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doc

  • 资源ID:3368068       资源大小:29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doc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植物的感应性A. 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B. 感应性现象1. 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2. 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茎的生长是负向重力性3. 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C. 感应性的分类1. 向性运动: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2. 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二) 植物激素A. 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 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茎的生长比向光侧茎的生长快,表现出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C.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激素名称主要作用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一) 内分泌腺和激素A. 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B. 内分泌腺1.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 内分泌腺种类、分泌激素及生理作用a)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b)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c)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 胰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e) 睾丸(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f) 卵巢(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C. 激素1. 激素的特点a)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 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 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症状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反映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二)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人的血糖含量一般为90毫克/100毫升,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第3节 神经调节(一) 对刺激的反应1. 人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器官或组织的参与2. 反应过程: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3. 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应的快慢也有所差异(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A. 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1. 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2. 鼻黏膜上的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 口腔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B. 神经元1. 神经元的结构1)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内含细胞核2)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a)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b) 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接受信息并传导信息(三) 信息的处理A.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12对,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31对,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受和运动接受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B. 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大脑:分左右两部分。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布满沟和回,使其面积增大。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脑干:位于大脑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C. 脊髓1. 脊髓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2.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四)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3. 刺激的传导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 任何反射活动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都会导致反射无法进行(五)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类别形成反射弧的特点神经联系举例适应范围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是永久固定的固定的,不会消退吃杏时分泌唾液固定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小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有大脑皮层中神经中枢的参与,是暂时的,易变的暂时的,可以消退看到杏分泌唾液,谈到杏分泌唾液多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大第4节 动物的行为(一) 先天性行为A. 概念: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 特点1. 与生俱来,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2.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3.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C. 举例:繁殖行为、求偶行为、摄食行为、攻击行为、洄游行为、社会行为等(二) 后天学习行为A. 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B. 特点1. 在个体生活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2.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3.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4. 一般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后天学习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后天学习行为在动物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C. 举例:马戏团动物表演、幼狮跟随母狮学习捕食等第5节 体温的控制(一) 恒定的体温1. 恒定的体温是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 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限制(二)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A. 产热1. 安静时,产热主要来源于内脏2. 运动时,产热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能使热量成倍增加B. 散热1. 常温下,皮肤直接散热是主要的散热方式。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2.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三) 体温受脑控制1.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兴奋传出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立毛肌舒张,肌肉、肝脏产热减少体温恒定2. 体温的调节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doc)为本站会员(max****ui)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