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道立交工程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 资源ID:33271866       资源大小:235.0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道立交工程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科韵北路(云溪路黄埔大道)工程三标黄埔大道立交工程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科韵北路(云溪路-黄埔大道)工程三标黄埔大道立交工程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编制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编 制: 审 核: 审 批: 日 期: 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科韵北路工程三标段黄埔大道立交土建工程,起点在中山大道于黄埔大道之间,中间与黄埔大道、花城大道相交,终点在花城大道段。该段道路与黄埔大道相交,设半苜蓿叶立交一座,9条匝道、下沉式道路、人行天桥1座,人行通道4座;与花城大道相交,设分离立交一座。工程所处场区地势平坦,沿线为高压线走廊,高压线铁塔较多,分布无规则,净空高度在11.516m。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淤泥广泛分布于场区内,呈层状分布,软土层厚一般为0.59.5m左右。地下水发育,类型以孔隙潜水为主,砂层为强透水性地层及主要含水层,地下水稳定水位埋藏深度介于0.501.20m之间,水位标高介于6.837.78m。由于施工标高基本在软土层带,下沉式道路在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差,会对施工安全、周边建筑和部分高压电塔的稳定有一定影响。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T 50228-962、城市测量规范GB/T 50026-933、其它相关施工规范、规定三、监测目的施工监测是优化设计、保证施工安全的必要手段。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施工监测,并将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及时反馈设计单位,以便调整施工方法(必要时变更设计),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本标段下沉式道路工程开挖支护结构采用放坡开挖坡面挂网喷浆(配合砂袋压淤措施)和挡墙(含钻孔桩挡墙和水泥搅拌桩格栅挡墙)两种支护形式,明挖顺筑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土层开挖后,基坑内外土压力失去平衡,而支撑不可能绝对理想地代替土层。坑内外土层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将产生位移,同时机械施工过程的震动,地下水的降低引起地表层水位降底,孔隙水压力减少而沉降等原因,从而波及影响周围建筑。为把握施工节奏,掌握施工信息,及时采取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必须采取施工监监测。随时掌握施工监测信息,并以此评价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指导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四、监测组织及控制框图(见图1: 施工监测组织措施控制框图)五、施工监测项目下沉式道路工程施工中,通过采用不同的科学监测手段,取得地表沉降和位移分布规律,地层内部动态,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地面建筑稳定性的大量现场测试数据是实施信息化施工的基础。结合基坑周围建筑物、施工方法、结构特点拟定以下监测项目:1、基坑外地表沉降监测2、基坑外土体位移监测3、结构物工后沉降监测六、测点布置及监测实施方法1、基坑外地表沉降监测施工开挖前沿下沉式道路两侧横向垂直线路中线距离坑边3.0m(视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纵向沿线路中线里程每50米布置沉降测点。点位标志如图2,采用在砼墩柱上预埋钢筋头(钢筋头打磨成半球型,刻划“+”标记兼做基坑外土体位移观测点)做为测点,测点比地面低20cm,并加盖保护。监测采用经严格校核、检测过的苏光DSZ2水准仪(配铟瓦水准尺、测微器精度至0.01mm)进行监测。施工开挖前选择施工影响区外的高程控制点作沉降观测基点(基点为3个或以上,以相互校核),精确测定观测点的初始标高值作后续监测对比的依据。为提高初始标值的精度可进行多次闭合水准路线观测,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各观测点的初次观测值。观测过程中采用相对固定的水准基点、水准路线、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观测。从基坑开挖施工起,每天测一次,大雨后及沉降高度较大或沉降速度过快时,加强监测频率,具体视现场情况定。做好观测记录,同时绘制沉降曲线图。2、基坑外土体位移监测观测方法为采用全站仪直接观测测点的平面坐标,对照观测坐标值的变化以获取观测点的位移情况。首先在施工影响区外建立平面控制网(有条件时建立强制对中点),位移观测点与沉降观测点共用,采用经严格校核、检测过的莱卡TCL402全站仪及其配套对点器材,在施工开挖前进行首次测量取得各观测点的初始坐标值,为提高初始坐标值的精度可进行多次观测,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各观测点的初次观测值。观测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固定站点、后视点(或后视方向)和相同的观测时间,以提高观测值的精度。从基坑开挖施工起,每天测一次,大雨后及位移变化较快时,加强监测频率,具体视现场情况定。做好观测记录,同时绘制位移变形曲线图。3、结构物工后沉降监测结构物的工后沉降观测方法基本与基坑外地表沉降观测相同,其观测点位布置在每节下沉式结构物四个角的侧墙顶或墙内侧壁(主要指闭口节)上,埋设方法为在结构物浇筑砼时预埋事先加工好的钢筋头。观测频率为结构物砼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初次观测,测定初始标高值,前两个月沉降量较大时每星期观测一次,以后随结构物逐渐稳定逐步降低观测频率。在大型摊铺机施工期间和线路开通开始阶段加强观测频率。七、监测控制要求和观测周期:1、监测控制要求地表最大沉降不得超过30mm。坑外土体位移不超过30mm。结构物工后沉降15内小于10cm。2观测周期地表沉降和土体位移观测止于结构完工基坑回填压实后,结构物工后沉降视其工后沉降情况确定其观测周期。八、监测成果信息反馈根据观测成果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附表一)和位移观测记录表(附表二),绘制沉降曲线图(图3)。根据观测数据和工程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以前基坑监测的经验制定相应监测参数的预警值,及时向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提供准确可靠的现场监测数据,以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在数据变化明显或达到预警值时,及时给予报警,并会同有关部门综合分析,预测各因素的发展趋势,共同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共7页,第- 5 -页 科韵北路(云溪路黄埔大道)工程三标黄埔大道立交工程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附表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沉降观测记录市政施27工程名称:承包单位:第页共页水准点编号观测点布置简图水准点所在位置水准点高程观测日期区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观测点观测日期实测标高(m)本期沉降量(mm)累计沉降量(mm)测量人备注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员:年 月 日附表二:位移观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承包单位:观测日期: 年 月 日点位初测坐标值本次观观测坐标值本次位移 (mm)累计位移 (mm)备注XYXYXYXY技术负责人: 观测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共7页,第- 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大道立交工程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