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doc

  • 资源ID:3105148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doc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撰写人:_时 间:_一、选择题120xx宜宾改编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C煤气泄漏,应先打开排气扇换气D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3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燃烧条件的是()A如火如荼 B煽风点火C釜底抽薪 D火上浇油4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图3J1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图3J1AQ点 BN点 CP点 DM点520xx年11月18日,搭载了已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的2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顺利着陆。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作“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B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C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D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6如图3J2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图3J2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必须是可燃物C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图3J3A棉花具有可燃性B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C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二、填空题8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五块用同种棉布制作的相同手帕,分别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进行“烧不坏的手帕”的趣味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序号酒精的体积分数/%实验现象95酒精烧完,手帕烧坏65酒精烧完,手帕无损55酒精烧完,手帕无损15不燃烧5?(1)请推测的实验现象:_。 (2)综合所学知识,中“酒精烧完,手帕无损”的原因是_。实验室里的酒精灯经常存在灯中有酒精且灯芯正常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3J4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图3J4(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a处放有少量白磷,b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_,可说明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有: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在图甲所示实验中的c处放置_,即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_。小红同学认为要探究该条件,也可以另取一块白磷放在_。(3)为避免图甲所示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污染,并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操作:通入N2;通入O2;点燃酒精灯。则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每步仅用一次)。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10认识燃烧与灭火。为了研究燃烧的奥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铝片上分别放三根火柴,将其中一根去头,分别标记为A、B、C(如图3J5所示),酒精灯放在去头的火柴A和未去头的火柴B中间,未去头的火柴C放在离酒精灯较远的位置,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B、C依次燃烧,过很长时间A才能燃烧,由B比A先燃烧可知不同物质的_不同,由B比C先燃烧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图3J5(2)将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记录现象如下表所示,回答问题。不同气体中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在臭氧中实验现象红热剧烈燃烧非常剧烈地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微观原因是_。根据上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3)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和平时所学的知识,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_。a必须点燃物质才能燃烧b纸张比纸团燃烧快是因为纸团里面温度低c油田起火,可通过降低油的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e用扇子扇风可以熄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温度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120xx雅安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图3J6220xx营口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3J7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图3J7(1)罩上烧杯的作用是_。(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3)热水的作用是_。详解详析基础实验3达标巩固1D2C解析 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酒精燃烧更旺。3A解析 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没有涉及燃烧条件。4A解析 Q点的温度达到了该物质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最大,所以该物质在Q点燃烧最旺。5C6.B7B解析 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稀硫酸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之所以燃烧起来,是因为Na2O2与生成的CO2反应生成O2,同时释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8(1)不燃烧(2)酒精中的水蒸发时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难以点燃 9(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2)覆盖有细沙的白磷燃烧需要氧气烧杯内的热水中(3)CO2CO210(1)着火点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氧气比空气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多,与碳原子接触和碰撞的机会更多,反应更剧烈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3)e直击中考1A2(1)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3)升高温度和隔绝空气(或氧气)7 / 7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