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对洛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现状研究及建议毕业论文1

  • 资源ID:34866741       资源大小:147.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洛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现状研究及建议毕业论文1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对洛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现状研究及建议对洛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现状研究及建议 摘 要:本研究使用大学生嫉妒量表对洛阳师范学院27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现状。结果表明:(1)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嫉妒心理。(2)从整体上看,理科生的嫉妒心显著高于文科生(p=0.03),不同家庭所在地(p=0.93)、不同年级(p=0.79)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之间(p=0.46)并不存在显著差异。(3)但是,不同专业在外表嫉妒上有显著差异(p=0.01);是否独生子女在经济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不同年级在就业嫉妒(p=0.01)和经济嫉妒(p=0.00)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关键词: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现状;对策1 引言自古以来,嫉妒成为中外文人、学者、研究者争先研究的对象,所著有关嫉妒的作品不胜枚举,对嫉妒所下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对嫉妒的解释是:“嫉妒就是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认为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取,或将被夺取的时候所产生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含有憎恨的、激烈的感情,它表现为看到别人占了优越的地位,或者占有了看似优越的地位时,就想要积极排挤对方、超过对方,或想破坏别人优越的状态”1。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解释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状态”2。怀特认为:“爱情嫉妒是指当个体意识到要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对手(可能是想象的)在爱情竞争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思想及感情,嫉妒所带来的行为会对人的自尊,伴侣的现实关系及感情质量产生威胁”3。综上所述,嫉妒是指因别人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他人的这种优越性,因自己超越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恨和愤怒等组合的情绪状态。由此可见,嫉妒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心理系统。它包含有焦虑、恐惧、消沉、憎恶、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目前,国外对嫉妒的研究日臻成熟,在理论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六大流派,实证方面也编制了较成熟的问卷和量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athes 人际嫉妒量表(Mathes,28 个条目),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Bringle,20 个条目),Bringer 投射嫉妒量表等(Bringl,18个条目),恋情嫉妒量表(Hupka,27个条目),Buunk嫉妒量表(Buunk,20条目)等。国内对嫉妒的研究也颇多,但大部分以现象学描述和评论为主,综述类文章较多,研究的重点多是小学生、初高中生、大学生的嫉妒心理的成因、危害以及相关的对策,有的是研究经济困难大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危害、对策,有的是研究幼儿、老年人的嫉妒心理的成因、危害、对策;理论实证研究和成果应用阶段还处于朦胧状态。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作者一般采用自我报告嫉妒量表或邦克嫉妒量表等外国量表,目前国内的实证研究有: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其嫉妒行为的关系4;大学生恋爱嫉妒心理的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文科大学生比理科大学生更具有嫉妒之心5; 嫉妒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说明嫉妒与自尊呈负相关,一般效能感与嫉妒呈负相关6;张建育的大学生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嫉妒心理与焦虑、正性情绪、人际信任、个人评价、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性相关7;此外还有欧阳文珍采用实验设计研究了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有嫉妒之心且程度较强;理科的学生似乎更甚 ,但男女差异并不明显8。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双方对嫉妒的研究方向也不尽相同,西方学者重视爱情嫉妒、关系嫉妒、性嫉妒,却忽视了权利嫉妒、名誉嫉妒等这些重要的社会嫉妒。因此,套用外国的量表导致嫉妒测验内容相对狭窄。所以,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嫉妒量表,该量表是以中国人为被试,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编制而成的,符合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通过调查来分析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2 研究方法2.1 被试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洛阳师范学院内选取大一至大四在校女大学生270人,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为79.26。其中大一66名,大二37名,大三45名,大四45名;文科115名,理科99名;来自农村的146名,来自城市的68名;独生子女83名,非独生子女131名。2.2 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嫉妒量表9为测量工具。该量表由曲阜师范大学刘玲玲于2009年编制。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它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7-0.89之间,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73-0.89之间;效度方面,效标关联效度相关达到非常显著,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也较好。该量表由6个因素组成,因素一为经济嫉妒,有9个项目;因素二为人际嫉妒,有7个项目;因素三为爱情嫉妒,有6个项目;因素四为就业嫉妒,有3个项目;因素五为学业嫉妒,有3个项目;因素六为外表嫉妒,有5个项目。该量表评分为五个等级,从“不在乎”到“非常在乎”,依次记为1至5分。2.3 施测步骤问卷调查是以随机发放的方式进行,被试一次完成所有的测试题目。在被试正式做问卷之前,需要被试填写自己真实的基本情况包括年级、家庭所在地、专业性质、是否独生子女,以便全面分析研究。被试测试需要15分钟,问卷收回后,将其中漏答、少答或有明显回答偏向的问卷予以剔除,以尽量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 结果3.1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状况表1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分布情况MSD项目数第一等级分数第二等级分数第三等级分数学业嫉妒 8.55 2.713个 3.00 6.00 9.00爱情嫉妒19.08 5.826个 6.0012.0018.00经济嫉妒21.82 6.999个 9.0018.0027.00人际嫉妒21.16 4.417个 7.0014.0021.00就业嫉妒 9.06 2.363个 3.00 6.00 9.00外表嫉妒12.18 3.865个 5.0010.0015.00总得分91.8516.9733个33.0066.0099.00由于本量表是五级计分的,从“不在乎”到“非常在乎”,分为五个等级,依次记为1至5分。经描述统计处理,结果显示:被试在学业嫉妒、经济嫉妒、外表嫉妒这三个维度上所得的平均分高于它们各自维度的第三等级分数,即被试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嫉妒心理均高于“有些在乎”这个等级;被试在爱情嫉妒、人际嫉妒、就业嫉妒这三个维度上所得的平均分都在它们各自维度的第二等级分数与第三等级分数之间,即被试的嫉妒心理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在“很少在乎”与“有些在乎”两个等级之间。由此可知,被试在各个维度上的嫉妒心理不论是“很少在乎”或是“有些在乎”,她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嫉妒心理,也就说明了被试的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并且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在各个维度上都有分布,说明嫉妒并不是只针对某一个方面嫉妒的单维度心理系统,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3.2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差异检验3.2.1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差异检验表2 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嫉妒心理得分比较维度文(MSD)理(MSD)tP学业嫉妒8.612.788.482.640.310.58爱情嫉妒18.325.7719.175.780.000.10经济嫉妒21.357.1422.366.820.280.60人际嫉妒21.224.7421.094.031.320.25就业嫉妒9.112.408.992.320.020.88外表嫉妒12.234.2812.123.336.17 0.01*总得分90.8418.6393.0214.815.02 0.03*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经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在整体上呈显著差异,从整体上看,理科生的嫉妒心比文科生的嫉妒心要强烈。在外表嫉妒这个维度上文理科女大学生差异极其显著,文科生的外表嫉妒心与理科生的外表嫉妒心相比,文科生的嫉妒心极其强烈。3.2.2不同家庭所在地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差异检验表3 不同家庭所在地女大学生嫉妒心理得分比较维度农村(MSD)城市(MSD)tP学业嫉妒8.702.778.242.57 1.170.54爱情嫉妒18.735.9819.855.42-1.320.36经济嫉妒21.866.7421.727.56 0.140.23人际嫉妒21.214.5121.064.21 0.230.56就业嫉妒9.032.399.102.31-0.200.38外表嫉妒11.993.7212.594.14-1.050.40总得分91.5216.8992.5617.25-0.420.93经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女大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各个维度上也并没有出现差异。3.2.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差异检验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女大学生嫉妒心理得分比较维度是(MSD)否(MSD)tP学业嫉妒8.302.918.712.57-1.080.11爱情嫉妒19.516.1718.825.59 0.840.26经济嫉妒22.547.8021.366.42 1.16 0.04*人际嫉妒20.844.1521.364.58-0.830.38就业嫉妒9.012.239.082.44-0.220.44外表嫉妒12.553.9011.953.83 1.120.54总得分92.7618.3791.2716.06 0.620.46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经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经济嫉妒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嫉妒心理要强,但从整体上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嫉妒心理上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异。3.2.4 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差异检验表5 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嫉妒心理得分比较学业嫉妒爱情嫉妒经济嫉妒人际嫉妒就业嫉妒外表嫉妒总分SSB46.46192.40661.93127.6264.9330.86307.53F 2.15 1.92 4.75 2.22 4.06 0.69 0.35P 0.10 0.13 0.00* 0.09 0.01* 0.56 0.79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经方差分析处理,结果显示:四个年级之间在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这四个年级在经济嫉妒和就业嫉妒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3.2.4.1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在经济嫉妒维度上嫉妒心理差异检验表6 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在经济嫉妒维度上嫉妒心理差异MDSEP经济嫉妒大一大二 -2.89*1.400.04大三 -4.42*1.190.00大四-2.081.320.12大二大三-1.531.400.27大四0.811.510.60大三大四2.341.320.39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经方差分析处理,结果显示:大一与大二嫉妒心理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的嫉妒心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大三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一学生。3.2.4.2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在就业嫉妒维度上嫉妒心理差异检验表7 不同年级女大学生在就业嫉妒维度上嫉妒心理差异MDSEP就业嫉妒大一大二 1.13*0.470.02大三 1.05*0.400.01大四-0.060.450.89大二大三-0.080.470.86大四 -1.19*0.510.02大三大四 -1.11*0.450.02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经方差分析处理,结果显示:大一与大二嫉妒心理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差异极其显著,大二与大四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大一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三学生的嫉妒心理,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大三与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三学生。4 讨论4.1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状况如表1所示,被试在学业嫉妒、经济嫉妒、外表嫉妒这三个维度上所得的平均分高于它们各自维度的第三等级分数,即被试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嫉妒心理均高于“有些在乎”这个等级;被试在爱情嫉妒、人际嫉妒、就业嫉妒这三个维度上所得的平均分都在它们各自维度的第二等级分数与第三等级分数之间,即被试的嫉妒心理在这三个维度上都在“很少在乎”与“有些在乎”两个等级之间。由此可知,被试在各个维度上的嫉妒心理不论是“很少在乎”或是“有些在乎”,她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嫉妒心理,说明了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嫉妒心理。张建育大学生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被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7。欧阳文珍对嫉妒的内隐性研究结果也表明,人们普遍存在嫉妒之心8。本研究的结果与以上两个研究的结果一致,都证明了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4.2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专业差异检验由表2可知,从整体上看,理科生与文科生的嫉妒心理差异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理科生的嫉妒心比文科生的嫉妒心要强烈,本结果支持了欧阳文珍嫉妒心理内隐性研究中,理科大学生更具有嫉妒心理这一结果8。理科生嫉妒心强烈的原因可能是理科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大,竞争比文科学生强,所产生的就业压力也会很大,在面对事情时可能会更容易焦虑,而且她们学习的科目多为枯燥复杂,对文学和社科方面接触较少,因此看待人和事可能会比较偏激,更容易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因此总体来说比文科生的嫉妒心强烈。但在外表嫉妒维度中,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异极其显著,文科生在这个维度上的嫉妒心比理科生的嫉妒心强烈很多。原因可能,文科女生接触文学类的书籍较多,有更多的“爱美之心”,有更多的浪漫细胞,没有理科学生务实,更爱做梦,爱幻想,更容易多愁善感,而外表可能会成为她们做梦的资本,再加上文科竞争压力相对比较小,闲暇时间比较多,所以文科女生把注意力用到了关注自己外表上,比理科生的外表嫉妒心要强烈。4.3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检验由表3可知,整体上不同地区女大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各个维度上也并没有出现差异。张建育对怀特习惯性及关系嫉妒量表和邦克嫉妒量表测查的研究中,认为不同所在地的大学生之间的嫉妒心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有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嫉妒属于人格,人格是稳定的,可能不受家庭所在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本文抽取的数据并没有代表性,一是因为这只是抽取洛阳师范学院一所学校,二是因为来在所有的被试中,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被试有146名,家庭所在地在城市的被试有68名,两地被试的数量明显的不均衡,家住农村的被试人数是家住城市的被试人数两倍多。综合两个原因分析的结果会不显著。4.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差异检验由表4可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经济嫉妒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嫉妒心理要强,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生来就有一种优越感,她们的父母和教养方式又不是很适当,对孩子太过溺爱,使许多的独生子女在家里认为自己是家里“小皇帝”、“小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经济方面也是如此,因此独生子女在对金钱的控制欲也较非独生子女强烈,在看到比自己家境优越的人时,她们的虚荣心作祟,又想保持自身的优越感,其嫉妒之心就会产生。但从整体上看,是否独生子女在嫉妒心理上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张建育对怀特习惯性及关系嫉妒量表和邦克嫉妒量表测查的研究中,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之间的嫉妒心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7得观点相同,本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4.5 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年级差异检验由表5可知,四个年级之间在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这四个年级在经济嫉妒和就业嫉妒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压力相对比以前小,而且她们逐渐认识到当今社会只靠埋头苦读是不行的,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没有以前高,因此在学业嫉妒上差异不大;再加上大学里丰富的课外活动及社团活动,女大学生每人都有自己一定的交际圈子,并不愁找不到朋友和恋人,因此在人际上的嫉妒之心差异也不大;随着化妆品的增多及化妆技巧的进步,每一人更加深信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只要肯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美女,因此,在外表嫉妒上的差异也不大。综上所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个人可以控制的,只要愿意做,都不会成为多大的问题。而经济和就业这两个维度就不太容易控制。4.5.1 女大学生在经济嫉妒维度上嫉妒心理的年级差异检验由表6可知,在经济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嫉妒心理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的嫉妒心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大三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一学生。可能大一作为社会的新鲜人,还保留有在中学时期的自控能力和节俭精神,再加上平常由学校上课的约束,大一学生自己又比较乖,很少有闲暇的时间购物花钱,因此在金钱方面比较节俭,经济方面比较宽裕,在经济方面的在乎程度相对比较低,对别人的经济嫉妒也就不是很强烈。而大二大三的学生比大一学生多了一、二年的学龄,虽有学校上课的束缚,但她们更容易翘课,而且多半认为上课无聊、老师讲的没意思才翘课,闲暇时间比较多,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她们更倾向于逛街、上网,平时花钱又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经常荷包空空,在看到别人家庭条件好,并且很有钱时,自己的虚荣心作祟,她们的在经济上的嫉妒心理比大一的要强烈很多。4.5.2 女大学生在就业嫉妒维度上嫉妒心理的年级差异检验由表7可知,在就业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嫉妒心理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差异极其显著,大二与大四差异显著,大三与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大一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三学生的嫉妒心理,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满怀壮志雄心,因此在就业上关注的就比较多,她们的心理对未来的不确定也很多且很迷茫,再加上自己认为刚进入校园什么都不会,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及恐慌,在看到别人都能找到好工作而自己在迷茫时,嫉妒就会产生并有增长的趋势;大四学生面临毕业,都在忙着找工作,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有高学历,心理可能会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自己在外面四处碰壁,工作不如意,再看到其他人找到一个既轻松有高薪的工作时,对别人的嫉妒会日益强烈;大二与大三学生处于大学的中间阶段,随着进入校园的天数增多,再加上校园的保护,更多的人可能会产生毕业好早,工作到毕业后再找也不晚,先安逸一两年再说及时享乐的想法,因此,她们的就业嫉妒心并不是很高。5 针对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嫉妒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并且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的副博士穆兹德巴耶夫曾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调查,调差结果显示,嫉妒心最强的是大学生。嫉妒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影响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导致大学生道德沦丧,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10。由上述结果可知,当代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并且不是单方面的嫉妒,而是呈现多维度。因此,应对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给予及时的引导、疏通。第一,学校可以给文科生增加一两节有关社会现实类的课程,这样可以实文科生多接触一些社会现实,少接触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减少一些她们做梦的机会,让她们了解社会现实及现在的就业压力,也可以给文科生施加适当的就业压力,让她们学会面对现实,不再活在自己所编织的美梦之中。由表2知道,文科生的外表嫉妒比理科生的外表嫉妒要强烈的多,这可能与文科女生接触文学类的书籍较多,有更多的“爱美之心”,有更多的浪漫细胞,没有理科学生务实,更爱做梦,爱幻想,更容易多愁善感有关。因此,给文科生增加一两节有关社会现实类的课程,有助于文科生认清现在她们所处的世界并不是像她们所幻想的那种文学浪漫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有竞争、有冲突。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文理科学生共同上一些公共课,鼓励他们多多交流,让文科生在交流过程中学到理科学生的务实精神。此外,也可以为文科生举办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减少她们的无聊时间,使她们的生活日益忙碌起来,这样她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关注自己的外表上了。第二,在大学校园里,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邀请一些理科学生参加,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由表2可知,总体上理科生较文科生有较强的嫉妒心,这与她们的学习压力大,功课繁多,竞争压力大有一定关系。因此,应该组织开展各种适合各科学生的课外活动,多邀请一些理科生参加,使理科学生有调整放松的机会;而且也要鼓励文理科生多多交流沟通,鼓励理科学生多看一些人文社科的书籍,增加理科生的人文修养,提高感性情怀。此外,学校定期向理科生开展一些就业讲座,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并提供一些就业渠道,向理科生说明目前就业形势有所缓解,缓解理科生的就业压力。第三,学校严格规定考勤制度,任课老师把上课全勤落实到实处,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要把闲暇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中。由表6可知,在经济嫉妒上不同年级的差异表明,大二、大三大学生常常翘课去上网、购物,大手花钱,由于经济拮据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嫉妒心理,因此,任课老师应该严格抓考勤,尽量杜绝学生翘课这种现象。此外,教师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课而不翘课。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既可以充实大学生的生活又可以让她们认识到挣钱的艰辛,改掉自己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养成节俭的美德。第四,父母改变其教养方式,以有利于子女成长的教养方式来教育子女。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影响子女的一生。由表4可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经济嫉妒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嫉妒心理要强,这可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系。父母应该做到不溺爱、不宠爱自己的子女,教导自己的子女的子女以一颗平常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能从小就给自己的子女灌输一种优越感,在发现自己子女虚荣心强烈时,不能听之任之盲目宠爱,应对子女的错误要指出来并加以纠正和批评。此外,父母还应该以身作则,自己不能有很强的嫉妒心、虚荣心和优越感,这样才能正确教育子女。第五,女大学生应放平自己的心态,树立自信。在就业嫉妒上,大四学生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产生嫉妒心理,大一学生因为觉得自己无一技之长而产生嫉妒心理,因此,女大学生应该放平心态,能吃苦耐劳能从基层做起,扎扎实实学本领,不应该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就很了不起,学校可以鼓励大学生寒暑假去下乡支教,体验生活,培养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一些挫折教育,当然挫折不要太大,这样可以使大学生们了解到自己并不是万能的,学历不等于能力;还有就是树立自信,不要自卑,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长处,并不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断超越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对于大一学生多开展一些提高自信心的团体活动,使她们树立自信,超越自卑。此外,多给大一学生开展一些就业系列的讲座,让她们认识到就业形势并非如她们所想的那样严峻,企业里的精英们也并非比她们强多少,让她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自信的面对以后的人生。6 结论6.1 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嫉妒心理,而且不是单个维度的嫉妒,而是呈现多维度、多层次性。6.2 从整体上看,理科生的嫉妒心比文科生的嫉妒心要强烈,而年级、家庭所在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6.3 在外表嫉妒上,文理科女大学生差异极其显著,文科生的外表嫉妒心与理科生的外表嫉妒心相比,文科生的嫉妒心极其强烈。 6.4 在经济嫉妒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嫉妒心理要强;大一与大二嫉妒心理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的嫉妒心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大三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一学生。6.5 在就业嫉妒上,大一与大二嫉妒心理差异显著,大一与大三差异极其显著,大二与大四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大一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三学生的嫉妒心理,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二学生的嫉妒心理,大三与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四学生的嫉妒心理高于大三学生。Female students in LuoyangCurrent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JealousyHao Qianqian(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pplied Psychology Student ID: 061224019 Tutor: Zheng Manli teacher)Abstract :In this study, "Students jealousy scale" of the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survey of 27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tud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nv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revalence of female students jealousy. (2) Overall, the science students of jealous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iberal arts students (p = 0.03), where different families (p = 0.93), different grades (p = 0.79) and between whether the child (p = 0.46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3) However, different professional jealousy on the appeara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whether the child in the economic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4); different grades of employment jealousy (p = 0.01) and economic jealousy (p = 0.00) 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Key words: female students; Jealousy; th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参考文献:1日诧摩武俊.嫉妒心理学M.蔡英杰,译.台北:台湾大众书局,1976:前言.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95.3WhiteG.L.A model of romantic jealousJ.Motivation-and-Emotion,1981,5(4):295.4赵娟娟,司继伟.大学生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嫉妒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222-224.5张雨,司继伟.当代大学生恋爱嫉妒心理的调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7,62(6):32-35.6胡芸,张荣娟,李文虎. 嫉妒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65-166.7张建育,王海棠,李文虎.大学生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20-321.8欧阳文珍.嫉妒心理及其内因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4):446-449.9刘玲玲.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10邵璀菊,刘颖.特困生虚荣心理分析与对策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1):45-47.附录:大学生嫉妒量表亲爱的同学:您好!欢迎您参加这次心理测验。测验中的问题是为了对您的情况做以了解。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答案仅做研究之用。请按每个题目与您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在5种答案种选择一个,并将所选答案写在题号前面一、您的基本情况1、您的家庭所在地 ( ) 农村 城镇2、您的年级是 ( ) 一年级 二年级 二年级 四年级3、您所学的专业是 ( ) 文科 理科4、您是否是独生子女 ( ) 是 否 二、题项内容(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在乎程度是多少)答案选项: 不在乎 很少在乎 有些在乎 比较在乎 非常在乎注:所有题目中的他代表你所喜欢所爱的人1. 你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非常出色。2. 他喜欢我的一位同性朋友.3. 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花钱大方,而自己却囊中羞涩。4. 你的朋友能选择一个与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相适合的职业。5. 在人际交往中,你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6. 你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支付自己的生活费,而别人花钱出手大方。7. 你同学的父母能帮你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8. 你只能借助国家助学贷款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而别人对日常消费从不发愁9. 他经常帮助某位异性10. 与你相比,你朋友的身材较合适既不胖也不瘦。11. 你不能够简单、明了地描述一件复杂的事情,使大家都能听懂12. 其他同学在毕业以后能够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13. 家境好的同学穿着时尚,而你衣着朴素。14. 你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15. 某个异性经常称赞他。16. 你不得不领取贫困补助支付日常费用。17. 与你的同学相比,你的身高不够高。18. 你家的经济状况不如周围同学好。19. 在人际交往中,你不能有效控制过激情绪,使交往顺利进行20. 有一些异性常打电话给他21. 择业时你朋友能从关系网中获得较大帮助。22. 别人相貌出众,而你相貌平平。23. 家境富裕的同学消费很随意,而你要为自己的生活费发愁24. 你看见他对别人热情,对你平静。25. 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消费上追求名牌、追求高科技产品,而你生活拮据26. 你的大多数朋友或同伴的外表比你更有魅力27. 你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你成绩平平28.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比较幽默风趣,而你却很古板。29. 你的生活费不如周围同学的宽裕。30. 你的身材不如你周围的人好31. 你同学成绩出色,在学期末拿到了一等奖学金。32.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比你更随和。33. 他没有以前重视我。

注意事项

本文(对洛阳的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现状研究及建议毕业论文1)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