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通幽桥毕业设计桥梁毕业设计

  • 资源ID:32703899       资源大小:6.98MB        全文页数:1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幽桥毕业设计桥梁毕业设计

毕 业 设 计题 目: 通幽桥毕业设计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 姓 名: 学 号: 011409125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3年05月30日 I摘 要根据桥址处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拟定出三个比选方案。分别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根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确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推荐方案,桥梁总长93m。主梁采用T形截面。施工方法采用满堂支架施工法。计算结构的恒载内力,求得恒载内力下结构的弯矩图及剪力图;计算各控制截面内力影响线,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加载,求得活载作用下内力包络图。定义基础沉降组,按最不利组合求得基础沉降引起的内力。施加温度荷载,求得温度荷载下内力。并进行荷载组合,根据各控制截面内力进行了估束和配筋计算,并对梁体进行具体的钢筋布置。最后,对各控制截面进行了强度、抗裂性、应力和变形验算。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荷载组合 10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at the bridge site,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o work out more than three alternatives. Are continuous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bridge, bridge of reinforced concre beams reinforc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According to security, application, economic,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to determine the recommended program Bridge length 93m . Girder with t-shaped cross se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using full framing construction method. Computing structure dead load internal force, internal force of dead load is obtained under the structure of the bending moment diagram and shear force diagram; Control section internal force influence line is calcula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most unfavorable situation to load, internal force envelope diagra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ive load are obtained. Definition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internal forces caused by foundation settlement.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emperature load, temperature load is obtained. And load combination, according to each control cross section internal force of the estimation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beam and the beam body concrete reinforcement layout. Finally, to each control cross section strength, crack resistanc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alculation.Keyword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 Simply supported girder ; load combinationIII1 桥梁建筑设计11.1桥梁平面设计11.2桥梁纵断面设计11.2.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21.2.2桥梁的分孔21.2.3桥梁标高、桥上纵坡及基础埋深的确定21.3桥梁横断面设计31.4桥梁上部及下部设计31.4.1上部结构31.4.2人行道设计41.4.3支座设计41.4.4桥墩设计41.4.5 桥台设计52 基本设计资料72.1 跨度和桥面宽度72.2技术标准72.3主要材料72.4设计依据72.5结构布置72.6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82.7参考资料83 主梁设计103.1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03.1.1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G-M法)103.1.2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Ix和ITX103.1.3计算抗扭修正系数123.1.4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123.1.5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33.2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43.3恒载内力153.4可变作用效应171013.4.1公路级荷载冲击系数计算173.4.2 公路-级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及其影响线面积计算183.4.3可变作用弯矩效应193.5荷载组合203.6可变作用的剪力效应计算213.6.1跨中截面剪力V1/2的计算213.6.2支点处截面剪力Vo的计算213.6.3梁端剪力效应计算223.7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243.7.1配置主梁受力钢筋243.7.2配置主梁受力钢筋验263.8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63.9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273.9.1斜截面配筋的计算图式283.9.2各排弯起钢筋的计算293.9.3主筋弯起后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承载力验算303.10箍筋设计313.11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323.11.1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位置为323.11.2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333.12持久状况斜截面抗弯极限承载能力验算373.1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验算373.1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验算384 横隔梁设计424.1 确定横隔梁的形式及尺寸424.2 横隔梁的配筋计算424.2.1确定作用在跨中横隔梁上的可变作用424.2.2跨中横隔梁受力影响线的面积424.3 跨中横隔梁的作用影响线计算434.3.1弯矩影响线43V4.3.2剪力影响线444.4 截面作用效应计算464.5横隔梁截面配筋与验算484.5.1正弯矩配筋484.5.2负弯矩平配筋504.5.3抗剪计算与配筋设计515 行车道板的计算545.1 永久荷载效应计算545.2恒载及其内力545.2.1 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545.2.2 永久荷载效应计算545.2.3 可变荷载效应545.3 截面设计与配筋及验算566 支座设计586.1 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586.2 确定支座厚度596.3 验算支座的偏转607下部结构设计资料627.1 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627.2 材料627.3 桥墩尺寸627.4设计依据628盖梁设计638.1荷载计算638.1.1上部结构永久作638.1.2 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638.1.3可变作用计算648.2 可变恒载横向分布后各梁支点反力698.3各梁永久恒载、可变荷载反力组合718.4 双柱反力计算711018.5 内力计算738.5.1恒载加活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计算图式738.5.2弯矩计算738.5.3相应于最大弯矩时的剪力计算748.6盖梁内力汇总(表)768.7 截面配筋设计和承载力校核768.7.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768.7.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808.7.3全梁承载力校核839 桥墩墩柱设计859.1 荷载计算859.1.1恒载计算859.1.2 汽车荷载计算859.1.3 双柱反力横向分布计算869.2 荷载组合879.3 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889.3.1 作用于墩柱顶的外力889.3.2 作用于墩柱底的外力899.3.3 截面配筋计算9010 钻孔灌注桩设计9210.1 荷载计算9210.2 桩长的计算9310.3 桩的内力计算(m法)9410.4桩身截面配筋与强度验算9710.5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9810.5.1 桩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和转角验算9810.5.2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见图44)99致谢101参考文献102VII1 桥梁建筑设计1.1桥梁平面设计在桥梁的平面设计中,一般要求桥梁及桥头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的布设保持平顺,使车辆能平稳地通过,且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线路布设的规定。在本桥的设计中,桥梁与原有道路连接,连接处设置U形伸缩缝,保证与原有线路平顺过渡。根据原有道路的地形,本桥采用0.4%的桥面纵坡。桥面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图1-1 通幽桥平面布置图1.2桥梁纵断面设计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确定桥梁总跨径、桥梁分孔、桥梁标高、桥上和桥头引道纵坡以及基础埋深等内容。桥梁总立面图如图2所示。图1-2 通幽桥桥纵断面图1.2.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在桥梁总跨径的设计中,根据下部桥梁的桥宽和人流量,同时考虑桥上行车来确定桥台位置,总的来说,桥梁的总跨径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过全面分析后加以确定。在本桥的设计中,考虑到桥下唐河的宽度,综合经济因素,确定本桥总跨径为80m。1.2.2桥梁的分孔桥梁的总跨径确定后,还需进一步进行分孔布置。在桥梁分孔设计中,一座桥梁应当分成几孔,各孔的跨径应当多大,有几个桥墩,这要根据地形、地质、桥下行车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和美观条件加以确定。在本桥的设计中,考虑桥下河道宽度同时综合经济因素,对不同跨径布置进行粗略的方案比较,该桥分为4孔,单孔跨径为16m。1.2.3桥梁标高、桥上纵坡及基础埋深的确定在桥梁纵断面设计中,桥面标高设计主要考虑三个因素:路线纵断面设计要求,本桥设计为公路桥梁,不需要考虑航道要求、排洪要求。对于中小型桥梁,桥面标高一般由路线断面的设计要求来确定。本桥设计过程中,考虑桥梁线路纵断面设计要求,确定桥面标高为5.754m。桥梁标高确定后,就可以根据两端桥头的地形要求来设计桥梁的纵断面线形。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公路桥梁的桥上纵坡不宜大于5%;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桥头两端引道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匹配。本桥设计中,桥梁纵坡设置为0.4%,满足设计要求。桥头两端引线和桥上线形以直线连接,使得线形匹配,路线平顺。基础埋深主要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桥上荷载等内容确定,根据地理位置、地理条件等因素,本桥采用桩基础,考虑到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无挤土,可以减少或避免捶打的噪音,所以采用钻孔灌注桩。根据设计资料加以计算,确定桩基础埋深为22.70m。1.3桥梁横断面设计桥梁横断面设计包括桥面宽度、桥跨结构横断面布置等。桥面宽度的设计取决于行车和行人的交通需要。桥面净宽包括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其中,为满足行车要求,行车道为双向二车道,宽度为:24.25=8.5m;人行道宽度: 21.0=2.0m。桥面总宽度为:24.25+21.00+0.5=11m。本桥采用5片T形梁,T形梁的翼缘构成桥梁的行车道板,主梁之间设置横隔梁,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为了满足桥面排水要求,从桥面中央倾向两侧1.5%的横向坡度。桥梁横断面图如图3所示。图1-3 通幽桥横断面图1.4桥梁上部及下部设计1.4.1上部结构在本桥设计中,根据桥址、地质条件、使用要求、交通发展和城市发展要求,按照公路桥梁设计中应遵循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原则,本桥主梁采用16m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每跨5片,沿主梁纵向布置5根横隔梁,断面布置图如图4所示。 图1-4 桥梁横断面布置图1.4.2人行道设计本桥位于公路主干路,故应设置人行道。人行道一般高出行车道行车道0.250.35m。在人行道内边缘设有缘石,对人行道上的行人起保护作用,缘石用专门的石材。本桥的人行道高出行车道0.25m。为使施工方便,提高效率,人行道采用预制形式。1.4.3支座设计支座架设于墩台上,是位于桥梁上部结构之间的传力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包括恒载和活荷载引起的竖向力和水平力);保证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变形,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由于板式橡胶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无需养护、易于更换。介于板式橡胶支座的优点,本桥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图如图6所示。图1-5 板式橡胶支座图1.4.4桥墩设计桥墩是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盖梁、墩身和基础组成的。本桥梁采用的桥墩采用为双柱式。其优点是外形美观、圬工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用于桥梁宽度较大的公路桥梁。桥墩布置图如图7所示。图1-6 桥墩布置图1.4.5 桥台设计本桥采用重力式桥台,具体尺寸如图所示图1-7 桥台布置图2 基本设计资料2.1 跨度和桥面宽度(1)标准跨径:16m(墩中心距)。(2)计算跨径:15.5m。(3)主梁全长:15.96m。(4)桥面宽度(桥面净空):横向布置为 净1.0m(人行道)+4.25m(行车道)0.5m(分隔栏杆)+4.25m(行车道)+1.0m(人行道)2.2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6kN/m计算,人群荷载为3.0kN/。环境标准:I类环境。设计安全等级:二级。2.3主要材料(1) 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形梁及横梁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厚0.060.13m的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计,混凝土重度按25kN/计。(2)刚材:采用R235钢筋、HRB335钢筋,直径12mm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12mm采用HPB235级热轧光面钢筋2.4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桥梁工程 (4)桥梁工程设计方法及应用2.5结构布置(1)主梁高:以往的经济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在之间,本桥取,则梁高取1.5m.(2)主梁间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的主梁间距一般选在1.62.2之间,本桥选用1.8m(3)主梁梁肋宽:为保证主梁抗剪需要,梁肋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梁肋宽度为15cm18cm,鉴于本桥跨度16m按较大取18cm(4)翼缘板尺寸:由于桥面宽度是给定的,主梁间距确定后,翼缘板宽即可得到边跨取1.950m、中跨去2.1m。因为翼缘板同时又是桥面板,根据受力特点,一般设计通常取不小于主梁高的,本设计取平均值为15cm。(5)横隔梁:为增强桥面系的横向刚度,本桥除支座处设置端横隔梁外,在跨中等间距布置三根中间横隔梁,间距4385m,梁高一般为主梁高的左右,取1.15mm,厚度取1216之间,本设计横隔梁下为16cm,上缘18cm(6)桥面铺装:采用3cm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0.060.13m的C30混凝土。2.6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如图8-1所示,全桥共由5片T形梁组成,单片T形梁高为1.5m,宽1.8m;桥上横坡为单向1.5,坡度由C30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设有五根横梁。图2-1 横断面图图2-2 纵断面2j20220图2.7参考资料(1)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 ,人民交通出版社(2)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桥梁设计手册梁桥(上、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4)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5)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设计闫志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 主梁设计3.1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3.1.1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G-M法)承重机构的宽跨比为:B/L=12/12.6=0.953.1.2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Ix和ITX(1)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 (图3)图3-1 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 翼缘板厚按平均厚度计算,其平均板厚度为:h1=15cm 则 (2)抗弯惯性矩Ix为:对于T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可近似按下式计算T形抗扭惯矩近似等于各个矩形截面的抗扭惯矩之和,即: 式中:Ci 为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查附表1); bi、ti 为相应各矩形的宽度与厚度。 表3-1 t/b10.90.80.70.60.50.40.30.20.1<0.1c0.1410.1550.1710.1890.2090.2290.2500.2700.2910.3121/3边跨:b1/t1=15/195=0.077,c1=1/3 故 ITX=19515=219375cm 单位抗弯及抗扭惯矩: JX=Ix/b=5620552.002/195=28823.34cm/cm JTX=ITx/b=219375/195=1125cm/cm中跨:b1/t1=15/210=0.071,c1=1/3 故 ITX=21015=236250cm单位抗弯及抗扭惯矩: JX=Ix/b=11465854.85/210=54599.31cm/cm JTX=ITx/b=236250/210=1125cm/cm表3-2 边跨T梁抗扭惯矩分块名称Bi/cmti/cmti/biciITx/cm翼缘板195150.0770.3333219375腹板135180.1330.305240132.26-459507.26表3-3 中跨T梁抗扭惯矩分块名称Bi/cmti/cmti/biciITx/cm翼缘板210150.0710.3333236250腹板135180.1330.305240132.26-476382.263.1.3计算抗扭修正系数计算公式为:边跨:G=0.4E;E=0.0345N/m;L=15.5m; a1=4.5m,a2=2.3m,a3=0.0m,a4=-2.3m,a5=5.5m ,=20.0045950726m,=5620552.002cm4中跨G=0.4E;E=0.0345N/m;L=15.5m; a1=4.5m;a2=2.3m;a3=0.0m;a4=-2.3m;a5=-4.5m ;=50.0047638226m,=11465854.85cm4计算得=0.96853.1.4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n=5,=51.08m,表示单位荷载p=1作用于J号梁轴上时,i号梁轴上所受的作用。计算所有的。表3-4 各梁值梁号10.58390.39620.2000.00375-0.183920.39620.30030.2000.09970.0036430.2000.2000.2000.2000.2003.1.5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绘制横向分布影响线图(见图)。 图3-2 跨中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图然后求横向分布系数,根据最不利荷载位置分别进行布载。布载时,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距离不小于0.5m,人群荷载取为3.0kN/,栏杆及人行道板每延米重取为6.0kN/m,人行道板重以横向分布系数的方式分配到各主梁上。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汽车荷载:=(0.5410+0.3880)=0.4645 =(0.3744+0.2959)=0.3352 =(0.2+0.2)=0.2人群荷载: =0.6270,=0.4180,=0.2人行道板: =0.6449-0.2449=0.4 =0.4327-0.0347=0.4 =0.43.2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利用杠杆法法计算靠近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图式见图 图3-3 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图=0.773=0.3865 =(1.000+0.217)=0.6085 =0人群荷载:=1.277,=-0.227,=03.3恒载内力(1) 恒载: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量平均分配给各主梁承担表3-5 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恒载计算表人行道重力按人行道板横向分布系数分配至各梁的板重为:构件名称单元构件单位长度体积及算式(m3)容重每延米重量主梁25中跨13.95边跨13.875横隔梁251.9751.975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0.03 2.200.066231.518混凝土垫层(取平均厚9.5cm):0.0952.20=0.209265.4346.952杠杆及人行道6由于横向分布系数均相同,=0.4,则=0.46kN/m=2.4kN/m。各梁的永久荷载汇总结果。表3-6 各梁的永久荷载值(单位:kN/m)梁 号主 梁横 梁栏杆及人行道铺 装 层合 计1(5)2(4)313.87513.9513.951.9751.9751.9752.42.42.46.9526.9526.95225.20225.27725.277 表3-7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影响线面积计算表项 目影 响 线 面 积0M1/2M1/4v1/2V0表 3-8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表 梁号M1/2(kNm)M1/4(kNm)Q0(kN)q0q0q0q0q0q01(5)25.20230.031756.84125.20222.523576.62525.2027.75195.3142(4)25.27730.031759.09425.27722.523569.31425.2777.75195.897325.27730.031759.09425.27722.523569.31425.2777.75195.8973.4可变作用效应3.4.1公路级荷载冲击系数计算 结构的冲击系数与结构的基频有关,故先计算结构的基频,简支梁桥的基频化简计算公式为: 式中 结构的计算跨径(m) E 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N/m2)_ 结构跨中截面的截面惯矩(m4) mc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kg/m) G 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N/m) g 重力加速度,g=9.81(m/s2)已知 g=9.81(m/s2) 故 由于故可由下式计算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 3.4.2 公路-级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及其影响线面积计算公路-级车道荷载按照公路-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公路-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一下规定选取:(见表9公路-级车道最大影响线纵标及影响线面积0表 ):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180KN;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m时=360KN;桥梁计算跨径在550m之间时采用直线内插求得。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表中值应乘以1.2的系数。则:均布荷载标准值和集中荷载标准值为=10.50.75kN/m=7.875kN/m计算弯矩时,计算剪力时,=166.51.2kN=199.8kN按最不利方式布载可计算车道荷载影响线面积,计算过程见表8-5。其中的影响线面积取半跨布载方式为最不利, 可变作用(人群)(每延米):人群荷载(每延米)P人: P人=31kN/m=3kN/m表3-9 公路-级车道荷载及其影响线面积计算表(p单位kN/m2)项目顶点位置7.875166.530.0317.875166.522.523支点处7.875199.87.757.875199.81.93753.4.3可变作用弯矩效应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1)活载弯矩计算 表3-10 公路级车道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表(kNM) 梁 号内 力(1)1+ (2)Pk(3)qk(4)纵标(5)内 力 值(1)(2)(3) (5)+(4) (6)1M1/2M1/40.46450.46451.4064166.57.87530.03122.523882.335661.9132M1/2M1/40.33520.335230.03122.523882.153514.7603M1/2M1/40.20.230.03122.523881.963661.541表 3-11 人群产生的弯矩(单位:kNm) 梁 号内 力m(1)P(2)0(3)内 力 值(1)(2)(3)1M1/2M1/40.62700.6270330.03122.52356.48842.3662M1/2M1/40.41800.418030.03122.52337.65928.2443M1/2M1/40.20.230.03122.52318.01913.5143.5荷载组合永久作用设计值与可变作用设计值的分项系数为:永久荷载作用分项系数:汽车荷载作用分项系数:人群荷载作用分项系数:基本组合公式为式中 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本例取为1.0; 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冲击力、离心力)的其他可变作用 效应的组合系数,人群荷载的组合系数取为0.8。表3-12 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单位:kNm)梁号内力永久荷载人群荷载汽车荷载弯矩基本组合值1M1/2756.48156.488882.3532206.338M1/4576.62542.366661.9131666.0782M1/2759.09437.659882.1532188.105M1/4596.34128.244514.7601467.9063M1/2759.09418.019881.9632165.842M1/4596.34113.541661.5411656.9333.6可变作用的剪力效应计算在可变作用剪力效应计算时,应计如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变化的影响。通常按如下方法处理,先按跨中的由等代荷载计算跨中剪力效应;再用支点剪力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考虑支点至l/4为直线变化来计算支点剪力效应。3.6.1跨中截面剪力V1/2的计算表 3-13 公路-级车道荷载产生的跨中剪力Q1/2计算表(单位:kN) 梁 号内 力(1)Pk(3)qk(4)纵标(5)0(6)1+ (7)内 力 值:(1)(7)(3)(5)+(4)(6) 123V1/2V1/2V1/20.46450.33520.2199.87.8757.8757.8751/21/21/21.93751.406475.22954.28832.392表 3-14 人群荷载产生的跨中剪力计算表(单位:kN) 梁 号内 力(1)P(2)0(3)内 力 值(1)(2)(3)1V1/20.627031.9373.6442V1/20.41802.4303V1/20.21.1633.6.2支点处截面剪力Vo的计算 支点剪力效应横向分布系数的取值为: (1)支点处为按杠杆原理法求的。 (2)/43/4段为跨中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 (3)支点到/4及3/4到另一支点段和之间按照直线规律变化,如图5 图3-4 汽车荷载(左)、人群荷载(右)产生的支点剪力效应计算图式3.6.3梁端剪力效应计算(1)汽车荷载作用及横向分布系数取值如图3-4所示,计算结果及过程如下。1号梁:2号梁:3号梁:(2)人群荷载作用及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取值见图3-4,计算结果及过程如下:1号梁:2号梁:3号梁:表3-15 公路II级产生的支点剪力效应计算表(单位:kN)梁号(kN)剪力效应(1+)(kN)11+0.4064104.380146.80021+0.4064146.260205.70031+0.40649.15512.8756表3-16 可变作用产生得支点剪力计算表(单位kN) 编号123公式 计算值16.14546.4343.488剪力效应基本组合(见表3-17)基本组合公式为各分项系数取值同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3-17 剪力效应基本组合梁号内力永久荷载人群汽车(由标准荷载乘以冲击系数)基本组合值1V0195.34116.1454146.800458.012V1/203.64475.229109.4022V0195.8976.343205.624530.054V1/202.43054.28878.72483V0195.8973.48812.876256.988V1/201.6332.39247.174由17可以看出,剪力效应以2号梁控制设计3.7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3.7.1配置主梁受力钢筋由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8-10可以看出,1号梁Md值最大,考虑到设计施工方便,并留下一定的安全储备,故按1号梁计算弯矩进行配筋。设钢筋净保护层为3cm,钢筋重心至底边距离为a=14cm,则主梁有效高度为h0=h-a=(150-14)cm=136cm。已知1号梁跨中弯矩Md=2206.338KNm,下面判别主梁为第一类T形截面或第二类T行截面:若满足r0Mdfcd,则受压区全部位于翼缘内,为第一类T形截面,否则位于腹板内,为第二类T形截面。式中,ro为桥跨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1.0; fcd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本设计主梁采用C50混凝土,做fcd=22.4MPa; b1为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有效宽度,去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 (1)计算跨径的1/3:l/3=1550/3=516.667cm (2)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d=180cm (3)bfb+2bh+12hf=(18+218+1215)cm=234cm此处,b为梁腹板宽度,其值为18cm;为承托长度,其值为81cm,由于hh/bh=6/81=1/13.51/3,故bh=3hh=18cm,hh为承托根部厚度,其值为6cm;所以取bf=180cm。判别式左端为r0Md=1.02206.338KNm=2206.338KNm判别式右端为 由于r0Mdfcd,因此受压区位于翼缘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应按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设混凝土截面受压区高度为x,则利用下式计算: 即 1.02206.338=1.022.41031.81.36解得: =0.0296查表的:;根据式:则 选用6根直径为32mm和4根直径为25mm的HRB335钢筋,则钢筋布置如图所示。图3-5 钢筋布置图(单位cm)3.7.2配置主梁受力钢筋验钢筋重心位置as为:公式 式中:为每根钢筋的面积; 为每根钢筋重心到受拉区边缘的距离; 则有效高度:h0=h-as=(150-18.435)cm=131.565cm查表可知,b=0.56,故则截面受压区高度符合规范要求。配筋率为故配筋率满足规范要求。3.8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按截面实际配筋面积计算截面受压区高度x,公式为式中:为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HRB335钢筋的=280Mpa截面抗弯极限状态承载力为 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3.9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由17可知,支点剪力以2号梁为最大,考虑安全因素,一律采用2号梁剪力值进行剪力计算。跨中剪力效应以1号梁为最大,一律以1号梁剪力值进行计算。 Vdo530.054 kN Vd12109.402kN假定最下排2根钢筋没有弯起而通过支点,则有:a=4.8cm,h0=h-a=(150-4.8)cm=145.2cm对于T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公式:式中:验算截面处由作用(荷载)产生的剪力组合设计值(kN); b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值处的矩形截面宽度或T形、I形截面腹板宽度; h0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值处的截面有效高度,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根据式0.5110-3=0.5110-31801452kN=942.528kN>0Vd=1.0530.054kN=530.054kN故端部抗剪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若端部抗剪满足条件0Vd0.510-3ftdbh0 ,可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仅按构造要求设置钢筋。则:0Vd=1.0530.054kN=530.054kN0.510-32ftdbh0=0.510-31.01.831801452kN=239.144kN因

注意事项

本文(通幽桥毕业设计桥梁毕业设计)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