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理) 含答案.doc

  • 资源ID:3229294       资源大小:66.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理) 含答案.doc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理)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 401=40分)1、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效仿,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清明节是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物质基础 (2)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4)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影响深刻A.(1) (2) B(3)(4) C (2)(3) D (2)(4)2、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材料主要强调A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 B 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C 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D 传统-文化永续的源泉3、 馄沌-是大家普遍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香港一带称之为云吞,江西有称之为清汤,福建人又称之为扁食燕,等等。各地对馄沌称呼的差异反应了A我国各地文化都是同根同源 B各地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征C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5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是 语言 文字 艺术 自然科学 河流 价值观ABCD6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7、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8、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 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 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9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学习 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 B. C. D. 10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1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2“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这句话体现的道理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13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14.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 B. C. D.15.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这主要表明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16.刘谦表演的魔术受到热捧。这表明在当今社会,若仍然依靠在刀刃上表演惊险的绝技来生活,显然不值得提倡;而魔术等传统艺术很受公众欢迎,是要及时挽救的。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17.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说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厚,而耻智之不博。”这句古训告诉我们A.要勇于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B.要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C.要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18.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是由于中华文化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能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来源于实践A B C D19.“诗言志”。人们常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勉。这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20、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21、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A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2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A B C D2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改造主观世界的角度讲,必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真正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界限 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划清社会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划清文明与愚昧的界限A B C D24、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网络音乐节的举行,使中国成千上万的网迷有了自己的节日。这主要表明 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C网络文化是人们所需要的大众文化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跨越了地域的界限25、网络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现在的大部分读者喜欢有趣、通俗、流行的文化形式。这启示我们 文化生产要贴近生活和实际 文化生产要讲究效益就必须通俗化、趣味化 大众文化应实现内容、手段、形式创新,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文化生产与创新应面向广大人民群众A B C D26、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 B. C. D. 27、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形式的是 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打击非法走私、刑事犯罪、行贿受贿 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A. B. C. D. 28、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A.邓小平理论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29、近几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共识。“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战略。“富脑袋”主要是指( ) A.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30、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东方红到复兴之路说明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不断补充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32.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33、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4、截至xx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35.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 B C D36、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37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38、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 39.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40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 302=60分))41、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比较小,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42、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 43.艺术无国界。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 4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剔除外来文化A B C D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46、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 47对“八零后”而言,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48“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网络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B应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49.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 是一个立足于社会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A B C D50.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实践活动 使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感情得到熏陶提高 使青年学生道德意识境界得到增强升华 能够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A. B. C. D. 51、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A B C D52一些青少年对外国影视的兴趣日渐深厚,并逐渐形成了一股追捧外国当代文化的热潮。这反映出 我们青少年精神颓废、空虚 人们的文化生活面临多种选择 文化的多元化趋势阻碍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A B. C. D.53.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坚决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B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 C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D奏响主旋律,反对多样化54、当前,文化市场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 B. C. D.55.作为文化大家的余秋雨,首先不忘对年少者的耳提面命。他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56、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57、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华佛教却繁荣昌盛,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58、2009年6月13日至14日,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唱响“五好”主旋律为各级政府各宣传单位指明了重要的宣传方向。要唱响“五好”主旋律需要我们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A. B. C. D.59、2008年9月1日,首届的主题是“知识守护生命”,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并推出了守护生命的十大黄金法则。通过公益节目能使学生“知识守护生命”,是因为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教育已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手段A.B.C.D.60、2009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继续开讲,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并发起了“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的网络征文活动。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为主题 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A、 B、 C、 D、61、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是人创造的,来源于人们的灵感D.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6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63、在xx年“春晚”上,流行天王周杰伦与民族歌后宋祖英的首次联袂演出,是民族乐与流行乐的首次直接碰撞。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英伦组合”是当年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这说明A民族乐与流行乐走向融合 B民族乐是高雅的文化,流行乐是通俗的文化C应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D流行乐的价值大于民族乐64、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种军事题材、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陆续上映。建国大业、风声等影视作品弘扬的革命精神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这种现象说明A先进文化决定个人的发展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培育“四有”公民是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65、xx年在中国将要举行的“俄语年”,xx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 以进一步扩大中俄人文交流。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A B C D66、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A. B. C. D. 67、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文件的出台,是对我国软实力经济的加速提升,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重拳出击。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文化意义在于 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A. B. C. D.68、“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69、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于2009年8月18日至8月2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据了解,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以“吉祥草原,祝福亚洲”为主题,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的不同艺术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举办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有利于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 增进亚洲各国对蒙古文化的了解 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增进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A. B C D70、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在济南奥体中心,中心分东西两部分,总体呈“东荷西柳”布局。东边是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这三个场馆总体呈“荷花”状,西边是“柳叶”状的体育场。柳树是济南的市树,荷花是济南的市花。济南奥体中心可以被称为A传统习俗 B凝固的艺术 C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1-5 CBBDC 6-10 DCCCD 11-15 BCBAC 16-20 CDCBB 21-25 BACBD 26-30 CCBDB 31-35 CAABD 36-40 CDBBC 41-45 CCBAD 46-50 BBBAD 51-55 ABBDC 56-60 CAACB 61-65 BACBA 66-70 BCCBB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理) 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