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1 苏教版.doc

  • 资源ID:3307437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1 苏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1 苏教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本文身后的兄弟情谊重、难点与关键: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力求弄懂课文大意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的,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虽然我们也曾听闻曹植悲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更多的还是见证了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一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人琴俱亡。 课题解读: 人琴俱亡:俱,副词,表示范围,都。意思是指文中的王子敬死后,他的琴也不好使了。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看到死者的遗物引起对死者的痛悼之情。二、作者、作品简介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儿,世袭临川王。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他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笔记小说(笔记体:一种文体,又称“随笔”“笔录”“杂谈”“杂织”,其特点是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笔记体小说:是我国魏晋时期兴起的一种小说体裁,又称“随笔”“笔录”“杂织”等等,其特点是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随笔记录,不拘体例。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等)。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遗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故事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新亭对立、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提高文言语感。)三,正音: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请一位请一位同学上台注音,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注)猷(yu) 笃(d) 了(lio) 舆(y)奔(bn) 调(tio) 掷(zh) 恸(tng)四整体感知文章:(默读课文并翻译)全班分AB两组,A组针对文章第一段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B组回答;B组针对第二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A组回答。教师补充指导。 第一段: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赏词:俱:(副词)都、全。 笃:du (病)重。 而:表承接,连词,不译。 左右:近旁的人,近侍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都:副词,总、竟。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 语:动词,说话。了(lio):全,完全。 索:要。 舆:轿子。奔丧:原指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析句:王子猷为什么完全不悲伤呢?给人们留下了疑团。一路上都没有哭,继续加深疑问,引出下文。第二段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赏词:素:本义是“白色的生绢”,这里是一向、向来。 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 既:已经。 调:协调。 掷:投掷、抛掷、仍。 这一句写子猷对子敬的悼念方式。 因:副词,于是,就。 恸,痛哭、极度悲伤。 绝:气息中止,死亡。 良:很。 卒:zu 死,古指大夫死亡,后通称死亡。帝王“崩”、诸侯大官“薨hng”。 步兵,不费一兵一卒 副词,终于,“卒用其人” cu 仓卒,急速译文: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析句:子猷的死,是因为生病和悲痛。读到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板书设计: 人亡 俱病笃 子敬先亡 问左右 奔丧不哭人琴俱亡 手足情深 琴亡 取琴弹 不调掷地 恸绝久 月余亦卒(自由发言).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五,作业: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检查背诵。2翻译:课后练习2语时了不悲。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二理解文章内容:1.朗读后讨论归纳文章大意:第一部分:(1)写兄弟二人俱病,子敬先亡,子猷奔丧。-写奔丧第二部分:(2)写兄弟情深,子猷恸绝身亡。-写恸绝 2探究: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自由发言) 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作者先描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情,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不是不悲痛。等发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 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结合课文探究他死去的原因。 一是子猷本身当时病势严重,二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极度悲伤。三小结: 中心: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王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写作技法: 1.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现了子猷的独特形象。这种兄弟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曲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对比西方文学直接对人物进行大段的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中国古典文学这种通过环境或人物的言行举止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手法,人物情感的表现更加丰富深厚。 2.语言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四拓展训练: 1同样写到兄弟之情,曹植的七步诗反映是怎么样的兄弟关系?比较学习本文与曹植七步诗,从中感受真情,谈自己的体会。(思考三分钟)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持:用来。 羹(g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过滤。 菽(sh):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菜做成的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不满与厌恶。)五布置作业: 1搜集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在班上交流。如:管宁割席、陈太丘与友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周处等故事 2我们常说“同学如兄弟姐妹”,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呢?写一篇你与同学或手足之间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1 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