和质的差别。若要实现按劳分配,就必须统一标准,把不同质的劳动按照不同的系数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标准劳动,将其转化为可以相互比较和衡量的劳动。对不同质的劳动的量化,要找出各种具体劳动的共性。从劳动力的耗费上看,具体劳动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劳动复杂程度,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环境。,第七章薪酬设计,25,随着生产设计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分工趋于复杂化,劳动岗位成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单元,不同劳动岗位的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差别很大。因此,对劳动的评价可以用岗位评价代替。劳动四要素可以通过岗位劳动复杂程度、岗位劳动强度、岗位劳动责任、岗位劳动环境体现。运用岗位评价方法对四个要素进行测评。岗位劳动评价的前提是岗位划分比较明确。如果岗位划分与设定不科学,最终的工资分配关系必然是扭曲的。另外,企业还需根据岗位划分结果及企业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向、产品方案,确定岗位定员标准和定额标准,预先规定必要劳动消耗量。2.资结构线的设计通过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得到岗位的相对价值和组织的岗位等级,能反映内部一致性原则。但要将岗位的相对价值和岗位等级转换为岗位的工资等级,甚至实际的工资额,即建立内部工资结构,就要通过工资结构的设计实现。,第七章薪酬设计,26,(1)工资结构线的形状工资结构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图形(直线、折线、曲线)形象地表示企业内各个岗位的工作评价分数即相对价值与该岗位的实付工资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岗位的相对价值与实付工资之间应当是线性的直线关系,两者之间正比变化,即相对价值越大,实付工资就越大;相对价值越小,实付工资就越小。但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薪酬设计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两者间关系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反映到工资结构线上,图形可能是直线、折线,也有可能是曲线。不同特征的工资结构线能体现公司不同的薪酬策略。,资料来源: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七章薪酬设计,27,上图表示岗位的相对价值(横轴)和实付工资(纵轴)之间是线性关系。工资结构线1、2是直线,说明采用这两种方案的企业使所有岗位的工资严格正比于岗位的相对价值。工资结构线1斜率较大,说明采用这种比较陡峭的工资结构线的企业偏向于拉大不同岗位间的工资差距;工资结构线2斜率较小,说明采用这种比较平缓的工资结构线的企业不倾向于使不同岗位间的收入两极分化,差距悬殊。工资结构线3、4是折线,两者起初相同,分叉后3线斜率较大,4线斜率较小。采用工资结构线3的企业在岗位相对价值达到一定等级后,大大拉大岗位间的工资差距,采用的是高薪招揽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薪酬策略,这是对公司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等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所在的考虑;采用工资结构线3的企业在岗位相对价值达到一定等级后,会相对减小岗位间的工资差距,这可能是为了平息某一职级以下员工的抱怨。下图中工资结构线5、6是两条典型的非线性工资结构线。,第七章薪酬设计,28,不同特征的非线性工资结构线,采用工资结构线5的企业中,等级较低岗位的随着相对价值的增加工资增长速度较快,而等级较高岗位的随着相对价值的增加工资增长速度较慢,企业的薪酬策略是对等级较低岗位的员工主要依靠工资进行激励,而对等级较高岗位的员工主要依靠工资之外的其他方式(如福利、嘉奖、舒适的工作条件等)进行激励。采用工资结构线6的企业中,情况正好相反,对岗位等级较高的员工主要靠工资进行激励。,第七章薪酬设计,29,(2)工资结构线的调整不同特征的工资结构线能体现公司不同的薪酬策略。此外,工资结构线还能用来检验企业现有薪酬制度的合理性,作为修改完善的依据。下图是利用工资结构设计对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诊断调整的范例。,岗位薪酬分布点和工资结构特征线资料来源: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第七章薪酬设计,30,其具体步骤如下:对企业所有岗位进行工作评价,获得相对价值即工作评价分数;在以工作评价分数为横轴、现有实付工资为纵轴的坐标系中绘出各项岗位的薪酬对应点;利用线性回归技术找出反映岗位薪酬对应点分布规律的工资结构特征线;调整偏离工资结构特征线的岗位薪酬对应点:工资结构特征线以下各点代表的岗位的实获薪酬少于按其相对价值的应获薪酬,应较频繁或较大幅度地提升其工资到与工资结构特征线相当的水平上;工资结构特征线以上各点代表的岗位的实获薪酬多于按其相对价值的应获薪酬,因为员工心理上的工资刚性,不是简单地降低其工资,而是延期提升任职者,或增大工作责任,加大工作量。每一岗位工资额的确定除工资结构线外,还要参考市场薪酬状况,即在满足内在公平的原则之外,还要考虑外在公平。这一过程的步骤为:在工作评价后得到企业的工资结构特征线;,第七章薪酬设计,31,将薪酬市场调查获得的信息也在图中表示出来,得到市场最高工资线,市场最低工资线,以及代表市场工资平均水平的特征线;对比企业的工资结构特征线与市场工资线,确定企业的工资结构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综合考虑竞争策略、企业文化、经营业绩、付酬能力等因素后,对现有的工资结构线进行调整。3.工资等级设计工资结构线使企业内每一岗位根据相对价值的大小都对应了某一特定的工资额,可是实践中如果这样安排和操作,将使工资发放和薪酬管理工作变得琐碎和混乱。实际上常常将经工作评价后相对价值相近的多种岗位及其工资额合并在同一等级里,从而使企业内形成若干等级,得到工资等级系列,这个过程就是工资分级。下图是工资分级的范例,岗位工作评价分数每隔50分归为一类,就形成一个岗位等级,简称职级。,第七章薪酬设计,32,企业工资等级的设置,资料来源: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等级区间设计下图中每个职级只对应一个工资额,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的是每个职级所对应的工资水平往往是一个范围,此工资水平范围称为薪幅,薪幅下限为等级起薪点,上限为顶薪点。薪幅可以固定,也可以随岗位等级上升而扩大,如图所示。,第七章薪酬设计,33,工资等级的划分及薪幅资料来源: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实践中,相邻岗位等级的工资范围会出现重叠的现象,这会给技能或能力提高较快、工作业绩较好但因为客观条件一段时间内未能提级的员工,带来较多的提薪机会。,第七章薪酬设计,34,一个工资等级的最高水平(H)所代表的是该等级中的职位所能为组织产出的最大价值,而工资等级的最低水平(L)所代表的是该等级中职位所能为组织产出的最小价值。两者之间的差距代表该职位任职者所能产出的价值差距,工资等级区间的范围为:(H-L)/L。在通常情况下,工资等级中的中位值(M)与最高值的差值(H-M)和中位值到最低值的差值(M-L)是一样的,主要是为了便于在工资结构设计中解释和证明公平性。基层人员区间小而中层人员区间大的原因是基层的工作易于掌握,而且他们对组织的贡献是有限的。5.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确定在确定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时,主要考虑特定地区或行业劳动力市场对工资率的影响。当某些初级水平或某种特殊职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最低工资要足够高。但这样会迫使其他职位的工资提高,造成劳动力成本支出过高,反而限制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若工资水平太低又不能吸引符合条件的求职者。薪酬水平的调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帮助解决类似的工资结构的设计问题。,第七章薪酬设计,35,工资率上限的决定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考虑。政策的制定者支付给高职位员工一个他们可以接受的工资率。一般来说,公司总裁工资是公司里最高的。公司总裁的绩效会对职位的工资产生重要的影响。职位层次越高,越难用准确的数学方法为其定一个合理的工资率。工资率上下限的决定将有助于在头脑中建立以下概念:工作等级指工作分级中的水平线,主要依据工作评价的总得分;工资范围相当于工资结构中的垂直坐标,每个工资等级都有自己的工资范围,一般而言,包含了中点和明确的最大值、最小值。将工作等级和工资范围连续起来就构成了工资结构,工资等级用来指工资结构的每一个板块,每一个工资范围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公式:范围系数=(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H-L)/L最小值=中点值(112范围系数)=M/(1+0.5范围系数)最大值=最小值(1范围系数)=L(1+范围系数),第七章薪酬设计,36,工资等级的上下限制一旦被设定,工资范围中的中点值就确定下来。比如,工资等级被确定于100到250点之间,中点值被确定为工资等级的中间,在此例中,中点值就是175。如果工资指导线方程是:Y=0.05X5则:Y=0.05175513.75这一工资范围的中点值就是13.75元,如果范围系数(也称递增速度)为30,则该范围内的极值计算如下:最小值13.75(10.32)11.96最大值11.96(10.3)15.55用这种方法推导,则有下式成立:0.3(15.5511.96)11.966.中位值的确定最有可能影响中位值大小的因素是某职位的现行市场工资率。中位值也可能来自于内部数据,这一数据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该职位的标准工资率。一旦最低等级的中位值设定了,那么其相邻等级的中位值就可以通过相乘(上一级)或除以(下一级)某一特定的数值来确定。,第七章薪酬设计,37,在工资结构中,决定工资差别的一个基本的设计指标是中位值与中位值之差距,中位值之比是相邻两个工资等级中位值的增长百分比,其范围为320。在确定合适的中位值差额时,应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中位值的差额越小,工资等级就越多。即3的差额可能会有50个工资等级,20的差额可能只有56个工资等级。(2)工资率的个数越多,就越有可能支付给有很小差异的职位不同的工资率。(3)工资率之间的差距越大,就越容易使在职者感觉到不同职位之间的价值差。(4)中位值之间的差额很小可能会迫使组织建立不止一个工资结构。在工资结构设计阶段,设计者还要考虑中位值差额的一致性问题。7.工资等级数目的确定对于决定合适的工资等级数量没有特别标准的公式。明确区分每个等级的工作能力不太可能,而较少的工资等级无法体现出薪酬的显著差异,所以一般考虑如下因素:,第七章薪酬设计,38,(1)需要评价的工作数量;(2)它们在组织中的职位等级分布;(3)工作之间的汇报、负责关系。总之,职位分布的等级越多,工资等级的数量越多。工资等级数量的确定将有助于提高内部一致性,如果两个工作十分相似,一旦两者相对于组织被认定具有不同的价值,即工作评价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则两个工作应该归到不同的工资等级中。在设定工资等级数量时,必须考虑等级数量对范围之间的重叠程度的影响。得分点数保持匀速,增加等级就意味着增加重叠的数量,如果需要一定量的重叠(甚至是期望),那么对多少重叠是合理的存在分歧。比如,一些专家认为等级之间应该是50的重叠,而另外一些主张低的等级的最高点应低于下一个较高等级的中点值。如果在职业发展序列中,一系列的工作是连贯的,那么大量的重叠会导致较少的机会奖励那些升迁到新职位的个体。如果一个等级的工作相对于下一等级的工作是显著次要的,那么重叠部分应该减少。,第七章薪酬设计,39,工资等级的幅度必须一致,却难以执行。比如,一个等级是50点幅度,下一个可能是25点,再下一个也许是100点,这种结构比较随意,对员工不公平。然而,没有必要让每一等级的幅度必须相等。有时工资等级越高,幅度也设计得越大。如果等级较少,重叠也较小,将更有可能促使员工持续改进绩效和增进资历,获得工资的提高。8.工资等级间的交叠在一个工资结构中,其工资等级之间可能没有交叠,也可能有交叠(如下两图)。相邻两个工资等级的交叠部分表现在这两个工资等级中完全相同的工资机会。,非重叠式的工资结构示例,重叠式的工资结构示例,第七章薪酬设计,40,相邻两个工资等级之间中位值的差距及工资等级区间的大小决定了两个等级交叠部分的大小。工资等级区间的交叠使得较低等级上的优秀员工,可以比较高等级业绩较差的员工获得更高的工资。当中位值之间的差值很小时,重叠部分可能较大。工资等级间交叠部分很大会产生的问题:一个已经拿其所在范围上限工资的人晋升到一个较高等级(或二、三个等级以上),其工资可能提高不大,或增长空间不大。7.2.3宽带薪酬设计宽带薪酬目前在欧美企业比较盛行。随着中国网通、西门子等几家著名公司对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导入和应用,宽带薪酬作为一种薪酬管理模式在中国得到日益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宽带薪酬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时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衰退非常严重,美国的传统企业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宽带薪酬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团队导向、能力导向等新的管理战略相配合的新型薪酬设计方式应运而生。,第七章薪酬设计,41,所谓宽带薪酬(Broadbanding)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新的组合,使原来很多的薪酬等级合并为等级较少但宽度增加的新的薪酬结构。一般来说,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不低于100。一种典型的宽带薪酬结构可能只有不超过4个等级的薪酬级别,但每个级别内部的浮动范围可能高达200%-300%。而在传统的薪酬结构中,这种薪酬区间的变动通常只有40%-50%。宽带薪酬如下图所示。,宽带薪酬示例,第七章薪酬设计,42,1.宽带薪酬模式的特征这种薪酬体系将原来报酬不同的多个岗位进行大致归类,每类的报酬相同,使同一水平工资的人员类别增加,一些下属甚至可以享受与主管一样的工资待遇,薪酬浮动幅度加大,激励作用增强;突破了行政岗位与薪酬的联系,有利于职业发展管理的改善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适应了组织扁平化造成晋升机会减少的客观事实。宽带薪酬是主要基于岗位职位价值和市场薪酬水平分析的一种新型薪酬体系模式,其特征有如下几方面:(1)灵活性增强,有利于企业团队文化的培养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和强化的等级观念,减少了工作之间的等级差别,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及创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保持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传统等级薪酬制度下,来自基层的信息到达负责处理该信息的部门或人员可能需要七八层审核,很容易出现层层推诿、相互扯皮的官僚作风。而宽带薪酬的设计模式打破了细致的职位等级划分,减轻了传统意义上的薪酬等级意识,有利于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第七章薪酬设计,43,淡化了员工职位等级观念,强化了员工凭能力和贡献确立其在组织中地位和价值的新观念,从而弱化了组织内部员工之间争夺头衔、等级和职位的非良性竞争,有利于员工之间的合作互助和知识共享,有利于组织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上级对绩效显著的下属提供及时的激励。(2)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下,员工的薪酬增长往往取决于个人职务的提升而不是能力提高,因为即使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企业中没有出现职位的空缺,员工仍然无法获得较高的薪酬。而在宽带薪酬体系设计下,即使是在同一个薪酬宽带内,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薪酬变动范围也可能会比员工在原来的五个甚至更多的薪酬等级中可能获得的薪酬范围还要大,这样,员工就不必为了薪酬的增长而去计较职位晋升等方面的问题,而只要注意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第七章薪酬设计,44,有利于组织、引导员工将个人从业目标定位由职位晋升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上,促使员工按组织发展战略和组织发展目标所需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创造学习型企业组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组织的效率。(3)有利于职位轮换,培育新组织跨职能成长和开发在传统的等级薪酬结构中,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其所担任的职位严格挂钩。同一职位级别的变动不能带来薪酬水平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得员工必须学习新的东西,随工作的难度增加,辛苦程度更高,员工不愿意接受职位的同级轮换。而在宽带薪酬制度下,薪酬的高低由能力而非职位决定,员工乐意通过相关职能领域的职务轮换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此获得更大的回报。宽频化的薪酬制度将不同的职位纳入同一等级的薪酬中,减少了职位的横向调动和纵向调动的阻力和成本,有利于组织内部人员的调动或轮换;同时缓解了组织中高等级职,第七章薪酬设计,45,位数量远低于员工晋级期望值的矛盾,使薪酬充分反映员工价值的观念和功能,稳定了员工队伍,降低了人才流失率,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4)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整体绩效宽频化的薪酬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它能对组织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和竞争态势做出及时反应,有利于提高组织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开阔员工对薪酬分配公平性评判的视野,突破过多地从组织内部公平性角度审视分配标准的局限,减少与同事所得报酬相比较后所产生的怨愤心理、口角摩擦等负面影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人发展,以提高自身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从而提升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价值。在宽带薪酬体系中,上级对下级员工的薪酬有更大的决策权,从而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同时,宽带薪酬模式将薪酬变化与员工的能力和绩效表现挂钩,向员工传递一种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此来培育积极的团队绩效文化,从而大大地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第七章薪酬设计,46,2.宽带薪酬体系设计流程(1)根据企业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人力资源战略支持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也是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否则,人力资源管理就永远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无法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企业通过建立人力资源战略将企业战略、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以测量的行动计划和指标,并借助于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强化员工绩效行为,增强企业的战略实施能力,有力地促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这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一套对员工贡献进行评价并予以肯定激励的方案,它还是将企业战略及文化转化为具体行动、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动的管理流程。(2)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外部的法律环境、行业竞争态势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的薪酬战略。如果薪酬战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把薪酬体系和企业的经营战略联系起来,那么不同的经营战略就会具体化为不同的薪酬战略及方案。下表列举了几种根据不同的企业战略设计的薪酬战略及制度。,第七章薪酬设计,47,企业经营战略与薪酬制度,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定、方案的设计、薪酬发放及沟通,要体现对企业战略、核心竞争优势和价值导向对人力资源尤其是激励机制的要求。对符合企业战略和价值趋向的行为和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行动在薪酬上予以倾斜,可以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企业的薪酬体系一方面体现了企业战略和核心价值观对人力资源尤其是激励机制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第七章薪酬设计,48,首先,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竞争态势。技术是用来使组织的投入转变为组织产出的工具、技能和行动。组织的水平技术有二种形态:制造和服务,这二种形态对企业的薪酬体系的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竞争对手所提供的薪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所选择的薪酬模式和结构。其次,企业就象生命体经历从出生、成长、成熟直至死亡等不同阶段。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薪酬体系适应其战略条件。下表是联想集团的例子。联想集团的薪酬模式的变化,第七章薪酬设计,49,(3)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工作性质选择适合于运用宽带技术的职务或层级系列。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强调个人贡献的文化氛围中,往往采用等级制的薪酬模式,但随着组织的等级逐渐趋于平坦,强调团队协作而非个人贡献,在组织中开始用较少且工资范围跨度很大的工资类别代替以前较多的工资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宽带薪酬模式应运而生,减少了工作之间的等级差别。工作的性质对薪酬模式的选择具有重大影响。例如,与工作较独立、环境较为轻松的工作相比,如果工作技术要求和工作的性质需要较强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则平等型的宽带薪酬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4)运用宽带技术建立并完善企业的薪酬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宽带的数量。首先企业要确定使用宽带数量,宽带之间通常有分界点,每一宽带对员工技能的要求不同。,第七章薪酬设计,50,通用电气零售商学院财务服务企业使用了5个宽带,替代了24个级别,并对每个宽带的目标、能力和培训要求作了明确的要求。下表是该企业宽带I的相关内容。通用电气零售商学院财务服务企业宽带举例,资料来源:美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M纽曼:薪酬管理,董克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七章薪酬设计,51,根据不同工作性质及不同层级员工需求的多样性建立不同的薪酬结构,以有效地激励不同层次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定宽带内的薪酬浮动范围。根据薪酬调查的数据及职位评价结果确定每一个宽带的浮动范围以及级差,同时在每一个宽带中每个职能部门根据市场薪酬情况和职位评价结果同确定不同的薪酬等级和水平。宽带内横向职位轮换。同一宽带中薪酬的增加与不同等级薪酬增加相似,在同一宽带中,鼓励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跨部门流动以增强组织的适应性,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职业的变化更可能跨职能部门,从低宽带向高宽带的流动则会很少.做好任职资格及工资评级工作。宽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经理在决定员工工资时有更大的自由,因此人力成本有可能大幅度上升。美国联邦政府的经验表明,在宽带结构下薪酬成本上升的速度比传统工资结构快。,第七章薪酬设计,52,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在建立宽带薪酬体系的同时,还必须构建相应的任职资格体系,明确工资评级标准及办法,营造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根据以上论述,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必须体现个性化特征,以整体战略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根据组织结构及不同层次人员需求的多样化设计符合企业特点的薪酬方案,而不能简单地用宽带或窄带作为企业的薪酬制度。同时,还应在整体薪酬分配结构中考虑各项分配制度的独特作用和相互关系,从技术层面上有效设计各项分配制度及配套措施,使制度能够有效运用。3.宽带薪酬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1)薪酬宽带数量的确定一个企业的薪酬结构到底设计几个宽带合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薪酬宽带数量的决策依据应是组织中不同员工的贡献差别。宽带之间的界限往往是在工作或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的地方,如可将某公司的薪酬宽带划分为事务助理类、专业技术类、职能管理类和领导类。,第七章薪酬设计,53,(2)宽带的定价在薪酬宽带的设计中,很可能会在每一个宽带中都含有财务、采购、软件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各类工作,但是在不同的宽带中要求的技能或能力层次会存在差异,同时同一宽带内的各不同职能工作之间还会存在薪酬水平的差异。如何向处于同一宽带但职能不同的员工支付薪酬,现行的主要方法是参照市场薪酬水平和薪酬变动区间,在存在外部市场差异的情况下,同一宽带之中的不同职能或职位族的薪酬要分别定价,如下图所示。,宽带的定价,第七章薪酬设计,54,(3)确定员工在宽带中的特定位置薪酬宽带设计完成后,可采用不同方法将员工放入薪酬宽带中的不同位置上。对强调绩效的企业来说,根据员工的个人绩效将其进行定位是一种较合适的方法;而对强调新技能的企业来说,则可严格按照员工新技能的获得情况进行定位,员工是否具备企业要求的新技能,则由培训、资格证书或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决定。4.实施宽带薪酬的基础条件宽带薪酬不能解决所有薪酬管理问题,也不适用所有的企业,实施宽带薪酬必须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进行。(1)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薪酬管理队伍宽带薪酬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各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要求部门经理根据员工业绩确定员工的加薪、了解市场薪酬信息及协助制定薪酬计划等。因此,引入宽带薪酬结构需要企业从整体策略及企业文化、管理队伍的素质、人力资源专业化等方面加以考虑和配套,否则很难发挥宽带薪酬制度的优势。,第七章薪酬设计,55,(2)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由于宽带薪酬的评估主要依据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大小,因此,绩效管理就成为薪酬宽带实施的前提条件。如果绩效管理做不到位,在岗位的变化幅度特别大的情况下,大起大落的薪酬浮动就不能满足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薪酬下跌,员工却认为自己工作很努力,则会使员工对管理的公平性产生猜忌,易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团队合作和员工的积极性。(3)引发员工参与,加强沟通企业引入宽带薪酬制度需要与管理层和员工及时沟通,让全体员工能清晰地理解企业引入宽带薪酬结构的用意,了解企业的报酬决定因素及发展战略,让员工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员工重视个人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4)要有配套的员工培训计划宽带薪酬的实施为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弹性,这种薪酬结构鼓励员工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外部环境的灵活性。,第七章薪酬设计,56,因此需要企业为员工制定配套的培训计划,使员工不断获得企业各职位或各职级需要的新技能,帮助员工充分利用宽带薪酬结构所提供的薪酬增长空间,同时企业也不断获得更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实施宽带薪酬必须以体现企业整体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既要考虑市场的竞争性,又要强调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只有在企业管理各方面的配合下,才能确保宽带薪酬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宽带薪酬的优势。,第七章薪酬设计,57,7.3基于胜任力的薪酬设计,在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内的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并非员工的所有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都可以称为胜任力。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及岗位特征的影响。在某工作岗位上非常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另一工作岗位上可能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或者从某种角度来看,它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换句话说,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胜任力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组织可以将胜任力指标作为员工的招聘、考评以及提升的主要依据之一。,第七章薪酬设计,58,只有满足以上特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才能被定义为胜任力(competence)。胜任力是有针对性的、动态的能力新概念,它有着非常强的岗位、职业特征。组织中不同工作岗位的职务要求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力的内容和水平是不同的;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行业中,相同或类似工作岗位上,员工的胜任力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组织需要根据“人员职位组织”三者相互匹配的原则,从组织的愿景、使命、目标和战略发展要求出发,对组织中的不同工作岗位的胜任力要求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描述。这样所建立起来的组织胜任力模型才能够满足组织的需要。7.3.1基于胜任力薪酬体系概述相对于传统的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而言,以任职者的胜任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是新兴的、尚未成熟的薪酬体系,它是在适应企业新的生存环境和帮助企业解决成长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兴起的。它不是根据职位的价值大小,而是完全按照员工与工作相关的能力高低确定其报酬水平。具有以下优缺点。,第七章薪酬设计,59,1.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的优点(1)更加有利于鼓励和牵引员工提升知识、技能或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培养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2)打破了传统的职位等级的官本位特点,为员工提供了更为多样化、更为宽广的职业生涯通道。员工不再需要通过职位的晋升获得报酬的大幅度增加,只需提高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就能获得报酬的增长,因此它也是适应扁平化组织的重要薪酬模式之一。(3)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有助于达到较高技能水平的员工实现对组织更全面的理解。员工的能力越高,越能胜任本岗位工作,就越能成为一种弹性资源,不仅在组织中能扮演多种角色,而且能够建立起对整个工作流程的全面的理解,更好地提供客户服务,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4)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优秀专业人士安心本职工作,并在本职位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不是一味考虑由于职位的升迁带来的薪酬的增加。,第七章薪酬设计,60,(5)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在员工配置方面为组织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员工可以根据组织所需要的角色进行工作定位,而不仅仅局限于职位,对于新技术的引进非常有利,在实行工作分享和自我指导工作小组的组织中,员工的这种灵活性和理解力更是至关重要。2.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的缺点(1)能力并不等于现实的业绩,因此,它往往会在鼓励员工通过提高技能增加报酬的同时,带来组织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组织整体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这是大多数以任职者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失败的主要原因。(2)能力的评价本身具有软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要保持这种薪酬模式的内部一致性往往存在较大困难,员工对这种薪酬体系的认可程度也比较低。(3)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要求企业在培训方面付出更多的投资,如果企业不能将这种人力资本投资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员工的生产率提高不能抵消额外增加的劳动成本,则企业的薪酬成本可能会出现超额增长。,第七章薪酬设计,61,(4)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要比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更复杂,因此它要求企业有一个复杂的管理结构,至少需要对每一位员工的能力进行合理评判,对于能力提高的员工重新进行确定。3.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的适用范围(1)仅适用于以知识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对大多数传统企业并不适用。(2)适用的职位类别相对较少,更多地适用于研发类和技术类人员,对于管理类人员和一般操作人员,以职位为基础的工资体系更为适宜。7.3.2胜任力薪酬的影响因素相同职位上不同的任职者对公司的贡献不同(由于绩效考核存在局限性,这种贡献不可能被完全量化),因此技能工资有差异,基本工资未必相同。在同一职位等级内,根据职位工资的中点设置一个上下的工资变化区间,就是用来技能工资差异的体现。这就增加了工资变动的灵活性,使员工在不变动职位的情况下,随着技能的提升、经验的增加而在同一职位等级内逐步提升工资等级。,第七章薪酬设计,62,1.资历一名员工在一个企业、分支机构、部门或一项工作中的工作时间长度,称为资历。一般来说,资历与工作经验和技能正相关。管理层通常将业绩看做报酬变化的基础,而工会趋向于以资历为基础,他们认为资历为工资增长提供了客观、公正的基础。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和资历相结合的方案,能够让员工根据他们的资历得到他们这一级别报酬的平均增长幅度。工人的工作业绩处于中等水平时,他最终能获得他这一工资级别的平均工资。但如果超过了平均水平,就必须和工作业绩挂钩。这样才能让绩效优异者获得他这一工资级别的最高工资增长率。2.经验如果将工作性质排除在外,经验对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影响。如果得到的是积极的经验,则这一潜力就会成为现实的工作能力。基础知识通常是获得有效经验的前提条件,经验对于获得完成很多工作所必需的洞察力是必不可少的。,第七章薪酬设计,63,3.组织人员结构因素一些给员工的经济报偿忽略了他们完成的特定工作或生产效率。这些提供给全体员工报酬仅仅因为他们是组织的一员。例如,一名普通员工所获得的休假天数、职工集体人身保险、教育经费补贴与杰出工作者所获得的金额相同。如果普通工人工作年限较长,则他获得的休假时间相对较长。以组织成员为基础的报酬主要目的在于稳定员工队伍,求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4.潜力一些企业看重的是某些员工的潜力,将潜力作为决定薪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公司为了吸引聪明机智的年轻人,整个报酬方案必须对那些在执行困难任务的方面没有经验或应变能力的年轻人具有吸引力。许多年轻员工的报酬很高,原因就在于他们有潜力成为基层主管、报酬方面的经理、销售副经理,甚至是总经理。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到来,网络人才需求旺盛,许多公司给很多刚走出校园的年青人极高的待遇,就是看中他们的潜力。,第七章薪酬设计,64,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确实没有突出的商业经历可供就业部门考查,企业只好用其他因素评估大学毕业生的优劣。大学中的成绩如能与工作相关,应是企业考虑的因素。5.行政力量企业的行政力量会影响到员工的经济报酬。有些员工会说“不在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为谁干”,实际上表明了在企业、政府和一些非营利性机构都会存在一个事实:员工的薪酬或晋升受到企业行政力量的影响。7.3.3胜任力薪酬的设计流程要使以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薪酬管理课件:薪酬设计.ppt)为本站会员(zhu****ei)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