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广东省中考历史复习练习 模块综合卷5 世界近代史.doc

  • 资源ID:3396728       资源大小:51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中考历史复习练习 模块综合卷5 世界近代史.doc

模块综合卷五世界现代史11920年,由于连续7年的战乱破坏,苏俄的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状态。1920年粮食产量仅为战前的1/2,工业总产量降为战前的1/3,大部分铁路、桥梁被毁,衣、鞋等日用品严重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俄政府()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两者都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两者都面临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两者都取得了显著成果D两者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3“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具有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据此判断材料评价的是()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罗斯福新政的利弊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4“顾维钧不惧怕日美英法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怒斥列强,拒签和约。”这里的“和约”指的是()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五国条约5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协定签订于()A1901年 B1919年C1922年 D1945年6比较和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A都是几个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B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C会议暂时缓和了列强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隐患D两个国际会议均重视中国的利益,并没有损害中国的主权7下图是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33年开始,美国的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罗斯福就任总统 B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C自由放任政策的实行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8下表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据材料判断当时新政的措施是()单位(周)调整前调整后最高工时55小时40小时最低工资60美分12美元A.整顿金融业 B对工业的调整 C调整农业生产 D兴办公共工程9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0关于西方的绥靖策略,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一语道破:“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历史上将这种策略推向顶峰的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 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 D巴黎和会11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下列关于二战的史实正确的是()日本于1946年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胜利的保障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二战的爆发ABCD12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书中说:“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战”指的是()A中途岛海战B太平洋战争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1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能论证此观点的有()掀起新兴民族国家独立高潮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加速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导致世界格局演变A BC D14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15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161968年欧洲共同体全部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之后对外实行共同关税率;1971年2月制订了10年内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1979年3月创建了“欧洲货币体系”;1985年,由法国提出的西欧联合发展的“尤里卡计划”即“欧洲技术共同体设想”正式诞生。上述史实说明了欧共体()A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 B经济一体化程度愈来愈高 C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D发展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17二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1/3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这说明日本()A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D十分重视教育18“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稳定。”这一场特殊战争的结果是()A“北约”与“华约”建立B苏联解体 C欧盟成立D两德统一19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材料描述的是()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B美苏冷战 C两极格局的瓦解D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20小亮正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下列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科索沃战争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21历史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的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观察下面关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图1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图2显示当今“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由图1向图2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北约建立 图2显示了一个新的稳定的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形成A BC D 22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部署到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这些行为说明()A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冷战已经结束 C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23xx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该会标的寓意有()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两极对峙使世界局部“热战”此起彼伏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互联互通A BC D24下表是央视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曝光的苹果代工厂的资料内容,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曝光企业代工产品曝光内容武汉某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苏州某科技公司触摸屏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A.恐怖主义B贫富悬殊 C人口危机D环境污染25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A航天技术的进步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网络技术的发展26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战后,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为此,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材料二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材料三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通过材料一的两个会议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是什么?请写出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问题的文件名称。(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从材料可以看出,杜鲁门对“俄国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特征。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27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也学会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 材料四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材料一中的“另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实施后起了什么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开始于什么政策。结合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分析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比重呈现什么相同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经济地位。这些变化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材料四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5)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崛起中的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C2.B3.D4.C5.C6.D7.B8.B9.C10.B 11B12.D13.D14.C15.A16.B17.D18.B19.B20.A21.C22.A23.B24.D25.D26(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2)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冷战政策。(3)“一超多强”,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7(1)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罗斯福新政。信息化、全球化。(3)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5)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政府要深化改革,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调控的作用;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中考历史复习练习 模块综合卷5 世界近代史.doc)为本站会员(sh****n)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