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通用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亚洲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检测含解析

  • 资源ID:35092635       资源大小:41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通用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亚洲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检测含解析

6.1我们生活的大洲考点1:位置和范围1.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半球。(选填“南”或“北”)(2)亚洲北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A。(3)与亚洲合成一块大陆的大洲B。(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C运河。(5)世界上最大的半岛D。(6)亚洲是世界上跨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与甲大洲的分界线是(2)图中A海湾及其沿岸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该资源向东运输至日本经过的海峡C是海峡。(3)对B地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4)下列物产中,D地区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是A.咖啡、棕油B.可可、甘蔗C.天然橡胶、椰子D.大豆、香蕉(5)图中阴影区属于人口稀疏区,主要原因是3.读亚洲图完成下列各题。(1)俄罗斯境内乌拉尔山区遭遇陨石雨袭击,该地位于处(填代号)。(2)从河流的流向看,亚洲地势的特点是位于江边的省会城市是(黑点处)。(3)阿拉伯半岛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致相当,但一地是沙漠广布,另一地是“鱼米之乡”,我国得天独厚的气候主要是因为: (4)治理高原的关键是(5)从山脉西侧至山脉之间的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考点2:自然环境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到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B.CD.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B.C.D.3.在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排列整齐的橡胶林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D硕果累累的枣椰树4.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A.B.C.D.5.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下列关于亚洲突出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B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C.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澜沧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D.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6.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D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7.下图为亚洲略图,小明读图判断出来的地理信息,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亚洲是大河最多的大洲,所有的河流都自西向东流8.下图为“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从图中可以以看出,亚洲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A.亚洲的东部、南部B.亚洲的北部、东部C.亚洲的南部、西部D.亚洲的东部,西部9.图中M点人口稀疏,原因是( )A.该地区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B.该地区位于气候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C该地区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D该地区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10.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D.中部山地、高原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11.关于亚洲河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 全部向北注入北冰洋C. 全部向东注入太平洋D. 全部向南注入印度洋参考答案考点1:地理位置和范围1.【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亚洲北部濒临A北冰洋,该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3)依据位置,图中B为欧洲,与亚洲合成亚欧大陆,该大陆是世界第一大陆。(4)依据位置,图中C为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5)依据位置,图中D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6)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故答案为:(1)北;(2)北冰洋;(3)欧洲;(4)苏伊士;(5)阿拉伯半岛;(6)纬度。2.答案:(1)苏伊士运河(2)石油马六甲 (3)旱涝 (4)C (5)高寒解析(1)甲大洲为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2)图中A海湾为波斯湾,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分布着丰富的是石油资源。该资源向东运输至日本经过的海峡C是马六甲海峡。(3)B地区为印度半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在这种气候影响下,经常发生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D(4)D地区为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天然橡胶、椰子、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5)图中阴影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地区。因为地势高,气候寒冷,故人口稀疏。3.答案:(1)(2)中部高,四周低武汉(3)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或雨热同期)(4)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5)脆弱或恶劣解析(1)图中为乌拉尔山脉。(2)亚洲的河流自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因此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图中江边的省会城市是湖北的武汉。(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形成“鱼米之乡”。(4)高原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关键是植树造林。(5)从山脉西侧至山脉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蒙古和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考点2:自然环境1.D解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少;位于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气候寒冷。三地人口稀疏。位于中南半岛沿海和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2.A解析:中南半岛67月常受台风侵袭3.D解析:枣椰树是一种在西亚和北非沙漠绿洲中常见的绿色乔木,耐高温、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4.B解析:赤道穿过亚洲南部,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北极圈经过亚洲北部,所以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李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5.B解析: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是欧洲。因此选项A、C、D不正确,正确选项是B6.B解析:亚洲东面濒临太平洋,北面濒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亚洲的河流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的大洲是南极洲7.D解析:亚洲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8.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南部,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人口稠密。9.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点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属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10.A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A正确。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在北美洲。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中部山地、高原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11. A 解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通用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亚洲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检测含解析)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