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征文 11篇word

  • 资源ID:354015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征文 11篇word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征文 11 篇【篇一】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之初探摘要全球气侯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遮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分析,重点指出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遇止全球气候变化应未取的应变策略。 关健词全球气侯变化影响应变策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其它系统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气候变化仍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全球气候呈现出明显变暖的趋势。根据监测和分析,在过去的 100 年里,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 0.5,在北半球过去一千年的任何世纪此次升温最剧烈。研究表明,自 1980 年开始,全球气温明显上升,而且最暖的 5 年都发生在 80 年代,1988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 1949 年到 1979 年多年平均值高 0.34,比 20世纪初相应值上升了 0.59。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8cm,也是全球变暖的旁证。全球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重要方面是臭氧层出现耗竭而遭受破坏的现象。臭氧层浓度较高的大气层约在 10 公里一 50 公里范围内,在 25 公里处浓度最大,形成了平均厚度为 3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中,起了调节气候的作用。近 20 年观察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明显减少,臭氧层变薄变弱。自 1969 年以来,地球赤道外,所有地区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约 3%一 5%,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已.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减少 30%一 65%,并且周期性出现臭氧空洞,空洞范围逐步扩大,北极臭氧层破坏也很严重。全球变暖及臭氧层的破坏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问题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探索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使人类有意识地控制各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活动,使之向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方面发展,提高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研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状况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关于气候变暖,究竟是温室效应作用的结果,还是气候本身的自然波动,或两者兼而有之,仍然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气候变暖是气候系统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下图所示:CD 是气候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AB 则是两个外界因子。太阳辐射和宇宙 地球物理因子都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来影响气候的。人类活动既能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从而使气候发生变化,又能直接影响气候。在大气和下垫面间、人类活动和大气及下垫面间,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样形成重叠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的反馈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着气候变化的方向和速率上。迄今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化的机理已基本清楚,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温室效应”。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地表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会向大气散射出长波辐射,其中一部分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 氏)、一氧化二氮(N2O)、氟氯烃化合物(CFCS)等温室气体吸收从而使大气.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温度上升。研究表明,引起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是 CO2,它是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及生物质的燃烧,包括煤、石油、天燃气及薪林、作物秸秆等,近一个世纪以来,CO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19 世纪 60 年代每年排放到大气中 CO2 只有 0.9*10t,到1955 年已达到 50*10t,大气中 CO2 浓度也由工业革命前的 280ppm 上升到目前的 350ppmm,并且还以平均每年上升 0.7PPm 的速度在增加。关于臭氧层的破坏,当前认为主要氟抓烃引起的观点,已被国际社会普通接受,所以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类大量生产氟抓烃化合物,如:氟利昂一 11、氟利昂一 12、氟利昂一 113、氟利昂一 114 等,用作制冷剂、除臭剂、发泡剂、头发喷雾剂等,绝大部分释放进入低层大气后,再进入臭氧层中。CFCS 在对流层很稳定,能长时间滞留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逐渐扩散到奥氧层中,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消除、降低奥氧浓度。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 对农业、林业和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谓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表现为: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季节会延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水稻、豆类等植物的生产能力。不利的一面表现为:暖冬将有助于许多植物病虫害的迅猛爆发(如霉粉病、锈斑病等),使农业病虫害的范围扩大,气温升高徽生物活性也提高,土壤肥力下降更快。在气温升高的条件下,支配树种分布的气候带将向两极和高地移动。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 1林区将向北延伸 100公里,随着气温的变化,全球森林的面积减少 6%,草原将增加 25%,降水也.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将发生变化。若气温升高,如果降水没有相应的增加,则空气湿度有可能下降,最敏感的地区将是那些按温度和水分而言己接近树种生物界限的地区,如半干早地区等气候将变得更干早,给林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林木和牧草的品种将发生变化,特别是牧草,随着气候变暖,很多杂草有可能加速扩展到高纬地区。(二) 全球变暖将使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变得更加脆弱众所周知,近几年厄尔尼诺现象频繁、持久、强烈,各种气象灾害增多,无不与全球变暖有关。气象专家统计表,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发生的气象灾害比 50 年代多 5 倍。以我国为例,近几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受干早、幕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 5 亿多亩,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占 GDP 总产值的 3%一 6%。此外,气象专家指出: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华北、西北所出现的沙尘天气次数比 50 年代明显增多。50 年代只有 5 次,而 90 年代达到 23 次,2000 年一年达 13 次,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 3次,其中 3 月 20 日首都北京遭遇的沙尘暴为历史之最,究其原因,除了生态环境遭破坏外,全球变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三) 对海平面和海岸带可能产生的影响在过去的 100 年里,因全球变暖,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18cm,气象专家预测,若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到 2030 年海平面将再上升 20cm,到 2100 年,海平面将上升 65loocm。海平面这一变化将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如下的影响和灾难:(1)部分沿海地区 (如马尔代夫、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几个大三角洲)被淹没,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许多岛国(马尔代夫.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图瓦卢、汤加、基里巴斯、马沼尔群岛等)不复存在(据报道,南太平洋上面积只有 26 平方公里,人口 1.1 万,由九个环状珊劫小岛组成的国家图瓦卢正考虑举国移向新西兰,大约 50 年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海水也将漫过日本东京 30%的地面。(2) 海滩和海岸将遭受侵蚀,盐水侵入地下淡水层,造成沿海湿地的丧失。(3)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演化。(4) 海水倒灌与洪水加剧。(5) 损坏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影响航运。(6)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影响。(7)破坏供排水系统。 (四) 对季节性雪盖、冰和永冻层可能产生的影响全球变暖将使地球冰雪的要素(季节性雪盖、永冻层以及某些冰团)大大减小它们的全球范围和体积。气象专家指出:在过去的 100 年里,北半球北极海冰减薄了 40%,范围减少了 10%一 15%。有报道说,南极洲东海岸附近,块面积为 3250 平方公里的冰架已完全瓦解,分裂成数千个冰山,这是 30 年来发生的此类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五)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后,高纬度国家的疾病会增多,资料表明,气温升高 2一4,如无其它环境变化,人口死亡率就会升高。臭氧层的破坏必将导致大量紫外线可长驱直入到达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津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还会促使某些疾病芡延,加剧皮肤有关的疾病(如麻疯病、夭花和疤疹等)的产生,据证实,奥氧层的臭氧浓度减少 1%,会使地面增加 2%的紫外线辐射量,导致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4%-6%。 三、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变策略.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臭氧层的耗损会对人类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面对未来人类是被迫接受还是主动适应呢?无庸置疑,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遏止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具体的应变策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观念上考虑全球气候变化应变策略时,应有全面综合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主导”改变为“以环境保护为基本来发展经济和应用科技”的战略。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本质上说,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间题已超出了纯粹科学的范畴,而更多地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是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结果。其次,在具体对策上,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控制能很消费规模,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探。改善能很结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有效途径。众所周知,人类目前所使用的能源仍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特别是煤,化石能源撼烧后不仅产生大量 CO2,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产生一些以入、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若利用非化石能源,可大大减少 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力发电具有不使用燃料,可再生,不产生污染突出优点,大力发展水电应成为优选战略(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可采储量为 3.78 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但目前仅开发利用了十分之一)。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核电可能是唯一能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核电不排放一般大气污染物、甚至放射性物质的排放量也低于燃煤电厂。在有机物来源丰富的农村,应大力推广生物能源沼气的使用,沼气具有较高的热值,燃烧时不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沼气,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之路,既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开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我国而言,节能潜力巨大,按产品计算.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我国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高出 30%一 90%,按产值计算,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3 倍一 4 倍。又如全国现有的工业锅炉约 40 万台,年耗煤 3 亿多吨,其热效率只有 60%左右,如果热效率提高 10%一 20%,每年就可少耗煤几千万吨,据初步测算,如果将能源的有效率提高到工业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全国每年可少耗 3 亿多吨标准煤。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条新途径,特别是太阳能其取之不蝎,又无污染,开发潜力巨大。二是加强森林植被保护,扩大绿地面积,增加绿色植物的“净化”功能。绿化植物能吸收 CO2 放出 q(即光合用),大力发展绿色植物、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可以起到固碳作用,从而降低大气中 CO2 含量,抵御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而且森林资源破坏相当严重,毁林开荒、滥伐严重,再加上资源面临困境,因此,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绿色家园显得尤为重要。三是逐步减少、尽快停止使用和生产 CFCS,大力开展替代物质和替换技术的研究。再次,遏止全球变化的加剧,各国应加强宣传、普及教育使国民了解人类已出现了生存危机,同时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出科学的方法,缓解现状间题,控制未来新的温室效应的再形成。参考文献:【1】仲小敏.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研究【J】.地理教育,2001,(5)【2】窦贻俭.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 【3】孙景沂.新世纪学习宝典地理篇【M】. 九洲出版社.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4】王心源.人类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讲座) 【z】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篇二】气候难民遗失本族文化习俗全球变暖效应对许多岛屿国家和生态脆弱的地区影响最为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造成大量气候难民。气候变化会使不堪忍受恶劣环境的人们背井离乡,移居异地,而有可能会给新进入的地区在粮食、土地等资源方面带来影响甚至引发冲突,这会影响到气候难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及生活方式,而在变迁之中逐渐遗失了其本族的文化习俗。由于一场有史以来浪峰最高的潮水致使图瓦卢的许多居民无家可归,当地政府 2000 年 2 月向新西兰发出请求,希望能够接受 3000 名图瓦卢居民前往定居。2001 年 12 月,该国领导人宣布放弃其祖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园的国家。而更加不幸的是,其他低地岛国,如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在斐济首都苏瓦附近的图古鲁村落,其家族祖坟以前在大树的荫蔽之下,而如今墓穴和墓碑已淹没于水中,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那本来是村里像圣地一样的地方,是社区的中心”。2005 年,在瓦努阿图叫“Lateu” 的小岛上,100 多个居民拆掉他们居住多年的木板房,搬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以适应变化。该国土地资源部总司长如塞尔·纳瑞说,南太平洋岛国大多依赖旅游,对太平洋原始生态的任何破坏都会减少游客数量,而且旅.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游的基础设施一般沿海岸分布,海水上涨已经使之非常脆弱;极端的天气还使渔业和农业受到影响,直接打击人们的生活。【篇三】文化界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反响气候变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而细微的影响似乎还很难直观明确地显现,而对于世界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来说,向大众传播气候变化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与己相关,可谓充满挑战。文艺作品以科学观点为依据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话题,文艺作品都离不开关于“人”的故事,气候变化也不例外,而且要表现出气候变化对人及其生活的影响力度,特别是要充分展现世界各地人们的生存空间、思想状态、日常生活等方面内容。而艺术不能凭空毫无依据地想象,很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主流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甚至将其作为核心理念。由此,这类艺术作品及相关活动被强烈地打上了科学的烙印,如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电影后天等。主要体现在,首先,把第四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提出的“全球气候趋暖,90以上的可能是由于人类生活与能源消耗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所致”的观点作为基石;其次,科学家称若全球气温升高幅度超过工业化之前水平 2 摄氏度,人类将面临更多极端气候,发展中国家的基.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础设施建设会受到影响,一些岛国会被淹没的推断;再有,温度的变化速度将超过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使更多物种面临灭绝威胁的科学推论。然而,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基于人类的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艺术则藉助人类的感性反映客观和主观的世界。由此,通过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气候变化现象的深刻反思。【篇四】应对气候变化的文艺作品及活动迄今,反映气候变化的文艺作品及活动越来越多,并以各种形式呈现,如书籍、艺术展览、影视剧作、音乐等,再现气候危机下人们生存环境的现状,采取大场面放大人类末日的演绎手法,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与冲击,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1)纵深视角:审视气候变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2008 年 12 月,美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布赖恩·费根出版的大暖化 气候变化怎样影响了世界,用散文式的笔触探讨了公元 10 世纪到15 世纪前后地球经历的一场大暖化战役,讨论了气候变暖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国际交往等关乎人类文明与历史进程问题的巨大影响,希望当代人在面对日益暖化的环境时能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用大视角、全局观把握社会发展的命脉。英国 18 世纪至 19 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绘画大师透纳的很多作品反映了当时所生活的自然气候和环境,这为后世学者研究那时英国乃至欧洲的气候和自然.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环境提供了素材和佐证。2009 年 5 月为配合“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在北京开展,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术看气候”讲座。2006 年,美国前副总统阿尔· 戈尔的畅销书难以忽视的真相(AnInconvenientTruth)在北美把 “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这个话题推到公众面前。该书从保护环境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大量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且无可争议的事实,相关证据由 300 多页来自现实、富有感染力及冲击力的精美图片和简洁文字构成,令人直面生态浩劫真相。同年,此书被改编成同名纪录片,在美国及全球上映。片中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与戈尔的个人历史及其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给人强烈的震撼。100 个即将消失的地方一书是由来自丹麦著名策划团队 Co+LifeA/S公司策划编著。其以简明生动的文字和绝美的独家照片,讲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给地球上 100 个地方造成的巨大威胁。该书指出,如果人类没有相应的行动,只要世界平均气温上升 2 摄氏度,从威尼斯、巴黎到曼谷、东京,从好望角、爱琴海到天山冰川、亚马逊雨林,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悠久的文明古城,那些与人类长期为伴的物种,都将不复存在。2004 年,美国公映的最早且最轰动的电影后天,题材源自美国国防部一份机密报告,其中提到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 20 年内将引发人类浩劫。这部科幻灾难片,场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生动描述了温室效应因无法遏制而将地球迅速拉进下一个冰河时代的过程,整个北半球陷入了暴风雪、龙卷风、海啸、地震等各种灾难之中。.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2010 年 5 月,德国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气候胶囊”的展览展示了人类在洋面升高的海洋城市和其他人造的封闭式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探寻各种为气候难民逃离厄运而打造的庇护所或生存方式。(2)横向剖析:反思“自然与人”的关系及人类行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内容涉及气候变化、风险与危机,绿色运动及其未来,国际谈判、欧盟与碳市场,气候变化的地缘政治学等内容。该书被认为“注定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作品”,将引起关心人类文明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危机的所有人的重视。美国艺术家凯特·马克多威尔在人与自然:气候变化年代下的艺术展中,用模糊人与自然的界限的方式表现了拟人化的腐烂动物死尸。选择用陶瓷作为这些作品的材料更为此主题加上了脆弱的意象。他认为,在作品中这些浪漫的念头来自于自然世界和我们当前对环境影响的冲突。2009 年 9 月 2 日,由巴西艺术家内莱·阿泽维多创作、放置在德国柏林一座音乐厅台阶上的 1000 尊冰雕人像被炎炎烈日晒化。德国野生动物基金会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关注与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息息相关的气候变化。(3)参与互动:采取多种活动形式传播理念如果人们能够感觉到或是能看到气候变化,要比阅读大量的科学资料来得更清楚明了。2010 年 11 月初,英国瑞德·瑞德普新游戏公司推出电脑游戏世界的命运,其取材于真实世界中的气候模型、英国极地探险家潘·哈多的见闻,以及美国和英国的一批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等。游戏中可以通过降低碳.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排放的方式拯救地球,反之,如果气温不断上升,地球则会被洪水、干旱和火灾毁灭。环保人士称其为“能令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气候变化的好帮手”。2009 年 11 月 2 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联合国 2009 年第五次气候变化谈判会议现场外,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巴塞罗那举行了环保主题的戏剧表演,演员们用艺术手段呼吁:拯救地球,警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刻不容缓。音乐可谓世界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世代、宗教和种族差异。一首歌曲或者一位艺术家确实比任何一位政治家或世界领导人更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或发起运动。欧盟委员会与 MTV 全球音乐电视网于 2009 年 7 月 15 日在布鲁塞尔联合启动“行动起来阻止气候变暖”宣传活动,旨在让年轻人了解气候变暖的危害,动员他们行动起来为阻止气候变暖贡献力量。【篇五】引发生活方式的改变都说低碳生活方式可谓地球的退烧药,而现实中人们由高碳向低碳生活方式改变的步履缓慢,阻碍人们行为滞后的观念误区主要表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是政府、科学家的事,与己无关;高品质生活要通过过度消费来满足;低碳生活等于贫困,过苦行僧的日子,意味着要重回过去物质生产能力低下的时代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反思,质疑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过度消费观念。然而,这种高增长、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在过去几百年内传播至发展中国家。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强烈反对改变引起气候问题的消费和生产.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体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人士也不愿改变其从发达国家借鉴过来的模式,致使全球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出现瓶颈。首届“柯布共同福祉奖”获得者、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指出:如果有人满脑子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但仍然要做环保主义者,这是绝不可能的,而这些恰恰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现在很多社会问题、精神问题、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都在于“灭天理纵人欲”及以此拉动的所谓消费和生产。显然,地球“生病”是因为人“生病”了。人们对自然认识不足、对现代化认识不足。环保之路可以从发掘古老文化底蕴中找寻出路,而东方“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古老智慧为应对当今世界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然当做人类经济系统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环保最主要的是减少对自然的消耗,同时顺应自然。如果能再次形成这样一种社会风尚,环保才会有效。如果原来地上干干净净,保持干净就比较容易;但如果有人扔了一颗烟头,很快就会有第二、第三颗,假如一直没有打扫的话,人们就会自暴自弃让其脏到底。这就是“破窗效应”。正如人类给地球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大多数人依旧短视,或是选择性失明,无所作为,任凭环境一天天恶化到现在就形成了“破窗效应”。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无力感,想做些什么却又觉得自己的能力微乎其微,做与不做似乎没有区别。但是,正如一件事情有正面必有其反面,“破窗效应”亦是如此。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指出,环保已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应是需要所有地球人共同面对,这属于每个人的道德范畴。.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现在世界上有个“把二氧化碳带回家”的运动,即强调“个人的碳责任”。例如,2006 年底欧盟提出要对进出其境内的民航飞机实施废气排放控制,其实就是缴纳“二氧化碳污染处理费”。这也意味着,今后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污染行为埋单。【篇六】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文明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气候变化推动了人类的进化,也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从农耕时代发展至今,与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气候未必能决定人类文明,却可以改变人类文明。由此,气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2006 年 11 月英国科学家、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尼克·布鲁克斯博士指出,数千年前的剧烈气候变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例如,早期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南亚、中国和南美洲文明都出现在 6000 至 4000 年前,那时由于地球公转发生不匀变化,引起全球季风改变,导致气候干旱。没有几千年前的这次急剧气候变化,人类今天可能还只会从事农耕、放牧、狩猎和采集。其实文明并非是人类的自然状态,而是人类在适应气候恶化过程中的意外结果。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气候学家王绍武指出,气候变化或突变影响古文明的发展,这是有可能的。综合分析历史学、考古学及古气候学证据,已证明公元前 22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先后发生了气候突变,并可能对文明的衰落或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突变有密切关系。许多历.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史事件的产生也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美国女作家劳拉·李最新出版的书该由暴风雨负责探究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如何多次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她列举了西方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是由于当时的气候和风向助力英国所致。2010 年 5 月 26 日美国一家报纸发表文章指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局部停顿,并将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灭亡。而王绍武强调,气候变化可能是柄双刃剑。一方面,气候变化会打击农牧业生产,甚至摧毁古文明。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可能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力;气候变得严峻,也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还可能促使游牧民族向富饶地区移动。世界上古文明最早在大河两岸发展就可能与此有关。气候变暖问题,由于其全球性、长期性、综合性和不可逆性以及与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等,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危机中的重中之重。人类应从自身文明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上,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工业社会进行改造,才能真正走出气候变暖危机的困境。【篇七】最初,主要表现在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垫面的面貌,改变了下垫面的粗糙度、反射率和水热平衡等方面, 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 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日益重要.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增加了全球大气的污染,影响了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减弱了入射的太阳辐射数量,从而导致气温的降低.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交通和生活上各种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据计算,从 1860-1970 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增加了 10.二氧化碳能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所以, 它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强弱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 的作用也增强, 低层大气 -对流层的温度将升高.到 2009 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 400ppm.据此计算, 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将升高近 l,到 2040 年,将升高约 2.燃料燃烧后排出的烟尘微粒和自然植被被人类破坏后为大风所刮起的尘埃,以及其它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尘埃,增加了大气中的烟尘、微粒的数量.其中有许多半径小于 20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 悬浮在大气中, 犹如一把阳伞遮住了阳光,减弱了太阳辐射,导致地面气温降低 .同时, 大气中的烟尘微粒又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凝结核,创造了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 增多了降水的机会 .降水的增加,对地面的气温也起到了冷却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油排入海洋, 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散布在海洋上.这层油膜能抑制海面的蒸发, 阻碍潜热的释放, 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升高,加剧气温的日、年变化.同时 ,由于蒸发作用减弱, 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减弱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使海面上出现类似于沙漠的气候.因而, 有人将这种影响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总之,人为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 但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二是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尘埃);三是人为地释放热量. 这些影响的效果又互相不同,有的增暖, 有的冷却,有的增湿,有的变干.而这些影响又是叠加在自然原因之上一起对气候产生影响, 且各.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个因子之间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因此,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目前还不能了解人为影响所可能产生的净效果. 故为了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进行气候预测,弄清人为因子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人类诞生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和自然界相安无事. 因为人类的活动能力, 也就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气候的改变.但是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煤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 使全球变暖, 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此外 ,工业化排放的污染气体也使人类聚居的城市成了浓度特高的大气污染岛人类在发展经济 ,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无形中闯下了弥天大祸.这些弥天大祸看起来似乎是天灾, 实际上却不折不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祸.这也就是地球大气对人类进行的可怕的报复, 大自然是决不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原谅人类的.1992 年 6 月,世界各国元首、政府首脑云集巴西里约热内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上签字. 为什么气候变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学问题,会变得如此令人关注?原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灭森林, 使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含量在百年内增加了 25.如果按目前 CO2 浓度的增加速度,到 2100 年大气中 CO2 含量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一倍.科学家们预测, 那时全球平均气温将会上升 1.0-3.5,将引起极冰融化, 海平面上升 15-95 厘米,淹没大.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片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另外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问题,事关重大. 因此世界各国领导人才坐到一起,共同商讨削减 CO2 的排放量问题.【篇八】天气,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几千年前,先民就开始企盼及时的雨雪和适当的晴天,直到如今仍未曾改变。以影响农业为最典型、最直接的例子,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气候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无论推动发展与进步,还是导致停滞和动荡,它始终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东方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方舟,大洪水可能是许多文明的神话里都存在的共同记忆。亚里士多德认为,大洪水并非单纯的神话,而是周期性的大气现象,就像四季一样,极寒天气和大范围长时间持续降水也会周期性地发生。即使我们抛开过于久远的神话时代,仅观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能够发现气候对人类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气候变迁:影响古文明兴亡的重要因子虽然这里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但如今,大概没有人会认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区:这里气候干燥、土壤裸露,布满了沙丘,而且如同其他荒漠地区一样,降水稀少且温差较大。然而如果让时光回转到古巴比伦文明初建之时,两河流域的气候却并非如此。地质学以及环境变迁研究者认为,两河流域曾存在着湿润而非干旱的气候。在冰河后期最暖的时段,地中海附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但由于西南季风的扩张和季风雨的滋润,在北纬 34°到 35°的伊拉克北部却存在着湿润的气候。地质学家通过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氨基酸差位异构分析以及花粉分析等一系.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列手段,确认了两河流域湿润气候的存在。因此,美索不达米亚在历史上曾是“天堂”,彼时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非常好。在那个气候湿润的关键时期,古巴比伦成为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如果没有两河流域充沛的流量,古人如何获得足够的水源去灌溉农田?如果没有季风带来的降雨,在干旱荒芜的土地上是很难诞生灿烂文明的。而古埃及的情况,人们可能更为熟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古埃及为“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人民提供了可耕作的肥沃农田。然而尼罗河为什么会定期泛滥呢?气候因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尼罗河的重要支流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上游处于热带山地多雨区,水源丰富。该河降水有强烈鲜明的季节性,河水流量的年内变化很大。春季水量有限,6 月开始涨水至 9 月初达到高峰。11 月至 12 月水位下降,以后进入枯水期。由于青尼罗河的这个特性,使得尼罗河下游每年都会定期泛滥,进而催生了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和古埃及都是在公元前 2000 年前后衰落乃至灭亡的。很多研究表明,在这一时期,气候在大范围内变得干旱。处于两河流域入海口阿曼湾的沉积表明在这一时期有一个持续约 300 年的干旱时期,对金字塔附近棺木的树木年轮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古代文明无力抵御长期干旱的危害,因此,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它们的衰亡。而处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古印度,有着得天独厚的湿润气候。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西方入侵毁灭了古印度文明,但事实上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古印度文明早已开始衰落。气象学家在在印度发现了距今 4000-3500 年前强烈的干旱证据。因此气候突变成为古印度文明衰亡原因的一个可能原因。.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气候事件:改变历史进程的自然“推手”2007 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香港大学章典等研究人员关于气候变迁与战争相互关系的一份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用数据论证了这样一个推论:战争发生频率和人口的变动,在百年尺度上与平均气温的变化周期相关。这项研究认为,气候变冷将导致食物短缺,人类的生存环境压力增大。为了应对压力,最常见的形式是迁徙,或者说是流亡。由于成熟的农业社会在人口聚居地区会建立起政治疆界,这对于大规模的迁居起着限制作用,因而由气候变迁导致的食物短缺甚至饥荒引起大规模迁居发生时,其结果往往是发生战争。在我国,气候变化导致的战争,最典型的莫过于农业社会与游牧社会的冲突。众所周知,在我国绵延不断的文明史中,位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始终与中原农耕社会构成一对矛盾。汉代的匈奴,唐代的突厥,宋代的契丹、女真乃至蒙古,明代的满洲游牧民族始终威胁着农耕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在湿润温暖的气候下,无论是游牧地区,还是农耕地区,都处于相对宽裕的环境下。而一旦气候变冷,趋于干旱。由于游牧民族所处地区往往是高海拔、高纬度的寒冷地区,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这些边缘地区总是首当其冲地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的游牧范围向低纬度、低海拔的温暖地区转移。从而对农耕社会形成侵扰。根据竺可桢所划分的我国历史上的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对应关系。除第一个寒冷期外,从公元初年到公元 600 年第二个寒冷期,即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相对动荡;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 1000 年.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到 1200 年,对应两宋时代,当时,两宋先后与辽、西夏、金、元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公元 1300 年至 1900 年的第四个寒冷期,来自北方的清朝直接消灭了明朝并取而代之。与之相对,在气候温暖的时期,和平和繁荣更为常见: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均发生在温暖时期。而那些时间尺度上更小的气候事件,则更加数不胜数,它们中很多都曾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历史进程。台风阻止了蒙古对日本的入侵,大西洋风暴摧毁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拿破仑、希特勒的战争因俄罗斯的寒冷气候而失败。不过,这并不是人们所应注意的重点。我们应当认识到,气候在人类历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今后仍将继续下去。因而,全球气候变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何应对,是目前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篇九】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气候对人的健康和情绪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知道气候对某些疾病是有影响的,如关节炎、心脏病。气候也会使人心情烦躁。因此,人们应该掌握这些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心情烦躁时注意克制,有病的人要注意防护。(2)湿度对人的影响:下雨天会使人情绪低落,当然,这种不好的情绪有些是因为社会因素。但研究表明,在湿气重的日子里,有较多的人会得忧郁症;阴天和下雨前的低气压会使学龄儿童坐立不安。.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3)阳光对人的影响:阳光对情绪确有益处,尤其是在冬天。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会更乐于帮助别人并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但夏季的暑热晴天例外。(4)干燥的热风与情绪不佳有何关系:在许多国家,如美国、瑞士和以色列,这种干热的风会增多精神失常现象。人们的办事效率会降低,反应迟钝并容易发怒。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这种风减少了空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对人是好处的,它们可以改善人的脑功能,提高情绪;而正电子却有相反的作用。有些调查表明,暴雨前人们会异常活跃和兴奋。我们认为这又是跟空气中带电粒子变化有关,雷电可以增加大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使人欢快。(5)大气压的影响:大气压的变化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当大气压发生变化时,人体内的腔窝扩大,如:气压下降会使窦发生毛病,产生窦炎和窦膨胀;气压升高对人关节有很大影响;气压降低还会使人焦躁不安。(6)极冷极热气候对心脏病人的影响:极度的温度,尤其是非常寒冷的天气会使人的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冬季里死于心脏病的人会比其它季节要多。因为气温非常低时,血液从皮肤流入体内,心脏要用力拍压血液以保持身体温暖。所以,寒冷的气候某些费力的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另一心脏病人死亡高峰是在夏天,暑热使心脏跳动加剧,使人排汗增加,并使血压升高。极冷和极热的气候会使人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从而削弱人体的抵抗力。热天会使人极容易染上疟疾之类的传染病。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在冬天很常见,这是因为低温消弱了人体的抵抗力。(7)什么人对气候特别敏感:少数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但这些人对环境问题如噪音的污染也是敏感的。比较起来,老年人比年轻人对气候更为敏感,这.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心血管系统衰弱。体重也一样,体胖的人在热天觉得很不好过,但体瘦的人在冷天也觉得够呛。在实验中,男人和女人对气候的反应几乎一样。(8)空调器和干燥器的影响:这些设备造成人造室内气候使人避免极冷极热和极湿气候的影响,这是好的。但空调器吸收了空气中的负离子,这对大脑功能和情绪有不利的影响。空调器会产生大量的阳离子,在这样的空气中呆八小时会引起头痛。以往我们认为室内发生的头痛是因为一氧化碳,但现在研究证明阳离子增多也是原因之一。在实验中,用离子发生器生产负离子可以提高办公人员的情绪。负离子空气对人的情绪很有好处。人们喜欢到山区去旅行的原因之一,是那儿的空气有大量的负离子。(9)气候对睡眠的影响:怕热的人在暑天是难以入睡的。睡眠研究实验发现:当气压高于或低于正常时,人们就感到困倦,其道理如何还待研究。在庞大的工业系统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建筑业有和农业相似的地方,即都是露天生产,受气候的作用自不待言,太阳辐射的强弱、气温高低的变化、风向及风力的大小、降水的多寡等等,对城镇和建筑业在生产之初的规划设计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建筑物的朝向、室内日照状况、地基的深浅、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都必须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低温、冰冻、雨雪、大风等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海盐生产,是工业中的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气温高低、辐射强弱、风力大小、雨量及雨日多少,一句话,气候的各个方面都对之产生影响。.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与储存,地下煤炭的采掘等,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关系生产安全。那些生产过程主要在厂房内进行的工业部门,如纺织业、印刷业、电子业等,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气候的影响,都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有些精密实验室和工厂要求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甚至要恒温恒湿,有的对空气的含尘量也有严格要求。气候还给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巨大而廉价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等。太阳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直接利用方便清洁,太阳温室、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已广泛使用,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也不再是梦想;目前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也都是太阳能转化来的;地球上发展成目前规模庞大的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能量,也与太阳能的转化直接相关;风能、水能也是太阳能的表现形式,像古老的风车、水车是人类自古利用能源的标志,现代化的大型水电站和风力发电场,使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深度和效率有了极大提高。此外在水利建筑选址、建设过程中,也要考虑降水量、暴雨强度等气候要素。【篇十】科学家研究指出,天气对人类有很大影响。恶劣天气能够触发犯罪、自杀,导致交通事故或使肇事司机逃跑。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自己对天气变化有感觉,有些人甚至能预先感觉到危险天气的来临,即使儿童也会对低压槽和高压区产生反应。不过,天气本身不会引起身体和精神疾病,它只会使人们已有的伤病加重或减缓。.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医学气象学家把人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人是天气反应型的,在天气的影响下,他们没有感觉到痛苦或觉得自己有病,但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却会有波动;第二种类型的人是天气感觉型的,他们的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他们比第一种类型的人对坏天气的刺激反应更强烈,也更早。在天气骤变时他们会感觉到头痛和睡不好,还会感到疲倦、情绪不好和变得易于激动。他们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能喝少量的酒,并且在酒后会有反应,在开车的时候表现为反应迟钝。第三种类型的人属于天气敏感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一些病人,他们可能患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曾经受过伤,如骨折等。当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伤口疼痛或者慢性病加重。据调查,大约有 60%的人觉得自己属于天气感觉型的。即使按十分严格的生物气候学标准衡量,每三个人中也有一个人属于天气感觉型。【十一】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的经济、农业、工业、科技等领域都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人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而对人类文化的牵动也同样如此。人文科学将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笼统而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0 年 11 月宣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很多自然与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该组织发布了汇聚来自世界各地50 个专家的研究成果报告 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案例分析,其中列举了 26个例子,详细阐述了气候变化给世界遗产带来的严重影响,包括英国的伦敦塔、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和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雨季和旱季的周期性变化、空气湿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度的改变和土壤化学成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文化古迹。而北冰洋地区冻土的融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以秘鲁昌昌城为例,厄尔尼诺现象所造成的降雨量变化破坏了这个全球著名的土砖城结构;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几个历史名城,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涝灾害和海水上涨对其的破坏也很大。洪水会引起土壤湿度增加,导致建筑物表面因盐分结晶增加而受到侵蚀,湿度的增加同时也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下沉。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保护文化遗产地尤其重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而可能导致的个人生活方式和物质环境的快速变化将会使许多人感到不安,保护其珍视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有意义的部分,可以减少物质和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之后要选择重建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此外,在不安定时期,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人们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许多世纪以来,很多因其文化意义被珍视的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气候状况,优化了能源使用。如果对这些建筑加以保护,人们可以在能源变得昂贵且不足的未来再次使用这些对策。传统的中国.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四合院可作为一种都市高密度下的居住模式,是一个低能耗和提供可接受的生活质量的例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两个主要策略:一是减弱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遗产地进行监测并使其适应气候变化,因为尽管极端的气候状况给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给文化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大部分来自气候的逐渐变化。二是让气候变化相对稳定。气候变化地图集的主要作者之一、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道宁说,以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埃及城市亚历山大为例,要在 50 年到 200 年内减轻海平面上升对这两处文化遗址的影响,而如果海平面上升 50 厘米,带来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到那时人类不得不彻底放弃这两处世界遗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气候变化趋于稳定。但保护世界遗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很大的开销,并非易事。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趋于严重,气温越来越高,季节性的干旱、洪水及飓风也在不断反复之中,很多靠天吃饭的土著部落已苦不堪言,在挣扎中与适应中求生存,许多部落成员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食物危机、家园被毁,以致到了走头无路的境地。生存岌岌可危,亟待世界各方援手救助。人类学家们担忧,大量土著部落将失去自己的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及语言,他们的文化将消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顾问冈萨洛奥维多指出,有的地方,人们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习俗而不得不迁移,但有些偏远地区的小部落将会灭绝。由于四周的土地都被日益增长的人口所占据,有些气候难民不太可能移居,现在只能被迫囚居在一个地方,等待灭亡。.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例如,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卡玛于拉部落生存面临困难。几个世纪以来,丛林湖泊及河里的鱼是该部落居民的主食,而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全球气候变化使亚马逊河流域越来越干燥炎热,同时鱼类资源的消失让该部落面临生存危机,很多孩子只能靠吃蚂蚁填饱肚子。该部落成员们居住在兴谷河国家公园的中央,这里过去被茂密的热带雨林所包围,而现在四周的森林日渐被砍伐,逐渐变成农场,使该部落成员无处可去。而北极地区居民更面临无路可走的威胁,因为以前的道路都融化了。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部落正日益消失,因为冰川在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没有了冰层,爱斯基摩人很难捕到海豹,而海豹是他们的主食。有些爱斯基摩人正在起诉污染者及发达国家,并要求他们赔偿。英国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研究员桑顿博士说:“爱斯基摩人自己知道,他们并没有破坏环境,来自工业国的污染正威胁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征文 11篇word)为本站会员(1**)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