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自然辩证法专题二自然观的发展.ppt

  • 资源ID:3552451       资源大小:2.09M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4.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然辩证法专题二自然观的发展.ppt

专题二自然观的历史发展,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每个时代的自然观总与该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密切相联,是对该时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至今人类的自然观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宗教神学的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等四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前期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或称为形而上学自然观)近代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科学技术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我们把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一)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古希腊前期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的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诞生的三个条件。惊异,闲暇,自由,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世界本体的探讨和宇宙起源与演化的探索之中,科学研究也由于适宜的社会背景获得了发展。,“水”是万物的始基,1,本体论探讨,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始基是“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气”气通过浓缩与稀释形成各种实体。,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永恒燃烧着的“火”,“火”火不是神和神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个永恒的“活火”。,人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列宁称:“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万物皆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阿那克萨哥拉:“种子说”万物由“种子”混合而成,物质的消灭只是“种子”的分离,“种子”的运动构成宇宙与无数具体事物。,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基本思想,原子是一种不可以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它在虚空中运动形成了万事万物,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在无限虚空中彼此吸引和排斥、分离和结合;原子无生无灭,数目无穷、性质同一,仅有形状大小的区别;原子在虚空中无始无终的运动,其动力不是外力,而是原子本身的属性。由于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在组成时的数目和排列不同,就构成自然界的多种对象和万物的运动。,“原子说”意义:思辨的产物;天才的构想,2.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1)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地球天球”的宇宙论模式。一切天体都作均匀的圆周运动,因为球形和正圆形是最完美的几何体。10是最完美的数。,(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创立了以“三段论”为中心的形式逻辑系统错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3)托勒密:地心说,天文学大成,近代科学的阻碍。(4)阿利斯塔克(公元前310230)的“日心说:地球、星辰绕太阳转动;地球自转。恩格斯:“古代的哥白尼”,(1)认为万物有共同的组成成分,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把精神看作是物质的派生物.,(二)古代朴素自然观的评价,(2)古代朴素自然观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幅自然界的总图景。,(3)历史局限: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现象进行笼统的、粗糙的哲学概括。表现出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等历史局限性。,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历史地位: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力求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现象,并把它看成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和辩证法思想。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唯物辩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二、宗教神学的自然观,1,教会和经院哲学的思想统治教父哲学:主张灵魂是实体,有独立的存在;宗教裁判所:教皇格雷高里九世;经院哲学:用推理的方式,对基督教义给出分析和解释;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2,宗教神学自然观对自然界的描绘天堂地狱之图自然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永恒的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上帝是万物的始动者“如果没有上帝,就是一根头发也不会从头上脱下来。”奥古斯丁,3,对宗教神学的冲击贝伦加里;罗吉尔培根;奥雷斯姆,三、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一)、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的革命中诞生,1、资产阶级革命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文艺复兴运动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批判神性;提倡人权,鄙视神权;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崇尚理性,摈弃神启;鼓吹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主张人要从神中解放出来,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领导了宗教改革运动,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代表了人们心中自由与平等的观念。,2、资本主义生产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手工工场逐渐取代了个体手工业,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航海探险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探险,为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材料,直接推动着许多学科的建立。中国三大发明的传入印刷机和印刷工厂的出现,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科学成果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方便条件。,恩格斯:“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从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3、同宗教神学的斗争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1)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基本观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除自转外,和其它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恩格斯:“日心说”是向宗教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2)布鲁诺:论无限宇宙与世界基本观点:宇宙无边无际,它没有中心,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3)医学领域:比利时的生物学家维萨留斯论人体的构造、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的血液小循环、英国医生哈维心血运动论。,(二)、自然科学的前期发展与牛顿力学体系,1、15世纪末16世纪初,近代科学诞生。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开普勒:轨道定律、面积定律、调和定律。天体力学。天空立法者2)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近代科学之父3)牛顿:上帝的使者,从1543年到18世纪,自然科学最光辉的是牛顿所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它实现了以力学为中心的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他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上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之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牛顿的工作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综合。牛顿力学揭示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只有当外力作用于运动物体之上时,真正的运动才能发生或有所改变。”机械论者据此提出了外因论。,“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机械论者试图把一切运动都还原为机械运动。,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不能改变质量。机械论者据此把一切变化归结为位置变化,否认质变。,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空间和时间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据此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他许多现象。”,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机械论者据此力图机械地分解自然界,把自然界还原为物质实体的集合,把物质实体还原为基元粒子的集合。,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1、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后,科学家竞相模仿,力图把牛顿力学的定律推广到整个自然界,并使牛顿力学的思想方法成为近代科学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整个18至19世纪,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家都按这种模式去研究自然。,近代自然科学的前期,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只有力学、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发展。总之,真正的科学还没有超出力学的范围,因此,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2、近代哲学家将牛顿力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方法运用到哲学中去,使机械唯物主义发展成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他将力学范畴引入哲学,建立了第一个较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认为机械位移是物体的唯一运动形式,世界一切事物都受机械运动原理的支配;人和自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人类的推理活动也不过是机械的计算。,霍布斯一切推理都包含在心灵这两种活动加与减里面。,霍布斯,机械性,人是机器,洛克认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由物质微粒的量的机械组合而决定,用这些机械的量的特征就可以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洛克,人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物支称它。拉美特利在大风扬起的尘埃漩涡中,没有任何一个尘土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霍尔巴赫,(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中心: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分析、还原分析方法)不彻底性:(“第一推动力”),评价,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这个时代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观所存在的缺陷,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但另一方面,它对自然界整体的看法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念,是低于古代的。,思考,从整体上看,你认为近代机械自然观与古代朴素自然观谁更合理?为什么?,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理论综合,接二连三地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图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方法论上引起了伟大变革。在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西方主要资本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近代自然科学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电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电力的广泛应用,自然科学明显地走在生产技术的前面。,1、近代自然科学后期的理论综合,康德、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星云假说居维叶:灾变假说。赖尔:渐变论维勒:人工合成尿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电磁场论:奥斯特、法拉第、麦克斯生物学: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康拉星云假说,康德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运用辩证的观点,概括、综合了当时天文学、力学的成就,特别是根据当时观测到云雾状天体存在的资料,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康德(I.Kant,1724-1804),41年后,1796年,法国的拉普拉斯在宇宙系统论中用牛顿力学详细论证了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更趋完整的星云假说。这时,康德的著作才引起科学界的注意,并于1799年再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将这个假说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恩格斯对星云假说给予了高度评价。,地质“渐变论”,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地质勘探、矿山采掘,开凿运河,向人们展示出逐一重叠的地层中,各种古生物化石从低级到高级渐次发展的系列。这些都迫使科学家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里,地球及其表层上的生物确实发生过许多次变化。但是对于这种变化原因的解释,科学界的意见纷纭,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和学派。,以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为代表的一派,根据生物化石和地层的不连续性,提出了灾变假说。支持者把灾变论推向极端,居维叶灾变论的代表作是地球表面的革命。恩格斯说它“在词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实质上是反动的。它以一系列重复的创造行动代替了单一的上帝的创造行动,使神迹成为自然界的根本的杠杆。”,与居维叶的观点不同,英国地质学家赖尔主张地壳演化的均变论(亦称渐变论)。1827年,赖尔读了拉马克的动物哲学后,决心写一本地质学原理来论述地球的古老历史。1830-1833年,出版了该书的1-3卷。赖尔认为地球的历史上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是剧变,而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是缓慢发生的。赖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带进了地质学。是“赖尔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恩格斯)。,但是,赖尔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他在承认地壳运动变化的时候不敢正视由此而必然得出的生物进化的逻辑结论,这是他理论上不彻底的表现。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的影响下,赖尔在1863年出版的古代人类一书中开始抛弃自己在物种起源上的旧观点,到该书出最后一版时,他已采纳了生物进化论,从而使自己关于地球的历史观一直贯穿到生物学中去。,人工合成尿素,1828年,法国化学家维勒首先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这是对生命力学说的有力冲击。维勒明确指出,尿素的人工合成,“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事实,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从无机物人工制成有机物并确定是动物体上的实物的例证”。,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644年,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提出了宇宙的总能量是恒定的思想。尽管当时这仅限于哲学论述,没有自然科学的证明,但这毕竟是第一个明确的运动不灭原理。19世纪,不同国家的学者迈尔、焦耳、格罗夫、柯尔丁、赫尔姆霍兹等,通过不同途径,发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使运动不灭原理获得自然科学的表述。,哲学含义:生动地证明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多样性的统一,物质运动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消灭,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形而上学自然观受到极大的冲击。恩格斯称它为“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紧紧抓住原子量是这个元素的基本特征,努力探索原子量与元素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于1869年提出了周期律,即“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1871年门捷列夫又对周期表作了重要修改,他纠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并在周期表中留出空格,预言了6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周期律的建立,把原来认为是彼此孤立、各不相关的各种元素看成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它表明元素性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恩格斯高度评价周期律的发现,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细胞学说,1838年,施莱登发表了论植物发生,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839年,施旺发表了动植物结构和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把施莱登的学说扩大到动物界,形成了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物种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物种进化论已日臻成熟。物种进化论:生物不断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自然界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竞争是选择实现的保证。达尔文进化论的流行,使进化的观点开始深入人心,以致出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华莱士,科学优先权,电磁理论,1799年,伏打电池的发明首先使人们获得持续电流,揭开了电力应用的序幕。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是近代电磁学的突破口。法拉第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电磁理论的基础。用实验证明了电和磁的相互转化。他冲破牛顿力学关于“超距作用”的观念,提出了“力线”的概念,并由“磁力线”概念出发,提出了“场”的概念。,近代科学的第二次大综合,麦克斯韦是法拉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认为法拉第的工作缺乏严格的数学形式,立志要用数学语言加以总结和提高。1862年,麦克斯韦引进两组偏微分方程,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推算出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光速)。麦克斯韦预言光波就是电磁波。1863年,电磁学通论。麦克斯韦的理论揭示了电、磁和光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次综合,它是物理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成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的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康德关于空间与时间、物质与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哲学思考,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刻画了一幅关于宇宙结构与发展的宏观图景。,黑格尔试图把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结合起来,从自然的总体上理解自然,它在自然哲学中提出了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重要见解。,要把自然当成统一的、普遍的东西加以理解;“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要对自然进行综合的考察以显现普遍的东西;自然作为有机整体,是“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不能把自然整体变成各个部分总和,不能用适于低级自然组织的方式对高级自然组织进行分析;,黑格尔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思想:,“自然是作为它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自然只是理念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是观念的外化,这是对自然进行思维考察的根本原则;要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这过程是按照某种普遍的图示、从一种自然形式和领域向一种更高的自然形式和领域发展与转化,无机界向有机界发展与转化,有机界向生命发展与转化,发展与转化的内在机制是对立面的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德国自然哲学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把世界描绘成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并明确提出了矛盾是运动、发展的源泉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恩格斯(18201895)总结概括了这些自然科学的成就,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大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恩格斯,(1)物质是整个世界的产生存在的本原,同时也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元素。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也不可能有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基本观点,(2)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皆变,任何自然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有它产生、发展、变化和转化的历史。“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和形而上学自然观相反,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从这些成就看来,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在适宜条件下存在于天体上的有机物种一样是有生有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过程转化实质上就是矛盾转化,就是指在自然界中“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因而自然界中存在着的“过去被认为不可调和的和不能解决的两极对立”,可以认为“这些对立和区别,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中,可是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这种认识“构成辩证自然观的核心”反杜林论,“比起前一个世纪(即18世纪)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现在是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了。-现在,整个自然界是作为至少在基本上已解释清楚和了解清楚的种种理想和种种过程的体系而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了这三大发现,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就得到了说明”。自然辨证法,(3)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仅非生命物体之间、生命体之间、人体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非生命、生命和人体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和重大意义(见教材P4043),

注意事项

本文(自然辩证法专题二自然观的发展.ppt)为本站会员(zhu****ei)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